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01章 烽火南下:再启征程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01章 烽火南下:再启征程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城外的风卷着沙尘掠过校场边缘,马蹄踏地的声音由远及近。李震站在观星台最高处,手中地图尚未收起,袖口还残留着炭笔写下的字痕。他没有回头,只听见脚步声停在身后半丈。

“闽越沿海三港已闭,战船集结逾百艘。”传令兵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楚南节度使遣使入山越诸部,许以粮械,意图截断我南路补给。”

李震指尖在地图南方轻轻一划,正落在那片尚未点亮的空白区域。他早知这一步迟早要走——新政铺开之处,便是旧势最痛之时。如今南方动荡,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反扑。

他将地图折好,放入怀中,转身走下石阶。脚步沉稳,不急不缓,仿佛只是去赴一场寻常军议。

宫中偏殿,苏婉正在清点药箱。她将一排瓷瓶逐一打开,嗅味、观色,再小心封存。随行医官立于旁侧,低声汇报:“抗瘴药仅够支撑半月,若深入湿热之地,恐难应对疫症。”

“用母药重配。”她取出一只玉匣,掀开盖子,一股淡青药香溢出,“清瘴散加量三成,另备两份解毒方剂,以防虫毒侵体。”

医官迟疑:“可若途中受潮……”

“每剂独立密封,三层油纸包裹。”她合上匣盖,“明日启程前,所有药车再检一遍。伤药多带些,南方多竹林沟壑,易生割裂创口。”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铠甲碰撞之声。李骁大步而入,肩甲未卸,脸上尚有训练后的汗迹。“父亲已定南下行事?”他直视苏婉,“我请领重骑先行,三日可达九江。”

苏婉摇头:“路途遥远,地形不明,贸然突进只会损兵折将。”

“正因为地形不明,才需快马探路。”李骁握紧腰间刀柄,“蛮族当年何等凶悍,我们还不是一路打到漠北?现在反倒畏首畏尾?”

“这不是畏,是慎。”李震走进殿内,声音不高,却让李骁立刻收声。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闽越与楚南交界处:“这里山岭交错,水道纵横,大军难以展开。敌若伏于隘口,一夫当关,万军难行。你带重甲前行,粮草辎重拖累,一旦遇袭,退无可退。”

“那便轻装!”李骁上前一步,“只带干粮与短兵,沿途取水狩猎,速度翻倍。”

李震看着他,目光里没有责备,只有审视。他知道这个儿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冲锋陷阵的少年。但他也清楚,战场之外,还有百姓。

“先锋之责,不在争功。”他说,“而在通路。你要做的,是查明哪些村镇已被叛军裹挟,哪些流民尚可安抚,何处可设驿站,哪条河道能通舟楫。你是开路人,不是破城锤。”

殿内一时寂静。苏婉低头整理药囊,手指微微收紧。

李骁咬牙,拳头缓缓松开。“儿明白了。”他低头抱拳,“改率轻骑,不携重甲,沿途标记地形,建立联络线。”

“去吧。”李震点头,“明日辰时出发,不可延误。”

李骁转身离去,铠甲声渐远。苏婉抬眼看向李震:“真要亲征?中枢若空,朝局恐生变数。”

“瑶儿能镇得住。”李震走到窗边,望向宫墙之外,“况且,这一趟,我必须去。”

“为何?”

“因为这次不是打仗。”他声音低了些,“是救人。闽越苛税逼民卖儿鬻女,楚南封锁粮道,已有村落易子而食。他们等不了制度慢慢推行,等不了十年国策落地。我们现在不去,就真的晚了。”

苏婉默然片刻,轻轻将一只装满针灸器具的布包放进箱底。“那我也去。”她说,“战场上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人没人救。”

次日清晨,洛河码头旌旗列岸。水师舰队已整备完毕,铁甲舰居中,艨艟环护,帆桅如林。岸边步军列阵,刀枪映日,马队静候于侧。

李震身穿玄甲,腰佩长剑,缓步登上旗舰。甲板之上,将领肃立。他未多言,只命旗官升起帅旗。红底黑纹的旗帜迎风展开,上书一个“李”字。

苏婉带着医疗营登船。她亲自监督每一辆药车固定位置,确认防水遮布牢固。一名年轻医官小声问:“真会打起来吗?”

