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 > 第60章 花魁归府探消息

教坊司二楼雅间的窗户敞着,初秋的风裹着楼下的丝竹声飘进来,混着桌上西域葡萄酒的醇香,倒有几分惬意。

可沈砚半点没心思享受 —— 他端着酒杯,眼神跟黏了胶水似的,时不时往楼下入口瞟,手里的筷子在酱牛肉盘子里戳来戳去,活像在给牛肉 “验尸”,连肉渣都快被他戳成泥了。

“你小子能不能别跟个盯梢的捕快似的?” 秦风一口干了杯里的酒,酒液顺着嘴角流到下巴,他随手用袖子一擦,留下道深色印子,“杨蓉蓉去采买胭脂布料,早去早回,你急什么?难不成真怕她跑了,没人帮你找琵琶姑娘?”

沈砚收回目光,干咳两声,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谁急了?我是担心耽误查案。吐蕃副使的案子压在头上,琵琶姑娘那边还没半点头绪,杨蓉蓉要是再不回来,咱们今天怕是白跑一趟,回头李指挥使又要念叨。”

“你就嘴硬吧。” 秦风挤眉弄眼,伸手拍了拍沈砚的肩膀,力道大得差点把他拍得呛着。

“上次在这儿跟杨姑娘聊诗,你可不是这副急模样,人家给你弹《霓裳曲》时,你眼睛都看直了。怎么,现在有了‘嫌疑人琵琶姑娘’,就忘了旧人?”

“秦队正!” 沈砚脸一红,赶紧打断他,“咱们是来查案的,不是来嚼舌根聊风月的!再胡说,我可跟小蛮告状,说你上次偷偷藏了二两银子想买酒喝!”

一提秦小蛮,秦风立马怂了,缩了缩脖子,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别别别,我不说了还不行吗?那丫头的长鞭,我可不想再尝第二回,上次追了我一个时辰,连铁甲都没挡住!”

两人正斗着嘴,楼下突然传来一阵侍女们的惊呼声,夹杂着 “姑娘回来了”、“这料子真好看” 的议论声,吵得跟炸开了锅似的。

沈砚眼睛一亮,跟弹簧似的弹到窗边,扒着栏杆往下看。

只见杨蓉蓉提着个绣着海棠花的食盒,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了件水绿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白菊,针脚细密得能看出是 “锦绣阁” 的手艺;鬓边别着支新鲜的秋菊,花瓣上还沾着露珠,衬得她皮肤白皙得像刚剥壳的鸡蛋,眉眼如画,走一步裙摆晃一下,活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人。

跟在她身后的丫鬟小桃,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边角露出的云锦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

那料子沈砚在西市见过,一尺就要半两银子,这一包怕是要花掉普通人家半年的生活费。

“哟,这杨姑娘可真会打扮。” 秦风也凑过来看,咂着嘴说,“这水绿色襦裙,就是西市‘锦绣阁’的新款,我上次陪小蛮去看,那掌柜的牛气得很,说这料子是给宫里娘娘做衣裳剩下的,十两银子一件,少一个子儿都不卖。”

沈砚没接话,心里却在盘算:教坊司花魁的收入果然不一般,这出手阔绰的样子,比斩妖司的银甲卫俸禄还高。不过也对,能让长安的达官贵人挥金如土,没点本事可不行。

他刚想下楼打招呼,雅间的门突然被 “吱呀” 一声推开,杨蓉蓉的贴身丫鬟小桃走了进来,对着沈砚福了一礼,声音脆生生的:“沈公子,我家小姐请您去二楼闺房一叙。”

“这么快就找你了?” 秦风拍了拍沈砚的后背,笑得一脸暧昧,眼睛都快眯成缝了,“去吧去吧,记得重点打探琵琶姑娘的消息,别光顾着跟杨姑娘聊诗,忘了正事 —— 要是误了查案,李指挥使第一个找你算账!”

