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208章 兰秋宴

东宫引 第208章 兰秋宴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七月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立政殿的金砖上投下斑驳光影。

姜保宁与父亲姜烨恭敬地立于殿中,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宣镇国公姜烨、太子妃姜保宁觐见——”

随着内侍的传唤声,父女二人整肃衣冠,缓步走入殿内。

李允贤端坐御案之后,神色难辨。

“臣姜烨\/儿媳保宁,参见陛下。”二人齐齐行礼。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含笑抬手:“平身。今日召你们来,是要说说西北的战事。”

姜烨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请讲。”

“太子前日送来军报,晏珩这孩子又立了大功。”

皇帝话锋一转:“说起来,姜家如今可真是人才辈出。晏珩在军中屡立战功,保宁在东宫贤良淑德,就连新入宫的玉薇,也是娇俏可人。”

姜烨忙躬身道:“陛下过誉了。姜家世代受皇恩,自当尽心竭力报效朝廷。”

“尽心竭力...”

皇帝轻轻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朕记得,姜家在北境还有三万私兵?”

殿内气氛陡然一凝。

姜烨额角渗出细汗:“回陛下,那三万兵马是先帝特准组建,专为防范北狄之用。兵籍、粮饷皆在兵部备案,姜家绝无二心。”

“朕自然信得过爱卿。”皇帝轻笑一声,目光转向姜保宁,“太子妃以为呢?”

姜保宁盈盈一拜,声音清越:“父皇明鉴。姜家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赐,兄长在军中效力,玉薇在宫中侍奉,都是为了报效皇恩。父亲常教导我们,忠君爱国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皇帝满意地点头:“好一个忠君爱国。有姜爱卿这样的忠臣,是朕之幸,也是澧朝之幸。”

又闲谈几句,皇帝便让二人退下。走出立政殿,姜烨长长舒了口气,背后的衣裳已被冷汗浸湿。

“保宁,今日陛下这番话...”他忧心忡忡地看向女儿。

姜保宁神色平静:“父亲不必忧心,陛下只是例行试探。只要兄长在西北再立新功,姜家就稳如泰山。”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帝心难测,姜家如今树大招风,只怕前路艰难。

七月二十,兰秋宴如期在太液池畔的水殿中举行。

姜保宁特意提早到了宴会场。她今日穿着一身红蓝宫装,裙摆用金线绣着展翅凤凰,头上戴着牡丹花头冠,后面下方簪着红玛瑙流苏。

“情客,可看见玉薇了?”她环视四周,并未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情客低声道:“许是姜美人梳妆迟了。娘娘也知道,她最爱漂亮,今日这样的场合,定然要精心打扮。”

姜保宁微微蹙眉,这个堂妹向来守时,今日这般重要的宴会,不该迟到才是。

正思忖间,几位贵妇已经上前见礼。

“臣妇参见太子妃娘娘。”王语嫣笑着行礼,“娘娘今日这身衣裳真是华贵大方。”

“夫人过奖了。”

姜保宁含笑回应,“听闻薛小姐前日及笄,还未及贺喜。”

王语嫣眼中闪过喜色:“劳娘娘记挂。小女顽劣,不及娘娘万一。”

这时,勇毅侯夫人也带着女儿裴绾宁前来见礼,也就是裴赫卿的亲妹妹。

几位贵妇围着姜保宁说话,言语间多是奉承讨好。

姜保宁应对得体,心中却始终记挂着姜玉薇。

这个堂妹性子单纯,在深宫中若无她照应,只怕要吃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儿臣\/臣妾参见陛下。

皇帝李允贤大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程疏桐,今日的程疏桐穿着一身月白宫装,发间只簪一支玉簪,清丽脱俗,袖口还沾上了些许墨汁,显然是刚刚自圣宸宫伺候完笔墨。

“平身。”

皇帝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今日兰秋宴,诸位爱卿不必拘礼。”

乐声响起,歌舞开场,胡姬们踩着欢快的鼓点旋转,彩裙飞扬,赢得阵阵喝彩。

沈贵妃笑着对姜保宁道:“陛下,太子出征这些时日,太子妃在宫中想必闷得很。今日这歌舞,可还入眼?”

姜保宁微笑回应:“沈娘娘说笑了。有这般精彩的歌舞解闷,怎会无聊?”

话虽如此,她的目光仍不时瞥向殿门。姜玉薇至今未至,让她心中不安。

“情客,”

她低声吩咐,“派人去怡春轩看看,姜美人可是身子不适?”

就在情客领命欲去时,乐声忽然一变。原本欢快的胡乐转为缠绵悱恻的曲调,一袭红衣如火焰般跃入殿中。

姜保宁怔住了。

那是姜玉薇,却又不像她认识的那个堂妹。

红衣似火,衬得她肤白如雪,高髻上金步摇拴着铃铛随着舞步叮咚作响,眉眼间尽是妩媚风情。

她舞姿曼妙,腰肢柔软如柳,每一个回眸、每一个转身都勾魂摄魄。

姜保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那个天真烂漫、会追着蝴蝶跑的堂妹吗?

