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847章 线索反转,叛乱致命弱点

驿卒冲进文渊阁时,李瑶正盯着地图上那支逼近太行道的敌军标记。她没抬头,只伸手接过密信,拆开扫了一眼。

纸上写着:旧朝残部携重甲与投石机,正沿北岭小道南下,预计两日内抵达战场侧翼。

她把信放在案上,手指轻轻压住边缘。屋里没人说话,连翻纸的声音都停了。

“封锁消息。”她说,“除了我,谁都不能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

内务司官员低头应是,转身出去传令。门关上后,李瑶起身走到墙边,掀开布帘,露出整幅全国舆图。她在北岭小道的位置画了个圈,又在几处山路交叉点标出红点。

这些天她一直在查叛军的动向。粮食从哪来,人往哪调,马匹更换频率是多少。每一笔记录她都让人记下来,堆在案头的小册子已有半尺高。

她打开乾坤万象匣,启动信息整合功能。眼前浮现一串串数据——近十日各地关卡通行文书、商队登记簿、驿站换马记录。她的目光落在一条偏僻山路上。

这条道原本不通大军,可过去三天,骡马足迹频繁出现,每日至少有二十辆粮车通过。但所有正规补给单里,都没有这条线路的登记。

她叫来一名文书官:“把最近五天所有运往叛军控制区的粮食记录再核一遍。”

文书官很快送来新整理的清单。李瑶一页页看下去,在一组数字前停下。

江口仓上报调出小米八千石,目的地为西营大寨。可西营守将昨日回报,只收到三千石。缺口五千石,去向不明。

她又调出另一份卷宗——陇东几个县城的存粮库报损率突然升高,有的说遭鼠患,有的称雨季受潮。可同期并无大雨,周边农户也没听说粮价波动。

“不是损耗。”她低声说,“是被人偷偷运走了。”

她命人取来蜡盘,用铜笔画出几条可能的私运路线。最终指向一处废弃矿洞,位于两股叛军交界地带。那里本该无人驻守,但现在,每天都有民夫进出。

李瑶闭了闭眼,开始推演。

如果这支旧朝残部真要参战,他们必须依赖临时征调的民夫运粮。而联合势力内部互不信任,不可能共享储备。一旦某条粮道被断,其他部队不会救援,反而会趁机抢夺剩余物资。

她决定启用天机推演功能。精神一阵发紧,像是有东西从脑子里抽走。片刻后,画面浮现:七日后,一支押粮队遭袭,叛军各部非但不出兵支援,反而互相指责对方故意断粮。争吵升级,夜间爆发火并,营地起火,大量士兵逃离。

她睁开眼,呼吸略重。

这不是铁板一块的军队,而是一群勉强凑在一起的敌人。他们靠利益联合,也因利益分裂。只要打中这一点,就能撕开裂口。

这时,桌上机关铃轻响三声。是飞鸽传书到了。

她快步走过去,取出竹管里的纸条。上面只有八个字:粮道混乱,各部争食。

落款是“影七”。

她认得这个代号。李毅亲手训练的暗桩,潜伏能力极强,以往每次传信都准确及时。这次提前发来消息,说明情况比预想更严重。

她立刻召来工部执事:“我要三条通往北岭小道的突袭路径图,一个时辰内送到。”

执事领命离开。她又叫住内务司长史:“通知锦衣卫,准备接应‘影七’撤离。但他不能走,至少再留一天。”

“他已经在敌后待了四天,再不撤……”

“我知道风险。”李瑶打断,“但现在是我们唯一能看清敌后的机会。他必须确认押运将领的名字、轮防时间、守备兵力分布。”

她说完,亲自拟了一封密令,写好后用火漆封入特制铜管。她把铜管交给一名飞鸢操作手:“按b级加密路线发出去,目标‘影七’藏身处。”

然后她在地图上圈出三个关键节点。第一个是峡谷隘口,两侧山势陡峭,适合埋伏;第二个是河滩转弯处,泥地松软,重车易陷;第三个是木桥,承重有限,炸毁后难以重建。

她拿起朱笔,在每个点旁标注风险等级。峡谷最安全,但视野受限;河滩开阔,容易暴露;木桥破坏效果最好,但也最容易被发现设防。

她刚放下笔,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文书官急步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到的情报。

“公主,北方斥候回报,那支旧朝部队昨夜扎营时,发生了争粮事件。”

“说清楚。”

“他们的民夫和叛乱残余的运粮队在路口碰上,双方都不让路。后来有人动手,死了两个民夫,粮车翻了三辆。”

李瑶盯着地图,没说话。

这不只是争粮。这是信任崩塌的开始。

她转身走到案前,翻开最新的兵力布防图。李骁主力仍在太行主道牵制敌军中军,无法分兵。都城禁军已全部调动,只剩五千预备役守城。

她需要一支精锐小队,能在两天内抵达北岭,执行一次精准打击。

她提笔写下几个名字,都是曾参与过特种行动的老兵。然后她调出家族空间的机关图谱,找到一款小型爆破装置的设计图。这种装置由李晨改良,体积小,威力足,可远程点燃。

她下令工部连夜组装二十具,配发给突击小队。同时要求锦衣卫提供敌后地形细节,特别是水源位置和风向变化规律。

一切安排妥当,她坐在灯下重新整理情报。她把所有相关文书按时间顺序排列,从最早的一次异常运粮记录开始,到最后“影七”的密报结束。

她将这份完整的卷册放入特制铜匣,锁好,放在案首最显眼的位置。

“若陛下或太子前来议事,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交给他们。”她对内务司长史说,“不要等我开口。”

长史点头退下。

屋外天色微亮,晨风穿过窗缝,吹动桌上的纸角。她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宫墙轮廓渐渐清晰,鼓楼还没敲晨鼓。

她昨晚没合眼,但脑子很清醒。

这场仗打得久,耗得多。很多人以为胜负取决于谁的兵多,谁的武器强。但她知道,真正决定结局的,往往是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一条没人注意的小路,一辆破损的粮车,或者一个躲在山洞里的密探。

她回头看了眼铜匣。

里面装的不只是情报,是反攻的钥匙。

她坐回案前,打开一本空白册子,开始写作战建议书。刚写下第一行字,桌上机关铃又响了。

这次是短促两声。

紧急回信。

她起身走过去,取出竹管,抽出纸条。

上面写着:押运将领为原禁军校尉孙越,今日午时换防,右翼空档半个时辰。粮队预计申时经过木桥,护兵八十,无弓手。

她看完,把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烧成灰。

然后她提起朱笔,在地图的木桥位置重重画了个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