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 第12章 离间危机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第12章 离间危机

作者:星火真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2:22

展昭中毒昏迷带来的阴霾尚未散去,一股更为阴冷粘稠的暗流,已在汴京的街巷坊间悄然涌动。如同初春河面下悄然裂开的冰缝,无声,却预示着更大的崩塌。

最先是在城东“清源茶馆”。几个常在此高谈阔论的闲散文人,声音压得极低,神色却带着一种发现惊天秘闻的兴奋与惶恐。

“听说了吗?那位…开封府的公孙先生…”

“嘘!慎言!不过…我也听了一耳朵,说是早年曾在辽地游学?还与那边的商贾过从甚密?”

“何止过从甚密!有人言之凿凿,见过他与辽地大商行‘北风号’的掌柜私下书信往来!就在前几年!”

“嘶…这…若真是如此,那‘四海通’的事…还有那失窃的边防图…细思极恐啊!”

流言如同沾染了墨汁的蛛网,在茶楼酒肆、勾栏瓦舍间迅速蔓延、交织、变形。从“早年游学”变成“长期勾结”,从“书信往来”变成“传递机密”。捕风捉影被添油加醋,变得有鼻子有眼,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合理性”——若非内通外敌,何以对“四海通”如此了解,又步步紧逼?

紧接着,几份只在市井流通、印制粗糙的“小报”如同毒蕈般冒了出来。头版赫然是耸人听闻的标题:“惊爆!开封府智囊早年秘辛,疑与辽商暗通款曲!”、“边防图失窃,内鬼就在身边?”。文中虽未直接点出公孙策之名,却用“包大人身边首席幕僚”、“算无遗策的先生”等指向性极强的词句,辅以“据可靠消息来源”、“有知情者透露”等模糊字眼,将那精心炮制的“证据”——几封刻意截取、断章取义的书信片段(内容无非是早年求学时探讨药材流通、地理风物的寻常信件),描绘成铁证如山的通敌密函!

阴毒的风,刮进了开封府高高的院墙。

包拯坐在后堂,面色沉静如水,但案几上那份揉皱的“小报”和王朝低声汇报的街巷流言,却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冰冷的阴影。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公孙策站在下首,依旧是一身素净的青衫,只是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紧抿的嘴唇透着一丝倔强。雨墨站在他身后,小脸绷得紧紧的,眼中满是愤怒和担忧。

“大人,”王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流言愈演愈烈,矛头直指先生!甚至…甚至府衙门口,都开始有不明身份的人探头探脑,指指点点!”

包拯的目光缓缓抬起,落在公孙策身上。那目光复杂,有关切,有信任,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属于开封府尹的深度。他没有问“是否属实”,那是对公孙策智谋与人品的侮辱。他问的是:“先生,此事,你如何看?”

公孙策迎着包拯的目光,坦然道:“大人,此乃‘画眉’之毒计,意在离间。早年求学辽地,确有其事。与‘北风号’掌柜通信,亦属实情,然皆为探讨药材流通、山川地理等学问之事,绝无私密可言。对方截取片段,断章取义,用心险恶至极。”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流言如刀,小报如毒。其目的,无非有二:其一,乱我开封府内部,瓦解信任;其二,借势迫使大人处置于我,或令我避嫌离案,自断臂膀。”

包拯沉默着。烛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跳跃,映出眉宇间深刻的沟壑。他深知公孙策所言非虚。但正因如此,才更觉棘手。力保公孙策?在汹涌的流言和看似“确凿”的“证据”面前,他这位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府尹,必将被扣上“包庇亲信”、“徇私枉法”的帽子。朝廷中虎视眈眈的“影子”及其党羽,绝不会放过这个攻击他的绝佳机会。届时,非但公孙策难保,整个开封府的公信力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追查图纸一案更将寸步难行!

可若让公孙策避嫌,甚至暂时停职?那无异于亲手斩断自己的左膀右臂!图纸案错综复杂,线索千头万绪,展昭重伤昏迷,正是最需要公孙策抽丝剥茧、运筹帷幄的时刻!让他离开,就等于将开封府最锋利的大脑锁进柜中,正中敌人下怀!这案子,还怎么查下去?

保,是烈火烹油;弃,是自掘坟墓。 包拯的拳头在袖中紧握,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无论选择哪一边,都如同赤脚踏上烧红的刀刃!这不仅仅是案件的抉择,更是对他与公孙策之间十几年生死相托的信任,最残酷的考验!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淌。后堂角落里,铜壶滴漏单调的滴水声被无限放大,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雨墨紧张地看着包拯,又看看自家先生,手心全是汗。

终于,公孙策深吸一口气,打破了这沉重的寂静。他上前一步,对着包拯深深一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大人,学生恳请,即日起禁足于府衙之内,非大人亲命,不得踏出此院半步,亦不再参与图纸一案明面追查。”

“先生!”雨墨失声惊呼。

包拯眼中也闪过一丝震动:“先生,你…”

公孙策直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洞察世事的淡然微笑,眼神却锐利如昔:“大人,此乃破局之法,亦是学生唯一能助大人之处。学生主动请禁,一可堵悠悠众口,示学生愿受监管之清白;二可令幕后之人放松警惕,以为其离间之计已然得逞;三么…”他目光扫过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证物(包括那枚染血的三棱毒箭、密信残片、药材清单、线人供词等),声音沉静如水,“学生正好借此‘空闲’,远离外界纷扰,沉下心来,从头梳理此案所有细节。从第一个被灭口的线人,到最后一支射向展护卫的毒箭,从密信的笔迹纸张,到‘四海通’的药材出入,再到‘磐石’那诡异的路数、‘画眉’的行事风格…每一处不合常理,每一个看似无关的碎片,都可能是‘孤狼’网络致命的破绽!”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枚三棱毒箭,指尖轻轻拂过冰冷幽蓝的箭簇:“毒,产自西南,却出现在汴京。弩箭形制,非军中常备。‘磐石’关节僵硬,力大无穷,刀剑难伤…这些,绝非偶然。还有交易地点临时变更的时机把握,杀人夺图的冷酷精准…背后必有一套严密的运作模式和思维习惯。学生要做的,就是钻进‘孤狼’的脑袋里,找出他布下这张网时,无意中留下的线头!”

