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72章 玩个风筝,李二都能想到这么多?

第372章 玩个风筝,李二都能想到这么多?

“陛下,弘文馆万万不可取缔!”

萧瑀脸色骤变,慌忙躬身劝谏,语气里满是焦灼。

他久掌文事,深知馆中典籍与修史大业之重,一旦废除,数年心血将付诸东流。

房玄龄立于班列中,沉默不语。

他身旁的杜如晦却已上前一步,长揖及地。

“启禀陛下,弘文馆非仅育才之地,更掌天下典籍收藏与修复之责,自武德四年起,馆内便奉旨修撰梁、陈、齐、周、隋五朝史书,如今史料已积数千卷,更藏经史善本无数,皆是前朝遗留的文化根脉,若贸然废除,不仅修史大业功亏一篑,这些珍贵典籍也恐难保全,实为大唐之憾啊!”

这番话句句切中要害。

如何证明大唐的正统性,那便是修前朝的历史。

李世民眉头微蹙,目光扫过殿内百官。

杜如晦所言非虚,弘文馆实则是大唐的“国家级图书馆”与“修史中枢”,废之确实不妥。

就在此时,温禾忽然出列,躬身道:“微臣亦以为,弘文馆不可废。”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百官皆知宫外士子请愿是温禾暗中推动,本以为他会借势主张废除弘文馆,没料到他竟反对此事。

李世民盯着他,语气带着几分问责。

“可宫外士子群情激奋,若朕今日说不废,他们岂会善罢甘休?你惹出的乱局,需你自行化解。”

李世民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告诉温禾。

你给朕惹了这么大的事,你自己来解决。

温禾干笑两声,抬首献策。

“陛下,臣有一计。”

温禾干干笑了两声,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个提议,那便是开放弘文馆。”

“不可能!”长孙无忌赫然反对到。

这家伙又曹操上身了?

他蹙着眉头说道:“弘文馆中多是珍贵典籍,若是有任何意外,那便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前为护这些典籍,馆中不仅设专人看管,连洒扫都要经三层查验,生怕有半点损伤。”

长孙无忌觉得温禾太想当然了。

若是能开放,何至于弘文馆每年只招收三十八人。

“若是开放,只怕进入之人鱼龙混杂,难免有品行不端者,若有人趁借阅之机私藏典籍、或是不慎损毁善本,便是将大唐文脉置于险境,这般损失,可不是金银能弥补的,一旦发生,便是千古遗憾啊!”

话音落下,殿内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萧瑀率先点头:“长孙侍郎所言极是!弘文馆典籍乃国之重宝,去年为修复一卷《周书》残本,馆臣耗费三月心血,怎可轻易对外开放?”

他话音落下,只听得又有人接着说道。

“温县子只念及士子求学之需,却忘了典籍管护之难。弘文馆现存典籍三千七百余卷,其中近半是手写本,纸页脆薄,稍有不慎便会破损。士子若人人可借,单是登记、查验、追责便需耗费无数人力,更遑论防范有心人之徒,此事断不可行!”

被他们这么群起攻之,温禾都觉得有些头大了。

他不知道是该说这些人因循守旧惯了,还是真的怕有些不该看的书被人看了。

他失笑的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诸公误会了,刚才我话还没说完呢,就被长孙侍郎打断了。”

“下官虽然年少,但还是知道轻重滴。”

他这句话出口,在场不少人都嗤笑了一声。

就连李世民都摇了摇头。

要说在场这么多,就温禾最不知轻重了。

见状,温禾撇了撇嘴,看着他们问道:“既然诸公不相信我,那你们自己解决咯。”

他还不想说了。

闻言,众人一阵哑然。

就这个当口,他们也没有什么想法。

总不能让士兵将下方那些士子驱散了吧。

若是真的如此,只怕天下士子就真的寒心了。

这个时代,还是有不少士子将“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奉为圭臬的。

“好了,莫要争执了,你说吧。”李世民看着外头,那些士子人头涌动,明显有几分着急了,便指了指温禾,让他继续。

温禾也担心时间太久,会有人借机闹事,便开口说道。

“可以限制人数以及身份,比如只在春闱前半年开放,另外,如今都已经有了印刷术和册书了,那些书籍完全可以让朝廷出钱印刷,到时候将弘文馆扩建一下,分外内馆和外馆,非官身不得进入内馆,而只要是学子便能进入外馆借书或者读书。”

“借书之人必须要有凭证,凭证可以有长安县或者万年县印发,上面要确定标注士子的住所和籍贯,若是有错误,就让发放凭证的府衙负责。”

这其实就和后世图书馆借书证一样。

房玄龄抬眸睨向温禾,恰好对上他投来的目光。

温禾冲他坦然一笑,眼底毫无此前冲突的芥蒂,仿佛二人从未有过争执。

房玄龄微微错愕,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后世之人的脸皮,倒是比老夫的厚,此子居然如此深谙官场之道。’

他没想到温禾竟然会一笑泯恩仇。

不过他更没想到,温禾刚才实际上是在心里默默的骂他“老匹夫”。

之所以不和房玄龄起争执,完全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行弘文馆的改建。

要不然谁知道这老匹夫会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众人听着温禾说的,也不由陷入沉思。