沈砚瞪了他一眼,心里却有点打鼓:杨蓉蓉突然找自己,是单纯想聊天,还是察觉到了什么?他跟着小桃往后院闺房走,脚步放得很慢,脑子里快速过着待会儿要问的话,生怕露了马脚。

杨蓉蓉的闺房跟教坊司的喧闹截然不同,布置得雅致又温馨。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落款都是长安有名的文人;桌上摆着个青瓷花瓶,里面插着新鲜的桂花,香气淡雅得能让人静下心来;窗边的软榻上铺着狐狸皮垫子,一看就暖和得很。

杨蓉蓉正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个绣花绷子,针脚细密地绣着朵海棠花。

见沈砚进来,她放下绷子,脸上露出一抹浅笑,眼睛弯得像月牙:“沈公子来了,快坐,我刚从西市买了些好东西。”

沈砚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刚想开口说 “多谢姑娘相邀”,杨蓉蓉就端来一碗糖蒸酥酪,碗是上好的白瓷,上面还描着金边,酥酪上撒着层新鲜的桂花碎,香气扑鼻,光是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

“这是西市‘福记’的糖蒸酥酪,他家的酥酪最是香甜,用的是精挑细选的牛奶,还要在井里冰半个时辰才敢卖。”

杨蓉蓉把碗递到沈砚面前,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手指还轻轻捏着碗沿,像是在等他的评价。

沈砚接过碗,用小勺舀了一口 —— 酥酪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奶香和桂花的清香,比他在普通地摊吃的好吃十倍。

他忍不住眼睛一亮:“好吃!这酥酪比我之前吃过的都要绵密,桂花的香味也正好,不抢风头又能提味。”

杨蓉蓉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可没高兴两秒,嘴角又垮了下来,语气带着点酸意,跟吃了醋的小猫似的:“沈公子今日来教坊司,怕不是为了听我弹琴,也不是为了吃这糖蒸酥酪吧?”

沈砚心里咯噔一下,暗道 “来了”,赶紧打哈哈,语气装作毫不在意:“怎么会?我就是觉得教坊司的曲子好听,想来放松放松,顺便…… 顺便跟杨姑娘聊聊天,毕竟上次聊诗还没聊够呢。”

“聊聊天?” 杨蓉蓉挑了挑眉,手指绞着手里的绣花帕子,帕子都快被她绞出褶子了,“沈公子怕不是想跟我聊教坊司的其他姑娘吧?比如…… 那位弹琵琶的琵琶姑娘?”

沈砚心里一喜,正愁找不到机会提琵琶姑娘,没想到杨蓉蓉自己先开口了!

他赶紧装作惊讶的样子,瞪大了眼睛:“杨姑娘怎么知道我听说过琵琶姑娘?我也是昨天在斩妖司听同事说的,说教坊司有位琵琶弹得极好的姑娘,名字就叫琵琶,性子还挺特别。”

杨蓉蓉哼了一声,嘟囔道:“你倒是消息灵通,长安的新鲜事就没有你不知道的。那琵琶姑娘琴弹得确实好,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弹得满座皆惊,连吏部侍郎都夸她是‘长安第一琵琶手’。”

她顿了顿,语气更酸了,“就是性子冷得像块冰,平时除了练琴,很少跟人说话,连红妈妈劝她多接些客人,她都不乐意,架子大得很。”

沈砚听出话里有戏,杨蓉蓉不仅认识琵琶,还知道她的性子和名气,说不定能帮忙搭线。

他赶紧顺着话头追问,语气带着点 “好奇”:“哦?还有这么有性格的姑娘?我对琵琶也略懂皮毛,一直想找个高手请教,不知道杨姑娘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要是能听听她的琴声,就算没白来教坊司一趟。”

“你想找她?” 杨蓉蓉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委屈,像是被抢了心爱玩具的孩子,“我弹的琵琶就不好听吗?你上次还说我弹的《霓裳曲》是你听过最好听的,比太乐署的乐师弹得都好。”

沈砚心里暗笑,嘴上却赶紧解释,语气诚恳得很:“不是不是,杨姑娘弹的当然好听!我就是觉得,多听听不同人的琴声,能学到更多技巧 —— 比如琵琶姑娘擅长的快节奏曲子,我还没怎么研究过。等我跟她请教完,回来再跟你交流,到时候咱们一起琢磨新曲子,岂不是更好?”

