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95章 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號了?

第395章 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號了?

两仪殿內,议事刚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刚躬身退出,门外便传来內侍的稟报声。

“陛下,高阳县子求见。”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蹙,抬眼望了望窗外。

夕阳已沉至宫墙檐角,天色渐暗。

他转头问身旁的高月:“快要落钥了吧?这个时辰他还有什么事?”

今日温家庄秋收刚结束,按常理,温禾该留在庄里与庄户们庆祝丰收,怎会如此急切地赶回长安,还特意入宫求见?

“回陛下,距宫门落钥还有一个时辰。”

高月躬身回话,余光悄悄打量著皇帝的神色。

李世民沉吟片刻,摆了摆手:“罢了,宣他进来,另外让尚食局端两碗莲子羹来,他今日在田里忙碌了一天,定是累著了,喝点莲子羹消消火气。”

“喏!”

高月躬身应下,退出殿外时,心中不禁暗自嘖嘖。

方才房玄龄、杜如晦几位重臣议事一个多时辰,陛下也只让人上了茶。

如今温禾一来,陛下不仅立刻宣见,还特意吩咐准备莲子羹,连太子殿下今日在殿中站了许久,都没见陛下这般关切。

这高阳县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当真是不同寻常。

难不成这高阳县子真的有別的身份。

他想到著,便猛地甩了甩头。

这想法太过危险,可不敢再想。

高月一边让人去尚食局传旨,一边亲自去玄武门宣温禾入宫。

此时的玄武门外,温禾正与右屯卫將军张士贵相对而坐。

一张简易的茶几摆在廊下,张士贵亲手煮著热水,见水冒热气,便笑著打开温禾刚送来的茶罐:“高阳县子,之前长安城外那个能飞天的物件,就是你弄出来的吧?当时老夫在城墙上瞧见,可把老夫给嚇了一跳!”

温禾接过张士贵递来的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著回道。

“那叫热气球,若是张將军也想上去看看,日后可到长安城外的万户宅找我,我让人给將军安排。”

“真的?”

张士贵眼睛瞬间亮了,可隨即又乾笑两声,摇了摇头。

“还是不了,怕是僭越。”

他早前便听说,这热气球目前只有太上皇坐过,自己不过是个右屯卫將军,若是贸然去坐,传出去怕是会惹来非议。

温禾闻言,放下茶盏,语气认真道。

“张將军若是真有兴趣,到时候便说是为军中实验,这热气球日后本就打算用於军中侦查,將军身为武將,替军中查验其安全性,陛下说不定还会夸將军忠勇呢。”

张士贵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意动,刚要开口追问“果真如此”。

不远处便传来內侍急促的脚步声。

那內侍一边跑一边张望,高声喊道:“敢问高阳县子可在?陛下宣您即刻入两仪殿议事!”

温禾闻言,起身对张士贵拱了拱手:“张將军,陛下相召,我先入宫了,热气球的事咱们改日再议。”

张士贵也连忙起身,笑著点头:“县子快去,莫让陛下久等。”

他目送著温禾跟著內侍转身踏入宫门,指尖还捏著那只刚泡过茶的青瓷杯,杯壁残留的温度仿佛还带著温禾带来的新奇气息。

待温禾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宫墙转角,张士贵才缓缓收回目光,仰头朝著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望了望,嘴里喃喃自语:“飞天啊……这高阳县子,莫非真是什么神人转世?”

他站在愣了片刻,才笑著摇了摇头

被当做“神人转世”的温禾,此刻正跟著內侍穿过层层宫廊。

夜色渐深,宫道两侧的宫灯早已点亮,昏黄的光透过纸罩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两人长长的影子。

不多时,便到了两仪殿外,高月早已在殿门內侧等候,见他到来,连忙上前两步,拱手打了招呼。

“高阳县子一路辛苦,陛下已在殿內等候许久,请隨奴婢入內。”

温禾点头应下,跟著高月轻轻推开殿门。

李世民听到动静,放下了手上的笔。

他抬眼看向温禾,目光扫过他沾著些许泥土的衣袍,语气带著几分隨意的责备。

“今日在温家庄做了一天农事,不好好留在庄里歇著,却这般急切地赶回长安,所为何事?”

说著,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身,缓步走下御阶,明黄色的便服摆隨著步伐轻轻晃动。

温禾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温禾,参见陛下。”

行完礼,他却没有直说来意,反而抬眼扫了一圈殿內侍立的宫人,隨即凑近两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恳请陛下屏退左右,容臣单独稟报。”

李世民闻言,眉头不由得一蹙。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说话,很少会屏退左右了。

难不成这次,他又察觉了什么谋逆的苗头?

李世民心中念头一转,目光落在一旁的高月身上,淡淡吩咐道。

“让人把备好的莲子羹送来,其余人尽数退至殿外百步之外,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

“喏!”