包拯看着公孙策眼中重新燃起的、属于智者那冷静而炽热的光芒,胸中激荡。他明白了公孙策的用意。这不是退缩,而是以退为进!将汹涌的暗流挡在门外,在风暴的中心开辟出一片看似沉寂、实则孕育着惊雷的净土!

“先生…”包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起身,走到公孙策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准!王朝!”

“卑职在!”

“传令下去,主簿公孙策因卷入流言,为避嫌隙,自请禁足于府衙东院静思斋,无本府手令,任何人不得擅入打扰!一应饮食起居,由雨墨负责。”包拯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威严,却又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静思斋所需卷宗、证物、笔墨纸砚,务必供应周全,不得有误!”

“是!卑职明白!”王朝心领神会,大声应道。

消息很快传开。开封府外,流言蜚语似乎更甚,夹杂着几声“看,心虚了吧”、“包大人果然大义灭亲”的刺耳议论。而府衙之内,气氛却陷入一种奇特的凝重与压抑。

东院,静思斋。

这是一间陈设极其简朴的屋子,一桌、一椅、一榻、一书架而已。窗户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声音,只留下几缕天光从高处的气窗透入,在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地上投下几块模糊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书卷和淡淡墨香混合的气息,墙角隐约可见细微的霉斑。

公孙策端坐在书案后,案上堆满了从后堂转移来的所有卷宗、证物盒。他换下了常穿的青衫,只着一件半旧的月白棉袍,长发用一根木簪随意绾起,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外界的惊涛骇浪与他毫无干系。

雨墨端来一碗清茶,轻轻放在案角,担忧地看着自家先生:“先生,您…”

“无妨。”公孙策打断他,目光却未离开摊开在面前的一幅汴京详细舆图。他用炭笔在上面细致地标注着:第一个线人被灭口的小巷、发现密信的旧书铺、“四海通”商行、画舫位置、混乱的散货码头、展昭遇伏的城外岔道…一条条无形的线在图上纵横交错。

“雨墨,”公孙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把‘磐石’两次出手的所有目击描述,再念一遍给我听。尤其是他的动作细节,关节如何运转,发力方式有何异常。”

“是。”雨墨连忙翻出记录,仔细念道:“…动作僵硬,关节反折角度异于常人…步伐沉重,落地无声…硬撼展大人巨阙剑,拳如精钢…被剑锋划过颈侧,仅皮外伤…”

公孙策闭目倾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在模拟着某种规律。他脑中飞速运转:非人的力量与防御…诡异的僵硬与速度…关节反折…这绝非寻常横练功夫!倒像是…某种借助外物或秘法强行催生的结果?结合那西南奇毒“钩吻藤”…西南…苗疆之地,素有毒蛊、傀儡秘术的传说…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取那毒箭来!”

雨墨小心地将白瓷盘递上。公孙策拿起那枚三棱箭簇,凑到眼前,用一把细小的银质镊子,极其小心地刮下箭簇沟槽里残留的、几乎微不可见的黑色粉末。他将粉末置于一片极薄的琉璃片上,又滴上一滴特制的药水。

琉璃片下,那黑色粉末在药水中并未完全溶解,反而析出几颗极其微小的、如同黑砂般的颗粒,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

“这是…‘黑曜石’的粉末?”公孙策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此物极硬,多产于火山地带…混入毒药,只为增加破甲能力?还是…另有他用?”他想起展昭描述的伤口撕裂感和那诡异的阴寒气息。

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在他脑中疯狂碰撞、组合。辽国商人(“北风号”)…西南奇毒(“钩吻藤”)…黑曜石粉末…疑似苗疆傀儡术的“磐石”…负责城防器械的军器监(陈文瑞)…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精通易容与离间的“画眉”…

“孤狼”…你的网,撒得可真够远!辽东、西南、汴京朝堂、市井江湖…无所不包!公孙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锐芒。但越是庞杂,越容易出错!任何一条线上的异常,都可能成为撕开这张巨网的突破口!

他铺开一张崭新的宣纸,提笔蘸墨,在最上方写下两个遒劲的大字——“孤狼”。笔锋如刀,饱含杀意。随即,无数细密的线条、人名、地名、物证名,如同蛛网般从这两个字延伸出去,彼此勾连,又相互矛盾。

静思斋外,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汴京城头,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雨似乎随时可能倾盆而下。斋内,灯火早早点亮,昏黄的光晕将公孙策伏案疾书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如同一尊沉静的雕塑。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炭笔在舆图上标注的轻响,在这片被刻意营造的“沉寂”中,酝酿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他要在敌人以为斩断了他这条臂膀的时候,用这被禁锢的双手,从最细微的尘埃里,抠出那致命一击的破绽!时间,在笔尖和思绪的疾驰中,无声地流逝。展昭的呼吸在隔壁房间微弱地起伏,与这里的寂静,共同谱写着开封府最艰难时刻的挽歌与战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