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 > 第86章 格物院的 “新发明”

东宫格物院的晨光刚漫过实验台,沈砚就蹲在一堆铜铁零件前,手里拿着根打磨光滑的铜管,对着图纸比划。

实验台上摊着的,是他画了三天的 “蒸汽船模型” 图纸。

船体用松木打造,船舱里装着迷你铜锅,铜锅连接着活塞,活塞再带动船桨,只要点燃铜锅下的柴火,蒸汽就能推动船桨转动,让船自己在水里走。

“沈砚哥哥,这玩意儿真能自己动?不用人划桨吗?” 李烨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木轮,好奇地问。

他一大早就在格物院门口等着,就想看看沈砚说的 “会自己跑的船” 到底长啥样。

沈砚笑着点头,把铜管塞进活塞里:“当然不用,你看这铜锅,烧开水产生的蒸汽能推活塞,活塞带动船桨,跟指南车靠磁石指方向一个道理,都是‘借力’。”

护林甲从他领口探出头,对着铜锅 “嘶嘶” 叫,小爪子还想碰锅里的水,被沈砚一把按住:“别乱碰,一会儿烧开水烫到你。”

接下来的两天,格物院彻底变成了 “造船工坊”。

沈砚带着东宫工匠,先把松木锯成船形,船体约莫三尺长,宽一尺,船舱留了个方形口子,用来放铜锅;铜锅是西市铜匠特制的,锅底薄,容易加热,锅盖连着根铜管,能把蒸汽导进活塞里;活塞则是用硬木和铜片组合的,推起来 “咔嗒” 响,灵活得很。

李烨也没闲着,一会儿帮着递钉子,一会儿帮着打磨船桨,虽然经常帮倒忙 —— 比如把钉子钉歪,把船桨磨得一边厚一边薄,但架不住他热情高,沈砚也不忍心拦着。

“沈砚哥哥,你看我磨的船桨!是不是比工匠叔叔磨的还光滑?” 李烨举着磨得坑坑洼洼的船桨,一脸得意。

沈砚忍着笑,点了点头:“不错,再磨磨就能用了。”

护林甲蹲在船桨旁,对着上面的坑洼 “嘶嘶” 叫,像是在嘲笑 “这也叫光滑”。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蒸汽船模型大功告成。

船体刷了层桐油,防水又亮堂;铜锅稳稳地嵌在船舱里,铜管连接着活塞,活塞下面连着船桨;船尾还挂着面小旗子,上面写着 “格物院” 三个字,是李烨亲手画的,歪歪扭扭却很显眼。

“走!去东宫的荷花池试船!” 李烨兴奋地抱起船模型,就往荷花池跑,沈砚和护林甲赶紧跟上去,生怕他摔了。

荷花池就在格物院旁边,池水清澈,还开着几朵粉色的荷花,正好用来试船。

沈砚把船模型放进水里,又往铜锅里加了半锅水,点燃锅底的柴火 —— 柴火是用松针和干草做的,容易点燃,火力也适中。

李烨蹲在池边,眼睛瞪得溜圆,紧紧盯着船模型,连大气都不敢喘。

护林甲趴在他肩膀上,小爪子扒着他的衣领,也跟着盯着船。

没过多久,铜锅里的水开始冒热气,“咕嘟咕嘟” 地烧开了,蒸汽顺着铜管涌进活塞里 ——“咔嗒” 一声,活塞猛地往前推,带动船桨划了一下,船模型真的往前移动了一寸!

“动了!真的动了!” 李烨兴奋地跳起来,差点掉进荷花池里,幸好沈砚及时拉住他。

可没高兴多久,问题就出现了 —— 活塞只推了一下就不动了,蒸汽从铜管缝隙里漏了出来,“嘶嘶” 地冒白烟。

“怎么不动了?” 李烨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蹲在池边,委屈地看着船模型,“是不是我磨的船桨不好用?”

沈砚走过去,检查了一下活塞和铜管,发现是铜管和活塞的衔接处不够紧密,导致蒸汽泄漏:“不是船桨的问题,是铜管没封好,蒸汽跑了,推不动活塞。”

他从怀里掏出块蜂蜡,加热后涂在衔接处,“这样就能把缝隙堵上,蒸汽就不会跑了。”

重新加热铜锅,这次蒸汽没有泄漏,活塞连续推动船桨,船模型在荷花池里稳稳地往前跑,速度比人用手划还快,船尾的小旗子被风吹得飘了起来。

“太厉害了!沈砚哥哥,你太牛了!” 李烨高兴得直拍手,还想伸手去抓船模型,结果没站稳,“扑通” 一声掉进了荷花池里,溅起一大片水花。

沈砚赶紧跳下去,把他捞上来 —— 幸好池水不深,只到李烨的腰。

李烨浑身湿透,头发上还挂着片荷叶,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得合不拢嘴:“水里好凉快!沈砚哥哥,咱们再让船跑一圈!”

护林甲蹲在池边,对着水里的李烨 “嘶嘶” 叫,小爪子还拍了拍水面,像是在嘲笑他 “笨手笨脚”。

就在这时,东宫太傅李谦路过荷花池,看到沈砚和李烨在玩 “蒸汽船”,还把太子弄湿了,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沈侍读!你身为东宫侍读,不教太子读书,反而带他玩水,还让他掉进池里,成何体统!”

沈砚赶紧让李烨去换衣服,转身对着李谦道:“太傅,这不是玩水,是在测试‘蒸汽船模型’,这船不用人划桨,靠蒸汽就能自己走,以后能用到航船上,比普通的船快三倍,是利国利民的发明。”

“发明?” 李谦冷笑一声,指着船模型,“不过是个小孩子的玩具,也敢称‘发明’?沈侍读,你整天教太子这些‘奇技淫巧’,耽误太子学习经史,要是被陛下知道了,你担得起责任吗?”