高月不敢有片刻迟疑,连忙转身安排。

先是快步走到殿外,让人去尚食局取早已备好的莲子羹,再逐一示意殿內的宫人、侍卫退出。

待所有人都退至殿外,高月又亲自上前,將厚重的殿门轻轻关上,这才领著內侍们退到百步之外的廊下等候,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不多时,便有宫人端著两只描金瓷碗进来,碗里盛著温热的莲子羹。

宫人轻手轻脚地將碗放在殿中桌案上,躬身行礼后,便匆匆退了出去。

殿內只剩李世民与温禾二人,烛火跳动,映得两人的身影在墙壁上忽明忽暗。

“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走到桌案旁,双手负在身后,沉著脸色问道。

能让温禾这般火急火燎地入宫,还特意要求屏退左右,定不是小事。

温禾的目光却先被桌案上的莲子羹吸引了。

他从温家庄策马赶回长安,一路疾驰,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方才在玄武门与张士贵说话时,刚泡好的茶还没来得及凉透,就被內侍叫入宫,此刻喉咙早已干得发紧。

闻到莲子羹的甜香,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眼神不由自主地停留在瓷碗上。

李世民將他的小动作看在眼里,没好气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別看了,就是给你准备的,你先喝。”

“谢过陛下!”

温禾立刻露出笑容,也不客气,拉过一旁的支踵坐下,拿起一只瓷碗,仰头便喝了一大口。

温热的甜汤滑过喉咙,瞬间缓解了口乾舌燥,连带著赶路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

他舒服地喟嘆一声,这才放下碗,用袖口擦了擦嘴角的汤渍,缓了缓气息。

李世民也端起另一只碗,用汤匙慢悠悠地舀著莲子吃,等温禾彻底平復下来,才再次开口。

“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什么事,值得你这个时辰还入宫来?”

“陛下,是辽东的事。”

温禾收敛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他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卷折迭整齐的羊皮纸。

正是发出那黢黑汉子送来的、郑元璹写的信,双手捧著递向李世民。

“郑元璹从辽东传来消息,如今整个辽东半岛,已经快乱成一锅粥了。”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蹙起,伸手从温禾手中接过羊皮纸,展开细看。

信纸是用粗麻纸写的,字跡有些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

温禾则在一旁缓缓开口。

“郑元璹在信里说,两个月前,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曾联合起来,在海上与倭国打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归,光是战船就损失了数百艘,兵士死伤更是不计其数,一个月前,百济突然倒戈,转头就联合倭国突袭新罗的沿海城镇,看样子是想趁著新罗元气未復,吞併它的沿海之地。”

“可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料到高句丽和新罗早就暗中联络了,高建武和新罗王金白净私下达成协议,要联手先灭了百济,更有意思的是,倭国也没閒著,暗中派使者去了高句丽,想和高建武联手,等灭了新罗之后,再瓜分百济的土地。”

温禾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带著几分嘲讽。

“结果这事被渊盖苏文知道了,他直接把倭国的密信公之於眾,新罗人当即就炸了锅,大骂百济和倭国无耻,可倭国不认帐,百济觉得这是高句丽挑拨离间,反过来说高建武和渊盖苏文是在污衊他们,如今整个半岛上,几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到处都在打仗。”

“不过郑元璹估计,新罗撑不了多久了,他们被倭国和百济打了一顿,国力早就虚耗得差不多了。而且他还说,如今新罗和高句丽的使臣,都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微臣觉得,他们这趟来,肯定是想向咱们大唐求援助的,要么求粮,要么求兵。”

李世民一边看著信上的內容,一边听著温禾的讲述,眉头越皱越紧。

等温禾说完,他放下信纸,语气带著几分担忧:“倭国的海战竟然这么强?半岛三国联合起来,竟然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在李世民的设想中,倭国虽偏居海外,却是大唐日后要征服的目標之一,如今听闻倭国海战实力如此强劲,他不由得有些警惕。

敌人太过强大,对大唐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这可不能这么比啊。”

温禾连忙解释。

“高句丽確实不算弱,可它的疆域大多在陆地上,擅长的是陆战,海船本就不多,而新罗和百济国土面积小,人口也少,海军实力本就薄弱,战船比起倭国的小了一些,他们三国联合起来,看著人多,可战船型號不一,兵士也没经过统一训练,跟倭国的海战,说白了就是小打小闹,输了也不奇怪。”

他怕李世民还是担心,又补充道。

“陛下您放心,倭国的海战实力,在咱们大唐面前根本不够看,在原本的歷史上,李治时期,倭国曾派兵援助百济,和咱们大唐在白江口打了一场海战。”

“当时咱们大唐不过派了一万多人,一百多艘战船,结果杀得倭国一千多艘战船沉的沉、烧的烧,四万多兵士死的死、俘的俘,片甲不留!领军的將领叫刘仁轨,他也因为这一战,终於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得到了李治的重视,后来还成了大唐的宰相……额,陛下,您这看我干嘛?”

温禾正说得兴起,抬头却见李世民眼神古怪地盯著他。

他正疑惑著,就见李世民抬手,照著他的脑袋就敲了一下,力道不大,却带著明显的责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