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 > 第70章 东宫首课,放大镜 VS 阴阳眼

长安的晨光刚漫过东宫的琉璃瓦,崇文殿的窗纸就被照得透亮,连窗棂上雕的缠枝莲纹都透着暖意。

沈砚穿着新赐的绯色侍读袍,领口绣着暗纹云鹤,手里攥着个沉甸甸的布包,站在殿门口。

这是他当东宫侍读的第一堂课,面对的还是个八岁就开了阴阳眼的太子,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前几天还在斩邪司砍妖,今天就得变 “教书先生”,角色转换快得跟翻书似的。

“沈砚哥哥!你可算来了!”

殿内突然炸起清脆的孩童嗓音,李烨穿着鹅黄色常服,踩着小靴子 “噔噔噔” 跑过来。

圆乎乎的脸蛋上满是期待,肉乎乎的手直接拽住沈砚的袍角,“你昨天说要讲哪吒抽龙筋,现在就讲好不好?我都等一早上了!”

沈砚笑着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指尖能摸到小家伙发间的红宝石发簪:“先上课,上完课不仅讲哪吒,还教你玩个比混天绫还厉害的‘宝贝’,怎么样?”

他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个巴掌大的物件 —— 紫檀木边框打磨得光滑趁手,中间嵌着块透亮的琉璃片,边缘圆润得能映出人影,正是托阴市胡月定制的 “改良放大镜”,比他之前在西市见的粗制琉璃镜清晰三倍。

“这是啥?” 李烨好奇地伸手去摸,指尖刚碰到琉璃片就 “哇” 了一声,眼睛瞪得溜圆,“好亮!比我娘的铜镜还清楚!能照见我脸上的痣!”

“这叫‘放大镜’。” 沈砚把放大镜递给李烨,指了指窗台上的兰草,“你拿着它对准叶子上的露珠,看看能发现啥。”

沈砚早观察过,崇文殿朝东,清晨的露珠挂在兰草叶上,正好用来演示 “光的折射”,既直观又不枯燥,比讲 “光沿直线传播” 好理解多了。

李烨听话地举着放大镜对准露珠,阳光透过琉璃片和露珠,“唰” 地在桌面上聚成个刺眼的光斑。

小家伙吓得赶紧缩回手,又忍不住凑过去看:“好亮!像小太阳!烫不烫啊?”

沈砚趁机引导:“你慢慢挪角度,看看光斑能不能动?再瞅瞅露珠里的叶子,是不是比平时清楚?”

小家伙照着做,果然发现光斑能跟着放大镜跑,露珠里的叶脉根根分明,连叶面上的细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一只芝麻大的蚜虫在爬。

“哇!” 李烨兴奋地蹦起来,举着放大镜跑到兰草旁,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喊,“沈砚哥哥!我能看见虫子的腿!它有六条腿!”

护林甲也凑过去,对着放大镜里的蚜虫 “嘶嘶” 叫,小爪子伸进去想抓,结果 “咚” 地撞在琉璃片上,疼得它缩成一团,引得李烨哈哈大笑,连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沈砚坐在旁边的胡床上,看着一人一宠的互动,心里的紧张感渐渐散了 —— 看来教太子不用照本宣科,用 “玩” 的方式教知识,比让他背《论语》管用多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 “笃笃” 的脚步声,伴着太监尖细的通报:“东宫太傅李大人到 ——!”

沈砚心里 “咯噔” 一下 —— 早听李羡说过,东宫太傅李谦是李儒的亲侄子,跟他叔叔一个德行,满脑子 “经史至上”,最瞧不上 “格物、匠艺” 这些 “旁门左道”。

果不其然,一个穿青色朝服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面容跟李儒有七分像,眼神里带着股 “老子最懂” 的傲慢,扫过沈砚手里的放大镜,嘴角瞬间撇成 “八” 字,跟见了脏东西似的。

“沈侍读,” 李谦走到沈砚面前,语气里的嘲讽都快溢出来了,“陛下让你来教太子经史子集、修身养性,你倒好,拿个‘市井玩物’糊弄殿下,这就是你吹嘘的‘格物之学’?”

他指着李烨手里的放大镜,声音又尖又利,“这玩意儿无非是琉璃打磨的小镜子,西市小贩三文钱就能买一个,也配进东宫当‘教具’?市井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沈侍读还是别误了殿下的学业!”

李烨听了不乐意了,把放大镜护在怀里,皱着小眉头反驳:“李太傅,这不是玩物!沈砚哥哥用它能看见小虫子,还能聚光,比你的《论语》有意思多了!”

