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79章 告诫

东宫引 第79章 告诫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寅正时分,姜府正厅。

九十九盏青铜连枝灯烛火通明,将高阔的梁枋、森然的祖宗牌位、以及肃立的人影,都镀上了一层摇曳而凝重的金边。

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陈年檀香,沉甸甸地压下来,混着黎明前渗入的青石地气,吸一口,都带着沉甸甸的寒意。

因朝会耽搁的姜氏祭祖大典,在这万籁俱寂的凌晨,重新开启。

家主姜烨立于香案最前。

玄色祭服上,金线绣制的夔龙家徽在烛火下隐有暗芒流动,如同蛰伏的力量。

他身姿如松,背脊挺得笔直,目光沉沉,锁在正上方那块乌木鎏金的“神道昭彰”巨匾上。

他的左右两侧,是两个刺目的空缺。

右首锦垫空置,暗青织锦,朴素而庄重。那是嫡长子姜晏珩的位置。

左首的锦垫更是空得摄人。深紫色的贡缎,金线盘绕出展翅的翔凤与繁复的云纹,规制远超寻常。

他的亡妻—李芷宁。

紧邻着右首空垫,嫡长女姜保宁静立如兰。

深青色的祭服以极细的银线绣满缠枝莲纹,行动间偶有流光一闪即逝,端方内敛。乌发一丝不苟地绾成高髻,发髻上插了一只荷叶白玉簪。

无形的气韵,悄然弥漫周身。此刻,她不仅是姜家嫡长女,更是代替母亲长公主,立于家族女眷之巅。

几步之后,庶长女姜少卿一身灰青色素面祭服,几乎融进厅堂的暗影里。她低垂着头,脖颈弯成一个恭顺的弧度,双手紧握于腹前。

厅堂两侧,按房头辈分,黑压压肃立着姜家旁支族人。

御史中丞姜景明携妻贾氏立于旁支前列。姜景明身着深绯色官服常礼服,腰束玉带,面容紧绷,竭力维持着官身仪态,但眼下的青影和紧抿的嘴角,泄露出疲惫与如履薄冰的谨慎。

在他与贾氏身后半步,七岁的独子姜文瑞不安地扭动着小小的身体。

孩童对冗长仪式的忍耐已到极限,他好奇地仰头,盯着高高香炉里升起的袅袅青烟,小嘴微张。

贾氏眼角余光瞥见,猛地一惊,不动声色地反手,指甲几乎掐进儿子细嫩的手臂皮肉里。

姜文瑞吃痛,小脸一皱,刚要出声,对上母亲那双淬了冰般严厉警告的眼,立刻噤若寒蝉,委屈地瘪着嘴,再不敢动。

贾氏迅速转回头,脸上已堆起恰到好处的恭谨,只是手中那方湖绸帕子,已被她绞得死紧,指节凸出。

她的目光,不受控制地在姜晏珩空荡的锦垫、以及那华贵得令人心悸的长公主空位上飞快游移,最终定格在姜保宁沉静的侧影时,眼底深处只剩下彻底的敬畏和一股近乎灼热的攀附渴望。

长公主的缺席非但未减皇威,反因那空置的凤纹锦垫和姜保宁的存在,让那份天家威仪更显迫近,几乎令人窒息。

“吉——时——到——!”

司礼官苍老而极具穿透力的唱喏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骤然划破死寂。

姜烨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沉甸甸的份量。

他率先撩起玄色袍角,动作沉稳而有力地跪在正中的锦垫上。

膝盖落地的闷响,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他右侧,属于姜晏珩的暗青锦垫,空寂如昨。

他左侧,属于荣恩长公主的紫金凤纹锦垫,华贵而冰冷。

姜保宁没有丝毫迟滞。

宫廷礼仪的耳濡目染使她姿态完美地屈膝,深青色的裙裾如水般铺展在冰凉的金砖地上,荡开优雅的弧度,紧邻着兄长那空寂的席位跪下。

她的位置,正对着母亲那华美绝伦却空空如也的锦垫。

姜少卿、旁支众人,包括姜景明、贾氏及被强按着跪下的、一脸懵懂委屈的姜文瑞,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地俯身叩首。

