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612章 太妃助力,局势逆转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12章 太妃助力,局势逆转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信鸽撞入檐下暗格的声响刚落,李震便已起身。他取下绑在鸽腿上的密报,展开只看一行,瞳孔骤缩。纸上字迹极简:“黑轿入宫,落西角门,由太妃宫侍接引。”

他立在原地,指尖压着纸角,未再展开地图,也未唤人。片刻后,他转身走向内室,取笔研墨,写了一封短笺。字不多,只说民间困苦日久,士族掌权过甚,望宫中明察秋毫,勿使忠良蒙冤。署名未落,只盖了李氏私印一角。他将信封好,交予赵德:“设法送入太妃宫中,不可留痕。”

赵德点头离去。

李震坐回案前,盯着烛火。火苗微微跳动,映在他眼底,没有言语。

次日午时,驿馆外一辆宫婢所乘的青帷小车停在巷口。车帘掀开,一名穿淡青宫装的女子快步走入驿馆后门。她是苏婉亲自迎进来的,手里提着一个檀木小盒,说是太妃赏的安神药膏,专治心悸失眠。苏婉接过,道了谢,那宫女便匆匆离去。

李震在内室等着。苏婉进来,将盒子放在桌上,打开。药膏之下,压着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笺,上书八字:“账本藏书房地砖下。”

他盯着那八个字,看了很久。不是惊,也不是喜,而是终于看清了棋盘上那一枚原本看不见的子。

他立即召来李瑶。李瑶看过密笺,低声问:“太妃为何助我们?”

“她不助我们。”李震摇头,“她助的是她自己。王晏掌户部多年,贡银调度皆在其手。前年她母族获罪,抄家时账目混乱,她一直怀疑是王晏动了手脚,借机吞没贡银,嫁祸旁人。这事她查过,但无实证,反被皇帝训斥多疑。如今我们递了话,她便顺势而为。”

李瑶点头:“那她今日传信,明日会不会在皇帝面前开口?”

“会。”李震语气肯定,“她不会直接说账本,但会提旧事。只要皇帝起疑,就会查。而一旦查抄府邸,我们的人就能动手。”

“可李毅还未潜入。”

“不急。”李震站起身,“现在动手,是私闯重臣府邸,罪在我们。等朝廷下令查抄,我们再取,便是协助办案。名正言顺。”

李瑶退出后,李震提笔在纸上写下三行:

一、太妃已动,账本线索确凿。

二、皇帝若查,王晏必慌。

三、待令而行,不可先发。

他将纸折好,放入袖中。

当夜,宫中。

太妃在偏殿见驾。皇帝例行问安,坐下饮茶。她神色平静,说起近日心神不宁,夜里常梦到旧事。

皇帝问:“什么旧事?”

她轻叹一声:“前些年户部换尚书,王太傅争位甚急。有老宫人私下说,他曾贿买内廷笔吏,篡改贡银账目,才压过旁人上位。那时我也不信,可后来几笔银子对不上,查又查不清,只得作罢。”

皇帝眉头一皱:“谁说的?可有证据?”

“老宫人早已出宫,话也无凭无据。”太妃摇头,“我也就是随口一提,陛下不必当真。”

皇帝却没再说话。他放下茶盏,眼神沉了下去。

他知道王晏得势太久。士族七家,六家依附于他,朝中半数官员出自其门生故吏。前些日子流民暴动,虽未明指,但京中传言纷纷,说李氏治下不稳。可紧接着又冒出通敌密信,矛头直指士族,他又觉得蹊跷。如今太妃再提旧账,虽无实据,却像一根细针,扎进了他本就绷紧的疑心。

他起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重了几分。

次日早朝,皇帝未提密信,也未点名王晏,只说近年吏治松弛,旧档混乱,命都察院牵头,彻查二十年内各部账册,尤其户部、工部、兵部三部旧卷。又特批一道密令:凡重臣府邸,若有藏匿旧档、抗拒查验者,可由东厂协同搜查。

圣旨一下,满朝皆惊。

王晏站在班列中,脸色未变,但手指微微蜷起。他知道,这一查,必会牵出旧账。那些年他经手的贡银、粮调、军饷,哪一笔干净?尤其是北地三仓的调度记录,他曾私自改过三次,为的就是截留银两,转投私库。账本不在官档,在他书房地砖之下,用油布层层包裹,深埋三尺。

他退朝后未回府,先去了东厂提督赵德海处。

赵德海见他进来,只拱手,未起身。王晏也不计较,只问:“陛下此举,可是冲我而来?”