恍惚间,她想起她入宫前叔父寄来的信件中的话:“深宫似海,最是磨人。玉薇那孩子性子单纯,臣叩谢太子妃大恩大德,劳烦太子妃多照应她。”

可眼前的姜玉薇,哪里还有半分单纯模样?

舞至酣处,姜玉薇一个回旋,红裙如盛放的牡丹。

她目光流转,最终定格在皇帝身上,眼波盈盈,欲语还休。

皇帝果然被吸引,抚掌称赞:“好!想不到玉薇还有这般舞技!”

姜玉薇盈盈一拜:“陛下过奖了。臣妾听闻嘉婕妤擅舞,只是我们中原人跳胡舞,与西域风味自是不同。”

嘉婕妤卓玛顿珠在席上面色不变,只是眼角多了几分欣赏。

皇帝大笑:“说得好!今晚就由你侍寝,快去换身衣裳吧。”

姜玉薇欣喜谢恩,退下更衣。经过姜保宁席前时,她飞快地瞥了堂姐一眼,眼神复杂。

姜保宁心中有一种酸涩感,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侧殿更衣的姜玉薇心里有掩藏不住的雀跃和欣喜,她想起了怡春轩的嬷嬷常对她说:“在深宫里,恩宠不过是过眼云烟,孩子才是女人真正的立身之本。”

原来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终究也被这深宫改变了模样。

更衣回来的姜玉薇坐在了皇帝下首的位置,一身浅粉宫装,又恢复了平日娇俏的模样,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得意。

姜保宁静静地看着她,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割裂感。

那个会缠着她要糖吃的妹妹,似乎已经越来越远了。

宴至中场,程疏桐抱着古琴上前:“陛下,臣妾愿献上一曲,为兰秋宴助兴。”

皇帝颔首许可。

程疏桐端坐琴前,玉指轻拨。清越的琴音如水银泻地,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她弹的是一首《戍边怨》,曲调悠远苍凉,仿佛带着塞外的风沙。

琴音时而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低回,如思妇夜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她轻声吟唱,声音清冷如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姜保宁听着这琴音歌声,不禁痴了,她望着杯箸中的酒水,她想起远在西北的兄长姜晏珩。

那个总是护着她的兄长,如今正在沙场上拼杀。

戈壁的风沙可曾磨糙了他的面容?边关的寒月可曾冻伤了他的手足?

她又想起太子李承鄞。临别那日,他握着她的手说:“保宁,等我回来。”

如今数月过去,边关战事吃紧,他可安好?

这东宫的一切都太冰冷,仿佛没有人气儿,东宫好似一座冰冷的宫殿,皇宫的尔虞我诈,她有点累了。

她转头望向门外的明月,泪眼盈盈,低语着:“李承鄞,信你收到了没有?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打完仗回来啊。

琴音渐转激昂,如两军对垒,金戈铁马。程疏桐的指尖在琴弦上飞快滑动,整个人仿佛与琴音融为一体。

最后一声琴音落下,满殿寂静。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好一曲《戍边怨》!疏桐此曲,让朕仿佛亲临边关,见到我澧朝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姿。”

他站起身,举杯道:“这一杯,敬所有在边关戍守的将士!愿他们早日凯旋!”

众人齐齐举杯:“愿将士们早日凯旋!”

姜保宁仰头饮尽杯中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也灼烧着她思念的心。

皇帝对程疏桐道:“爱妃此曲,深得朕心。赏东海明珠一斛,苏锦十匹。”

“谢陛下。”程疏桐从容谢恩,退回座位。

宴席继续,歌舞又起。然而经过方才那一曲,所有人都有些意兴阑珊。

姜保宁借口更衣,来到殿外廊下。夜风拂面,带来太液池的荷香。

她望着西北方向,默默祈祷:愿兄长平安,愿夫君早日归来。

“堂姐也在赏月?”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姜保宁回头,见姜玉薇不知何时也出来了。

“里面闷,出来透透气。”姜保宁淡淡道。

姜玉薇走到她身边,望着同一轮明月:“堂姐可是在想太子殿下和晏珩哥哥?”

姜保宁不答反问:“你今日这舞,跳得真好,才半月有余,和之前很不一样了。

姜玉薇轻笑:“在这深宫里,总要有些本事才能活下去,不是吗?

这话中的沧桑,让姜保宁心头一痛。她伸手轻抚堂妹的发髻:“玉薇,无论何时,都要记得本心,真心是最要紧的。

姜玉薇怔了怔,眼中闪过一丝波动,随即又恢复了那副妩媚模样:“堂姐说的是,玉薇从来没变过,我们回去吧,陛下该找我了。”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姜保宁轻轻叹息。

深宫月色凉如水,照见多少红颜改?

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本心,等待远方的亲人平安归来。

夜风送来殿内的乐声,又是一曲胡舞开始了。

但这热闹是她们的,与姜保宁无关。她只想守着这一轮明月,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转身的刹那,她将所有的思念与担忧都藏在了心底最深处。作为太子妃,她不能示弱,更不能让人看出她的软肋。

深宫之路还长,而她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