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晨光刚透过太极殿的格窗,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沈砚身披银甲,风尘仆仆地走进殿内,护林甲趴在他肩头,小脑袋还在微微晃动 —— 昨夜星夜驰援,小家伙也没睡好,此刻正打着眼睑,却仍不忘警惕地扫视四周。
“臣沈砚,参见陛下!” 沈砚单膝跪地,声音虽带着疲惫,却依旧坚定。
李烨连忙从龙椅上走下来,亲手扶起他:“沈大人快请起!你能及时赶回长安,真是太好了!如今洛阳沦陷,安禄山称帝,潼关告急,朕正愁无人主持抗敌大计呢!”
百官们站在殿两侧,看着沈砚,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疑虑 —— 毕竟九幽教的邪术太过诡异,仅靠沈砚一人,能扭转战局吗?
沈砚站起身,从怀中掏出枫华谷缴获的 “尸兵炼制手册”,双手呈给李烨:“陛下,臣在枫华谷摧毁了九幽教的尸兵工厂,缴获了这本手册。从手册中可知,九幽教不仅能炼制凡尸、煞尸,还能召唤阴兵、释放毒瘴,仅靠禁军和常规军队,难以抵挡其邪术。”
李烨接过手册,翻开一看,里面满是诡异的符文和炼制尸兵的记载,不由得皱紧眉头:“那沈大人有何良策?”
“臣恳请陛下,允许扩建‘斩邪司’!” 沈砚语气坚定,“九幽教善用邪术,需以‘术’破‘术’,以‘怪’制‘怪’—— 联合江湖义士破其物理防御,道门修士破其阴邪法术,向善精怪探其煞气踪迹,三方合力,方能对抗九幽教!”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
户部侍郎李嵩率先反对:“沈大人,江湖义士多是闲散之人,难以管束;精怪更是异类,岂能信任?若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大人此言差矣!” 沈砚反驳道,“江湖义士虽闲散,却多有家国情怀,安禄山叛乱,他们早已义愤填膺;向善精怪与九幽教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 九幽教炼制尸兵时,曾屠戮精怪族群,抢夺其栖息地,他们巴不得能联手咱们,共同对抗九幽教!”
沈砚打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陛下,百官请看,手册中记载,精怪对煞气的感知力远超人类,能在十里之外察觉煞气踪迹。臣在枫华谷时,多亏护林甲预警,才避开了九幽教的煞气陷阱。若能招安向善精怪,对咱们侦查敌军、防范邪术,大有裨益!”
李烨看着手册上的记载,又看了看沈砚肩上的护林甲,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对着护林甲招了招手:“小怪物,你能感知煞气?那你闻闻这香炉,里面有没有煞气?”
殿内的香炉正燃着檀香,烟雾袅袅。
护林甲从沈砚肩上跳下来,小跑到香炉旁,凑过去闻了闻,立刻皱起小鼻子,像是闻到了什么刺鼻的味道,转身就躲到了沈砚身后,“嘶嘶” 叫着,惹得殿内百官纷纷大笑。
“看来这小怪物还挺挑剔,连檀香都嫌刺鼻。” 李烨也笑了起来,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沈大人,朕信你!朕同意组建新斩邪司,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权,你可在长安城外设招贤台,招募天下英才,所需粮草、物资,朝廷全力支持!”
“陛下英明!” 沈砚躬身行礼,心中松了一口气 —— 有了陛下的支持,组建新斩邪司就事半功倍了。
可李嵩还是不放心:“陛下,即便要扩建斩邪司,也需制定章程,明确职责,不能让沈大人一人独断啊!”
李羡站出来说道:“李大人放心,臣以为,扩建斩邪司可参考‘折冲府’与‘祠部’的职能,设立不同堂口,分工协作 —— 战堂负责领兵作战,术堂负责破解邪术,器堂负责研发武器,如此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相互监督。”
沈砚点头赞同:“李指挥使所言极是!臣计划设立三堂:战堂由秦烈统领,辖银甲卫、江湖侠客,专注训练反尸兵战术;术堂由道门修士主持,辖修士、精怪,负责破阴兵、解血咒;器堂由臣亲管,负责研发破邪利器,如破符箭、化妖雾等。”
百官们见李烨支持,李羡也赞同,且沈砚的计划条理清晰,不再有异议,纷纷表示支持。
退朝后,沈砚与李羡留在殿内,商议招贤台的具体事宜。
李羡铺开长安地图,指着城外的灞桥:“灞桥地处交通要道,来往行人众多,在此设招贤台,既能吸引天下英才,也方便百姓知晓朝廷招募抗敌力量的决心。”
沈砚点头:“指挥使大人考虑周全。招贤台需准备文书,写明招募条件 —— 江湖义士需有一技之长,道门修士需懂破邪法术,精怪需承诺不伤害百姓,且愿为大唐效力。另外,还需准备粮草、物资,为前来投奔者提供食宿。”
护林甲趴在桌案上,看着两人商议,突然对李羡放在桌角的文书产生了兴趣,用小爪子扒拉着文书,像是想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李羡笑着拎起护林甲,打趣道:“小怪物,你也想参与议事?可惜你不会写字,不然倒能给沈大人当个帮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