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51章 一个两个的,为何非要来找死

第351章 一个两个的,为何非要来找死

一路上话匣子渐渐打开,聊起自己在长安的求学经历。

他忽然将话题一转,看着温禾问道:“温大你也姓温,不知可认识高阳县子否?”

“在下只是一个区区书童罢了,自然是不认得。”温禾说道。

一旁的李承乾当即扭过头去,怕自己笑出声来。

孟周也没有多想,只是感慨道。

“听说高阳县子今年也不过十余岁,可对算学、天文还有地理格外精通。”

“某之前在长安的三味书屋,买过一本《数学初阶》,读起来真是大开眼界!尤其是书中讲的物体体积求解方法,还有对圆体计算的记载,比国子监先生教的更细致。”

“比如求圆柱体体积,书中说‘底面积乘高’,还画了图来解释,还有圆周率,说之前人算到‘周三径一’,可书中说有更精确的数,只是某愚钝,没弄明白推导的法子……”

他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李承乾随口接了一句:“圆周率可以用‘割圆术’算啊,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算出来的数就越接近真正的圆周率。”

孟周闻言,顿时大惊失色,猛地停下脚步,盯着李承乾,满脸不敢置信:“李郎君竟也懂算学?这‘割圆术’是刘徽先生的方法,可《数学初阶》里说还有改进之法,小郎君也知道?”

“他说的是祖冲之改进的‘割圆术’。”

温禾笑着补充,语气自然,仿佛只是随口提起。

李承乾哼哼了两声,说道:“也就是三点一四一五九二六。”

孟周却越发汗颜,连连摇头:“这哪里是皮毛,祖冲之先生的改进之法,某也是前几日才从先生口中听闻,李郎君小小年纪便能记住,实在难得,看来是某读的书还不够多,日后定要更加努力,不能落在孩童后面。”

温禾和李承乾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这孟周,果然是个书呆子啊。

不过这样的人也不是不好,日后若是专心求学问,不入官场的话,倒是个不错的人才。

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便到了午时。日头悬在头顶,晒得地面微微发烫,温禾和李承乾的额角都沁出了薄汗,唯有孟周依旧神采奕奕,脚步轻快得像是没走那十几里路。

“总算到了!”

看到村口那块刻着“陈家村”的木牌时,李承乾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腿。

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双脚早就又酸又胀。

温禾也累得不想说话,靠在路边的老槐树上歇了歇,看着孟周围着木牌打转,忍不住笑道:“你倒精神,走了这么久,一点都不累?”

“不累啊,这点路算不得什么,之前某便是从家乡一路走到长安求学的。”

孟周笑着摆手,不以为然的笑着说道。

“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先找里正吧,今夜怕是得在村里留宿,也好早些定下教书的地方。”

“他倒是精力旺盛。”

李承乾小声吐槽,却还是撑着站直了身子。

温禾不禁笑道:“或许有梦想的人,都是这样朝气蓬勃吧。”

果然,听到这话,李承乾立刻挺起胸膛,小脸上满是倔强:“某也有梦想!”

他说着,还特意看向孟周,眼神里带着几分“我也不差”的较劲意味。

“小郎好样的。”孟周欣赏的冲他点了点头。

李承乾顿时有些飘飘然了,好似忘记了疲惫说道:“那是自然。”

温禾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一边是满怀热忱的寒门学子,一边是不服输的少年太子,倒显得他站在中间,像条只想歇脚的咸鱼。

三人沿着村里的土路往里走,沿途遇到几个扛着锄头的农户,温禾上前客气地问了里正的住处,农户们虽没多话,却也指了方向,只是眼神里带着几分打量,算不上热情。

走了约莫半炷香的功夫,他们终于在村子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找到了里正的家。

一间不算宽敞的土坯房,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者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筐。

“敢问老人家,您可是陈家村的里正?”

温禾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那老者抬起头,目光在三人身上扫了一圈。

看到温禾和李承乾的半大孩子模样,又看了看孟周的书生打扮,眉头微微皱起,眼神明显带着几分不善,语气也冷冰冰的:“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陈家村做什么?”

