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57章 锦衣出击,一网打尽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57章 锦衣出击,一网打尽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密函封口尚带湿气,李瑶接过时指尖微凉。她没有拆,只将其置于案角,目光扫过情报员的脸:“几刻前到的?”

“不到一盏茶。”

她点头,示意退下。屋内烛火轻晃,映在墙上的影子微微颤动。她终于启封,抽出纸条展开,一行小字清晰浮现:**“织坊已聚,人齐册动,印泥三盒,信七封。”**

这是暗哨的最终确认。

她起身,未唤人,亲自将密报送入东阁密室。门未关严,她立于帘外,低声通报:“时机到了。”

室内静了一瞬,脚步声响起,李震掀帘而出。他面色沉定,只问一句:“证据可全收?”

“人未走脱,物未损毁。”

李震凝视她片刻,缓缓道:“传李毅。”

——

夜色如墨,城西废弃织坊灯火通明。十余人围坐堂中,桌上摊开厚厚名册,一人执笔正逐行核对,另一人手持印盒,逐一加盖私印。火光映在他们脸上,照出几分急切与亢奋。

“越州六县,婺州五里,明州三乡,共计九千八百二十三户。”执笔者合上册子,“差一百七十七人,明日便可凑足万人之数。”

旁边老者抚须:“朝廷若见万民联名,纵不废律,也必缓行。新政根基一松,士族便有机会重掌户籍清查。”

话音未落,门外忽有异响。

一人警觉抬头:“谁?”

无人应答。

刹那间,破风声起。

大门轰然炸裂,木屑横飞。数十黑衣锦衣卫破门而入,动作整齐划一,瞬间封锁四角。弓手自屋顶跃下,箭尖直指堂中众人。

李毅立于门前,黑氅未披,腰刀已出半寸。他目光扫过全场,冷声道:“大理寺奉旨查案,尔等私集民册、伪造官印、勾结地方,图谋扰乱朝纲,现予拘拿。”

堂中大乱。有人欲撕名册,被一箭钉住手腕;有人扑向后窗,刚翻上墙头,便被绳索套颈拖下。混乱不过片刻,所有人已被按地跪缚。

李毅步入堂中,亲自查验桌上物证。名册完整,七封密信尚未寄出,两枚私刻官印纹路清晰,与户部制式几乎无异。他翻开其中一封信,上面赫然写着:“王太傅门下周允亲启,事成之后,田产归宗,旧籍重立。”

他合信,抬眼看向被押跪在地的文书房管事:“这印,是你刻的?”

那人面如土色,颤抖不语。

李毅不再问,只挥手:“押走。所有物证,原样封存。”

——

次日清晨,行宫偏殿。

王晏 arriving 时步履稳健,朝服齐整,神色如常。他入殿拱手,声音洪亮:“老臣参见陛下。”

李震端坐上首,未让他起身。

李瑶立于侧案,手中捧着铁匣。她打开,取出一叠文书,逐一陈列于案台。

“这是昨夜在城西织坊查获的名册。”她开口,语调平稳,“共记录九千八百余户‘请愿’名单,格式统一,笔迹出自同一人之手。”她顿了顿,又取第二份,“这是搜出的七封密信,收信人皆为王太傅门下幕僚,内容涉及‘联合施压’‘暂缓新政’‘重立旧制’。”

王晏垂眸,似在倾听,神情不动。

李瑶再取第三件:“这是两枚伪造官印,经刑部比对,印文与户部核验章相似度达九成以上。刻印者供认,模具来源为王府文书房。”

殿内一片寂静。

李瑶最后呈上一份笔录:“周允,原礼部书吏,现居王太傅幕中,负责文书往来。昨夜被捕时,其书房搜出未焚尽的联络底稿,提及‘太傅默许,不必具名’。”

她说完,退后一步。

李震这才开口:“王卿,你有何话说?”

王晏缓缓抬头,面容肃然:“陛下,老臣确有教化不严之过。门客妄动,仆役私印,皆因平日约束不力。然此等行径,从未禀报于我,更未得我授意。一家之中,尚有子弟不肖,何况门庭广阔?岂能因仆从之罪,便责主家知情?”

他环视左右大臣,声音渐高:“今日若因门客行事,便治主公谋逆,明日是否也要因家奴偷盗,便判家主死罪?礼法何在?公道何存?”

几名老臣微微颔首。

李震未动怒,只淡淡道:“你说不知情?”

“老臣敢以性命担保。”

“好。”李震缓缓起身,“既然是家事,那便由你自行处置。三日内,将涉案者尽数交至大理寺,听候发落。”

王晏一怔。

“若逾期不交,或藏匿一人……”李震目光陡冷,“朕便亲自派人去你府上,一并提审。”

殿内空气骤然收紧。

王晏脸色微变,却仍强撑镇定:“老臣……遵旨。”

——

午后,李瑶坐回情报堂。

她面前摊开新的舆图,三州边界已被重新标注。昨日投诚的两名外围成员供出两条南方联络线,一条通向婺州某县衙书吏,另一条指向明州一处私塾。

她提笔,在“婺州青林乡”旁加注红圈,写下:“查该地近半月赋税减免记录,比对签字农户。”又在“明州白鹿村”旁标记:“私塾先生曾为闽越王府记室,即日起监控出入。”

情报员进来禀报:“大理寺已接收全部人犯,李指挥使下令不得用刑,仅凭物证录供。目前已有五人招认,供出另外三处伪造据点。”

“继续盯紧双线回报。”她吩咐,“凡延迟上报者,立即替换。”

——

李毅走出大理寺时,天色已暗。

他未回署衙,而是绕道行宫西侧长廊。廊下无人,他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这是今晨一名暗桩悄悄塞给他的——上面只有一行字:**“西巷老宅,夜半有人移箱。”**

他知道那是王晏府后的一处闲置别院,平日无人打理。

他折好纸条,收入袖中,转身走向值房。

“调两个人,换便装,子时前埋伏在西巷外槐树后。”他低声下令,“不许靠近宅子,只盯进出之人。若有搬运箱笼,记下体型、方向,回来报我。”

下属领命而去。

李毅站在廊下,望着远处宫灯连缀成线,映照出洛阳城的轮廓。

他没有再多言,只静静站着,直到巡卫走过,才转身离去。

——

三日后,大理寺呈报汇总。

李瑶亲手拆封,逐页审阅。供词一致,物证链完整,七封密信中有四封明确提及“太傅默许”“不必具名”。更关键的是,刻印者供出,印模最初来自王晏府中一名已病退的老匠人,而此人曾在去年受命修补户部旧印。

她合上卷宗,放入“终案”匣中。

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

情报员冲入,手中握着一封新信:“婺州急报!该县令昨夜试图烧毁一批往来账册,被当地锦衣卫当场截下!”

李瑶接过,迅速展开。

纸上列出三笔异常支出:

- 六日前,支银三十两,用途“修缮县学”;

- 四日前,支银五十两,用途“赈济孤寡”;

- 昨日,支银八十两,用途“迎宾宴饮”。

每一笔都盖有县令私印,但经比对,笔迹与正常公文明显不同。

她盯着那行“迎宾宴饮”,忽然冷笑。

“查这笔银子实际去向。”她下令,“派人去酒楼、旅舍、车马行,一处处问。我要知道,那天晚上,到底是谁来了婺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