这话算是说到杨蓉蓉心坎里了 —— 她最在意的就是 “和沈砚一起聊诗论琴”,一听这话,脸上的委屈立马少了大半,却还是故意刁难:“请教?那琵琶姑娘可不好说话,上次有个尚书公子想请她弹首曲子,她都直接拒绝了,我可不敢保证能请动她。”

“杨姑娘这么厉害,肯定有办法的。” 沈砚赶紧拍了个马屁,语气带着点 “崇拜”,“我知道杨姑娘在教坊司人缘好,姑娘们都愿意跟你亲近,红妈妈也给你面子。你就帮我问问,要是她不愿意,我也不勉强,绝不怪你。”

杨蓉蓉被他夸得眉开眼笑,伸手轻轻戳了戳他的额头,力道轻得像羽毛:“你呀,就会说好听的哄我。好吧,我就帮你问问,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她不愿意,你可不能跟我甩脸子。”

“不甩不甩,肯定不甩。” 沈砚赶紧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心里松了口气 —— 总算是有进展了,比在驿站查了两天还没头绪强多了。

杨蓉蓉喊来小桃,让她去请琵琶姑娘,自己则拉着沈砚聊起了诗词。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诗稿,递到沈砚面前,眼神里满是期待:“这是我最近写的几首诗,你帮我看看,哪里写得不好,给我提提意见。”

沈砚接过诗稿,仔细读了起来。

杨蓉蓉的诗写得清丽婉约,带着点女儿家的柔情,比如那首《秋菊》,既写出了秋菊的香气,又暗喻自己不慕虚荣的性子,比那些只会堆砌辞藻的酸书生强多了。

“这首《秋菊》写得好!” 沈砚指着诗稿,由衷地赞叹道,“‘由来不羡瓦松高’这句,把秋菊的傲骨写活了,比那些写‘采菊东篱下’的更有新意 —— 杨姑娘要是生在男子家,说不定能跟李白、杜甫齐名。”

杨蓉蓉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真的吗?我还以为写得太直白了,没什么深意呢。”

“当然是真的。” 沈砚点点头,“写诗讲究的就是‘情真意切’,你这诗里有真情,比那些空有辞藻的强一百倍。”

“你又取笑我。” 杨蓉蓉娇嗔道,伸手轻轻打了沈砚一下,眼神里却满是欢喜,连说话的声音都软了几分。

两人正聊得热闹,小桃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对着杨蓉蓉摇了摇头,语气带着点无奈:“姑娘,琵琶姑娘说她正在练琴,不想见客,还说…… 还说不认识什么沈公子。”

杨蓉蓉皱了皱眉,看向沈砚,语气带着点歉意:“你看,我就说她不好请吧,性子冷得像块冰,一点面子都不给。”

沈砚心里有点失望,却也没太意外 —— 要是琵琶姑娘这么容易见客,反而不正常了。他笑了笑,语气轻松:“没关系,可能她真的在忙练琴,艺术家都这样,不想被人打扰。咱们下次再找机会吧。”

杨蓉蓉见他没生气,心里松了口气,又像是不甘心,咬了咬嘴唇说:“要不我再让小桃去说说?就说你是上次在教坊司吟‘长安一片月’的沈公子,说不定她听说过你的诗,愿意见你。”

沈砚眼睛一亮 —— 对啊!