李谦脸色一沉,对着李烨躬身行礼,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殿下,您是储君,当以经史为重,这些旁门左道只会让您分心。沈侍读出身草莽,不懂东宫教学规矩,臣建议……”

“李太傅先别急着扣帽子。” 沈砚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他站起身,从李烨手里拿过放大镜,走到李谦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底气,“太傅说这是‘市井小技’,不如咱们当场试试?请太傅转过身,对着阳光。”

李谦愣了一下,虽然不情愿,但在太子面前也不能失了风度,只能不情不愿地转身。

沈砚举起放大镜,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镜片,精准地在李谦的朝服后背上聚成个铜钱大的光斑。

起初李谦没在意,还哼了一声 “故弄玄虚”,可没过片刻,他突然 “哎哟” 一声,手忙脚乱地挠后背:“什么东西?烫得慌!跟被火燎了似的!”

沈砚笑着收起放大镜,指了指他的后背:“太傅您看,这可不是普通的琉璃镜。阳光透过它能聚成强光,温度够点燃干草,要是用来对付怕光的妖邪,比符咒还管用。”

他话锋一转,又道,“而且太傅昨晚怕是没睡好,朝服上沾了不少‘脏东西’,用放大镜一看便知。”

李谦疑惑地回头,可后背看不见,只能让旁边的小太监帮忙看。

小太监凑过去一看,脸色瞬间白了,结结巴巴地说:“大、大人,您的朝服上…… 有只飞蛾,还在动!翅膀上有绿粉!”

李谦吓得赶紧脱朝服,只见后背上爬着一只指甲盖大的飞蛾,翅膀泛着诡异的绿光,正是昨晚潜入他房中的 “吸魂蛾”。

这妖物专吸人精气,被缠上的人会日渐萎靡,他却浑然不知,还以为是自己读书太累。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 李谦吓得后退一步,朝服都掉在了地上,脸色白得跟纸似的。

沈砚捡起飞蛾,用放大镜对着它,让李谦看清:“这是‘吸魂蛾’,晚上趁人熟睡时钻进房里,用口器吸精气。太傅昨晚是不是觉得头晕乏力、手脚发冷?就是它搞的鬼,再被缠几天,怕是连早朝都上不了了。”

李谦这才反应过来,难怪他昨晚总觉得浑身发冷,翻来覆去睡不着,原来不是读书累的,是被妖物缠上了!

他看着沈砚手里的放大镜,又看了看地上的吸魂蛾,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刚才的傲慢早没了踪影,只剩下尴尬和后怕,声音都发颤:“这、这放大镜竟有如此用处…… 是下官孟浪了,沈侍读勿怪。”

“太傅也是为了太子学业,沈砚明白。” 沈砚笑着摆手,给了他个台阶下 —— 毕竟是东宫太傅,真把人逼急了,以后在东宫也不好做事。

李烨在旁边拍着手笑:“我就说沈砚哥哥的宝贝厉害吧!李太傅,你以后可别再说它是玩物了!” 李谦尴尬地咳嗽两声,对着李烨躬身道:“殿下说得是,是下官见识浅薄。”

李谦再也待不下去,借口 “还有公务要处理”,匆匆逃离崇文殿,连掉在地上的朝服都忘了拿,还是小太监抱着朝服一路追出去的,活像个落荒而逃的丧家犬。

等李谦走了,李烨凑到沈砚身边,仰着小脸好奇地问:“沈砚哥哥,你怎么知道李太傅被妖蛾缠上了?是不是你早就看见啦?”

沈砚摸了摸他的头,半真半假地说:“昨晚我回斩邪司时,看见一只吸魂蛾往太傅府的方向飞,当时没在意,没想到真缠上了太傅。幸好有放大镜,不然太傅还被蒙在鼓里呢。”

其实沈砚也是猜的 —— 吸魂蛾喜欢往阴气重的地方钻,李谦常年闷在书房读死书,阳气弱,又住在东宫附近的太傅府,简直是妖物的 “理想目标”。

刚才用放大镜聚光时,他故意往李谦后背上照,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发现异常,没想到还真撞对了,也算是歪打正着。

“那咱们用放大镜抓妖蛾吧!” 李烨兴奋地举着放大镜,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东宫肯定还有很多妖物,我能用阴阳眼看见,再用放大镜找,肯定能抓光它们!” 沈砚笑着点头:“好啊,不过得先把今天的课上完 —— 刚才只看了露珠,现在教你‘露水是怎么来的’,学会了咱们再抓妖,怎么样?”

他带着李烨走到窗台上,指着兰草叶上的露珠:“你看,这些露珠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空气里的‘水汽’变的。晚上温度低,水汽碰到冷的叶子,就会变成小水珠,这叫‘液化’。” 李烨似懂非懂地眨眨眼,突然拍手道:“液化?是不是像云朵出汗了,滴在叶子上?”

