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36章 禁足

东宫引 第36章 禁足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李允贤静静地坐在窗前,目光透过窗户,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

那时,他还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皇子,寄养在当时的秦贵妃膝下,秦贵妃嚣张跋扈,蛮横娇纵,对李允贤动辄打骂,身上竟没有一处好地方。

虽然崔韫笙心疼他,常常送去衣料和吃食,但无一例外被秦贵妃私吞。

王丕斌奉上茶来,李允贤静静地开口:“你还记得吗?有一日御花园赏花,不过因宫婢误折了她心爱的玉簪花,竟当场杖毙三人,鲜血溅得满园芍药都失了颜色。

多年的近臣惯惠察言观色,他瞧出了李允贤的伤心事,抚慰道:“陛下莫要忧心,秦贵太妃已然要油尽灯枯了。

“油尽灯枯又如何?她这一生没有任何磨难,秦氏本就富甲一方,又讨得父皇欢心,只是可惜了瑞和公主。

瑞和公主,史书中常言:“瑞和公主李氏,澧朝贵妃所出,诞于深宫,幼承天宠,芳龄十七,值两国邦交之重,奉旨远嫁鞑靼,以和亲之姿,维系疆埸安宁,宣仁三十年,北国与中原战事骤起,烽火燃于疆界。公主身系两国血脉,处此两难之境,宣仁三十五年,薨于北国。

“瑞和公主多有照拂陛下,陛下回忆往事追思于她在所难免。

她死了,死在了鞑靼的疆土,连衣冠冢都十分简陋。

“如今和亲与否,在朕一念,可朕又能舍弃哪个公主呢?倘若不和亲休战,无数将士流离失所…

至此,李允贤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感慨。

“皇上,柳清澜求见。

“传。

他神色匆匆,向李允贤禀报道:“陛下,臣近日察觉东宫与翊王住处似有异样,似有巫蛊之事。”

李允贤大怒,拍案而起,“大胆!竟敢在宫中行巫蛊之事,这是谋逆大罪!

柳清澜赶忙跪地,“陛下息怒,此事尚在调查,只是有迹象表明。

李允贤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立刻彻查此事,不管涉及到谁,都绝不姑息。”

李允贤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烦闷不已。和亲之事本就让他头疼,如今宫中又出了这等巫蛊之事,内忧外患,朝局,要变天了。

“查!都查清楚,是谁指使常顺?是谁陷害翊王?严查太子,无论是何人,朕绝不姑息!

烛火在鎏金兽形烛台上明明灭灭,皇帝将朱批搁在黄杨木匣中,指腹无意识摩挲着镇纸上蟠螭纹凸起的棱角。

“是!臣告退。

寝殿内沉香萦绕,铜漏滴答声里,宫人已轻手放下鲛绡帐幔,将月光筛成细碎银斑落在蟠龙柱上。

\"都退下吧。\"话音未落,殿内烛火已次第熄灭。

鲛绡帐外,值夜宫娥屏息立在青玉阶前,唯见月光在帐幔上投下晃动的剪影,那抹明黄轮廓倚着雕花凭几良久,才缓缓没入锦被深处,而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不知何时已覆了满地清霜。

晨雾如薄纱般被初升的朝阳轻轻撩开,天际泛起鱼肚白,继而晕染成瑰丽的橘红色。

随着\"吱呀——\"一声厚重宫门缓缓开启,鎏金铜钉映着熹微天光。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寂静:\"皇上驾到——\"明黄轿辇穿过层层宫阙,在丹陛前稳稳落下。

钟磬齐鸣,百官鱼贯而入。

“臣等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允贤慵懒地靠在龙椅上,敷衍地点点头:“免礼。

“臣有本启奏,半月之前翊王殿下谋害前兵部尚书一案,昨日查明,今上奏于陛下,求得陛下圣裁。

李允贤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一凛:“讲。

大理寺卿宋执宪出列,恭敬道:“经彻查,所谓翊王谋害前兵部尚书乃是有人蓄意构陷,是翊王府内侍盗取玺印,伪造证据,设计陷害翊王。此幕僚已招供,证据确凿。

朝堂上顿时一阵哗然,众人交头接耳。

“这怎么会?是何人指使?

“不知道啊…

李允贤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已有思量,这背后怕是有人想借机打压翊王。

这时,太子神色微变,赶忙出列道:“陛下,此事既已查明真相,还翊王清白,实乃幸事。

李允贤冷笑一声,心中对太子的嫌疑更重,道:“既是如此,即刻还翊王清白。至于这背后主使,大理寺继续彻查,定要揪出幕后黑手。

宋执宪反驳道:“臣已查明,无需多日,臣联合刑部和御史台查明,前刑部尚书陆毓之死乃是自戕,当日的遗书、洒金笺和遗书末尾的印记全都是翊王近侍所为!

朝堂上再度炸开了锅,众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高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而太子则眉头紧皱,满脸的难以置信。

李允贤心中一沉,嘴角带有淡淡的笑意。

而李承稷他冷冷地看着宋执宪,质问道:“你可有确凿证据?若有半分虚假,你该当何罪!

“臣只是向皇上陈述事实,太子殿下急什么?还是说臣说中了太子殿下的心事?

李承稷被噎得面色涨红:“宋执宪!你这是大不敬之罪!来人,给孤拖下去!

