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58章 县令的算盘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58章 县令的算盘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王二将那杆秤轻轻从李瑶案上取下,双手捧着送回祠堂。李震正对着沙盘,指尖停在南市口那粒白石旁,未动。

“县令派人来了。”王二低声说。

李震抬眼,神色不动:“说的什么?”

“请老爷明日辰时赴县衙,商议盐政。张大户也接了帖。”

李震缓缓点头,目光扫过沙盘边缘三粒黑沙。他知道,这一局不再只是与张家的争斗。盐市三日,百姓归心,火漆封印已立,但无官凭,终究是悬着一把刀。如今刀柄递到了眼前,只看谁先伸手。

次日清晨,李震换了一身半旧青衫,未着绸缎,也未佩饰物。王二提着一个粗布包袱跟在身后,里面装着三日售盐的明细账册,一笔一笔,皆以炭笔录于“建材出入”账本夹页,数字清晰,无一涂改。

县衙大堂静得异样。

张大户已在堂下站着,紫绸长袍,金扣束腰,手中拄着一根乌木杖,指节发白。他见李震进来,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知县端坐案后,四十出头,面皮白净,眼神却沉。他不急着开口,先让师爷宣读一道旧律:“盐铁之利,国之所倚。私贩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持引者,岁纳三成,方可市售。”

张大户立刻上前一步:“大人!我张家三代供盐于青牛,从未失责。如今外人私开市口,搅乱行情,不加惩处,反召我等来听训?这三成抽税,岂非逼死良民!”

知县抚须不语。

李震上前半步,拱手:“下民李震,愿纳三成之税。”

堂内一静。

张大户猛地转头,盯着李震,像是要看穿他皮囊下的心肝。

李震继续道:“我李家所售之盐,粒净无杂,定价公道,三日售出八百余斤,百姓自购,无一强卖。若官府许我持引合法贩盐,税银按月上缴,账册可随时查验。”

他将包袱打开,取出账本,双手呈上。

知县翻了几页,目光微动。这些数字不单清晰,还附有每日人流、复购率、损耗记录,甚至连私抬盐价者的名字都列在末页,旁注“已除名”。

“你倒是……规矩。”知县缓缓道。

“规矩,才好办事。”李震垂手而立,“若无许可,下民也怕有人再雇凶砸摊,伤了百姓。官府出面定规,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张大户怒极反笑:“李震!你这是跪着求官皮!你以为得了那张纸,就能压我张家?我告诉你,青牛县的盐路,不是你几页破账就能走通的!”

“能不能通,”李震不看他,“由官府定。”

知县终于抬眼,扫过二人。他本想借“三成抽税”之名,叫两家都出血,再从中斡旋,收些好处。可张大户嚣张跋扈,目无上官;李震却谦恭守礼,条理分明,连账都准备得滴水不漏。

他心中已有决断。

“准了。”知县提笔在一张黄纸文书上批了几个字,盖上县印,递给李震,“自即日起,准李震持引于青牛境内贩盐,按三成纳课,违者依法查办。”

那张盐引入手微沉。

李震双手接过,低头道:“谢大人明断。”

张大户脸色铁青,袖袍一甩,转身就走。经过李震身边时,他低声道:“你今日拿的不是盐引,是催命符!”

李震未应,只将盐引收入怀中,对王二道:“去衙前抄告示全文,回村张贴。”

王二领命而去。

李震正要退出大堂,眼角余光忽见扫地杂役停了扫帚,头微低,似在听什么。签押房内,知县正对师爷低语:“李震可用,然民望太盛……日后需另设关卡。”

扫帚又动了,杂役低头继续清扫,目光却未抬。

李震不动声色,缓步出衙。

衙门外,张大户的轿子还未起行。他站在阶下,从袖中抽出一枚铜牌,狠狠往地上一摔,低骂:“废物!连个县令都压不住!”

