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18章 张大户的眼线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18章 张大户的眼线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月光如银纱般斜照在桌角,残砖上的“永昌”二字在这清幽的光线下清晰可辨。李震坐在桌前,指尖轻轻压着那道斜裂的痕迹,尚未收回的手忽然一顿,一种莫名的警觉涌上心头。此时,院外传来不急不缓的脚步声,踏在碎石上,发出细密而有节奏的响动,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去。

只见一人立在院门边,衣履齐整,袖口用深青线绣着暗纹。来人拱手,声音平和有礼:“讨碗水喝。”

李震未动分毫,只是不动声色地将残砖往袖中一收。那人目光敏锐地扫过西墙新糊的泥面、墙角堆着的粮袋、灶台旁晾着的粗盐,又在几个流民身上略作停留,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李瑶正从墙边收手,炭笔在指间灵活地转了一圈。她不动声色地侧身,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对方袖口——那暗纹并非普通的装饰,而是个“张”字,以同色丝线回针密绣,若不留心观察,只当是布料织纹。

她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指尖在墙皮上轻轻划了一下,留下一道极淡的划痕,心中暗自警惕。

李震开口,声音沉稳:“水在井边,自取。”

来人道了声谢,从容地走向井台。他弯腰提桶时,腰间皮囊微鼓,随动作轻轻晃动,显得有些不自然。李瑶盯着那鼓起处,眼神专注,纹丝未动,心中猜测着皮囊里的东西。

待他喝完水,李震才不紧不慢地问:“从哪来?”

“青牛镇北。”那人答得利落干脆,“路过歇脚。”

“张大户家近年可还收流民?”李震又问,目光紧紧盯着对方。

对方微微一顿,随即笑道:“东家不轻易纳人,除非……能出力气的。”

李震轻轻点头,不再多言。那人告辞转身,步子稳而轻,走出十余步后,忽又回头看了眼院墙,眼神中似乎藏着什么深意,才消失在坡下。

李瑶立刻快步走近,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切:“袖口绣‘张’,不是仆役便是亲信。皮囊里有东西,鼓得不自然。”

李震盯着门外空地,眉头微皱,片刻后唤来王二。

王二刚从东屋出来,听见名字便快步上前,脸上带着几分紧张。李震只问:“你认得张大户的人?”

王二脸色一沉,拳头骤然攥紧,指节发白,眼中满是愤怒和仇恨。

“认得。”他咬牙切齿地说,“去年冬,他家护院闯进王老五家,说他私贩盐。搜出三斗粟,全抬走了。王老五跪着求,说留一斗给孩子熬粥,疤脸一刀劈在门槛上,恶狠狠地说‘再多说一句,劈的是人’。”

他声音发颤,眼中泛起泪花:“当晚,王老五一家三口投了后山井。我躲在柴堆后,亲眼看见他们抬尸出来,孩子手还抓着半块干饼。”

众人听后,皆默然不语,气氛沉重而压抑。苏婉站在药箱旁,手已搭在箱把上,指节泛白,心中满是悲愤。

李骁从后院进来,听罢冷声道:“既是探子,为何放走?该绑了审问。”

李瑶轻轻摇头,冷静分析道:“他若失踪,张大户立刻知道我们动手,反落口实。”

“那就任他回去报信?”李骁眉峰一拧,满脸的不甘心。

李震始终未语,他低头翻开账册,笔尖悬在纸上,却未落墨,心中在权衡着利弊。良久,他抬眼,目光扫过众人,严肃地问道:“我们现在有多少盐?多少米?多少能战的汉子?墙有多高?刀有几把?”

李骁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我们连一口像样的锅都靠省盐换来的。”李震声音沉稳而坚定,“现在动手,就是逼他立刻带人杀进来。我们挡得住一次,挡得住十次?”

院中静得落针可闻,众人都在思考着李震的话。

“那便忍?”李骁低吼道,眼中满是不甘。

“不是忍。”李震缓缓合上账册,目光坚定,“是等。等墙再高一尺,等盐再多一担,等陷阱埋到山口。”

他转向王二,认真地说:“你跟一段,别近身,看清楚他往哪走。”

王二点头,转身便走。出门前,他从墙角取了根竹竿,拄着下坡,身影渐渐融入树影之中,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清楚那人的行踪。

李瑶回到墙边,盯着自己方才留下的划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她取出炭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圈,圈内点一点,如同昨夜地图上的“待探”标记,似乎在标记着一个未知的危险。

苏婉打开药箱,取出几包干草药,逐一仔细检查。她将黄芩、艾草分开放置,又从角落摸出一小包粗盐,小心包进布中,塞回箱底,动作熟练而谨慎。

李骁站在院中,手按在短刀柄上,一动不动,眼神紧紧盯着西坡那串铜片。风过时,铜片轻碰,发出极细微的“叮”声,仿佛在提醒着他危险的临近。

李震坐回桌前,从袖中取出残砖,翻到背面。他拿起炭笔,沿着那道裂痕,一笔一划写下“张”字,笔画粗重,压着裂口,仿佛要将两个字钉在一起,心中充满了对张大户的愤恨。

窗外,天色微明,远处山脊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起来。

李瑶忽道:“他皮囊里的东西,可能是信。”