头颅低垂,无人敢直视那高悬的祖宗牌位,更无人敢直视那两个象征着至高身份与沉重牵挂的空缺席位。

巨大的青铜香炉中,三柱儿臂粗的“百和贡香”顶端燃起暗红的火点,浓郁的青烟笔直上升,在梁柱间盘绕、汇聚、弥散,带着生者的虔诚与惶惑,试图沟通那渺不可知的祖灵。

姜烨双手捧起盛满清冽醇酒的金爵,高举过顶。

烛光在爵身流淌,映亮他指节分明的手和沉肃的侧脸。

他的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厅中激起回响,努力维持着家主的沉稳,却在关键的词语上,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丝沙哑的裂痕: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姜烨,率阖族男丁女眷,谨以清酌庶馐,祗荐岁事!前因朝会国事羁縻,祭仪延宕,今特补行,伏惟尚飨!佑我姜氏,门楣光耀,子孙繁茂,福泽绵长!尤祈祖宗庇佑,边疆子弟,奋勇杀敌,早日凯旋!”

“拜——!” 司礼官拖长的尾音带着古老的韵律。

“兴——!”

“再拜——!”

“兴——!”

姜保宁随着口令叩拜、起身。动作流畅,仪态无可挑剔。

在她起身的瞬间,情客忙上前搀扶住她的手,用极其细小的声音说“小姐,周明德被捕,太子殿下亲自拿的人。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姜保宁搀扶的手都不禁紧了些“动作那么快?

“是。

她微微侧身,向姜烨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告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喑哑:“父亲,祭礼已毕,女儿有些乏了,想先回……”

“保宁,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厅堂内众人起身整理衣袍的窸窣声,“今日祭祖,你辛苦了。然家族团聚,祭祀之后共享一餐,亦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更是联络情谊之时。”

他的目光扫过正由仆从引着、略显局促地往膳厅方向走去的姜景明和贾氏一家,最后落回姜保宁身上,那温和中带着不容拒绝的深意。

“你二叔、二叔母难得回府一趟,你身为郡主留下一起用顿午膳,亦是礼数,亦是体恤族人。

父亲说得是。” 姜保宁微微颔首

膳厅虽不如正厅那般肃穆压抑,却也布置得雅致考究。

紫檀木嵌螺钿的圆桌上,已布好了精致的菜肴,热气氤氲,香气扑鼻。

姜保宁在主位下首落座,正对着姜景明和贾氏。

姜烨作为家主,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无非是“祭祖辛劳”、“族人共聚”之类。

席间起初尚算安静,只有轻微的碗箸碰撞声。贾氏显然憋着一股劲儿,几次欲言又止。

终于,在仆役撤下几道冷盘,换上热汤的间隙,贾氏堆起一个极其热络的笑容,声音刻意拔高了几分,带着谄媚的甜腻:“郡主殿下今日真是光彩照人,这气度,这仪态,真真是天家气象!咱们姜家能出郡主娘娘,真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旁边埋头喝汤、显得心事重重的姜景明。

姜景明被妻子一碰,立刻放下汤匙,脸上也挤出笑容,顺着话头道:“夫人说得极是。保宁啊……哦不,郡主殿下,”

他连忙改口,姿态放得极低,“您如今身份尊贵,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咱们姜家的脸面。二叔和二叔母看着,真是既欢喜又骄傲。”

他顿了顿,眼神闪烁,终于切入了正题,“说起来,殿下如今常出入宫闱,往来皆是贵人。咱们家文瑞,今年也七岁了,正是该开蒙、结交些良师益友的时候……”

姜保宁放下木着笑着说“二叔二叔母不必如此称呼,还是叫保宁顺耳些,况且莫说府上即便在皇宫里也没有几个叫我郡主的。

贾氏立刻接上,语速快了起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是是是,保宁你身份贵重,皇亲国戚,认识的都是顶顶尊贵的人家!咱们文瑞虽说年纪小,可也是姜家的血脉,聪明伶俐着呢!

贾氏说着,她用力扯了一下旁边安静扒饭的姜文瑞,孩子茫然地抬起头。

“您看……您能不能看在亲戚的情分上,稍微提携提携?比如……比如引荐一二,让他有机会认识认识那些王公贵胄府上的小公子、小姐?不拘是谁家,只要能沾上点边,让孩子长长见识,日后也好有个前程不是?这对保宁您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姜保宁声音响起,不高不低“二叔母,保宁知道您望子成龙是好事儿,但您所求,恕保宁无能。

“什……什么?”

