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135章 冬日疫病再肆虐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135章 冬日疫病再肆虐

作者:书香ok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06:05

寒潮来得毫无征兆。前夜还只是风紧,次日清晨,宁远堡外的流民营已是一片死寂,唯有断续的咳嗽声从草棚间传出。一名炭车夫倒在入城查验的栅栏前,口鼻溢血,皮肤滚烫,守卫尚未反应,他已抽搐着断了气。

李毅带人封锁了西岭入口,炭车尽数扣押。他蹲在尸体旁,掀开那人粗麻外衣,胸膛上布满暗红斑疹,指尖触之,皮下有硬结。他未说话,只朝身后抬手,两名暗卫立刻上前,将尸体裹入油布,拖向城外焚化坑。

消息传到县衙时,苏婉正在翻阅上月药库账目。她合上册子,起身便走,未穿外袍,只披了件厚毡斗篷。流民营距城三里,她徒步而行,途中遇一老妇抱着昏睡的孩童跪在路边,额头烫得吓人。苏婉伸手探其鼻息,呼吸短促,喉间有痰鸣。

她解开斗篷,将孩子裹住,抱在怀中前行。

营地已被临时划为禁地,守卫持矛立于四周。苏婉踏入第一顶帐篷,三名孩童并排躺在草席上,呼吸急促,面色潮红。她逐一诊脉,指尖触到寸口,脉象浮数而紧。她取出银针,在患儿曲池、合谷二穴各刺一针,又从随身布囊中取出小瓶,倒出几粒黑色药丸,喂入其中一人嘴中。

“风寒入里,热毒壅肺。”她对随行医者道,“立即调酒精,每帐喷洒,所有用具煮沸。病患不得混居,按症状分三区安置——发热者入东区,咳嗽未热者入中区,退烧七日无症者方可入西区。”

无人应声。一名老郎中颤声道:“夫人,这……可是伤寒,历来无药可医,只待天命。您这分什么区,怕是徒劳。”

苏婉未答,只命人取来铁盆,倒入半瓶透明液体,划火点燃。火焰腾起,蓝白火舌舔舐盆壁,她将针具逐一放入火中灼烧,再浸入另一盆清液。

“此为酒精,可杀病气。”她当众将针刺入自己指尖,挤出一滴血,滴入清液中,“病从口鼻入,非天罚,亦非鬼祟。若你们不信,可看此血,三日不腐,则法可行。”

老郎中退后半步,再不言语。

入夜,东区帐篷增至十七顶,病患逾百。退热药仅余三百剂,按此速度,不足五日。李瑶在县衙灯下翻查药市交易记录,指尖停在三日前的条目上——柴胡、黄芩、连翘,七家药行同时停售,库存清空。她调出邻县通报,板蓝根价格三日翻倍,民间抢购成风。

她立即命人备马,直奔主院。

李震正在查看北境雪情图,见李瑶进来,见她神色,便知有异。

“平西王断药。”她将账册递上,“七家药行同日停售,动作整齐,绝非巧合。他要借疫病压垮流民,乱我民心。”

李震翻动账册,目光停在“柴胡”一项,良久未语。他起身走到架前,取出一本厚册,封皮题《本草纲目》,纸页泛黄,却是空间拓本,字迹清晰如新。他翻至“板蓝根”条目,细读药性:“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治温毒发斑,痄腮喉痹。”

他合上书,问:“库存多少?”

“城北药田尚有三百斤干品,可熬汤剂。”

“明日开锅。”李震道,“每户两碗,免费发放。设点三处,由锦衣卫监督,不得掺水、不得克扣。”

李瑶迟疑:“老医者皆言板蓝根力弱,恐难退高热,若服后无效,反失民心。”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着有效。”李震道,“你去调人手,登记服药者姓名、症状、体温。每日报我,三日为限。”

次日清晨,三口大锅在流民营外架起,药香弥漫。李毅带二十名锦衣卫立于锅旁,手持量勺,逐一登记领药者信息。百姓起初观望,仅十余人领取。一名老农捧碗迟疑,苏婉亲自上前,接过碗,当众饮下半碗。