自己上次在教坊司三首诗镇住全场,说不定琵琶姑娘也听说过,这倒是个突破口。他赶紧点头:“也好,那就麻烦杨姑娘了,要是能见到她,我肯定好好跟她请教琴技。”

小桃再次去请琵琶姑娘,这次没过多久就跑回来了,脸上带着点惊讶,声音都提高了半分:“姑娘,琵琶姑娘说…… 说愿意见沈公子,让他去听竹轩找她,还说…… 还说让他单独去。”

“真的?” 杨蓉蓉和沈砚同时惊讶地说道,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意外。

小桃用力点头,语气肯定:“是啊!我跟她说沈公子就是写‘长安一片月’的那位,她愣了一下,沉默了好一会儿,就答应了,还特意让我跟您说,让沈公子单独过去,别带其他人。”

沈砚心里一动 —— 琵琶姑娘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改变主意,还要求单独见面,这背后肯定有问题。

是单纯想跟 “大才子” 聊诗,还是察觉到了什么,想试探自己?不管是哪种,这都是接近她的好机会。

“太好了!” 沈砚站起身,对着杨蓉蓉拱了拱手,语气诚恳,“多谢杨姑娘帮忙,这次要是能查到线索,顺利破案,我肯定好好谢你 —— 下次我请你去西市‘福记’吃糖蒸酥酪,管够!”

杨蓉蓉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有羡慕,也有失落,她轻声说:“不用谢我,你…… 你见到她,别被她的冷性子吓到,她要是对你不客气,你就赶紧回来,我帮你跟红妈妈说。”

“我知道。” 沈砚点点头,心里有点暖,杨蓉蓉虽然有点小脾气,却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我就是跟她聊聊琴技,问问琵琶的技法,没别的意思,很快就回来。”

杨蓉蓉送沈砚到门口,突然拉住他的手,塞给他一个绣着桂花的小锦囊,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心,还快速缩了回去,脸颊微红:“这里面是驱虫的香丸,是我从阴市胡月姑娘那儿买的,特别管用。我听说那琵琶姑娘房里总有些奇怪的虫子,你拿着防身,别被虫子咬了。”

沈砚接过锦囊,入手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心里暖暖的:“多谢杨姑娘,你想得真周到,比秦风那粗人强多了。”

“你…… 你早点回来。” 杨蓉蓉低下头,声音细若蚊吟,像蚊子哼似的,不仔细听都听不清。

沈砚点点头,转身往听竹轩走去。刚走到楼梯口,就听见楼下传来秦风的起哄声,嗓门大得整个教坊司都能听见:“沈医官,杨姑娘没留你多聊会儿啊?是不是急着见琵琶姑娘,想跟人家切磋琴技啊?”

沈砚瞪了他一眼,却没生气,反而觉得有点好笑。他对着秦风比了个 “oK” 的手势 —— 这是他前世的习惯,意思是 “有进展”,然后继续往听竹轩走。

听竹轩在二楼的最里面,位置偏僻得很,门口挂着个竹帘,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琵琶声,调子急促得像在赶时间,又像是在宣泄什么情绪,跟普通的琵琶曲完全不一样。

沈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襦衫,确保没什么破绽,然后轻轻掀开竹帘走了进去。

房间里的光线有些暗,只有窗边的桌子上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把影子拉得老长。

一个穿月白襦裙的女子背对着他,坐在琴前,手指在琴弦上快速拨动,动作熟练得不像话 —— 正是他们要找的琵琶姑娘。

她的头发乌黑亮丽,垂到腰际,没有梳任何复杂的发髻,只用一根白色的丝带松松地系着,看起来有种清冷的美感,跟杨蓉蓉的柔美完全不同。

听到动静,琵琶姑娘停下拨弦的手,缓缓转过身来。

沈砚这才看清她的容貌 —— 皮肤白皙得像雪,眉眼细长,眼尾微微上挑,眼神却冷得像冰,没有任何温度;嘴唇很薄,嘴角微微向下,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比斩妖司牢房里的冰块还冷。

“你就是沈砚?” 琵琶姑娘开口问道,声音清冷得像冬日的寒风,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听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沈砚拱了拱手,脸上露出得体的笑容:“在下沈砚,见过琵琶姑娘。久闻姑娘琵琶弹得极好,今日特意前来请教,还望姑娘不吝赐教。”

琵琶姑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里带着审视,像在看一件物品,而不是一个人:“你就是那个写‘长安一片月’的沈公子?”

