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42章 医疗推广,苏婉的全国规划

传令兵退出帐外,帘幕落下,帐内一时静了下来。李震仍坐在案前,手指在那份调度令上轻轻划过“断河桥”三字,眉心微锁。烛火映着他半边侧脸,轮廓沉稳,未有言语。

苏婉从角落起身,未唤侍从,亲自捧来一幅宽幅绢图。她走到案前,将图缓缓铺开,压住了尚未收起的舆图一角。图上用朱砂密密点出七十三处红斑,皆是已建医馆的位置,又以蓝线勾连,形成纵横交错的脉络。

李瑶正欲整理方才的情报卷宗,见状停下动作,目光落在那幅图上。

“军情不能误,”苏婉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可将士倒下时,若无人抬他们回营,胜仗也难持久。”

李震抬眼看向她。

“过去半年,战场阵亡者三千七百余人,因伤不治而亡者近四千。”她顿了顿,“疫病死于乡野者,不下两万。其中八成所患并非绝症,只是无药、无医、无水净。”

李瑶接过话:“我调阅了十七州上报的伤亡簿,前线每战减员,真正死于刀箭者不足三成。溃烂、高热、中毒——这些本可遏制。”

苏婉点头:“我们已有七十多处医馆试运行,医师统一培训,药材由仓廪直供,救治效率比民间郎中高出五倍。若将此制推至全国,三年内可覆盖所有郡县。”

李震沉默片刻,指尖轻敲桌面:“现在大兴工程,人力从何而来?屯田尚未复耕,驿道仍在修缮,你这医馆要建屋舍、配人手、运药材,哪一样不要耗粮动丁?”

“不必另起炉灶。”苏婉取出一份册子,封页写着《医政合一试行策》,“我提议,借军驿之力布医网。各州军驿旁设医馆,由驿丞兼管调度,药材随军粮一同运输。医师培训由现有医者带徒,每年考核一次,合格者授牌行医。”

她翻开一页,指着一行数据:“每投入一石粮用于医馆运营,可减少三石军粮损耗——因为伤兵能更快归队,百姓少病,则劳力不损,赋税不减。”

李瑶补充:“情报文吏也可兼任医政记录。各地医馆每日上报用药数量、接诊人数、疫病征兆,汇总后制成《民瘼通报》,既可预警疫情,也能监督地方执行。”

李震目光移向舆图上的蓝线网络。那些细线从中心州府向外延伸,穿山越岭,竟已悄然织成一张无形之网。

“你是想把医馆变成另一套衙门?”他问。

“不是衙门,是命脉。”苏婉语气平静,“百姓不信空话,只看实利。谁家孩子高烧不退,有人连夜送药;谁父兄战伤流血,有医官跪地缝合——这样的恩义,比十道赦令更牢靠。”

帐内一时安静。

李震缓缓站起身,绕过案几,走到舆图前。他伸手抚过一条蓝线,从豫章一路北上,直至边关要塞。

“去年冬,铁木真部南下,沿途烧村掠粮。我们夺回黑山口时,发现三百具尸首堆在沟里,其中一半是病死的妇孺。”他说,“当时没有医官随军,伤者躺了三天才等到草药。有个小兵抱着同袍哭喊,说他宁可死在马上,也不愿活活烂掉。”

他收回手,转身面对苏婉:“你要多少人?多少粮?多久见效?”

苏婉早有准备:“首批推广十三州,需拨粮五千石,调用一百二十名主医,再从屯田兵家属中选拔三百青年培训为助医。一年之内,每州至少建成三所标准医馆,重点驻扎在交通要道与边境屯区。”

“钱从哪里出?”

李瑶答:“可从盐税盈余中划支。永昌商行伪令一事查清后,追缴赃款共计白银八万两。这笔钱暂存国库,尚未定用项。”

“就拨给医政。”李震说,“另加一道令:凡参与医馆建设者,其家中赋役减半;医师子女可优先入读新设学塾。”

他看向苏婉:“你亲自督管此事,不必事事报批。只要是为救人,该调人调人,该开仓开仓。若有州府阻挠,直接交李毅处置。”

苏婉微微颔首:“谢你信我。”

“不是信你一人。”李震声音低沉,“是信这条路走对了。乱世杀人易,救人难。可唯有救得下人,才算真正掌了天下。”

李瑶已取笔在手,开始起草公文。她一边写一边道:“第一批名单我已圈定:青州、兖州、并州、凉州……都是近年战事频繁、民生凋敝之地。医馆选址优先靠近军营与流民营地。”

苏婉走到她身旁,一同查看:“兖州西境有座旧庙,空置多年,结构完好,可改作医馆。并州那边,我记得有个叫陈九的医师,曾在疫区独自治愈百人,可请他主持培训。”

“名字记下了。”李瑶提笔标注。

李震坐回案前,提起朱笔,在苏婉呈上的《医政合一策》首页写下批语:“准行。凡涉医事,皆由苏氏专断,各部协从如军令。”

放下笔,他又道:“以后这类文书,不必再经我手逐一批阅。你拟好后,盖印即发。若有争议,事后议之,但不得延误施行。”

苏婉接过文书,指尖触到尚温的墨迹。她未多言,只轻轻点头。

李瑶忽然抬头:“父亲,是否要在医馆设暗格档案?类似情报库的模式,记录各地常见病症、药材消耗、医师表现,以便后续调整策略。”

“可以。”李震应允,“但不得对外公开。医者治病,不是审案。记录只为改进,不为追责。”

“明白。”李瑶落笔回复。

帐外天色渐明,晨光透帘而入,照在那幅绢图上。朱砂红点在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一颗颗未冷的心跳。

苏婉伸手抚平图角一处褶皱,低声说道:“我还想做一件事。”

“说。”

“编一本《简明医典》。用最浅白的话,教普通人怎么处理伤口、分辨风寒暑热、识别有毒草药。印出来,发到每一户人家。”

李瑶眼睛一亮:“可用活字印刷,加快速度。内容我可以帮忙删减校对,确保通俗易懂。”

“也好。”苏婉点头,“等初稿完成,先在几个村子试发,看百姓能不能看懂。”

李震听着,未再打断。他望着母女二人立于舆图两侧,一个指着某处标记,一个执笔记录,言语往来间毫无滞碍,如同早已演练过千遍。

良久,他开口:“从前我以为,打下城池就是掌控一方。后来才懂,城池会塌,旗帜会倒,唯有百姓记住谁救过他们的命,这片土地才算真正姓‘李’。”

苏婉转过身,看着他:“所以这不是施恩,是筑基。”

李震点头。

帐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似有传令兵欲入。帘幕微动,却未掀开。

李瑶正将一份誊抄好的名单递给苏婉,后者伸手去接。

就在指尖触到纸张边缘时,帐外忽有一声急报传来:

“禀将军,凉州急信——昨夜三更,武安村突发疫症,已有十余人高热昏厥,村中无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