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472章 空间的馈赠:情报网的升级

夜色沉得发紧,府中灯火一盏未熄。

李震站在书房窗前,指节压着乾坤万象匣的边角。那匣子忽然自行震颤起来,表面浮起一层淡青光晕,像是被什么力量从内部唤醒。他眉心微动,没有后退,反而将手掌贴了上去。

嗡——

一道半透明的地图自匣中升腾而起,横悬于室中。山川河流清晰可辨,正是大晟疆域全貌。其上密布数百光点,如星罗棋布,有些稳定不动,有些微微游移,竟与各地城池、关隘、驿站位置一一对应。

“这是……”李瑶已从案前起身,手中还握着刚写完的命令草稿。她盯着那些光点,声音低了几分,“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我们的人?”

李震没答话,只凝神看着地图右下角一处闪烁不定的红点——雁门关外三十里,标记为“丙七”。

“那里原本没有据点。”李瑶快步走到匣前,取出随身携带的情报簿翻看,“三天前才设下一个流动哨,负责监视北境异动。可按计划,他们不该亮明身份。”

话音未落,那红点忽然稳定下来,转为幽蓝。

“不是误标。”李震缓缓道,“是系统在自动识别归属。”

李瑶立刻反应过来:“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真正掌控的情报节点,哪怕未登记在册,也会被纳入这张网?”

“不只是纳入。”李震抬手轻触空中地图,指尖划过几处偏远州县,“你看这些新增的点,分布在原士族势力真空地带——庐陵、南陵、云阳三郡交界处。我们之前派出去的暗线,多数失联,如今却全部重新浮现。”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其中一颗极小的绿点上,位于江南腹地,靠近太湖支流的一座小镇。

“这个位置……”李瑶皱眉,“我记得,是赵德老家附近。他曾安排一名旧仆做眼线,但半年前回报说已被发现清除。”

“可现在它亮着。”李震低声说,“而且信号稳定。”

屋内一时安静。烛火摇曳,映在两人脸上,光影分明。

李瑶迅速抽出一张空白格纸,提笔开始记录各区域光点分布密度,并以不同符号标注已知与未知身份。她的笔尖稳而快,不带一丝犹豫。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多惊人的情景,先归类,再分析。

就在她写下第三行数据时,窗外传来三声短促的梆子响,停顿片刻,又两声轻敲。

滴、滴、滴——滴、滴。

李震眼神一凝。

那是李毅定下的平安暗号:三长两短,表示外围安全,任务完成,无异常。

他转身走向窗边,推开一条缝。夜风涌入,带着庭院里枯叶的气息。院墙拐角处,一道身影立在那里,黑衣裹身,腰间刀柄微露,正是李毅。

他对窗内轻轻颔首,随即抬手,在唇前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悄然退入阴影。

李震回身,对李瑶道:“道观那边已经清干净了。”

“所以……”李瑶放下笔,抬头看他,“这次系统升级,是因为我们拔掉了曹瑾在外的最后一根触须?连通了那个废弃中转站,补上了情报链的断环?”

“不止如此。”李震坐回案前,掌心仍覆在匣面上,“前日夺下的调度令、地道图、铜铃编号,全都被空间吸收解析。再加上昨夜朝堂对峙,雍灵帝默许我们动手却不斩草除根——这一系列事件累积,让‘历史修正值’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他说到这里,语气略沉:“系统不会无缘无故开启。它是回应我们的行动,也是在提醒——接下来要走的路,不能再靠零散布局。”

李瑶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那它有没有显示敌方的位置?比如平西王府,或者宫里的某些人?”

李震摇头:“目前只能监控己方节点。敌情仍需靠人力刺探。但有一点变化——”他指向地图边缘一处灰蒙蒙的区域,“你看这里,原先是一片盲区,现在出现了模糊轮廓。系统正在尝试反向推演潜在威胁源。”

“就像……预判?”李瑶轻声说。

“不是预判,是溯源。”李震纠正道,“它在根据现有情报,倒推可能存在的隐藏网络。这比单纯的监视更进一步。”

李瑶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锐利光芒。她转身从柜中取出一本厚册,封皮写着《密语编码新规》。翻开第一页,她蘸墨落笔,在原有三级密令基础上,新加了一栏:

【四级响应:启用空间同步传输,所有节点实行单向加密汇报,切断外部截获路径。】

“如果新系统能实时接收信息,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传递规则。”她说,“不能再用老办法传信。一旦某个节点暴露,整个链条都会崩塌。”

