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73章 火器禁运:经济战的巅峰对决

李骁从敌将尸身上抽出那张羊皮纸,指尖沾了点泥灰蹭在唇边试了试,确认无毒后才展开细看。他眉头越皱越紧,快步走向北线指挥帐。

帐内灯火通亮,李震正俯身查看沙盘,手指划过几处标注的伏兵点。听到脚步声抬眼,见是李骁,只问了一句:“查清楚了?”

“是内应。”李骁将羊皮纸递上,“幽州南门子时三刻开启,接应敌军入城。署名是……王晏的心腹校尉。”

李震没说话,把纸铺在沙盘边上,又取出缴获的另一份文书对照。半晌,他忽然盯着其中一行小字停住——“闽越铁砂,月供三百车”。

赵德站在角落,低声开口:“这数字不对。平西王去年被我们断了北境矿道,若真靠闽越补给,每月至少需五百车才能维持火铳营运转。”

“所以他另有来源。”李瑶不知何时进了帐,手里捧着一卷玉简,“我刚调出近半年沿海巡检记录,发现有三艘商船以贩盐为名,进出闽越私港,卸货后返程空舱。但它们申报的航线根本不经铁矿产区。”

李震站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目光顺着海岸线一路向南。片刻后,他转身下令:“召工坊主事、军需官、贸易司,半个时辰后政厅议事。另外,让李瑶立刻梳理所有海外交易账目,我要知道每一笔铁料的去向。”

政厅密室内,烛火映着桌面摊开的十几册账本。李瑶指尖在竹片上来回滑动,不断调出新的数据条目。李骁坐在一侧,手臂搭在椅背上,声音低沉:“咱们的高炉已经降到了三成火候,再无原料补充,下一批火铳装配最多撑十日。”

赵德补充:“士族那边动作很快。昨夜起,冀州、楚南的铁矿全部封井,官道设卡,凡运铁者一律扣押。连民间打刀的熟铁都受限。”

“这不是临时起意。”李震缓缓开口,“是早就准备好的围杀。他们不怕打仗,怕的是我们把机械造出来,从此不再依赖他们的资源。”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李瑶突然抬头:“查到了。过去八个月,有七批‘陶瓷土’名义出口的货物,实际成分分析显示含铁量超过六成。接收方是安南、占城、流求三国的小藩。而这些地方,三个月前开始陆续向平西王辖地输送精炼铁锭。”

“用假名出货,换真铁回来。”李骁冷笑,“好一手偷梁换柱。”

“那我们也换。”李震站起身,走到铜炉旁,伸手探了探炉口温度,然后说:“把水泥配方放出去。”

满屋人一惊。

“主公!”赵德急道,“此技乃我军基建之本,若落入他人之手……”

“真正的壁垒从来不是一张图纸。”李震打断他,“而是整套工艺体系——煅烧温度、配料比例、养护周期,缺一不可。没有我们的窑炉标准和质检流程,别人照着做,只能造出脆壳烂心的废料。”

他看向李瑶:“你负责拟一份契约,写明‘以一车铁砂,换一册完整配方’,包括基础制法与施工规范。派可靠商队走海路,优先联络安南与占城。”

“可士族会阻挠。”李骁仍不放心,“沿海城池多受朝廷影响,若他们宣称水泥有害,百姓不敢用,交易就难落地。”

“那就让人亲眼看见它有多有用。”李震转向门外,“苏婉。”

苏婉应声而入,手中提着一个小木箱。

“你带工匠队去登州、蓬莱、临海三地,每处建一栋安置屋。要快,三日内完工。用最差的地基,最恶劣的天气,做出最结实的房子。”

苏婉点头,打开箱子取出几包粉末,轻轻一吹,粉尘扬起,在灯下泛着微灰的光。

五日后,登州海边立起第一座水泥屋。一场台风过境,周边茅舍尽毁,唯独那屋子完好无损,墙身滴水未渗。消息传开,渔民争相围观,称其为“铁骨房”。

与此同时,李瑶派出的商船也陆续返航。安南使者亲自押运第一批铁砂抵达幽州码头,整整二十车,色泽乌亮,质地均匀。

“他们还加了五车作谢礼。”李瑶在政厅汇报,“说是用我们的配方修了码头防波堤,效果远超预期。”

李骁走进来,手里拎着一份邸报:“朝廷坐不住了。雍灵帝昨日颁《铁矿禁运令》,声称‘李氏窃国器、乱纲常’,凡供给其铁料者,视为通逆。还派宦官巡视各州,查缉私运。”

“查吧。”李震冷笑,“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掌控命脉的人。”

话音未落,一名信使疾步而入:“崔小姐已在皇都工部大堂现身,正与尚书对质!”

众人一怔。

原来崔嫣然借随夫婿入京之机,暗中约见工部匠官,得知皇城扩建急需耐压建材。她当众拿出一块水泥样品,敲击声如石磬,断面致密无孔。更令人震惊的是,她指出皇宫东侧新建的地下水道,所用材料正是三年来通过隐秘渠道采购的李氏水泥。

“你们每天踩着的地底,全是我的货。”她在堂上轻声道,“陛下若继续封锁,下一批塌的,就不只是城墙了。”

消息传回幽州时,李震正在查看新到的铁砂样本。他听完禀报,只说了一句:“传书工部,愿以铁矿换盐矿开采权,三日内答复。否则,所有民用技术供应,全部停止。”

政厅内一片肃然。

赵德犹豫道:“若他们拒不回应?”

“那就让他们试试。”李震放下手中的铁块,“没有水泥加固地基,皇城新城墙能撑几个雨季?没有玻璃配方,宫中取暖窗纸还得靠高价南洋贡品?他们封锁我们,我们掐住的是整个朝廷的筋骨。”

李瑶迅速起草文书,通过密道送往皇都。同时,幽州工坊全面恢复生产,高炉重燃,火焰冲天。

七日后,第一列满载火铳部件的列车驶出地下厂房。李骁站在轨道旁检查弹药箱,忽然抬头问:“主公,真不怕他们仿制成功?”

李震站在调度台前,望着远处海平面升起的船影,淡淡道:“让他们仿。等他们耗尽人力物力造出一堆废铁时,我们会造出更厉害的东西。”

苏婉这时走来,递上一份报告:“三地安置屋使用反馈已汇总,九成以上住户要求续建。还有十五个沿海村落主动提出,愿以渔获交换建造权。”

李震接过纸页,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非不愿归官府,实因旧屋年年倒,唯有此屋能避风雨。”**

他合上册子,交还给苏婉:“告诉他们,只要愿意接受统一标准施工,我们可以帮他们建。”

李瑶随即提议:“是否趁势推出‘民生建材计划’,将水泥、钢梁、排水管列为对外交换核心物资?既能换取更多资源,也能扩大影响力。”

“准。”李震点头,“但附加一条——所有合作城池,必须开放市场准入,允许我们的商队自由进出,不得设额外税卡。”

命令下达后,南方小国纷纷遣使洽谈。短短半月,已有八地签订资源置换协议。铁砂、铜矿、硫磺、木炭,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抵幽州。

而大雍朝廷方面,至今未有正式回应。

直到某日清晨,一名老宦官悄然出城,持一封密函奔赴幽州。送信人坚持要亲手交给李震。

政厅门前,李震接过信封,未拆,只问了一句:“工部最近的工程进度如何?”

老宦官低头:“东区地基……出现了裂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