“此药无毒,退热有效。”她将空碗递回,“若你信不过我,可看我是否倒下。”

人群静默片刻,终于有人上前领药。

第三日,数据呈至李震案前:服药者共一千二百一十七人,其中高热者三百二十八人,退烧二百九十六人,有效率八成五。咳嗽减轻者九成以上。东区新增病患数量首次下降。

苏婉在临时医案前写下最后一份记录,抬头见李震走入。

“板蓝根有效。”她说,“但需配合分诊、消毒、隔离。单靠一味药,压不住疫情。”

李震点头:“已下令全城推广。各坊设消毒点,每日喷洒酒精。流民暂不得入城,康复者须隔离七日方可安置。”

苏婉正欲答话,忽听东区传来喧哗。一名年轻妇人挣脱守卫,抱着孩子冲向大锅,跪地哭喊:“求你们再给一碗!我男人快不行了!”

苏婉快步上前,那男子躺在草席上,呼吸微弱,唇色发紫。她探其脉,细若游丝,指尖刚触寸口,男子猛然呛咳,一口黑血喷出,溅在她袖口。

她未退,只唤人取来针具,刺入内关、神门二穴,又命人将最后一剂退热药灌入。男子喉间咯咯作响,气息渐稳。

“能活。”她说。

人群围拢,有人开始跪拜。一名老者颤声高呼:“李家公,活命之恩,永世不忘!”

呼声渐起,连绵不绝。

李震立于营地高台,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未说话。李瑶走来,低声禀报:“三处药点已发药八百余剂,库存尚余五十斤。城北药田正在抢收,预计明日可补新货。”

“平西王那边?”他问。

“无动静。七家药行仍闭门,但昨夜有商队试图从侧道运入黄芩,被李毅截获,尽数焚毁。”

李震冷笑:“他想断药,我们就用土方。他若再压,我们就教百姓自己种。”

他转身欲走,忽见苏婉从东区走出,斗篷上沾着血迹,袖口裂开一道口子。她脚步未停,直奔西区帐篷,掀帘而入。

李瑶跟上:“母亲还是不肯休息。”

“她能撑多久?”李震问。

“三天没合眼。但她若倒下,整个防疫就乱了。”

李震沉默片刻,下令:“调两名医者轮替,强行换她下来。若她不从,就说我说的——防疫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

当夜,气温骤降,北风穿营,帐篷簌簌作响。苏婉被两名医者架出西区,她挣扎着喊:“那个紫斑患儿还没退烧!让我回去!”

医者不语,只将她扶上马车。车轮启动,她趴在窗边,望着渐远的营地灯火,忽然抬手,将一枚药丸塞入口中。

李瑶在县衙清点新到的酒精桶,忽然听见脚步声。李毅走入,左臂缠着新布,血迹已干。

“西岭炭车夫的尸检结果。”他递上一份纸条,“肺部有炭末沉积,结合斑疹、高热,应是炭疽病。他不是普通车夫,是平西王故意放进来的人。”

李瑶盯着纸条,指尖发冷。

“他想用疫病当刀。”她低声说。

“现在刀断了。”李毅道,“但我们得防第二把。”

李瑶抬头:“你怀疑还有人潜入?”

李毅未答,只将一张名单放在桌上——今日领药的流民名册,其中三人的籍贯栏为空。

她正欲细看,忽听城外传来钟声。三长两短,是紧急集合令。

李震披甲而出,见李瑶持册奔来。

“名单有问题。”她将册子递上,“三名流民无籍贯,无保人,今日领药后未归营,行踪不明。”

李震翻看名册,目光停在其中一行,笔迹略斜,墨色偏淡,与他人不同。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枚假币——正是前日从西岭矿道缴获的那枚“晟通”。他将名册与假币并置,对着灯火。

名册上的“通”字,末笔拖长,与假币上刻意模仿却歪斜的“晟”字,笔锋走向一致。

他缓缓将假币翻转,裂口处那层极薄的铜箔,仍嵌在夹层中。

李瑶盯着那枚假币,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们不是只在钱里藏标记……他们在人身上,也刻了记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