沈砚被逗得哈哈大笑,眼泪都快出来了:“差不多!不过不是云朵出汗,是空气里的水汽遇冷变的。就像夏天把冰放在蜜水碗里,碗外面会有水珠,跟这个道理一样。”

他怕李烨听不懂,特意举了个生活化的例子 —— 唐朝夏天有冰窖,贵族家里常把冰放在瓷碗里降温,李烨肯定见过碗外结水珠的场景。

果然,李烨眼睛一亮:“我知道!上次母后把冰放在蜜水碗里,碗外面全是水珠,我还以为是碗漏了呢!原来那也是水汽变的!沈砚哥哥,你懂得真多!”

护林甲在旁边 “嘶嘶” 叫,小爪子还拍了拍露珠,结果把露珠拍掉了,引得李烨又笑了起来,连兰草叶都跟着晃。

接下来的时间,沈砚教李烨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家 —— 能看见蚂蚁嘴里叼的米粒,还能看见蚂蚁的触角在 “交流”。

观察树叶纹理 —— 能看清叶脉的走向,甚至能看见叶子上的小孔。

他还让李烨尝试 “聚光点燃干草”,可惜早上露水重,干草太湿,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李烨却玩得不亦乐乎,连平时最讨厌的 “上课” 都觉得有趣,嘴里还念叨 “比背《三字经》有意思多了”。

快到午时的时候,小太监来传膳,李烨还意犹未尽,拉着沈砚的手不肯放:“下午我还要上课!我想看看蚂蚁怎么搬大虫子,还要学‘液化’!”

沈砚笑着答应:“好,下午咱们继续。不过现在得去吃饭,不然肚子该饿了 —— 听说今天有你爱吃的糖蒸酥酪,再不去就被宫女姐姐分光了。”

李烨一听有糖蒸酥酪,立马松开手,拉着沈砚往膳房跑,小短腿倒腾得飞快,护林甲趴在沈砚肩膀上,小眼睛盯着前方,像是也在期待甜点,连 “嘶嘶” 声都带着兴奋。

路过东宫花园时,正好撞见皇后带着宫女散步。

皇后穿着朱红襦裙,发髻上插着累丝嵌宝金钗,看见李烨拉着沈砚的手,笑得一脸欣慰:“沈侍读,辛苦你了。以前烨儿最讨厌上课,今天却这么高兴,看来你教得很好。”

沈砚躬身行礼:“娘娘过誉了,太子聪慧,一学就会,是臣的运气好。”

“你就别谦虚了。” 皇后笑着说,语气里满是认可,“刚才李谦来给我请安,说你用‘奇物’帮他找出了身上的妖蛾,还夸你‘格物之学确有妙用’。看来之前是我们小看了‘格物’,以后你尽管教,有什么需要东宫配合的,尽管开口。”

她还特意叮嘱旁边的小太监,“以后沈侍读在东宫授课,按‘侍读规格’供应茶水点心,每天加一份糖蒸酥酪,不得怠慢。”

沈砚谢过皇后,心里松了口气 —— 有皇后的支持,以后李谦再想挑刺,也得掂量掂量,至少在东宫授课能顺畅不少。

李烨拉着皇后的手,兴奋地说:“母后,沈砚哥哥的放大镜可厉害呢!能看见小虫子,还能聚光,下午我要跟他学‘液化’,还要抓妖蛾!”

皇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娘支持你,不过要注意安全,别被强光伤了眼睛。”

午膳设在东宫的宜春院,桌上摆着七八道菜,有李烨爱吃的糖蒸酥酪、驼峰炙,还有沈砚爱吃的醋芹。

李烨特意让小太监给沈砚和护林甲也准备了一份糖蒸酥酪 —— 护林甲趴在盘子旁,小口小口地舔着,吃得满脸都是奶渍,活像个偷喝牛奶的小贼,引得宫女们都偷偷笑。

沈砚看着它的样子,又看了看旁边狼吞虎咽的李烨,心里突然觉得 —— 当东宫侍读好像也没那么 “焦虑”,反而多了些以前没有的乐趣,至少不用天天跟妖物的血打交道。

下午的课,沈砚教李烨用放大镜观察 “影子的变化”—— 随着太阳移动,影子会从短变长,再从长变短。

李烨觉得神奇极了,举着放大镜追着自己的影子跑,嘴里还喊 “影子跑啦!我要抓住它!”

