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72章 李瑶筹款,创新税制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72章 李瑶筹款,创新税制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烛光映在账册边角,李瑶的手指停在一行数字上。她没有抬头,只将火漆碎片轻轻移开,压到另一叠文书底下。方才钟声刚过,窗外已不见人影走动,唯有檐下铜铃随风轻晃,响了一声又一声。

她翻开户部呈上的《九州田籍疏》,纸页翻动间带起细微的沙响。册中所录各州赋税数目整齐排列,看似详尽,但她知道这些数据经层层上报,早已被削去棱角。她取出空间系统生成的遥感勘田图,铺在桌案一侧,两相对照,差异立现——楚南三县报田不足八千亩,实测却逾四万;豫中五郡年纳粮不过三千石,遥感显示其可耕之地足以翻倍。

书记官站在一旁,笔尖悬在纸上,等她示下。

“标出三十七处疑点区域。”她的声音不高,也不低,“尤其是那些田少人多、赋重民疲的地方。”

书记官应声落笔,朱砂点在舆图之上,连成一片暗红。

半个时辰后,赵德踏入财政堂。他脚步沉稳,衣袖微扬,进门便见李瑶正低头核对一份流水账目,眉心微蹙。他未出声,只静静候在一旁。直到她抬眼,才拱手道:“公主召我来,可是为税事?”

“正是。”李瑶合上册子,“现行税法以丁口计征,贫者无地亦需纳钱,富者广占良田反能隐匿不报。如今要建医馆,十万两庄田折银只是头期,后续药材、薪俸、巡检皆需持续投入。若不改税制,再大的家底也撑不过三年。”

赵德点头:“这弊端,我在青牛县时便深有体会。一家五口,三儿夭折,父母卖女偿税,最后只剩老翁一人守着半亩薄田,还要按‘五丁’缴役钱。荒唐!”

“所以我拟了一个新法。”她抽出一份手稿推至桌心,“废除人头税,按实际耕种面积与历年收成浮动征税。丰年多征三成,灾年减免,赤贫之家设有免税起征点,一钱不取。同时设立稽查司,专查瞒田漏税,凡举报属实者赏银十两,查实后追缴税款三成归赏。”

赵德接过细看,眉头渐渐舒展。“此法若行,百姓肩头可卸大半重负。但……”他顿了顿,“士族那边必会反对。他们靠的就是田多丁少,如今按亩产征税,等于是把藏了百年的窟窿掀开来晒。”

“那就晒。”李瑶语气平静,“我们不求他们欢喜,只求公道落地。况且,也不是一刀切。我建议先在五州试点——浔阳、安陆、永宁、清河、平阳,正好是医馆首批建设之地。税款专用于医馆运转,百姓看得见好处,自然愿意配合。”

赵德沉吟片刻,忽道:“若能分阶过渡,或许更稳妥。比如头一年仍保留部分丁税,逐年递减,让大户有个适应过程。否则骤然推行,恐生骚乱。”

李瑶略一思索,提笔在稿中添了一句:“试行期间保留原税框架百分之三十,为期两年,逐年下调。”写完抬眼,“你觉如何?”

“可行。”赵德露出一丝笑意,“既给了缓冲,又不失方向。”

两人又商议半晌,定下稽查流程、奖惩细则、公示方式。李瑶命人誊抄副本,加盖双印,一份存档,一份送往中枢政事堂。

天色渐晚,李震步入财政堂时,烛火已换了三盏。他未穿朝服,只着一件深色常袍,脚步落在砖地上无声。李瑶起身相迎,将方案双手呈上。

李震坐下,一页页翻阅,神情专注。室内无人言语,唯有纸页翻动的轻响。许久,他放下册子,问:“你可算过,五年内能多收多少?”

“不算额外稽查所得,仅按正常征收估算,五年累计可增入库银一百二十万两。若加上举报追缴与罚金,预计可达一百六十万以上。而医馆年耗不过三十万,足可持续支撑。”

“百姓负担呢?”

“九成以上农户税额下降,其中四成完全免税。中等自耕农平均减负四成二。唯独拥有万亩以上田产者税负上升,涨幅约在五成左右。”

李震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目光清明。“不改税,则医馆无根;医馆无根,则新政失信。”他说,“你说得对。民心不是靠施舍换来的,是靠制度立住的。”

他提起朱笔,在册首批下八个字:**准于五州试行,半年评估成效。**

李瑶接过批文,收入袖中。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身走向墙边的财政总簿。那是一本厚达三寸的巨册,封皮乌黑,边角包铜。她翻开最新一页,提笔写下:

“浔阳女医堂建材款,拨银一千六百两,专款专用,火漆双印监付。”

书记官上前验印,盖下两枚钤记。一笔款项就此落账。

“明日张贴‘税改公示榜’。”她吩咐道,“每州治所、县衙门前皆要张挂,条文须写得明白,不可用典故晦语。另附一例:某村农户张某,原年缴丁税八钱,今按亩产计征,实缴二钱四分,减免五钱六分,列其田亩、收成、税率,清清楚楚。”

“是否加一句‘欢迎举报瞒田’?”书记官问。

“加。”她说,“再写明赏格与稽查流程。让人知道,这不是空话。”

赵德站在一旁,忽然道:“民间已有传言,说这是‘刮地皮的新花样’。”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见钱去了哪里。”李瑶转过身,“第一批建材采购名单今晚就得定下来。水泥、石灰、青砖、木料,全部公开招标,价低者得,记录备案。谁敢虚报价格,一经查实,永不许参与朝廷采买。”

她走到门边,回望了一眼那本财政总簿。烛光斜照,纸面泛黄,墨迹未干。

“从今天起,每一笔医馆专款都要这样走。”她说,“不能快,但必须准。”

赵德看着她背影,低声问:“若有人拒不缴税呢?”

“先劝。”她答,“再查。若仍抗令,查封田产,公开拍卖。所得充入医馆基金。三次抗税者,列入黑名单,子孙不得科考,不得任吏。”

话音落下,堂内一时寂静。

李震一直坐着,此时才缓缓起身。他走到窗前,推开半扇。夜风涌入,吹动案上几张纸页。远处宫灯连成一线,映着洛阳城的轮廓。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丈田?”他问。

“后日。”李瑶说,“第一批稽查队已选好,由户部老吏带队,锦衣卫暗中护行。每队配一名懂算学的年轻人,用复式账法记录数据,每日回报。”

李震点头:“小心行事。别给他们借口闹事。”

“我知道。”她顿了顿,“但他们迟早会跳出来。”

“那就等他们跳。”李震转身,目光沉定,“我们现在不是在求活路,是在定规矩。”

李瑶没再说话,只是将袖中的批文握紧了些。

她回到案前,重新翻开账册。指尖划过一行小字:“浔阳女医堂建材款已付”。

窗外夜色深沉,檐下铜铃又响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