要说这事不好吧,也说不上。

可要说有没有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好像也没有。

所以他们此刻在会犹豫。

李世民扫了他们一眼,见没人和他提议,沉吟了片刻后,开口说道。

“此事可列为议程,具体细则需从长计议。”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随即他将目光转向高月。

“但今日可先将朝廷欲要开放弘文馆的消息告知宫外士子,安定人心。”

他深知,此刻最重要的是平息士子情绪,至于后续如何落实,可徐徐图之。

说白了,便是先画下一张“公平求学”的大饼。

与此同时,朱雀门下的数千士子已等得有些焦躁。

阳光渐渐西斜,城楼之上却迟迟没有动静,人群中几个身着短衫、眼神闪烁的人相互对视一眼,眸中满是急切。

他们悄悄点头,正要开口煽动情绪,身后忽然伸出几只大手,猛地扣住他们的后颈,指节发力。

只听几声轻响,这几人便双眼一翻,软倒在地。

“哎?他怎么晕倒了?”

身旁的士子惊呼,连忙扶住昏迷者。

扶着人的正是便装的百骑士兵,他干笑两声,低声道:“许是日头太毒,中暑了。我带他去旁边茶肆歇会儿,免得耽误大家。”

“有劳兄台了!”

周围的士子只当是好心人的善举,并未多想,目光重新投向城楼。

“陛下有旨,弘文馆不废!”

高月清亮的唱喏声穿透朱雀门外的喧嚣,像一道惊雷炸在人群中。

起初还有不少人蹙起眉头,面露疑惑,不废弘文馆,那此前请愿的意义何在?

几个人下意识往前挪了半步,喉结滚动着似要开口质疑,可还没等声音传出,身后忽然伸来几只沉稳的手,指节扣在他们颈后轻轻一按,这些人便双眼一翻,软倒在便装百骑士兵的怀里。

有了刚才那一幕。

周围人只当是寻常意外,目光很快又转回城楼,没人察觉这几个“异动者”已被悄悄带离。

就在这时,高月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多了几分温和。

“然陛下体谅士子求学不易,欲与百官商议开放弘文馆之事,待细则拟定,便让天下士子皆可入内阅览典籍!”

一个“欲”字,道尽此事尚在商议,却足够点燃士子们的期待。

孟周站在人群前排,眼角余光瞥见城楼角落温禾递来的手势,立刻振臂高呼。

“陛下万岁!”

这一声喊得响亮,

吴生、范彪紧随其后,数千士子反应过来,先是零星几声呼应,很快便汇成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陛下万岁!”

青布儒衫随着呼喊起伏。

这自然是温禾早就安排好的。

朱雀门楼上,李世民望着下方沸腾的人群,竟有些发愣。

他身后的百官神色各异。

就在这时,温禾悄悄凑到李世民身侧,压低声音说了一句什么。

李世民眼中骤然一亮,大步走到城墙边,推开身前的禁军,振臂高呼。

“大唐万岁!”

他的声音不算特别洪亮,却带着沙场磨砺出的雄浑底气,穿透声浪,清晰落在每一个士子耳中。

温禾站在城楼阴影里,望着这一幕忽然有些唏嘘。

若是那一位在,只怕喊的就不是大唐万岁了。

或许也只有那一位,心里才会想着人民。

城墙下的士子们更是沸腾到了极点。

看清李世民真容的瞬间,不少人红了眼眶,先前还只是整齐呼喊,此刻竟有人挥舞着纸笔,朝着城楼疯狂招手。

李世民望着下方数千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藏在龙袍袖子里的手悄然握紧。

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沙场。

那时他振臂一呼,将士们也是这样齐声响应,愿为他冲锋陷阵。

而此刻,这些手无寸铁的士子,眼中竟有着同样的炽热与忠诚。

……

“做的不错。”

等朝议散去,李世民只独独留下了温禾一人。

“全赖陛下圣明。”

温禾淡淡的笑了一声。

李世民睨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现在就只有你我翁婿二人,就不必在这里装了。”

“这怎么会是装呢,这是微臣的真心话,若今日没有陛下支持,只怕微臣就要被那些人大卸八块了。”

温禾故意表现出一副后怕的模样来。

李世民指了指他,哭笑不得。

这时高月端来了茶水,也给温禾端了一碗蜜水来。

喝了一口茶,李世民问道:“今日那些士子中有人说废除弘文馆之事,真不是你提出的?”

“陛下如果是微臣提出来的,微臣就不会说改建之事了。”温禾无奈说道。

李世民轻笑一声,望着他说道:“怎么不会?你先让人提议废除弘文馆,随后以退为进,变成改建弘文馆,这不是异曲同工?”

