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514章 太后抉择:后宫的博弈

夜色未散,宫墙外的火光仍隐隐映在殿角檐铃上,晃出几缕微颤的影。苏婉提着药箱穿过长廊,青石路面还浮着一层薄灰,是昨夜西郊粮仓烧尽后随风飘来的残烬。

她脚步不急,呼吸平稳。守门太监认得她面容,只略一点头便放行。自从前日奉旨入宫为太后调理心悸,这已是第三次登门。

内殿烛火未熄,帷帐低垂。老嬷在门口迎她,声音压得极轻:“娘娘一夜未眠,方才听见巡卒报火情,险些晕厥过去。”

苏婉颔首,将药箱放在案上,取出一个陶罐,揭开盖子时一股清苦药香漫开。“先煎一碗安神汤,加两片酸枣仁,文火慢熬。”她说着,已挽袖走向床榻。

太后半倚在枕上,面色发白,指节扣着锦被边缘。见她进来,眼神微动,却没有开口。

“外头乱,您更该保重身子。”苏婉坐下,伸手搭脉,指尖触到皮肤时察觉一阵细微颤抖。“火势已控,伤不到宫城分毫。”

“真的只是火?”太后终于出声,嗓音沙哑,“还是有人要乱了天下?”

苏婉不答,只轻轻拨开她腕上玉镯,露出一道淡红旧痕。“这伤,是先帝崩那年留下的吧?听说当时东厂搜宫,说有逆书藏在凤仪殿夹壁里。”

太后瞳孔一缩。

“查了三天,什么也没找到。”苏婉收回手,语气如常,“可那些人走了之后,您就开始夜里惊醒,梦见宫门被撞开。”

帷帐外的老嬷低头退了两步。

苏婉起身走到炉边,搅动药汁。“昨夜烧的是丰廪仓,但若再烧下去,下一个会是兵械库,或是水门。到时候全城断粮断水,最先遭殃的,是宫里的婢女、杂役、乐工——他们没权没势,连逃都来不及。”

“你是在吓我。”太后闭眼。

“我只是在说事实。”苏婉端碗走近,“李氏若真想夺位,何必等到现在?北境二十万大军屯于关外,一纸令下便可直逼城下。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先发檄文,让百姓知道谁在偷粮卖粟,谁在克扣军饷。”

太后睁眼:“那你告诉我,曹瑾当权多年,为何偏偏现在动手?”

“因为他怕了。”苏婉将药碗递过去,“他听说民间小儿都在唱一首童谣:‘曹太监,黑心肝,偷粮卖钱买金砖’。一个唱不可怕,十个唱也不可怕,可当整条街的孩子都在唱,他就坐不住了。”

太后接过碗,手指微微发抖。

“他知道,民心变了。”

药汁冒着热气,映在太后的脸上,忽明忽暗。

半晌,她低声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不是我们想要什么。”苏婉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而是百姓想要什么。”

她将纸摊开——是一份誊抄的《讨奸檄文》,字迹工整,句式简白,末尾写着一行小字:“凡我大雍子民,无论贵贱,皆有活路。”

“这不是造反。”苏婉指着那行字,“这是请命。他们不要改朝换代,只要一个能吃饭、能说话、能活下去的朝廷。”

太后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忽然冷笑:“你说得好听。可一旦刀兵入城,谁能保证秩序不崩?到时候杀戮四起,血流成河,你夫主就能全身而退?”

“没人能全身而退。”苏婉摇头,“但我见过饿死的人,也见过瘟疫里全家倒毙的村子。比起那种死法,有些人宁愿赌一把。”

她从药箱底层取出一块布巾,陈旧泛黄,一角染着褐色痕迹。“这是我在青牛县救过的一个孩子母亲临终交给我的。她求我带她女儿走,说哪怕做奴做婢,也不要让她再吃观音土。”

太后接过布巾,指尖抚过那块污迹。

“那孩子现在在学堂念书,上个月写信来说,学会了算账,还想学医。”苏婉轻声说,“变革从来不是为了权位,是为了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

殿内陷入沉默。炉火噼啪一声,溅出几点火星。

良久,太后缓缓合拢布巾,放进袖中。

“你说李氏无意称帝……可天底下哪有握着刀却不想要江山的人?”

“有的。”苏婉站起身,收拾药具,“我丈夫常说一句话:真正的权力,不是让人怕你,是让人相信你能护住他们。”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匆匆进来,跪地禀报:“启禀娘娘,东厂刚刚拘了六名尚衣局的宫女,说她们私传檄文,已在刑房用刑。”

太后猛地坐直。

“尚衣局?”苏婉皱眉,“那是给您缝制礼服的地方。”

“正是。”老嬷低声补充,“其中两个,是从先帝时就跟在娘娘身边的老婢。”

太后脸色骤变,抓起茶盏就摔在地上。

瓷片四溅。

“他们竟敢动我的人!”她声音陡然拔高,“这宫里还有没有规矩!”

苏婉静静看着她,没有劝阻。

片刻后,太后喘息渐平,抬手扶额。“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连我自己都要被当成摆设。”

她转向苏婉,目光锐利起来:“你说你要证据,要道义。可这些都不够。我要看到实据——李氏是否真有能力控制局势?能否确保宫中妇孺不受牵连?”

“可以。”苏婉从药箱夹层抽出一张薄绢,“这是我们掌握的皇宫布防图,标注了各门值守轮替、禁军调度路线、以及地下暗渠出口。若您愿意,在关键时刻,我们可以接应您移驾安全之处。”

太后盯着那张图,久久不动。

“你不怕我拿它去告发你?”

“怕。”苏婉坦然点头,“但我也知道,您若真想告发,早在第一面就会下令抓我。”

太后嘴角微动,竟露出一丝苦笑。

她伸手取过布防图,指尖缓缓划过西华门的位置。“若有一日大军入城,我会下令关闭三宫门户,禁止任何宦官出入。同时,命尚寝局全员守在坤宁宫前,挂出‘太后静养,诸事免奏’的牌子。”

苏婉眼睛微亮。

“我不助任何一方。”太后声音沉稳,“但也不会让曹瑾借我的名义调动羽林卫。若他强行调兵,我就亲自去太庙敲钟——那是祖制,皇帝都不能拦。”

这意味着,一旦宫变,太后将以皇室最高长辈的身份冻结内廷指挥权。

苏婉深吸一口气,郑重行礼:“多谢娘娘明鉴。”

“不必谢我。”太后将布防图卷起,塞进床底暗格,“我只是不想再看着无辜之人,一个个在我眼前消失。”

她抬头看向窗外,天际已有微光渗出。

“你回去吧。这几日别再来。等风向变了,我会让人送药引子去你府上——若是梅花枝,便是时机已至。”

苏婉收好药箱,转身欲走。

“等等。”太后忽然叫住她,“那个孩子……你救下的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

“林秋娘。”

太后默念一遍,轻轻点头。

苏婉走出内殿时,东方已泛出灰白色。宫道上巡逻的甲士比往日多了两队,步伐整齐,却掩不住神色间的躁动。

她稳步穿过数重宫门,直到踏出宫墙,才微微松了口气。

身后,高耸的宫阙静静矗立,仿佛沉睡未醒。

但她知道,里面已经有人睁开了眼。

马车驶近时,车帘掀开一角。李毅坐在里面,目光扫过她手中药箱。

“拿到了?”他问。

苏婉没说话,只是将左手探入箱底,轻轻做了个展开的手势。

李毅眼神一闪,立刻放下帘子。

车轮碾过石板路,缓缓前行。

宫墙上,一只铜铃被晨风吹动,轻轻晃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