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285章 楚南求和,联盟巩固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285章 楚南求和,联盟巩固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李震合上笔架,墨迹在纸面收住。窗外风已歇,旗杆不再作响,那面“活命之恩”的布旗垂落檐下,像一段告终的旧事。他起身,将刚写完的暗令封入竹筒,交给候在门外的传令兵。

“送去校场,交李毅亲启。”

传令兵领命而去。李震转身走向前厅,脚步沉稳。昨夜密室定下的事,今日便要落地。他刚在案前坐下,赵德便从侧廊快步进来,手中捧着一份烫金拜帖。

“楚南使者已至城外十里,持节度使印信,请求入城面见。”

李震接过帖子,指尖划过封口火漆。颜色正,印纹清,礼数周全。他没急着拆,只问:“随行多少人?带了什么?”

“车马十二辆,护卫八十,另有礼箱十只。据哨探回报,黄金万两,女子十名,皆在列。”

李震轻轻把帖子放在案上,目光扫过赵德脸上的凝重。他知道这些人想什么——黄金可充军资,女子若为细作,也未必安分。但更关键的是,楚南这一举动本身。

三日前,他刚下令在边境制造“楚军集结”假象,放出风声说对方借和谈拖延时间。如今对方使团就到了,速度之快,说明早有准备。不是仓促应对,而是算准了节奏。

“他们以为我们还在防瘟疫、稳民心。”李震开口,“可他们不知道,现在轮到我们出题了。”

赵德低头:“大人打算如何接?”

“按礼接。”李震站起身,“设宴前厅,文官列席,武将站班。我要让他们看见,豫州不是靠运气活下来的。”

半个时辰后,楚南使者步入府衙。青袍束带,面容恭顺,眼神却藏不住试探。他身后两名随从抬着礼箱,打开时金光刺眼。十名女子垂首立于阶下,衣饰华贵,却不言语。

使者躬身:“奉我家节度使之命,特来献金请和,愿两国罢兵,永结盟好。”

李震坐在主位,不动声色。他扫了一眼那些黄金,又看向那十名女子。她们低着头,手攥得发白。

“黄金我收了。”他说,“但人,一个不留。”

使者一怔。

“送她们回去。”李震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堂,“我李氏不纳奴,更不拿女人当礼物。”

堂中静了一瞬。几名将领嘴角微扬,赵德悄悄松了口气。使者脸色变了变,勉强笑道:“此乃我主诚意,若拒之,恐伤两国和气。”

“诚意?”李震冷笑,“你们在边境投‘腐骨疫’时,可想过和气?苏大夫从你们药师帐中取走雪莲那天,你们追了三天三夜,喊着要斩尽杀绝,那时怎么不说和气?”

使者语塞。

李震站起身,走到阶前:“我可以接受和谈。但不是你们这种‘施舍式’的求和。我要三条——”

他抬手,一指:“第一,签互不侵犯条约,十年内不得越境一兵一卒。”

再指:“第二,开放清水关、白石口、南坪渡三处关市,允许百姓自由贸易。”

最后一指:“第三,楚南境内不得再资助任何豫州残余世家,一旦发现,视同毁约。”

大堂一片寂静。

使者脸色发青:“这……此等条款,须得我家节度使定夺。”

“可以。”李震回到座位,“三日为限。三日后若无回音,我就当你们无意和谈。”

使者咬牙,拱手退下。

当晚,李瑶在书房摊开一卷舆图,指尖点着楚南边境几处税卡:“他们去年丝绸出口增了三成,但粮道紧张,北面有蛮族扰边,抽不出大军南下。这时候求和,是真想稳住我们。”

李震听着,点头:“所以他们敢拖,不敢断。”

“我已经让李毅派了两个人混进使团随从里。”李瑶说,“一个扮成挑夫,一个当了厨役。明日就能传消息出来。”

“很好。”李震提笔,在纸上写下“通商监管”四字,“等条约一签,立刻设互市监,由赵德主理。钱要明,货要清,不能让百姓吃亏。”

李瑶应下,又问:“若他们只答应两条,压着第三条不松口呢?”