“太傅此言差矣。” 沈砚走到船模型旁,重新点燃柴火,“这蒸汽船并非‘玩具’,若是放大到真船大小,能载百人,日行千里,不管是漕运粮食,还是军队出征,都能用得上。去年江南漕运,因船速慢,粮食延误,导致多地饥荒,若是有了蒸汽船,怎会有此等事?”

船模型在水里稳稳地跑着,李谦看着它不需要人划就能自己移动,脸色有些难看,却还是嘴硬:“就算这船有用,也不该让太子参与,太子当以经史为重,而非沉迷这些‘市井小技’。”

“太傅,” 李烨换好衣服,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本《格物入门》,“沈砚哥哥教我的‘格物之学’很有用,能懂很多道理,比读那些‘之乎者也’有意思多了!而且父皇也说,‘格物之学’能利国利民,让我多学呢!”

李谦没想到李烨会帮沈砚说话,愣了一下,再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冷哼一声:“哼,我会把今日之事禀报陛下,让陛下评理!” 说完,甩着袖子走了。

“沈砚哥哥,他会不会真的告诉父皇?父皇会不会怪我们?” 李烨有些担心地问。

沈砚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放心,陛下明事理,知道这蒸汽船的好处,不会怪我们的。而且咱们再改进改进,把蒸汽船做得更好,等陛下看到了,说不定还会夸我们呢!”

接下来的几天,沈砚和李烨继续改进蒸汽船模型 —— 把铜锅换成更大的,增加了两个活塞,让船桨能连续划动;还在船底加了块铁板,让船更稳,不容易侧翻。

护林甲也没闲着,经常蹲在实验台上,对着零件 “嘶嘶” 叫,像是在 “提建议”—— 比如它发现铜锅下面的柴火不够旺,就会叼来几根松针,放在柴火堆里;看到船桨歪了,就用小爪子把它拨正。

终于,改进后的蒸汽船模型能在荷花池里连续跑半个时辰,速度也快了不少,还能载着李烨的小玩具车,稳稳地往前跑。

李烨兴奋地拉着沈砚,要去御书房给皇帝看。

沈砚拗不过他,只能带着船模型,跟着他去了御书房。

皇帝正在批奏折,看到他们来了,笑着问:“烨儿,你不在东宫读书,带着沈侍读来御书房,有什么事吗?”

“父皇!沈砚哥哥做了个‘会自己跑的船’,不用人划桨,靠蒸汽就能动,可厉害了!我带您去看看!” 李烨拉着皇帝的手,就往御花园的池塘走。

皇帝跟着他们来到池塘边,沈砚把蒸汽船模型放进水里,点燃柴火。很快,船模型就稳稳地跑了起来,还载着个小灯笼,在水面上划出一道波纹。

皇帝看得眼睛一亮,忍不住走过去,蹲在池边,仔细观察船模型的结构:“这船真的不用人划?靠这铜锅里的蒸汽就能动?”

“回陛下,是的。” 沈砚点头,“若是将模型放大,用更大的铜锅和活塞,就能造出能载人、载货的蒸汽船,比普通的船快三倍,还能节省人力。以后江南漕运、军队出征,都能用得上。”

皇帝站起身,拍了拍沈砚的肩膀,笑着说:“好!好!沈侍读果然有格物之才!这蒸汽船若是能造出来,便是我大唐的一大幸事!朕准你在格物院继续研发,所需材料,不管是铜铁还是木材,都从工部申领,任何人不得阻拦!”

“谢陛下!” 沈砚躬身谢恩。

李烨也高兴得跳起来:“父皇!我也要帮沈砚哥哥做蒸汽船,以后造出大的蒸汽船,我要坐着它去江南!”

皇帝笑着点头:“好!朕等着烨儿坐着蒸汽船,去江南巡查!”

护林甲蹲在沈砚肩膀上,对着皇帝 “嘶嘶” 叫,小爪子还拍了拍船模型,像是在 “邀功”。

皇帝看着它,笑着说:“这护林甲也立了功,赏它一串葡萄!”

小太监赶紧将皇帝手边一串水灵灵的葡萄端过去。

护林甲毫不客气,立马跳过去,抱着葡萄啃了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从御书房回来,李谦听说皇帝不仅没责怪沈砚,还支持他研发蒸汽船,脸色彻底垮了。

他原本想在皇帝面前告状,没想到反而让沈砚得了赏,心里暗暗后悔,却也不敢再找沈砚的麻烦。

接下来的日子,沈砚在格物院忙碌起来,一边画蒸汽船的正式图纸,一边联系工部的工匠,准备打造真正的蒸汽船。

李烨每天都会来格物院帮忙,虽然还是经常帮倒忙,但也学了不少格物知识,甚至能说出 “蒸汽推动活塞” 的原理了。

护林甲则成了格物院的 “监工”,每天蹲在实验台上,盯着工匠们干活,要是看到谁偷懒,就会对着他 “嘶嘶” 叫,吓得工匠赶紧加快速度。

这天傍晚,沈砚画完蒸汽船的正式图纸,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充满了期待。

用不了多久,真正的蒸汽船就会在大唐的江河上航行,而这,只是格物之学改变这个时代的开始。

李烨拿着图纸,兴奋地说:“沈砚哥哥,等蒸汽船造好了,咱们第一个去江南,看看江南的风景,还能去找小蛮姐姐,让她看看咱们的发明!”

沈砚笑着点头:“好!等蒸汽船造好了,咱们就去江南!”

护林甲像是听懂了,对着他们 “嘶嘶” 叫,小爪子还拍了拍图纸上的蒸汽船,像是在 “赞同” 这个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