李震点头:“你拟好后,立即下发。优先覆盖北境、西南两条线。”

“还有。”李瑶抬起头,“我建议启动‘双轨验证’机制。每个情报必须由两个独立节点交叉确认,才能计入决策依据。防止有人冒充接入系统。”

“准。”李震说完,忽然察觉匣面微光一闪,地图上某处光点剧烈跳动。

是陇西方向。

一个原本静止的黄点,突然转为红色,持续闪烁三次,随后恢复平静。

“怎么回事?”李瑶立刻翻查记录,“陇西那边最近没有例行汇报……等等,这是王家庄的联络站!三天前还在上报粮价波动!”

李震伸手调出该节点详情,空中浮现一行小字:【信号中断,最后传输内容:‘井底有铁锈味,水不能饮’】。

“井有问题?”李瑶脸色微变,“那地方靠河,历来不缺水。若连井都不能用……”

“说明有人投毒。”李震声音冷了下来,“或是想逼百姓迁离。”

他当即提笔写下一道指令:命当地暗线彻查水源,封锁消息传播,同时调派药灵分支两名医者秘密潜入。

“不能惊动任何人。”他叮嘱李瑶,“这种事一旦传开,民心必乱。我们要抢在谣言前面控制住局面。”

李瑶接过纸条,正要封存,忽听窗外又有动静。

这一次,是脚步声。

很轻,但节奏明确,踏在廊下青砖上,一步一顿,像是刻意放慢。

李震抬手示意她停下。

那人走到门前,停住。

“大人。”是李毅的声音,低而稳,“刚收到一线回报——太湖那个点,活了。”

李瑶猛地抬头。

“怎么活的?”李震问。

“不是我们的人。”李毅在门外说道,“是一个孩子,十岁左右,拿着半块残牌走到镇口茶摊,说有人让他交给‘穿灰袍的叔叔’。接头人验过,是当年埋下的备用信物。”

“然后呢?”

“他只说了一句话:‘爷爷让我告诉你们,井里埋的是铁箱,不是尸首。’”

李震瞳孔微缩。

李瑶攥紧了手中的纸页。

“铁箱?”她喃喃道,“难道赵德的父亲当年真的藏了什么东西?可那口井早就被填平了……”

李震没有接话。他低头看着悬浮地图,那一颗小小的绿点仍在闪动,仿佛在回应远方的讯息。

他知道,有些棋子,埋下去的时候并不知道何时能用。但现在,它们开始自己动了。

“把那孩子带回来。”良久,他开口,“不要走官道,绕山线进京。沿途设三重掩护。”

“是。”李毅应声欲退。

“等等。”李震又道,“通知药灵分支,准备解毒预案。既然井中有铁锈味,就说明水体已被污染。带上便携滤具和检测工具。”

李毅顿了一下:“您怀疑……这不是普通的投毒?”

“普通的毒,不会特意留下提示。”李震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陇西与江南两地之间,“一个说井里有铁箱,一个说井水有毒。两件事相隔千里,却都在讲‘井’。”

他目光沉静:“这不是巧合。是有人在用同样的方式传递警告。”

李瑶忽然想到什么:“父亲,你还记得母亲改良的那种抗污作物种子吗?她说能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生长……或许,我们可以派人悄悄撒种试种,既能探明毒性,也能为将来做准备。”

李震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你去办。但记住,不要用官方名义。以民间商队运货为由,混在粮车里送进去。”

李瑶点头记下。

室内再度陷入短暂寂静。只有匣中地图依旧流转,光点无声闪烁,像无数双睁开的眼睛。

李震伸手关闭投影,匣面光芒渐隐。他将它收回袖中,动作平稳。

“从今往后。”他看向李瑶,“我们不再只是追着局势走。而是要看清每一步背后的动机,抓住那些藏在暗处的手。”

李瑶握紧笔杆,低声回应:“我已经开始修订《情报分级管理条例》,新增‘异常信号追踪’与‘跨域联动响应’两项条款。”

李震嗯了一声,转身走向门口。

他拉开门,夜风扑面而来。

李毅站在廊下,手中握着一份刚送达的纸质简报。他扫了一眼内容,随即将其凑近烛火点燃,任其化为灰烬飘落。

然后他抬手,轻叩了两下刀柄。

巡逻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