李震点头,分析道:“所以他不敢跑,也不敢藏,怕信损了。”

“我们可以造一封假信。”李瑶目光微闪,提出自己的想法。

“不急。”李震将残砖收进袖中,冷静地说,“他带的是真消息,我们若突然变假,反而露馅。先让他报一次实情,等他再来,才好做局。”

李骁皱眉,担忧地说:“他若再来,未必走明路。”

“那就让他走暗路。”李瑶轻声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陷阱不止在后山。”

李震看了她一眼,未置可否。他起身走到粮袋旁,解开一袋粗盐,抓了一把在手心。盐粒粗粝,映着晨光泛白。他慢慢收紧手指,盐从指缝间漏下,落回袋中,心中在谋划着下一步的计划。

“从今天起,工分照记,但不再当众兑盐。”他说,“盐袋挪进主屋,夜里上锁。打水、劈柴的活,分段安排,不许扎堆。”

李瑶立刻会意,说道:“对外就说盐快没了,省着用。”

“对。”李震点头,“让他回去报:李家存粮不足一月,流民人心浮动,有人想走。”

苏婉接道:“药箱也少开。我昨夜已把黄芩焙干分装,以后只说药材将尽,不敢多用。”

李骁冷哼一声:“装穷示弱?”

“不是装。”李震目光沉静,解释道,“是藏。我们真正的底牌,不是盐,不是米,是没人知道我们有多少。”

他顿了顿,严肃地说:“张大户想知道我们几斤几两。那就让他看个大概,别看全相。”

院外传来脚步声,轻而急。

王二回来了。他进门未语,先扫了一眼院中众人,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才对李震道:“他往东南去了,进了一片林子,有个草棚,待了半刻钟才出来。”

“棚里有人?”李震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觉。

“不知。他进去时,棚帘放着。出来后,手空着,但走路比来时轻。”

李震眼神一凝,心中猜测着草棚里的情况。

“他把东西留下了。”李瑶低声道。

“或是取了新的。”李震缓缓道。

李骁立刻道:“我去搜那棚子。”

“不行。”李震断然拒绝,“那是诱饵。你一去,就中计了。”

“那怎么办?”李骁焦急地问道。

“等。”李震声音低沉而坚定,“等他再来。我们不动,他就不敢信自己看到的。一动,就乱了。”

王二忽然开口,语气坚定:“我可以去。”

众人一怔,都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我曾在张大户家扛过活,认得几个老仆。”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若混进去,或许能探些底。”

“你疯了?”李骁厉声说道,“你脸上这疤,就是他们留的!”

王二不语,只将手缓缓握紧,眼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李震盯着他,良久才道:“不急。现在去,你活不过半日。”

他转向李瑶:“你把今日工分簿收好,别让人看见。从明日起,记双账——墙上那本,写少些;我屋里那本,记实数。”

李瑶点头,将树皮簿卷起,塞进怀中,动作迅速而利落。

苏婉提来一桶水,倒入锅中。她舀了一小撮盐,手腕微倾,盐粒落进水里,发出极轻的“沙”声。她没搅动,任盐沉底,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能顺利度过。

李震看着那口锅,忽然道:“从今日起,汤里少放盐。就说盐快没了,只能省着救急。”

苏婉点头,将盐罐盖紧。

李骁站在院中,解下腰间铜片,一块块取下,握在手中。他低头看着那些铜片,边缘已有些发暗,像是沾了泥土,心中满是无奈和愤怒。

他没再说话,转身走向后山,步伐坚定,似乎在积蓄着力量。

李瑶走到墙边,用炭笔在“李记永昌”下方,轻轻画了一道横线。线未封口,断在“张”字该写的位置。

她收笔,指尖在断口处停了停,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决心。

院外,晨风掠过草坡,铜片轻响了一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一场较量。

王二站在井边,低头看着水中倒影。他抬起手,摸了摸耳侧那道旧疤,指腹顺着疤痕滑下,停在颈侧,心中满是仇恨和痛苦。

他忽然弯腰,从井沿下摸出一块松动的石砖,从砖缝里取出一张折叠的草纸。

纸上画着李家坳的简图,井、灶、粮堆、药区,一一标注。

他盯着那张图,瞳孔微缩,意识到敌人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得如此清楚,心中充满了危机感。

远处山道上,那个青衣人正拄着竹杖,缓缓前行。他腰间皮囊空了,脚步却比来时快了许多,似乎带着某种使命。

风过林梢,草棚帘动。

棚内土台上,一张未写完的信纸摊开着,墨迹未干,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