暗蚀维度的“平衡植物种植基地”里,淡绿色的藤蔓正顺着岩屿维度特制的矿脉支架攀爬,绿森维度培育的“暗能适应型平衡花”在支架旁绽放,花瓣吸收着空气中残留的隐性暗能,释放出淡金色的滋养光——这是联盟首个“暗能生态转化试点”,也是各维度技术协同的成果。叶薇蹲在一株枯萎的平衡花前,指尖的植物能顺着花瓣渗入,眉头紧锁:“已经是第三批枯萎的植株了,隐性暗能藏在土壤深层,白天被植物吸收后,晚上会反向释放,灼伤根系——普通的植物能防护根本挡不住。”
陨星维度的星岩拿着星尘共振仪,在土壤中插入探针,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隐性暗能的分布图谱:“这些暗能像‘根系’一样扎在地下,和暗蚀维度的地质结构连在一起,单纯靠植物吸收无法彻底清除,需要用星尘共振‘松动’暗能,再用岩屿的矿脉能量‘吸附’出来。”
“但矿脉能量太强,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岩屿维度的石烈皱着眉,手里拿着矿脉能量调节器,“我们需要一种‘缓冲能量’,既能衔接星尘共振和矿脉能量,又能保护植物——或许,平衡暗能可以?”
就在众人争论时,一道淡紫色的光突然从基地边缘传来——是始祖!他提着暗能权杖,站在不远处的岩石上,没有靠近,只是将权杖顶端的暗能水晶对准土壤,释放出一道柔和的平衡暗能。暗能渗入土壤,像一层保护膜裹住植物根系,同时将隐性暗能“牵引”到地表,正好与星岩的星尘共振仪产生共鸣。
“他在帮我们找到协同方式!”凌立刻反应过来,快速调整血脉能的输出频率,与始祖的平衡暗能、星岩的星尘共振形成“三维能量链”:“叶薇,用植物能顺着能量链包裹隐性暗能;石烈,等暗能被牵引到地表,立刻用矿脉能量吸附——我们试试‘牵引-包裹-吸附’的循环!”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协同尝试:曾经的敌人(始祖)、各维度的代表(星岩、石烈、叶薇)、联盟核心成员(凌),围绕同一个目标,各自输出专属能量,形成闭环。随着三维能量链的运转,土壤中的隐性暗能被逐步清除,枯萎的平衡花重新绽放,藤蔓上甚至长出了新的嫩芽。
始祖看着基地里的变化,暗能权杖的光芒渐渐柔和。他没有停留,只是朝着凌的方向递出一块“暗蚀地质晶体”——晶体中清晰地记录着暗蚀维度所有隐性暗能的分布脉络,比联盟的探测仪更精准。凌接过晶体,指尖与始祖的暗能短暂触碰,没有排斥,只有温和的共振:“谢谢你。如果愿意,你可以随时来基地,我们可以一起研究暗能生态的循环模式。”
始祖没有回应,只是微微点头,转身消失在暗蚀维度的废墟深处。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他第一次用“实物”表达合作意愿,也是联盟与他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当天晚上,平衡枢纽的“多维生态协同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内,暗蚀地质晶体被接入全息投影系统,各维度的技术人员围绕投影,共同制定“暗蚀维度全域生态修复计划”:
- 绿森维度负责培育“分阶段适应型植物”,初期耐暗能,后期能自主构建生态循环;
- 陨星维度提供星尘共振网络,覆盖暗蚀维度,实时监测隐性暗能动态;
- 岩屿维度搭建矿脉能量吸附站,将吸附的隐性暗能转化为“生态平衡能”,反哺植物;
- 联盟核心团队则负责用平衡暗能和血脉能,搭建“能量缓冲层”,衔接各维度技术。
莱安学者看着忙碌的众人,在“多维生态数据库”中新增了一条记录:“平衡的本质,是‘差异协同’——每个维度的技术、每个个体的能量,都是独特的‘差异点’,只有找到它们的‘共振频率’,才能形成稳固的平衡。过去我们追求‘统一标准’,现在才明白‘多元协同’才是长久之道。”
一周后,暗蚀维度的种植基地迎来了第一次“生态循环测试”。当清晨的第一缕平衡核心能量通过跨维通道抵达时,基地的平衡花同步绽放,星尘共振仪、矿脉吸附站、植物能量网同时启动,隐性暗能的清除率达到了92%,基地周围甚至长出了几株原生的能量小草——这是暗蚀维度自核心碎裂后,第一次出现原生生命复苏的迹象。
凌站在基地中央,看着各维度代表兴奋地交流数据,又看了一眼远处废墟中若隐若现的始祖身影(他一直在默默观察基地),突然对逸诺说:“或许,我们可以邀请始祖加入枢纽的‘暗能生态研究组’。他了解暗蚀维度,也懂暗能引导,有他的加入,我们能更快找到全域修复的方法。”
逸诺点头,目光望向平衡枢纽的方向——那里的“多维生态协同中心”已经收到了更多维度的申请,包括之前中立的“冰原维度”“沙海维度”,他们都希望加入暗能生态研究,用联盟的技术修复自己维度的生态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