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25章 医疗突破,苏婉的创新成果

烛光在案上轻轻晃动,映着苏婉手中的药方纸页。她指尖压着一行字迹,反复斟酌配伍比例,袖口沾了些许墨痕。帐外风声渐弱,已是后半夜。

三名患者已在观察室躺了七日。前两日退烧清醒,第三日起能进食米汤,唯独最后一人右腿仍无法着力。医馆里早有人低声议论,说这疗法终究差一口气。

苏婉没听。她翻出空间图谱中《康复治疗手册》的残卷,对照本地草药名录逐项比对。当看到“桂枝加葛根汤”条目时,目光停住。现代配方中的葛根剂量远高于古法,而此地所产葛根纤维粗韧,药效滞涩。她提笔划去原方,改为炙甘草加重,佐以川芎引血下行,并增列艾叶热敷配合针灸。

她亲自执针,在患者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穴下针。银针入肤时,那人小腿肌肉微微抽动。苏婉掌心覆在其膝上,缓缓注入温热气息——这是她在空间药灵分支中学到的导引术,可促气血流通。

一夜未眠。

天光微亮时,那病人睁眼坐起,试着挪动双腿。起初只是轻颤,随后竟扶着床沿站稳。苏婉立在一旁,伸手扶住他肩膀,声音平静:“再走一步。”

那人咬牙向前迈步,脚掌落地的一瞬,整个人晃了晃,却终究没有倒下。

医馆杂役在外头看见,转身就跑,边跑边喊:“能走了!张老三家的儿子能走了!”

消息传开不过半个时辰,李瑶便到了。

她掀帘进来,手里还攥着一封刚拆的密信,眉头未展。见苏婉正低头记录脉象变化,便将信纸放在案角:“北方又有动静,王晏旧部在三州之间串联讲学,言语激烈。”

苏婉头也没抬:“我知道。”

“你知道?”

“昨晚李毅来过。”她合上病历册,“他说那些人已经开始散播谣言,说我们要毁祠堂、断香火。”

李瑶盯着她:“那你还能在这儿安心改方子?”

苏婉抬眼:“正因为他们在闹,我才更要让百姓知道,什么是真能救命的东西。”

她说完,转身掀开帘帐,唤人带三位康复者出来。

三人依次步入主厅,脚步虽缓,但皆能自行站立行走。其中一人甚至跪下叩首,话未出口已哽咽难言。他是去年瘟疫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若非医馆收治,早已饿死街头。

李瑶看着他们,神色渐缓。

“这不是作假?”她问。

“你可以查档。”苏婉指向墙边一叠病历,“每日体温、饮食、脉象都有记录。从用药到施针,全程有两名医助见证签字。”

李瑶翻开一页,看到上面不仅记有症状进展,还有药材来源与用量明细。她沉默片刻,抬头道:“父亲那边……会担心这疗法太显眼。”

“他担心得对。”苏婉点头,“我们如今每救一人,就等于在敌人心头插刀。可正因为如此,才不能停。”

她走到沙盘旁,取出一张新绘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十余个州县的医馆位置。“我拟了一个方案:先选五个亲附州县试点,每处派两名骨干医师前往坐镇,携带改良药方与针具。药材由驿站统一调配,运输路线交由暗部护航。”

李瑶接过地图细看,手指落在并州一处标记上:“这里离崔氏封地不远,若有人劫药车……”

“所以不能用明车。”苏婉道,“我已请李毅安排,改用小型驮队,分批运送,沿途设三道换乘点。每批只运够三日用量,即便被截,损失也有限。”

帐外脚步声响起,李震掀帘而入。他刚从议事帐回来,披风尚未解下。目光扫过厅中站立的三人,又落回苏婉脸上。

“你说能推广?”他问。

“能。”苏婉答得干脆,“但有两个条件。”

“讲。”

“第一,必须培训本地郎中。单靠我们派去的人,十年也覆盖不了全国。我设计了一套师徒制流程,每名骨干医师带教五人,三个月一轮,考核合格方可独立行医。”

李震点头:“人力可培,这事可行。”

“第二,”她顿了顿,“部分药材稀缺,尤其是用于活血通络的几种根茎类药。我打算启用空间培育能力,在内部加速种植替代品种。但这需要消耗历史修正值。”

李震眉峰微动。

这代价不小。此前为修复龙脉支脉,已累计扣除近三成储备。若再因医疗耗损过多,恐触发因果反噬——轻则局部气候异变,重则引来时空债主追索。

“值得吗?”他问。

苏婉没立刻回答。她转身从柜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是一撮灰褐色粉末。

“这是昨夜那位病人咳出的肺中积痰。”她说,“瘟疫虽退,但很多人肺腑受损,四肢麻木,精神萎靡。若不及时调理,三年内必发虚痨之症。这不是打仗,是拖死人。”

她抬头直视李震:“你说军功重要,可若百姓连命都保不住,谁来种田纳粮?谁的孩子去参军?”

李震久久未语。

良久,他伸手拿起那份病历,一页页翻过,看到最后一页写着“可扶杖缓行,言语清晰,食欲恢复”。他合上册子,递还给她。

“准你推行。”他说,“五个试点,先试一个月。成效若实,再扩至十州。”

李瑶立即起身:“我即刻调驿站人手,整合情报节点,确保运输安全。”

“还有件事。”苏婉叫住她,“培训教材要简化。很多乡间郎中识字不多,得配上图示。我把穴位图画好,你找工匠刻版印刷。”

李瑶应下,转身欲走。

“等等。”李震忽然开口,“李毅呢?”

话音未落,帐帘再次掀起。李毅站在门口,身上带着夜露寒气。他手中拿着一份路线图,递给李瑶。

“我已经查过并州到冀南的七条小道。”他说,“最安全的是东线山径,绕过三个关卡,夜间通行不易察觉。我会亲自带队走一趟,确认沿途埋伏点。”

苏婉看着他:“你要去?”

“我去最稳妥。”他声音低沉,“别人认不出陷阱,我能。”

李震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忽然道:“把药分成六批运,不要集中。每批间隔一日出发,伪装成商队。”

“是。”

“另外,”他看向苏婉,“等第一批药送达,让当地医官公开施诊一次。百姓亲眼看见疗效,比千言万语都管用。”

苏婉点头:“我已经写了《瘟后调理十法》初稿,准备随药一同下发。里面讲清病因、症状、治法,连煎药火候都标了时辰。”

崔嫣然这时也进了帐,怀里抱着整理好的患者档案。她将册子放在桌上,轻声道:“刚才有个老妇人在外头跪了半个时辰,说她儿子瘫在床上两年了,求一剂药试试。”

苏婉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我们会救的。一个一个来。”

众人围聚案前,灯火映照沙盘上的医馆标记,一个个被点亮。

李瑶拿起朱笔,在地图边缘写下首批试点名单:并州、冀南、青阳、云泽、西陵。

苏婉立于图前,望着那些红点,低声说:“病不起,家不宁;医得广,天下安。”

帐外传来将士操练的呼喝声,遥遥荡入营中。

她伸手抚平图纸一角褶皱,指尖停在西陵位置。那里曾是瘟疫最重之地,尸骨成堆,无人收殓。

现在,第一辆药车正装箱待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