赵德海摇头:“圣意难测。但昨夜太妃提及旧事,宫中已有风声。”

王晏眼神一冷:“她提什么?”

“贡银账目。”赵德海低声道,“她说你曾贿买笔吏,篡改记录。”

王晏沉默片刻,冷笑:“她一个深宫妇人,懂什么户部实务?陛下竟也信?”

“信不信不重要。”赵德海盯着他,“重要的是,东厂今日就会派人去你府上查档。你若无事,自然无碍。若有……最好提前处理。”

王晏拂袖而去。

他一走,赵德海立刻召来心腹:“盯住王晏府,凡有搬运、焚毁、藏匿文书者,立即报我。”

与此同时,驿馆内。

李震已收到宫中线报:皇帝下令彻查旧档,东厂即将入府搜查王晏书房。

他立即召来李毅。李毅一身黑衣,站在堂下,神情冷峻。

“账本藏在书房地砖下。”李震说,“太妃所言,必有依据。你今夜潜入,先确认位置,不可取,不可动。等朝廷正式搜查时,再设法取回。”

李毅问:“若他们先找到呢?”

“不会。”李震摇头,“东厂只查明面账册,不会掘地三尺。而王晏心虚,必会连夜转移。他若动,你就跟。他若不动,你就等。等搜查令下,我们的人混在东厂差役中,趁乱取本。”

李毅点头:“属下明白。”

“记住。”李震盯着他,“不可伤人,不可露面。这账本若在我们手里,是证据。若在我们手里出事,就是把柄。”

李毅领命退下。

苏婉走进来,低声问:“太妃为何冒险传信?她不怕被查出?”

“她不怕。”李震坐在案前,手指轻敲桌面,“她传的是‘旧事’,不是‘证据’。她没说账本,也没指名道姓。就算王晏怀疑,也无凭无据。而她身为先帝遗妃,素有贤名,皇帝不会轻易动她。”

苏婉沉默片刻:“可她帮我们,总得有个理由。”

“理由?”李震抬眼,“她儿子早夭,皇帝又不亲近她。她在宫中无依无靠,唯一能倚仗的,就是清名。王晏这些年打压异己,连她母族都不放过。她恨他,但动不了。如今我们替她出头,她借力打力,何乐不为?”

苏婉没再问。

风雪停了,天光渐亮。李震站在窗前,望着宫城方向。那里依旧安静,但暗流已动。

他转身回到案前,重新展开北境舆图。临河仓旁的红圈还在,刺目如血。

他提笔,在“王晏府”三字旁写下两个小字:“将动。”

笔尖刚落,门外脚步声起。

李骁进来,低声禀报:“五百兵仍在十里坡,窑场隐蔽,未惊动任何人。兄弟们已换便装,随时可入城。”

李震点头:“传令,若东厂搜府时王晏突然离府,或府中起火、焚书,立即封锁北门,不得放一人出城。”

李骁应诺,转身要走。

“等等。”李震叫住他,“告诉李毅,潜入时走西墙老井道。那里年久失修,守卫松懈。他若发现账本已被移动,立刻回报,不可追。”

李骁点头,退出。

屋内只剩李震一人。他吹熄烛火,将地图卷起,放入匣中。

这时,苏婉送来一碗热汤。他接过,喝了一口,放下。

门外传来轻微响动。一名暗哨翻墙而入,跪地禀报:“王晏回府后,立即召来两名心腹,密谈半刻。随后,书房灯亮,有人搬运木箱,似在整理文书。”

李震眼神一凝。

“可看清箱中何物?”

“未看清。但其中一人提了一句:‘地窖太浅,不如移去别院。’”

李震缓缓站起身。

他走到案前,取出乾坤万象匣,精神力微动,启动灵脉操控。京城龙脉气运如河,王晏府邸上空,气运翻涌如沸,隐隐有断裂之象。

他收回感知,低声下令:“通知李毅,今夜子时,准时潜入。若账本未动,原地待命。若已动,追其去向,务必查明藏匿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