“正是在下。” 沈砚点点头,故意往诗词上引,“没想到姑娘也喜欢诗词,看来咱们有共同话题,正好可以边聊诗边聊琴技。”

琵琶姑娘却没接话,只是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语气依旧冷淡:“坐吧。你想听什么曲子?我时间有限,弹完你就走。”

沈砚在椅子上坐下,心里却在快速盘算:这琵琶姑娘看起来油盐不进,硬聊琴技肯定问不出什么,得想个办法套话。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琵琶,突然灵机一动,笑着说:“姑娘的琵琶看起来很别致,琴身的木纹很特别,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我对乐器也略懂皮毛,之前在阴市见过不少古乐器,想跟姑娘请教一下。”

琵琶姑娘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手指在琴弦上轻轻碰了一下,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这琵琶的琴身是用百年老桐木做的,音色通透;琴弦是蚕丝混着银丝做的,弹起来更有劲儿,音色还算不错。”

沈砚眼睛一亮,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声音都提高了半分:“蚕丝混着银丝?这种琴弦很少见啊!我上次在阴市的胡月铺子见过一次,掌柜的说这种琴弦能让音色更锐利,还能放大音波,不过特别难驾驭,稍微用力就会断。姑娘能熟练使用,看来技艺确实高超,比长安那些只会弹软曲子的乐师强多了!”

琵琶姑娘端茶的手顿了顿,杯盖碰到茶杯,发出 “叮” 的一声轻响。

沈砚敏锐地捕捉到她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虽然很快就恢复了清冷的神色,却没逃过他的眼睛。

“不过是普通的琴弦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琵琶姑娘避开他的目光,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

沈砚心里暗暗记下这个细节 —— 普通琴弦可不会 “放大音波”,这琵琶姑娘的琴弦,说不定跟吐蕃副使耳孔里的绒毛、还有那根沾着油脂的弦有关!

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装作好奇的样子:“姑娘刚才弹的曲子,调子有些急促,像是在描绘什么紧张的场景,不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是姑娘自己编的吗?”

琵琶姑娘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了一下,发出 “铮” 的一声响,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抬眼看向他,眼神里带着点警惕:“你不是来请教琴技的吗?怎么问起这些无关紧要的事?要是不想听曲子,现在就可以走。”

沈砚笑了笑,没在意她的冷淡 —— 越是这样,越说明她心里有鬼。

他语气轻松:“我觉得,了解一首曲子的背景和情绪,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技法,不然就算学会了指法,也弹不出曲子的灵魂。姑娘要是不愿意说,那就算了。不如姑娘再弹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我来试着分析一下技法,也算是向姑娘请教了 —— 听说姑娘弹这首曲子最拿手。”

琵琶姑娘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不知道在想什么。沉默了片刻,她终于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冷淡:“好,那我就弹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你想听就听吧,别打扰我。”

说完,她手指拨动琴弦,一阵激昂的琴声便流淌出来。

沈砚屏住呼吸,一边仔细听着琴声,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琵琶姑娘的表情和动作 —— 她的手指在琴弦上快速移动,指甲泛着淡淡的银光,在油灯下显得格外刺眼;弹到**时,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跟平时的冷淡判若两人。

沈砚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 他想起了吐蕃副使耳孔里的绒毛,想起了那根沾着淡褐色油脂的琵琶弦,还有刚才琵琶姑娘提到的 “蚕丝混银丝” 琴弦。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脑海里浮现:难道这琵琶姑娘,就是用音波功杀害吐蕃副使的凶手?她的琴弦,就是杀人的凶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