李允贤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够了!朝堂之上,岂容你们如此喧哗!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李允贤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最终落在了跪在地上的宋执宪:“大理寺卿,你既说证据确凿,呈上来。若有欺君之罪,朕定不轻饶。

“是。

宋执宪急忙跪地,呈上奏疏,说道:“陛下,证据确凿,绝无虚假。

李允贤展开奏疏仔细查看,墨色字迹跃入眼帘的刹那,他瞳孔骤然缩成针尖,喉结下意识滚动,将本欲吐出的冷笑咽回胸腔,脸色愈发阴沉。

突然,他将奏书重重拍在龙案,震得镇纸下的密折都滑出半寸。

嘴角勾起一抹似嘲非嘲的弧度,眼底却结着腊月寒冰,连带着鬓边晃动的冕旒都染上肃杀之气。

“陛下,翊王近侍常顺用迷药迷晕翊王府护卫,窃取令牌偷偷潜入书房,盗取了翊王的麒麟衔珠玺印,印在了陆毓的遗书上,可当日翊王赏菊宴醉酒归来,晚间早已神智不清,绝无可能杀害陆毓之事,而当日晚上常顺并未出现在翊王府,被人瞧见出现在东宫门口。

龙涎香混着满殿压抑的气息,太子在丹墀下踉跄半步,蟒纹团补随着剧烈起伏的胸膛扭曲变形。

“东宫门口?大理寺卿可要想清楚了,那遗书之事又如何解释呢?

他指尖叩击玉笏,清亮声响压住太子的咆哮:\"殿下口称污蔑,那常顺乃是您乳母的侄子,在您幼时诗书不精,那陈氏常常不是常常教您习字?而且常顺自幼跟着翊王,仿个字迹不是手到擒来?

周砚反驳道:“一幅手书罢了,字迹相像怎么能把构陷翊王的帽子往太子殿下头上扣?

“哟呵,周大人这是哪般?臣不过是在朝堂上据实禀奏翊王府的近侍背主离心,既没提周大人的尊姓,也未道太子殿下的名讳。怎的二位反倒先自跳将出来?这无端动怒、急于撇清的做派,倒像是...做贼心虚,自个儿往那风口浪尖上撞呐!

太子猛地向前踏出半步,蟒纹衣摆扫过青砖发出沙沙声响,玉笏板直指那官吏鼻尖:\"好个含沙射影的诡辩之术!朝堂之上,不呈实证却行诛心之论,分明是意图构陷!既是翊王府之事,与孤何干?大理寺若拿不出真凭实据,今日这血口喷人、扰乱朝纲的罪名,你担得起吗?

“何人说没有真凭实据?常顺在狱中已经找认,受您的胁迫,做翊王府的近侍,做东宫的密探。

他仰首望向高居龙椅的父皇,眼中似有惊涛骇浪翻涌,却又强压着颤意,声音微微发颤:\"父皇明察!儿臣对天可表赤诚之心,此人信口雌黄、妄图离间父子,还请父皇为儿臣做主,严惩这等奸佞之徒!

李允贤抬手按住龙椅扶手,十二旒冕珠随着动作哗啦作响,将太子急切的目光尽数割裂。

“人证物证俱在,你让朕怎么信你。

李允贤把奏疏被“咣当”一下砸到李承稷脚边:“你自己看。

李承稷抖着手展开奏折,上呈的奏疏上写明了常顺的供词,把自己的阴谋宣泄得一干二净。

“父皇…

李允贤猛然起身,十二旒冕冠剧烈晃动,明黄龙袍下摆扫过案几,将堆积的奏折尽数掀落。

“东宫失德,祸乱朝纲,去宝华殿静心思过,无旨不得出。

李承稷脸色煞白,双腿一软差点跪地,却强撑着身子,眼中满是不甘与绝望,“父皇,儿臣冤枉啊……

但李允贤心意已决,挥了挥手,示意侍卫将太子带走。朝堂上一片死寂,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这时,薛远出列,跪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与翊王一母同胞,同为中宫之子,为何要手足相残?

李允贤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国公莫急,大理寺三司会审半月,人证物证俱在,难不成朕还能偏听偏信?一母同胞为何戕害?朕也想知道。

“皇上不可啊…太子殿下不可如此重罚!

李允贤猛地攥紧龙椅扶手,十二旒冕冠剧烈晃动,金珠相撞之声清脆如冰裂,他扫视阶下跪成一片的大臣,目光似淬了毒的箭矢,将那些低垂的头颅一一穿透:“朕登基五载,竟不知朝堂何时成了东宫的一言堂!

话音裹挟着怒意炸开,震得蟠龙柱上的鎏金鳞片簌簌作响,\"好啊,一个个哭丧着脸来求情,倒比替朕分忧时更齐心!

袍袖横扫案几,堆积的奏章如雪片纷飞。他忽地俯身,:“太子纵有过失,朕尚且容他改过,那么着急为他求情,让朕更加确信他结党营私。

他直起腰杆,明黄龙袍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今日暂且记下他这桩过错。但若再有下次..

话音顿住,他缓缓抽出腰间玉圭,寒光映得满殿大臣脖颈发凉,“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群臣,“若还想保住头上乌纱,便好好掂量掂量,该效忠的究竟是谁!\"

李允贤扫视着众人,“借此事给诸位大臣提个醒,莫要心存侥幸,妄图在朕眼皮子底下行不轨之事。”说罢,他拂袖而去。

回到圣宸宫后,传出一道旨意:“传朕旨意:太子失德,即刻迁居宝华殿思愆悔过!于东宫誊写《孝经》百遍,每日寅时三刻跪诵祖庙,恳请列祖列宗垂察!若无朕诏,半步不得踏出宫门!再有妄言求情者,一律以结党论处!翊王历经劫难,忠心可鉴。待其伤病痊愈,即刻入宫面圣,共商西北军务。着户部调拨粮草二十万担,星夜驰援边关!至于西域和亲之事,容后再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