“那就拖。”李震淡淡道,“他们怕我们出兵,我们怕他们耍诈。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

第二日清晨,城外传来马蹄声。一名黑衣死士翻墙入府,直奔密室。他递上一张布条,上面写着几行暗语。

李瑶破译后递给李震:“使者昨夜密会随从,提到‘先应其二,拖其一’,还说若我们逼得太紧,就散布‘李侯贪财好色,收金纳女’的谣言。”

李震冷笑:“还是老一套。”

他当即命人放出另一条消息:“楚南借和谈之名,实则调兵五万,屯于清水关外。”同时让边境守军换装易帜,在关市附近来回调动,制造大军压境假象。

第三日午时,楚南使者再度登门。

他手中捧着一卷帛书,面色复杂:“我家节度使已允三事,愿立誓为证。”

李震接过帛书,细看条款。文字严谨,用印齐全,连违约惩处都写得清楚。他抬头:“你们节度使倒是有决断。”

“战则两伤,和则共利。”使者低声道,“何况……贵府那位女医,破了‘腐骨疫’,又夺雪莲,我军中至今无人敢提再战。”

李震没接这话,只道:“明日午时,城南校场,当众签约。”

次日天刚亮,校场已聚满百姓。消息早传开了——楚南要签和约,还要开市通商。人们挤在围栏外,踮脚张望。

李震准时到场。楚南使者捧约书而来,双方在高台前站定。文书宣读完毕,印信落定,全场鸦雀无声。

李震接过一份副本,转身面向百姓:“从今日起,豫州与楚南互不侵犯,边境三关,准许通商。”

台下有人迟疑:“真能买楚南的丝绸?”

“不仅能买。”李震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匹粗布,“还能换。”

他走到台前一名老农身边,将布递出:“你拿这个,去清水关市集,换一尺楚南绸。”

老农颤抖着手接过,又递上自己带来的粗布。李震接过,当众交给楚南随员。对方愣了片刻,终于取出一卷亮色丝绸,剪下一尺,双手奉上。

人群炸了。

“真换了!”

“绸子!真是绸子!”

有人冲进人群大喊:“快回家拿布去!”

李震抬手压了压:“官府设互市监,不许强买强卖,不许哄抬物价。谁坏了规矩,不管是谁,严惩不贷。”

他又看向赵德:“你主理此事,每日报我一次交易量。”

赵德躬身领命。

当天下午,清水关市集便排起长队。豫州百姓带着粗布、陶器、药材前来,换回丝绸、漆器、香料。楚南商队起初拘谨,见交易顺畅,也渐渐放松。有楚南小贩甚至支起摊子,卖起蜜饯果子。

苏婉派来的医队也在市集搭起棚子,为百姓诊病施药。一名楚南孩童发热,豫州大夫当场施针退烧,围观者一片叫好。那孩子父亲激动得跪下磕头,被大夫一把扶起。

“不用谢。”那人说,“咱们现在,是一市之人。”

夜幕降临时,李震站在城楼眺望。远处市集灯火通明,人声喧闹。一辆楚南商车缓缓驶出关卡,车轮压过界石,发出沉闷的响声。

李毅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

“两个死士回来了。”他说,“带出一份密信,是楚南节度使写给王晏旧部的,提到‘待机而动’。”

李震接过信,没看,直接投入火盆。

“烧了。”他说,“现在他们不敢动。”

李毅点头:“可他们心里,未必服。”

“没人一开始就服。”李震望着那片灯火,“但只要市集开着,生意做着,孩子能看病,老人能换药,时间久了,他们会明白跟谁过日子更安稳。”

李毅沉默片刻:“那……西岭渡口那三名账房,查到接应人了。”

“是谁?”

“盐道巡检副使,暗中换了通关文牒。”

“抓。”李震说,“公开审,当着百姓的面,把账本、文牒、口供都摆出来。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暗中使坏’。”

“是。”

李毅欲退,李震叫住他:“新暗部的衣服,都发下去了?”

“发了。十人一组,已派往各关市、驿站、渡口。”

“记住。”李震看着他,“他们不是去抓人的。是去听、去看、去记。谁在传什么话,谁突然有钱了,谁和外人走得太近。”

“明白。”李毅低声道,“我们的眼睛,已经在路上了。”

李震没再说话。他转身走下城楼,靴底敲在石阶上,一声一声,沉稳如常。

市集那边传来笑声。一个孩子举着新买的纸鸢奔跑,身后跟着楚南商人的小儿子,两人用不同口音喊着同一个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