贾氏脸上的笑容僵住,如同被冻住一般。姜景明的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

“您也知道保宁蒙恩入选太子妃,本就是天家荣宠,父亲也告诫过我,让我多多提携家人,可二叔叔在官场也知道那先太子是怎么被废的…

他放下手中的筷子,他拿起温热的湿巾,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目光最终落在姜景明身上。

“景明啊,”

他直接唤了弟弟的名字,语气是难得的亲近,却更显沉重,“保宁方才所言,虽是直了些,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更是为了姜家,为了文瑞好。”

姜景明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大哥,我明白,郡主殿下金玉良言,是我夫妇二人……太过急功近利了。”

姜烨摆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你大哥我啊身上的功名都是打仗打出来的,大哥老了未免失了恩宠,我把所有心血都放在保宁身上了。

说着他摸了摸姜保宁的头“景明,你只看到保宁如今贵为郡主,入选东宫的风光无限,可这风光背后,是万丈深渊,是步步惊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门口,确认无人偷听,才用更低、更沉的声音继续道:“你难道忘了前太子是怎么被废的吗? 圣心难测!今上自那之后,性情愈发难以捉摸,喜怒无常。朝堂之上,今日还是肱骨重臣,明日就可能锒铛入狱,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血泪换来的!”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膳厅。姜景明和贾氏瞬间被震住,连贾氏的啜泣都戛然而止,惊骇地看着兄长。

而端坐一旁的姜保宁,握着茶盏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眼睫微垂,遮住了眸底一闪而过的锐利寒芒。

姜烨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自嘲,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姜保宁:“你以为为兄这位置坐得安稳?就在今日朝会之上,还有人弹劾我手下一个跟随多年的心腹将领,说他暗藏甲胄,意图谋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谋反?!”

姜景明倒抽一口凉气,脸色煞白如纸。贾氏更是吓得浑身一抖,差点打翻面前的碗碟,眼睛瞪得溜圆,充满了恐惧。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她下意识地看向姜保宁,只见这位年轻的郡主依旧垂眸看着茶盏,神色沉静得可怕。

“是啊,”

姜烨的语气沉重得如同灌了铅,“幸而太子殿下亲自过问了此案,殿下明察秋毫,体恤老臣不易,已将那弹劾压下,着令详查。想来应能得个清白。”

他特意强调了“太子殿下亲自过问”和“体恤老臣”,目光在姜保宁身上停留了一瞬。

姜烨看向姜景明,眼神充满了无奈和语重心长。

“景明,你想想,连为兄身在朝堂,手握实权,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这无妄之灾。文瑞才多大?一个七岁的孩子! 你让他去攀附那些高门贵胄?那些府邸,哪一家不是风口浪尖?哪一家的后院不是暗流汹涌?一个不慎,被有心人利用,或是卷入了不该卷入的是非,别说前程,就是性命,恐怕都……”

姜保宁随着姜烨应和“是啊,二叔母文瑞堂弟,年方七岁,当务之急是潜心向学,打好根基,明事理,修德行,来日参与春闱,不愁没有出头之日。

大哥……我……” 姜景明声音干涩,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是弟弟糊涂了,目光短浅,差点……差点害了文瑞,也连累了家族。多谢大哥……和郡主殿下……点醒。” 他艰难地转向姜保宁,深深一揖。

贾氏更是面无人色,对着姜保宁的方向,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道歉或感谢的话,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剩下满眼的恐惧和敬畏。

姜保宁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发出一声轻响。她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姜景明夫妇,最后落在父亲姜烨脸上,声音清越而平稳:“父亲,二叔、二叔母既已明白,女儿便放心了。时辰不早,女儿告退。”

姜烨颔首,语气温和:“去吧,好生歇息。”

姜保宁对着三人微微颔首,仪态万方地转身离开。深青色的裙裾拂过门槛,留下身后一片劫后余生般的死寂和冰冷刺骨的现实。

贾氏看着那消失的背影,再也支撑不住,瘫软在椅子上,捂着脸无声地痛哭起来,这次是纯粹的恐惧和后怕。

姜景明看着妻子,再看看主位上神色疲惫的姜烨,只觉得心力交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