“额……好像,还真有道理啊。”

温禾愕然。

不过李世民看他这副模样,也猜出来了,看来那些说着要废除弘文馆的人,还真不是温禾安排的。

要不然,刚才那些百骑也不会暗中将那些人带走了。

李世民面色沉沉。

这显然是有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做什么。

他们竟然利用到温禾的头上来了。

“你这竖子,被人利用了。”李世民眼眸微眯。

温禾当即露出一副诧异的模样来:“陛下圣明啊,微臣竟然没有想到。”

其实他在听到有人要废除弘文馆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

这些人胆子倒是够大的,竟然敢利用自己。

要不是他提前安排百骑的人在人群中,只怕刚才的情况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不过在李世民面前,他还是表现的无知一些吧。

“罢了罢了,你毕竟出仕不久,年轻人做事有些疏漏无可厚非,毕竟你自己也留了后手。”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故意板着脸教训到。

温禾一副听话受教的模样。

“微臣受教了。”

“让百骑好好的审审,朕到要知道,到底是何人。”

李世民面色一沉,眼中泛起了寒芒。

“臣遵旨。”

温禾从立政殿出来时,,他正想着回百骑营处理后续事宜,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清脆却裹着几分委屈的童声。

“阿禾!”

脚步一顿,温禾回头望去。

回廊下立着个穿鹅黄色襦裙的小身影,双丫髻上系着粉色丝带,正是五公主李丽质。

小丫头双手背在身后,眉头轻轻蹙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幽怨,像只被冷落了许久的小团子,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

温禾站在原地,哭笑不得地眨了眨眼。

虽早有婚约在身,可面对这般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他实在生不出半分谈恋爱的心思。

当初要这个婚约,也只是为了以后保命罢了。

即便真的要谈恋爱,至少也要等李丽质长大后再说。

两人就这么沉默对视,空气里只剩风吹槐叶的沙沙声。

李丽质身后跟着六个宫女,此刻都面面相觑。

方才明明是公主听闻高阳县子进宫,执意要过来寻他,怎么见了面反倒不说话了?

为首的宫女悄悄上前半步,想劝公主开口,却被李丽质用眼色轻轻制止。

忽然,李丽质像是下定了决心,小短腿快步朝温禾跑过来,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扬起。

跑到近前,她仰着小脸,小嘴一瘪,委屈巴巴地说道。

“阿禾,你好久都没来找我玩了!阿耶也不让我出宫,你们都欺负我!”

温禾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丫头是在为被冷落生气。

仔细回想,确实很久没和她见过面了。

不过这可不怪他,还不是因为李二。

他蹲下身,与李丽质平视,声音放柔。

“公主殿下,不是我不找你,是最近朝堂事多,实在抽不开身,而且宫外最近不太平,陛下不让你出宫,是怕你受委屈,在宫里多好啊。”

“有吃有玩还有的睡,逍遥自在的。”

“宫内才不好呢!”

李丽质噘着嘴,小手突然抓住温禾的袖子轻轻晃了晃。

“宫里到处都是规矩,走路要慢,说话要轻,连跑都不能跑,闷都闷死了,阿禾,你带我出宫好不好?我想去东市看画,还想去曲江池喂鸭子!”

她晃袖子的力道不大,却带着孩童特有的撒娇意味,一双眼睛亮闪闪的。

温禾心里软了软,却还是摇了摇头。

“殿下,出宫的事真的不行,陛下知道了会生气的。要是你想玩,我陪你在御园里逛逛好不好?”

“不好!”

李丽质立刻松开手,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又重新抓住温禾的袖子攥紧。

“你不带我出宫,我就不让你走!”

温禾看着她倔强的小模样,无奈地笑了。

索性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行,不走就不走,那咱们就坐在这儿晒太阳。”

李丽质没料到他这么干脆,愣了一下,随即也挨着他坐下,小胳膊轻轻靠在他的胳膊上。

午后的春风裹着槐香,吹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她闭上眼睛,小脸上渐渐露出舒服的神情,连刚才的委屈都消散了几分。

宫女们见两人相安无事,悄悄退到不远处的回廊下候着,只留一人在近处照看。

温禾坐着没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丛里,看蝴蝶在牡丹瓣上停留。

忽然觉得这片刻的宁静,倒比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惬意多了。

没了那些老匹夫在耳边聒噪,这样的日子才舒服。

想想他原本就是一个连社会都没出去的大学生。

来到大唐后,这才多久啊,就得面对一群老狐狸。

一不留神就有性命之忧。

当初投靠李二,他明明是想做个米虫。

哪怕当个吉祥物也好啊,李二非得让他来做事情。

还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这不是欺负人嘛。

如果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整天陪着李丽质看看,看看树,整日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多好啊。

没过多久。

一群麻雀落在他们面前的槐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时不时低头啄食树下的草籽。

李丽质听到声音,猛地睁开眼睛,小手轻轻指着树梢,兴奋地压低声音。

“阿禾,你看!好多小鸟!”

温禾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点头:“嗯,好多鸟。”

李丽质看得入了迷,小脑袋微微歪着,眼睛亮晶晶的。

可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卷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撞在槐树上,树枝剧烈摇晃起来。

那群麻雀受惊,“扑棱”一声全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树梢。

李丽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小嘴一瘪,眼睛里迅速泛起泪,声音带着哭腔:“好讨厌的风!哼!”

温禾连忙安慰:“殿下别难过,等风停了,小鸟还会飞回来的。”

“真的吗?”

李丽质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他,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模样格外可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