温禾心里咯噔一下,暗自疑惑。

出发前百骑明明说陈家村民风淳朴,待人热情,怎么这里正不仅没半点欢迎的意思,反而透着股戒备?

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吧?

他不禁担心,朝着不远处瞟了一眼。

只见几个货郎正慢悠悠的在村子里面走着,他才松了口气。

有张文啸他们几人在,即便真遇到什么歹人,他们也能对付。

他压下疑虑,笑着解释:“我们是来游学的,这位是李高明郎君,想来村里教孩子们识字,这位是孟郎君,来找他的同窗,我们想向您借个住处,也好方便行事,不会给村里添麻烦。”

里正听完,脸色非但没缓和,反而更沉了些,手里的竹条停了下来,盯着他们:“游学的?教识字?”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警惕,“前阵子也来了两个游学的,说是要教孩子读书,结果没几天就不见了,现在那些不良人还在找呢,你们……也是来做这个的?”

温禾心里一动。

又有士子出现问题了?

里正说的失踪的游学士子,莫不是孟周要找的同窗?

他刚想追问,孟周就抢先一步上前,语气急切:“老丈,您说的那两个游学士子,是不是国子监算学的?一个叫吴生,一个叫赵磊?”

里正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像是叫这两个名字,怎么?你认识他们?”

“他们是我的同窗!”

孟周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我就是来寻他们的,您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吗?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里正却没立刻回答,只是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推开院门:“进来再说吧,别站在门口让人看见。”

他站起身来,朝着外头看去。

见没有人注意这里,便招呼着温禾他们进了屋子。

跟着里正走进土坯房,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旧木桌、几把缺了角的椅子,墙角堆着些农具。

里正从灶房端来三只粗瓷碗,倒上凉茶,递到三人面前,动作算不上热情,却也多了几分待客的样子。

孟周哪有心思喝茶,刚接过碗就放下,急声问道:“老丈,敢问我那两位同窗,是何时不见的?可有留下什么线索?”

里正坐在主位上,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是三日前。他们原本住在村东头陈二牛家,每日帮着教村里的孩子识字,看着倒像是好人,可三日前下午,刚给孩子们上完课,就没人影了,陈二牛去寻了一圈,连他们的行李都没带走,只当是受不了村里的苦,自己走了。”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直到昨日,县里的不良人来村里问话,老朽才知道,他们不是走了,是失踪了。不良人说,这附近还有其他游学士子出事,让我们多留意外乡人。”

“不良人为何会特意来找他们?”

温禾皱起眉头。

按规矩,游学士子多是自行选择游学地点,县衙除非接到报案,否则不会主动追查。

除非有人提前报了信。

里正解释道:“是老朽让人去县衙报备的,他们毕竟是读书人,日后说不定就是朝廷上官,若是在咱们村出了差池,老朽这里正可担待不起,没成想,报备反倒查出了大事。”

温禾了然点头,刚想再问,里正却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为难:“其实……老朽找你们进来,还有件事要说,昨日夜里,有人偷偷在老朽家门口放了张字条,说不让村里收留游学士子教书,否则后果自负,老朽也是没办法,村里都是普通农户,惹不起那些人啊。”

他说着,目光落在温禾三人身上,意思再明显不过。

不是我不欢迎,是背后有人施压,我不敢留你们。

“可我的同窗还没找到!”

孟周急得站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恳求。

“老丈,您再想想,他们失踪前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见过什么人,或者说过要去什么地方?”

里正摇了摇头,满脸无奈:“真没有,不良人都查过了,没找到半点线索,老朽劝你们还是回县城等消息吧,留在村里,万一出点事,老朽实在没法交代。”

这话里的驱逐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孟周还想再劝,却突然听到“啪”的一声。

李承乾猛地拍在桌案上,小脸涨得通红,怒声说道:“那群乱臣贼子,安能胁迫我等!不就是贼寇嘛,孤……”

他话没说完,温禾就眼疾手快地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同时对着里正笑道:“小孩子不懂事,随口胡说,老丈别介意。”

李承乾被捂住嘴,只能瞪着眼睛,却也知道自己差点失言,慢慢平静下来。

温禾松开手,继续对着里正笑道:“其实我们也不是非要教书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