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194章 朝堂论战显锋芒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194章 朝堂论战显锋芒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铜铃静止,指尖余温未散。李震抬手将袖口一挽,大步出府。

宫门已开,朝鼓三通。他立于文班前列,袍角未动,目光直视御座。王晏出列,笏板叩地,声如裂帛:“青牛县私扩兵额三千,工坊不纳国税,器械不明去向,此等僭越,岂容坐视?请遣钦差彻查,以正纲纪!”

李震未动。他自袖中取出一册薄本,封面无题,只印青牛县印。缓步上前,置于御案之前。

“敢问诸公,”他开口,声不高,却字字入耳,“去年全国几州仓储不足三月?青牛县周转四月,是私蓄,还是替国储粮?”

户部尚书欲言,李震已转向殿中:“去年北境三县遭劫,百姓死两千余,朝廷可曾调兵一卒?我练兵非为夺权,只为保境。若朝廷能戍边、能赈灾、能兴水利,李某即日散兵归田!”

兵部尚书怒起:“民间聚兵,本就违律!《大雍律》明载‘非诏不得聚兵’,尔竟公然抗法!”

“抗法?”李震冷笑,“黑风寨屠村三日,官军未至,是我新军一日平之。战报在此。”他自怀中取出第一册军档,呈于御前,“此为覆灭黑风寨全录,斩首一百三十七,救民七百四十,粮械缴获尽数入册,未取分毫。”

第二册翻开:“北境巡逻月录。每月巡边六次,驱散小股寇患十二起,俘获探子五人,皆移交边军大营。”

第三册轻放:“新军粮饷明细。兵员三千一百二十三,月耗粮三千六百石,饷银四千八百两,工坊以铁器换粮,自给三成。三册皆可查证,户部、兵部、工部,任派员赴县核对。”

殿中微静。

周御史忽道:“若数据属实,青牛之政,或可为他州参详。”

王晏厉声:“一县之策,岂能乱天下之制!李氏擅改赋税,动摇国本!”

“动摇国本?”李震反问,“亩产一石七,税二钱八,仓周转四月。诸公治下,可有州县达此?”

沈御史低声:“我州亩产不过一石二,税四钱起,仓常空半年……”

“那便请诸公算一算。”李震从袖中再取一纸,“此为三州推演:若行青牛之法五年,可省冗费九十七万两,增储粮三百二十万石。数据皆出户部旧档,经三轮核验。”

柳御史凝视那纸,许久未语。

曹瑾忽出列,袖袍一拂:“朝堂乃议军国大事之所,岂容市井算账之徒喋喋不休?李震,你不过一地方守臣,竟敢以琐务喧宾夺主!”

李震不退,反进一步:“若‘算账’能救民,臣愿终身为算吏。今日所争,非李某能否练兵,而是天下百姓能否活命!”

他目光扫过三御史:“周大人、沈大人、柳大人,若觉数据有伪,可遣人赴青牛核查。李某扫榻以待,账册、粮仓、工坊,任查十日。”

周御史缓缓点头。

沈御史道:“若真能减税增储,何不列为‘地方治理参详’之案,交六部共议?”

柳御史接言:“可设观察使,赴青牛实地查验,三月为期。”

王晏怒喝:“荒唐!一县之政,岂能入朝议?”

“青牛非为一县。”李震声沉,“是为天下试一条活路。朝廷若治得好,百姓何须自救?正因治不好,才不得不自谋生计。我非争权,是争一个让百姓活下去的法子。”

殿中再静。

雍灵帝垂目,指尖轻叩御案。良久,未驳。

曹瑾欲再言,李震已转向御座:“陛下,若朝廷能如数戍边、赈灾、兴工,臣即刻遣散新军,交还工坊,永不复建。只求陛下答我一句——可否?”

无人应答。

李震立于殿心,袍角垂地。他未动,亦未退。

户部尚书低头翻阅那册《实录》,指节微颤。

兵部侍郎欲言又止。

周御史悄然取出随身笔记,抄录数据。

沈御史低语:“若此策可行,我州三年内或可免加税……”

柳御史望向李震:“若观察使赴县,可否开放水利账目?”

“全部公开。”李震答,“包括龙口渠施工图、石料采价、民夫工钱,乃至每一笔炭火支出。”

曹瑾冷哼:“雕虫小技,妄图惑众。”

“惑众?”李震冷笑,“那请曹公说说,去年冬瘟,太医院可曾向北境送药?青牛县用‘清络散’救活三百零七人,方子已献朝廷。若说是假,太医院可查;若说是真,为何不推?”

曹瑾语塞。

李震再道:“我非圣人,不求人信。只求一试。若败,自担罪责;若成,请许天下效之。不为李氏,为苍生。”

殿中气息微变。

一名老臣低声:“若真能减税……或可一试。”

另一人接言:“观察使制度,前朝亦有先例。”

王晏怒极,拍柱而起:“尔等被其蛊惑!李氏包藏祸心,假惠民之名,行割据之实!”

李震不看他,只问户部:“敢问尚书,全国几州赋税畸重而产不足?几州仓廪空虚而民有饥色?若朝廷能解,何必我等自谋?”

户部尚书沉默。

李震再问:“兵部,北境去年失守几城?调兵几次?若朝廷能守,我何必练兵?”

兵部尚书低头。

“工部,去年全国兴修几处水利?成几处?若朝廷能兴工,我何必自建工坊?”

工部侍郎无言。

三问毕,殿中如凝。

雍灵帝终于开口:“‘地方治理参详’……可议。”

曹瑾急道:“陛下!此例一开,藩臣皆效,国将不国!”

“国将不国?”李震朗声,“百姓饿死,是国将不国;边民被屠,是国将不国;仓无粮、兵无饷、工无匠,才是国将不国!我所做一切,皆可查、可验、可复制。若这叫乱国,那请问曹公——什么才算治国?”

无人应答。

王晏咬牙:“你……你欺君罔上!”

“欺君?”李震从“乾坤万象匣”中取出一卷,“此为青牛县全年税银上缴记录,分文未少,另加助边银十万两。 receipts在此。”

他将卷宗轻放御前:“若这叫欺君,那请陛下治罪。若不是,请让百姓活下去。”

周御史起身:“臣附议‘参详’之议,请设观察使,赴青牛查验。”

沈御史:“臣附议。”

柳御史:“臣附议。”

三声落,殿中再无人出言反对。

雍灵帝闭目,良久,点头。

曹瑾退后一步,袖中手紧握成拳。

王晏立于柱旁,面色铁青。

李震退回班列,未言胜,亦未言退。

一名内侍捧诏书出,正欲宣读,李震忽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众人侧目。

他自袖中取出一信封,非纸非帛,质地特殊,封口蜡印完整。

“此为内廷密令波频记录,三日前自司药监发出,命彻查‘清络散’是否私传外臣,违者以‘通藩’论罪。无玉玺,无签押,唯曹公私印一角。”

他将信封置于案上:“臣不知,无旨之令,算不算欺君?”

曹瑾脸色骤变。

雍灵帝睁眼,目光落于那封。

内侍停步,诏书未展。

李震垂手而立,目光平视。

御案之上,蜡封未拆,棱角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