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99章 霸业初成,新朝曙光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299章 霸业初成,新朝曙光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油灯重新燃起时,火苗比先前稳了许多。李震坐在案前,指尖轻抚过那页被血浸染的户籍册,墨迹与血痕交叠,像一道无法抹去的印记。他没有再看沙盘,也不再翻动任何文书。一夜未眠,但眼神里没有倦意,只有一种沉到底的清明。

天刚亮,议事厅的门便被推开。李骁大步进来,铠甲未卸,靴底带进几粒沙石。他站在下首,没说话,只等父亲开口。

李瑶随后而入,手里捧着一叠密报,纸页边缘已被摩挲得发毛。她将东西放在桌上,动作轻而准。李毅跟在最后,站在门侧,手搭在腰间刀柄上,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昨夜的事,到此为止。”李震起身,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厅内所有细微声响,“命运之网已启,但它不是让我们乱动的凭仗,而是看清时局的眼睛。”

李瑶抬眼:“您打算怎么用它?”

“不用。”他说,“只守。只等。”

厅内一时静了下来。

李骁皱眉:“就这么看着?京城那边……”

“我们不动手。”李震打断他,“毒是别人下的,乱是别人起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天下人看清谁在害民,谁在护民。三年为期,我不急。”

李瑶低头翻报:“豫州人口昨夜破百万,粮仓存粮够全境吃两年。医馆建到最偏的山沟,去年冬天零饿死。灵米亩产翻三倍,百姓婚嫁都抢着要‘李侯赐田’的文书当彩头。”

她顿了顿,抬眼:“这不是靠运气,是十年一步没走错的结果。现在连楚南那边,孩子都会背《新律启蒙》了。”

李骁冷笑一声:“可还有人说我们僭越。前日我巡城,听见几个老学究在茶楼议论,说‘李氏无诏自立,早晚遭天谴’。”

“那就让他们说。”李震淡淡道,“十年前我们躲在破庙里啃干饼时,没人替我们喊冤。今天有人不服,说明我们真的站起来了。”

李毅终于开口:“我已调三十人进京,扮作商贩驿夫,盯住曹瑾、御膳监和太医院。不接触,不传话,只记动向。每七日一报,走暗渠专线。”

“好。”李震点头,“记住,不准动手,不准泄密。哪怕他们当面下毒,我们也只看着。等证据浮出水面,再出手,才叫名正言顺。”

李瑶补充:“我已经建好‘文驿暗流’系统,洛阳往来文书全部截录,用双轨密码加密归档。只要有人动笔写密令,三天内就能到我手上。”

李震看了她一眼:“辛苦了。”

“不辛苦。”她嘴角微动,“我只是在算账。算清楚每一笔粮、每一条命、每一次人心的转向。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兵器。”

议事散后,李震没回书房。他带着全家出了府,一路登上了州城南门楼。

城楼下,早市正盛。贩夫走卒穿梭如流,车马载着新米、铁器、布匹进出城门。街角医棚前排着长队,穿青布衫的医官正给一个老农包扎脚伤。远处学堂里传来孩童齐声诵读:“民为邦本,食为政先……”

李骁站在城垛边,望着这一切,忽然低声说:“以前打仗,总想着攻下一座城就是赢了。现在才知道,真正的赢,是让人愿意在这座城里活着。”

苏婉不知何时也上了城楼,手里提着个药篮,是刚去医棚巡诊回来。她走到李震身边,没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

他转头看她。

“我们始终与百姓同在。”她轻声说,“这才是你最怕丢的东西,对不对?”

李震没答,但手指收紧了些。

李瑶站在稍远些的地方,望着城外阡陌纵横的田地。去年还荒着的坡地,如今种满了灵麦,绿浪一直翻到山脚。她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雨夜,一家人挤在漏风的屋子里,数着剩下的压缩饼干。现在,光豫州一地,每日发出去的救济粮就有三千石。

“爹。”她走过来,“旧士族还在骂我们。王晏的门生写了篇《正统论》,偷偷在书院传抄,说我们‘以医术蛊惑民心,以小惠窃取大位’。”

李震笑了笑:“他们骂得越狠,越说明我们动了他们的根。十年前他们连看都不会看我们一眼,现在肯写文章骂,是怕了。”

“可有些人已经开始信了。”李骁沉声道,“昨天有个老兵,领了抚恤银,当场跪下喊‘李家养我’。还有人在自家祠堂里立了您的长生牌位,上香磕头。”

“不准。”李震脸色一沉,“谁立的,拆了。我不要神坛,只要人心。百姓敬的是新政,不是我这个人。若有一天他们只知拜我,不知律法,那就是我失职。”

李毅低声道:“已经派人在查,是几个退下来的旧吏在背后鼓动,想造势。”

“查出来,逐出州境。”李震语气平静,“不杀,不辱,但绝不容许把活人当神供。”

风从城头吹过,卷起几片落叶。远处钟楼敲了九响,市声如潮。

苏婉忽然指着城东:“你看那边。”

顺她手指望去,新修的河渠旁,一群百姓正合力竖一块石碑。碑面尚未刻字,但四周已摆满香火和野花。

“又来?”李骁皱眉,“不是刚拆了西街那块?”

“不一样。”李瑶眯眼看了看,“那碑顶上雕的是麦穗和药草,不是龙纹。他们要立的,可能是‘自救碑’。”

李震沉默片刻,转身下楼。

一行人顺着石阶走到底,穿过集市,朝那片空地走去。人群见到他们,没有喧哗,也没有跪拜,只是自动让开一条路。

有个老妇人拄着拐杖上前,颤声道:“王爷,这碑……是我们几个村子凑钱立的。不写您,写‘活命记’。去年大雪封山,是您派人送粮送药,一百二十三个人才活下来。我们不识字,但记得恩。”

她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李王不开仓,饿殍满山岗;李王一挥手,万家灯火亮。”

李震接过纸,看了很久。

然后他转身对随行的文书官说:“找块好石,刻上这句。但加一行小字——‘此非颂一人,乃记一时代之变’。”

人群静了静,随即有人低低地应了一声:“是。”

他没再多留,带着家人原路返回。走到城门口时,李骁忽然停下。

“爹。”他看着父亲的背影,“天下已经等您一步了。”

李瑶也停下:“新政推了十年,百姓信了,盟友服了,连敌人都不敢轻动。再不往前走,怕是要辜负这一片心。”

李毅站在最后,手仍搭在刀柄上,声音低却清晰:“我这条命是您给的。您去哪儿,我就护到哪儿。哪怕前方是刀山。”

李震站在台阶最高处,回望整座城池。

万家炊烟升起,街市喧闹不息。孩童在巷口背诵《急救手册》的三字诀,老兵在树下分食干粮,医官背着药箱走向下一村。十年间,他们从逃难者变成治世者,从被践踏者变成被仰望者。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高,却稳如磐石:

“十年前我们只为活命,今日,我们已为千万人撑起一片天——霸业初成,新朝之光,已在 horizon 上。”

话音落时,风正吹过城头,卷起一面未落下的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