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3章 铁器换粮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73章 铁器换粮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王大柱递来的铁渣还沾着泥土,李震接过时指尖蹭到一道细小的划痕。他没说话,只是将那块黑红色的碎铁放在案上,与昨日赵武送来的铁锭并排。两者色泽相近,质地却差了一截。

“这渣子,是炉底扫出来的?”李震问。

赵武站在下首,抹了把脸上的炭灰,“回老爷,是第三炉的残渣,本想留着回炉,可成色不一,有些烧得过了。”

李震点头,拿起铁渣翻看背面,银星稀疏,断口粗糙。“拿去化验。”他从抽屉取出一个小铁盒,里面是几瓶不同颜色的药水——苏婉配的试剂。滴上一滴,铁渣表面泛起微弱气泡,颜色转暗。

“含铁量不足三成。”他合上盒盖,“不能用。”

赵武低头应是。李震却没责备,只道:“今日起,废渣单独堆放,标清炉次。能回炼的炼,不能的,留着做路基。”

话音未落,李瑶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一叠纸。她将纸摊在桌上,最上面是一张手绘表格,列着十户人家的名字,每户后面记着耕作时间、亩数、深浅。

“这是前五日王大柱他们用铁犁翻地的记录。”她说,“平均一亩地耗时不到半个时辰,比旧木犁快了六成。牛力损耗也低,三户人家的牛今日还能拉车。”

李震盯着表格看了一会儿,抬眼对赵武说:“铁犁再铸十把。锅也做,五十口,大小两种。”

“可炭……”赵武犹豫。

“炭的事我来管。”李震打断,“你只管出铁。炉子不够,再起两座。人手缺,从流民营里挑身强力壮的,工钱照旧,另加半斤盐。”

赵武眼睛一亮,抱拳退下。

李瑶没走,等门关上才低声说:“登记册已经备好。按户换粮,一人一印,防止冒领。”

“换多少?”

“铁锅一口,换粗粮五十斤;铁犁一把,换三百斤。可分期,先付一半,秋收补足。”

李震沉吟片刻,“加一条——锅底刻号,犁上打印。谁家的,一查便知。”

李瑶记下,又问:“若有人拿铁渣来换呢?”

“换。”李震说,“一斤铁渣,换五斤米。但要登记来源,注明哪一炉的残料。”

李瑶点头,转身要走,却被叫住。

“让娘去集市。”

苏婉正在后院教几个妇人辨草药,听丫鬟传话便放下药篓,换了身素布衣裳去了集市。东口搭了个棚子,底下支着三口铁锅,底下烧着柴火。她亲自舀水下米,熬了一锅稠粥。

锅烧了半个时辰,粥面结出一层米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这锅没糊。”一个老妇伸手摸锅边,烫得缩手,“也没裂。”

苏婉笑笑,“再烧一锅也成。”

她命人把锅底擦净,让人细看。锅底刻着“李记三号”四个小字,纹路清晰。

消息传得快。不到午时,就有人背着粮袋来了。

第一个是王大柱,牵着牛,肩上扛着半袋小米。他把粮倒在秤上,刚好二十五斤。

“剩下的一百七十五斤,秋收补。”李震站在铁器架前,亲手递出一把铁犁。

王大柱接过,沉甸甸的,犁铧闪着冷光。他蹲下身,用袖子擦了擦,又摸了摸底部的“李”字印。

“真给牛用?”

“你家两头牛,正合适。”

王大柱咧嘴笑了,扛起犁就走。没走几步,又折回来,从怀里掏出一块铁渣。

“这个……也能换?”

“能。”李震接过,放进身侧的竹筐,筐上贴着“废铁回收”四字。

第二日,换粮的人排到了街尾。

铁匠铺扩到了五座炉,学徒二十人,分三班轮烧。赵武亲自监炉,每出一锅铁,都要敲击听声,看断面纹路。废品一律打碎重炼,绝不流入市面。

炭成了大问题。山中枯木采得快,补得慢。李震调了盐矿三成收益,派人去周边山林收木料,专设三座炭窑,日夜轮烧。

李骁带了十名护卫,每日巡山护道。炭车从北坡下来,一路有人接应,半途不许停留。

第三夜,山猫巡到西坡小径,发现一串车辙印,通向山外荒道。他顺着痕迹追了半里,看见两堆未燃尽的炭火,旁边散落着几根断木。

他没惊动,悄悄回铺报信。

李震听罢,只说了一句:“明日加派两人,守窑口。”

第四日,换粮人数不减反增。五十口铁锅换空,铁犁也发出去八把。百姓开始拿锄头、镰刀来换,说是旧铁器也能抵几斤粮。

李瑶在账房清点名册,发现有个叫“张五”的流民,三天前已领过种子,今日又来换锅。

她叫来王二,“这人你见过?”

王二翻了翻种子发放簿,“见过,但……张五上月病死了,他婆娘领的种。”

“那现在这个是谁?”

“不知。”王二压低声音,“我悄悄记下了,穿灰布衫,左耳有疤。”

李瑶不动声色,在册子上画了个圈。

第五日,问题出在锅上。

一个老农在棚子里煮粥,锅底突然裂开一道细缝,米汤漏了一地。他慌了,抱着锅来找李震。

“这锅才用一次!”

李震接过锅,裂缝细如发丝,显然是铸造时未退火彻底。他没发火,当众说:“这锅算我赔你,另换一口新的。旧锅留下,我查原因。”

老农愣住,没想到这么痛快。李震又补了一句:“凡有瑕疵的铁器,七日内可退换。但得留原物,刻号不能毁。”

消息传开,反倒没人闹了。有人觉得李家讲理,瑕疵都敢认,别的更不会骗人。

当天下午,赵武亲自来领罚。他跪在院中,说那口锅是他徒弟铸的,自己监工不力。

“起来。”李震扔给他一块新铁片,“拿去化验,看这炉的矿石是不是出了问题。从今往后,每炉铁出前,先取样化验,合格才能用。”

赵武领命而去。

傍晚,李瑶在账房核到最后一页,忽然抬头问王二:“今天换了多少粮?”

“粗粮三千六百斤,细粮八百斤,另收铁渣四百斤。”

“加上盐矿的存粮,够撑到秋收吗?”

“够了,还能余下两千斤。”

李瑶提笔在册子上写下“铁粮循环,初成”五个字,合上账本。

李震站在院中,望着铁匠铺方向。炉火通红,锤声不断。五座炉子全开,铁水在模子里冷却,一把把铁犁整齐排列。

他转身进屋,取出一张图纸。是赵武昨夜送来的,画着新式铁锄的尺寸,底部可拆换,适合小户人家。

“照这个做。”他在图上批了字,“先做二十把。”

赵武接过图时,手有些抖。他看了眼炉火,又看那图上的线条,忽然问:“老爷,这图……是从哪来的?”

李震没答,只说:“做好了,先给没牛的人家换。”

赵武低头退下。

夜里,山猫蹲在炭窑顶上,盯着西坡小径。风从林间穿过,吹动树梢。他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子时刚过,远处传来车轮压过碎石的声音。

他没动,直到那辆车缓缓驶近,看清赶车人穿着灰布衫,左耳一道黑疤。

车停在窑口外十步,赶车人跳下来,伸手去解炭包。

山猫从树后闪出,一脚踢翻炭包,炭块滚了一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