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337章 科技启,未来明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337章 科技启,未来明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晨光落在政事堂的案几上,玉简表面泛着微光,那行字尚未消散:【可启动农具改良项目,建议优先研发省力犁、防锈镰、通风仓。】

李震仍站在原处,目光未移。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抬起手,轻轻点了下玉简边缘。一道细如发丝的光纹随即跃出,在空中划出三道清晰轨迹,最终凝成三个名称——省力犁、防锈镰、通风仓。

“传令千机坊,即日开工。”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铁锤落砧,砸在堂中每一个人的心上。

李瑶立刻取出另一枚玉简,输入指令。片刻后,一道光讯自堂中升起,直穿屋脊,向城西飞去。那是千机分支的专属信道,只通李晨所在。

赵德站在侧案旁,低头看着刚记下的三样器具名,眉头微动。他抬头看向李震:“主公,此三项,皆为农用?”

“正是。”李震转身,走到舆图前,“北方三十州春耕已毕,百姓归田,人心初定。但田虽耕,效率未提,损耗仍重。若一人日耕三亩,改用省力犁,可增至五亩;若粮仓仍用土坯,三年损三成,改用通风仓,可压至一成以下。”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幽州位置:“这不是机巧小道,是养民之本。”

赵德默然片刻,忽然躬身道:“古有神农制耒耜,今有李公启新器,皆为利民,何分古今?臣以为,当速行之。”

堂中几位老臣原本面有疑色,听此一言,也渐渐收了冷意。一人低声开口:“若真能省人力、增收成,倒也不失为善政。”

李震未再多言,只道:“李瑶,推演数据可备?”

“已在。”她指尖轻划,玉简光纹再起,一幅对比图浮现空中——左侧是普通木犁耕地,一人一牛,日行不过十里;右侧则是带滑轮结构的省力犁,一人可驱双行,速度翻倍。图下标注着推演结果:三年内,劳力节省三成,开垦效率提升四成。

老臣们看着那图,有人忍不住凑近细看,甚至伸手去触那光影,仿佛要确认真假。

“这……真能造出来?”一人问。

“能。”李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他大步走入,身上还沾着铁坊的炭灰。身后跟着两名工匠,手中捧着木板与纸卷。他将木板放在案上,掀开纸页,露出一张精细图稿——正是省力犁的结构分解图。

“滑轮借力,轴杆可调深浅,犁头用合金铸件,磨损后可拆卸更换。”他指着图上几处,“我们已做出模型,试拉过两次,牛力减半,翻土更深。”

李震俯身细看,手指沿着图上线条滑过。他问:“多久能出第一批?”

“三日绘全图,五日试制样具。”李晨答,“若顺利,半月内可送样田实测。”

李震点头:“准。”

这时,李骁从殿角走出:“既然是展新器,不如一并展出火炮改良型。铁管加厚,射程远了三里,足可震慑四方。”

李瑶立刻摇头:“不行。百姓不懂军械,只认眼前活计。若展火炮,反让人以为我们要扩军备战,动摇民心。”

“可这是实打实的利器。”李骁坚持,“震慑外敌,也在其中。”

“此展非为震慑。”李震打断,“是为启智。百姓看得懂、用得上,才是关键。”

他看向李瑶:“你来说。”

李瑶上前一步:“我们计划分三部分——实物展示、现场试用、童子解说。每件器具都配一名识字少年,站在旁边讲用途、说好处。百姓听不懂‘合金’‘结构’,但听得懂‘省力气’‘多打粮’。”

苏婉也开口:“我建议在展场设义医点。新通风仓不仅能存粮,也能储药。药材防潮,药效更久。现场可演示湿药与干药的差别,让百姓亲眼见。”

李震沉吟片刻,点头:“准。就按你说的办。”

李骁没再争,只道:“那我调些护卫,守好展场。”

“不必多派兵。”李震道,“穿便服,混在人群中。若有人闹事,当场拿下即可。”

议定之后,众人散去。李瑶留下,将科技展筹备事项一一录入玉简。李晨则带着工匠返回千机坊,继续赶制图纸。

政事堂内只剩李震一人。

他坐在主位,再次调出玉简,查看千机坊的进度记录。第一张省力犁的设计图已开始绘制,时间节点标记清晰:三日一稿,五日一试。每一道工序都需经李瑶团队核验数据,确保无误。

他正看着,李瑶忽然抬头:“空间系统刚完成一次自检,新增‘协作记录’功能。以后每项研发,都会自动存档,包括设计者、修改次数、测试结果。”

“好。”李震道,“记下来。这些图纸,将来都要传下去。”

他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城西,千机坊的烟囱已冒起青烟,灯火彻夜未熄。他知道,那里正有人在灯下描线、刻模、算尺寸。一张张图纸正在成形,一笔一划,皆为未来奠基。

三日后,他要去作坊看初稿。

那时,第一具省力犁的样具,应当已经拼装完毕。

李晨回到千机坊时,张铁匠正在炉前打磨一块铁片。他年过四旬,手掌厚茧如石,是城中最老的铁匠之一。早年靠经验打农具,从不信图纸。

“李大人,”他抬头,“真要按这纸上的来?”

李晨走过去,将图纸铺在桌上:“你看这里——犁头与主架之间,加了可拆卸卡扣。坏了换件,不用整把重铸。”

张铁匠眯眼细看,伸手摸了摸图上标注的接口位置:“这么小的口,能承住土力?”

“我们做了模型。”李晨从箱中取出一个木制小犁,放在桌上,“你看。”

他拉动绳索,小犁在沙盘上划过,泥土翻起整齐。随后,他拧开卡扣,取下犁头,换上另一块,再装回去,动作利落。

“半刻钟。”李晨说,“你们换一次,过去要多久?”

张铁匠不说话了。他蹲下身,仔细看那卡扣结构,又伸手比划了几下,忽然道:“我来试制第一批。”

“好。”李晨递过图纸,“三日一稿,五日一试。每一道尺寸,都要对上。”

张铁匠接过图纸,手指在纸上慢慢划过,像是在读一本从未见过的书。

夜深,千机坊内灯火通明。几名工匠围在桌前,对照图纸刻制木模。有人低声念着尺寸:“长一尺二寸,宽三寸,误差不过半分……”

李瑶坐在另一侧的案前,手中玉简不断接收来自千机坊的数据流。她调出省力犁的受力模拟图,发现一处轴心承压过高,立刻标记修改意见,传回坊中。

李晨接到提示,立即叫停正在铸造的部件:“轴杆加粗两分,重新开模。”

工匠们没有怨言,只默默敲碎刚铸好的铁件,重新熔炉。

这一夜,第一张标准化农具图纸,在墨线与刻刀之间,缓缓成形。

李震三日后要来查验初稿。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张纸,不只是图纸。

它是一条路的起点。

城外田野上,新翻的泥土还泛着湿气。

坊中炭火映着工匠的脸,李晨正俯身在桌前,用尺子压平图纸边缘。

笔尖蘸墨,落在线条末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