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82章 李瑶梳理,平叛经验总结

李瑶推开政事堂的门时,檐下铜铃轻响了一声。她手中抱着一叠卷册,边角整齐,纸面无尘,封皮上用朱笔标着“平叛要录”四字。堂内已有数人落座,谋士陈远坐于左首,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面前空白的记事板上;副将周烈站在右侧靠柱处,甲胄未解,腰间刀柄微微前倾,似随时准备出列禀报。

她将卷册放在主位案上,取过一支炭笔,在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前停顿片刻,随即在西南一角画了个圈——正是平西王藏身的密寨位置。

“诸位都已知晓昨夜封赏之事。”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功过既定,人心已安。接下来,不是庆贺,而是回看。此番平叛,历时二十三日,动用兵力一万七千,牵涉六道十二州,看似一役而定,实则步步惊心。今日召集各位,不为论功,只为理清——我们是如何走到那一步的。”

陈远抬眼:“公主所言极是。然战局瞬息万变,复盘易陷于事后之明,未必能指导将来。”

周烈也开口,嗓音粗重:“末将以为,胜负关键,终在太子亲入密室,生擒逆首。若非他当机立断,何来今日?”

李瑶没有立即回应。她转身从案上取过一张薄绢,展开于长桌中央。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注了时间线与行动节点,细密如织。

“这是情报网全程追踪的动向图。”她指向最左侧,“七日前,平西王亲信在青阳驿换马,停留不足半刻。当时我便下令切断三条补给暗道,并在周边市集散布‘官军即将清剿’的流言。”

她手指右移,“四日前,北境传来假讯,称蛮族有异动。这是诱敌分兵之举,由李毅部放出风声,迫使平西王调走两千守寨兵力。”

再往右,“前夜子时,密寨外围三处哨点同时熄火。这不是巧合,而是我们在三日前就埋下的火油机关被触发。那一刻,李骁才得以从断崖潜行而上。”

她说完,抬头看向周烈:“将军,若无此前十七个节点的铺垫,那一脚踹门,会不会踢在铁壁之上?”

周烈眉头微动,未答,但手已从刀柄上松开。

陈远沉吟片刻:“公主梳理得清楚。可这些细节,多赖各部协同。若下次有人不听调度……”

“那就更需要一个常设机构来统合。”李瑶打断他,语气平稳,“此次作战,兵部、锦衣卫、户部各自为战,信息传递靠快马与密信,延误三次,险些误事。若有一处中枢,能实时汇总军情、民情、谍报,并做出推演判断,是否更好?”

堂中一时安静。

“你是说……设专司议事?”陈远问。

“正是。”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我拟了一个章程,名为‘枢密参议司’。职责有三:其一,整合全国情报系统,建立分级通报机制;其二,每月提交《国势研判书》,预判内外风险;其三,战时自动升格为指挥辅佐机构,协助拟定战略方案。”

周烈皱眉:“这岂非另立一个兵部?”

“不是替代,是补缺。”李瑶走到墙边,拿起另一张图,“你看闽越沿海。近三个月,倭船出没十七次,皆小股劫掠,未伤根本。但我调阅过往十年记录,发现每逢大旱之后,必有大规模侵扰。今年春雨不足,楚南已有减产迹象。若明年旱情加剧,倭寇极可能联合登陆。”

她顿了顿,“这不是战场厮杀能解决的事。它需要提前布防,需要粮储调度,需要地方联动。而这些,靠临时议事不行。”

陈远缓缓点头:“你说的……确有道理。”

“还有。”李瑶又翻开一页,“此次围捕,我们靠的是空间系统的因果链推演。它显示,从谣言散布到敌军动摇,中间有整整五日的心理窗口期。如果我们能把这套模型固化下来,未来面对任何叛乱,都能提前计算出最佳出手时机。”

她环视众人:“这不是玄术,是数据与经验的积累。我们要做的,不是记住一场胜利,而是学会如何复制胜利。”

堂外日影偏移,铜壶滴漏声轻轻响起。

一名文书官捧着砚台进来,低声问是否需要誊录。李瑶摇头,示意暂且不动。

陈远终于起身,走到图前仔细查看那条彩色时间轴。他指着其中一处:“这里,补给线截断后,敌方反应延迟了一日半。你确定他们真不知道?”

“他们知道。”李瑶答,“但他们不敢信。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已连续放出三道假消息,真假混杂,使其内部互疑。等到确认时,山路已被雪崩封锁。”

“妙啊。”陈远低叹,“这不是打仗,是布局。”

周烈沉默良久,忽然道:“若设此司,谁来主持?”

李瑶看着他:“目前最合适的人选,是我。但我不能长期专任。将来需从军中、文官中选拔通晓实务者轮值,三年一换,防専权。”

“那兵部会同意?”

“不必他们同意。”她语气平静,“只需陛下批准。制度一旦建立,自然会有它的位置。”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内侍探头,说是户部送来最新的粮运报表。李瑶挥手让他放下,未予理会。

她重新面向众人:“今日所议,仅为开端。我会将这份《平叛经验总录》抄送三份:一份存国史馆,一份呈御前,一份交兵部研习。后续每月,我都会召集一次此类会议,议题不限于军事,也可涉及民生、边防、赈灾。”

陈远忽而一笑:“公主这是要把打仗的经验,用到治国上了。”

“本就是一回事。”她说,“打仗是为了安定,治国则是长久的安稳。手段不同,目标一致。”

周烈终于坐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水已微凉。他低声说:“末将愿参与后续推演。虽不通文墨,但边境防务,有些心得。”

“欢迎之至。”李瑶点头,“明日我就让人整理北境布防资料,送你一份。”

堂内气氛悄然转变。原先的质疑与防备,渐渐化为一种谨慎的认可。

李瑶回到案前,提笔在最后一卷册子上写下结语:“非一人之勇可定乾坤,唯体系之力能御长治。”写罢,合上册页,命人取印泥来。

就在此时,一名小吏匆匆入内,手中拿着一封刚拆的密函。

“公主,刚收到前线急报——”

李瑶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仍落在那册封好的卷宗上。

她伸手抚过封面,指尖压住“平叛要录”四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