“一定会。”她系紧最后一根绳索,“但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受伤的人,都能活着看到战后。”

陆路上,李骁已率三百轻骑离都百里。 riders换马不歇,沿古道疾驰。前方探路斥候不断回报:某村有炊烟但无人应门,某桥被毁仅留残桩,某驿站文书失踪,只剩半张撕碎的告示贴在墙上。

他勒马于一处高地,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罗盘——那是家族机关图谱所制,能感应地下水源与人工建筑痕迹。指针微颤,指向东南方一片密林。

“绕过去。”他下令,“林中必有埋伏。”

副将不解:“何以见得?”

“昨日雨后泥软,若有人通行,必留足迹。可林边三丈内,落叶完整,无人踩踏。越是干净,越有问题。”

队伍转向东侧荒坡。行不出十里,忽听后方传来爆炸声。众人回首,只见原路一处塌方处尘土冲天——那是他们本该经过的峡谷。

李骁面无表情:“传令下去,每三十里设一信标,用三堆石,间距五步,方向对准行进轴线。后续大军见标即知安全路径。”

与此同时,旗舰驶入主航道。李震立于船头,望着两岸青山渐退。一名水师参军前来禀报:“前方江段狭窄,水流湍急,据老舵手说,夜间行船极易触礁。”

“那就白昼通行。”李震道,“另派小艇先行探路,每隔半里插浮标一枚,红布为记。”

“若敌军夜袭呢?”

“他们不敢。”李震望着远处雾气弥漫的江面,“真正想打的人,早就动手了。现在不动,说明他们在等,等我们犯错,等民心动摇。所以——”他转身下令,“每日停船时,放出巡医队,凡靠岸村落,无论大小,皆派医者入村问诊,送药赠粮,记下所需。”

参军愕然:“可这是军资……”

“也是人心。”李震淡淡道,“打赢仗靠军队,守住地靠百姓。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不只是地图上的距离。”

苏婉正在舱中调试一套新制器械——铜管连接陶罐,可过滤浊水。她让随行工匠按图组装,又亲自测试水流速度与清洁度。一名老医工担忧:“这般耗时耗力,前线若有重伤员……”

“所以更要提前准备。”她拧紧最后一节接口,“南方湿热,伤口易腐。净水不够,染病人数就会翻倍。我们多准备一分,士兵就能少死一个。”

她起身走向甲板,看见几名士兵正搬运一口大锅。锅底刻着编号与用途说明,是千机阁最新改良的野战炊具,能均匀导热,减少燃料消耗。

她走过去,伸手摸了摸锅壁,又检查支架结构。“架脚加宽些,不然泥地容易下沉。”她对工匠说,“另外,在锅盖边缘加一圈橡胶密封,防止蒸汽泄漏。”

工匠点头记录。一名年轻士兵站在旁边听得入神,忍不住问:“夫人,这些……也是学堂教的?”

苏婉看了他一眼:“是你家乡的孩子们画的设计图。他们学了物理和材料知识,然后交给机关坊改进。”

士兵怔住,随即挺直腰板。

江风渐强,吹动船帆猎猎作响。李震站在指挥台,接过一份来自陆路的急报:李骁部在赣西发现大批流民聚集山谷,约两千余人,多为妇孺老弱,缺粮少药,已有孩童高热不退。

他看完,递还文书官。“传令:水师加快航速,三日内抵达九江;另派两艘快艇先行,载医药与干粮,直赴山谷救援。通知李骁,暂驻原地,组织临时营地,防瘟疫扩散。”

文书官领命而去。李震望向南方天际,云层低垂,山影隐约。

苏婉走到他身旁,手里拿着一张刚拟好的药品分配清单。“第一批药明天就能送到。”她说,“但后续补给必须跟上。那些孩子撑不了太久。”

李震点头,没有说话。他的手搭在栏杆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远处,一艘侦察小艇正破浪前行,船头插着一面小红旗,随着波浪起伏跳跃。江面宽阔,水流奔涌,船只像一枚钉子,扎进未知的南方大地。

李骁蹲在山谷入口,接过医官递来的药包。他撕开一角,闻了闻气味,确认无误后,亲手交给一名满脸憔悴的母亲。

女人颤抖着接过,眼泪无声滑落。

李骁站起身,望向远方蜿蜒的小路。他知道,大军还在路上,而这里,已经等不及了。

他拔出腰刀,插入地面,作为第一座临时营地的中心标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