笑声在东宫花园里回荡,连树上的麻雀都被惊得飞了起来。

护林甲也跟着凑热闹,追着李烨的影子跑,时不时喷出一口绿雾,把影子 “染” 成绿色,引得李烨笑得更欢了,差点摔个屁股蹲。

快下课时,秦小蛮突然 “噔噔噔” 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脸上满是兴奋:“沈砚!你托胡月做的‘听妖螺’做好了!我给你送过来了!”

她看到李烨,才想起这是东宫,赶紧躬身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烨好奇地凑过来,盯着秦小蛮手里的布包:“秦姐姐,听妖螺是什么?也是跟放大镜一样的宝贝吗?能看见妖物吗?”

秦小蛮刚要开口说 “能听妖物的声音”,沈砚赶紧拦住他,笑着对李烨说:“下午的课结束了,太子该去午休了。听妖螺是抓妖用的宝贝,明天再给你讲,好不好?”

他怕秦小蛮说出 “听妖螺是用来找妖物、砍妖物” 的话,吓到李烨 —— 虽然李烨有阴阳眼,但毕竟是个孩子,还是少接触血腥的抓妖事为好。

李烨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听话地点点头:“好,那明天沈砚哥哥要给我讲听妖螺,还要讲哪吒抽龙筋!不许忘!”

他跟着小太监去午休,临走前还不忘对护林甲挥挥手:“护林甲,明天见!我给你带糖吃!”

护林甲 “嘶嘶” 叫了两声,算是回应,小眼睛里满是期待 —— 显然记住了 “糖” 这个关键词。

等李烨走了,秦小蛮把听妖螺递给沈砚。

那是个用大海螺壳做的物件,里面嵌着铜制的管子,一头大一头小,跟现代的听诊器有点像,海螺壳上还刻着复杂的符文,是胡月特意请符师画的,能增强对妖气的感应。

“胡月说这玩意儿能听到妖物的‘超声波’,比镇魂尺还灵敏,连藏在墙里的妖物都能听着。” 秦小蛮挠挠头,一脸好奇,“不过我试了试,啥也没听到,你回头试试管用不。”

沈砚接过听妖螺,放在耳边试了试 —— 果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细微声响,甚至能听到花园里蜜蜂振翅的 “嗡嗡” 声,比普通人的听力灵敏三倍。

他心里一喜:“管用!以后查妖物更方便了,不用再靠护林甲瞎闻了!”

护林甲在旁边 “嘶嘶” 叫,像是在抗议 “我不是瞎闻”,小爪子还拍了拍听妖螺,好奇这玩意儿能听到什么。

秦小蛮看着沈砚手里的放大镜和听妖螺,羡慕得眼睛都直了:“你小子现在真是‘宝贝越来越多’,又是东宫侍读,又是斩妖司银甲卫,以后肯定前途无量!不像我,天天抓妖,浑身都是血腥味,连件新衣服都买不起。”

沈砚拍着她的肩膀,笑着说:“别羡慕我,你要是想学‘格物之学’,我教你 —— 比如怎么用放大镜找妖物的痕迹,怎么用听妖螺探妖气,保证比你用刀砍省力,还不用沾血。”

秦小蛮赶紧摇头,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算了算了,我还是喜欢用刀砍妖物,来得痛快!学那些玩意儿太费脑子,我怕学不会,到时候放大镜没玩好,还被妖物咬一口,那多丢人。”

秦小蛮顿了顿,突然想起正事,压低声音道,“对了,指挥使让我告诉你,影魅案有进展了 —— 从影魅的本体里提取出了‘九幽教’的符咒,跟之前鸣蛇身上的‘蝶形胎记’能对上,看来这两起案子都是九幽教在背后搞鬼,目标就是太子和吐蕃使者。”

“九幽教”起源不详,行事隐秘,斩邪司记载和多起妖邪伤人事件有关。

沈砚心里一沉 —— 九幽教接连搞出 “吐蕃副使案” 和 “影魅案”,现在又在东宫附近放吸魂蛾,显然是冲着太子来的,说不定还想搅乱朝局。

他握紧手里的放大镜,眼神变得严肃:“看来以后东宫的安全要更注意了。”

夕阳西下,东宫的琉璃瓦被染成金色,连空气都透着暖意。

沈砚站在崇文殿门口,手里握着放大镜和听妖螺,护林甲趴在他肩膀上,小眼睛盯着远处的晚霞,时不时 “嘶嘶” 叫两声。

而此刻,东宫太傅府里,李谦正对着放大镜发呆。

他想起白天沈砚用放大镜找出吸魂蛾的场景,又想起自己之前的傲慢,心里五味杂陈 —— 原来 “格物之学” 不是旁门左道,真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他叹了口气,让管家去西市 “胡记琉璃铺”,也想定制一个放大镜,说不定以后查妖物能用上,总不能每次都靠沈砚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