铜牌落地,滚进石缝,一面刻着“并州·平西王府采办”八字,隐没在尘土之间。

李震看在眼里,未拾,也未言。

回村路上,王二忍不住问:“老爷,咱们得了盐引,是不是该把盐价再提两文?趁势压垮张家?”

“不。”李震摇头,“三日内,价不变,摊不增,火漆印再加一道暗纹。”

“为何?”

“刀有了鞘,不等于要立刻出鞘。”李震道,“官府今日扶我,是因张氏不敬。若我势头太盛,明日便轮到我被压。”

王二似懂非懂,默默记下。

祠堂内,李骁已在等候。见李震归来,立刻问:“县令如何?可拿到盐引?”

李震将文书取出,放在沙盘旁。

李骁眼睛一亮:“有了这个,咱们就能开新摊点,把盐卖到邻乡去!张家那点存货,撑不过半月!”

“现在不行。”李震按住沙盘边缘,“官面刚立,不可过露。三日内,只做一件事:稳。”

“稳?可这是最好的时机!”

“时机太好,反而危险。”李震指尖轻点沙盘,“盐引是官给的,也能被官收走。我们越安静,官府越放心。等他们觉得这三成税银稳稳当当,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骁皱眉,终是点头。

李震又道:“准备纳税明细,三日后亲自送县衙。账要清,礼要轻,话要说得软。”

李骁走后,苏婉从门外进来,手里拿着一卷残旧书册。她将书放在案上,翻开一页,指着一行字:“私引者斩,籍没家产。”

李震看了一眼:“我知道。”

“你给了官府名分,他们就有了名正言顺收你盐引的由头。”苏婉声音很轻,“今日你顺从,明日他们就敢加税、改规、设卡。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李震沉默片刻,将盐引从怀中取出,平铺在案上。火漆印的“李”字篆文在光下清晰可见。

“我知道。”他重复道,“但没有这纸引,我们连开始的资格都没有。”

苏婉没再说话,只是指尖轻轻划过“斩”字,像在触碰一道尚未裂开的伤口。

当夜,李瑶在账房整理三日售盐数据。她将每笔交易重新核对,按户归类,标出复购者、异常交易、外县商贾记录。写完最后一行,她抬头,见李震站在门口。

“父亲。”

“告示贴出去了?”

“贴了。村口、南市、流民棚区,共六处。每张下面都加了火漆印样,百姓可对照辨伪。”

李震点头:“明日,把纳税明细送县衙。你亲自去。”

李瑶一怔:“我去?”

“你是账房,又是李家子女。露个脸,让官府知道,我们不是粗人。”

李瑶明白了。这是示弱,也是示强。

她提笔在明细末页添了一行小字:“附:愿为县衙供盐五十斤,专用于赈济孤贫。”

李震看后,未语,只轻轻点头。

次日清晨,李瑶带着明细文书赴县。李震则在祠堂召来王二,交代三件事:盐价维持三十二文;火漆印加刻一道波纹暗记;所有盐包称重后,须由两名流民共同签字确认。

“不能再出一丝差错。”他说。

王二记下,正要退下,忽听村口传来喧哗。

一名流民跌跌撞撞跑进祠堂:“老爷!张家……张家把盐价降到二十五文了!”

李震眉头未动。

“他们这是疯了!”王二急道,“本钱都收不回!”

“不是疯。”李震缓缓道,“是赌。赌官府会因税银减少而压我停售。”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将南市口的白石轻轻挪开半寸。

“让他们降。”

“可百姓……”

“百姓会来问,为什么李家不降?我们会说,官定税三成,成本在此,一分不能少。若官府允许我们免税,我们也愿让利。”

王二恍然。

“记住,”李震最后道,“从今日起,我们不说‘打败张家’,只说‘遵规守法’。”

话音未落,李瑶匆匆归来,脸色微变。

“怎么了?”

“县衙收了明细,师爷点头称好。可我出来时,见张大户的管家正往签押房塞一个黑布包袱。”

李震目光一凝。

“包袱角露了一角银丝。”李瑶低声道,“像是……内务府的贡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