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201章 相见

东宫引 第201章 相见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半月时光倏忽而过,通过初选的六十八名秀女已在掖庭学足了规矩。

这日天未明,掖庭便已灯火通明,宫人穿梭如织,为终选大典做最后准备。

程疏桐对镜整理衣饰,浅粉宫装,云鬓轻绾,仅簪一对素银步摇——这是贤妃悄悄使人送来的提醒:今日不宜过分招摇。

同屋的姜玉薇却不同,虽是一样的服制,但她巧妙地在襟前绣了暗纹,发间点缀珍珠,既合规矩又不失华美。

“玉薇妹妹今日定然能拔得头筹。”一个秀女奉承道。

姜玉薇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却谦道:“姐姐说笑了,今日是陛下亲选,咱们但凭天恩罢了。”

程疏桐默不作声,只仔细检查自己的衣饰可有疏漏。

她记得父亲程文远的叮嘱:“吾儿切记,帝王之心深似海,不求荣宠一时,但求平安长久。”

卯时正,掌事女官前来引领。秀女们按籍贯与家世排成序列,静默无声地穿过重重宫阙,来到大明宫西侧的麟德殿。

此处是皇上亲选秀女之所,殿宇恢弘,金碧辉煌。

殿前早有内侍省安排的嬷嬷等候,进行最后一道仪态复检。

“抬头,转身,行走。”嬷嬷的声音冷硬如铁。

秀女们依次上前,在众目睽睽下展示仪容。

有因紧张而步伐僵硬的,立即被记下一笔;有因裙裾微乱而被呵斥整顿;甚至有一个因耳坠与宫制不符,被当场取下丢弃。

轮到姜玉薇时,她步履轻盈,转身优雅,行礼如行云流水,连严厉的嬷嬷眼中都掠过一丝赞许。

程疏桐则稳重大方,虽不出挑却也无可指摘。

复检完毕,秀女们被引入麟德殿偏殿等候。

殿中熏香袅袅,气氛肃穆压抑,无人敢交头接耳,只闻细微的呼吸声和衣料摩挲声。

辰时三刻,鼓乐声起。皇上驾到,众秀女忙跪地迎驾。

程疏桐垂首盯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心跳如擂鼓。

“平身。”一个威严而不失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秀女们谢恩起身,仍不敢抬头直视天颜。程疏桐余光瞥见御座上明黄色的身影,两侧分别坐着沈贵妃和几位高阶嫔妃——因皇后病重,由沈贵妃代行中宫之职。

大太监王丕斌上前一步,展开名册,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终选开始,念到名者上前觐见。”

第一个被叫到的是来自上京的卢氏女父亲早逝,是当朝户部尚书的侄女。

她紧张得几乎同手同脚,回话时声音发颤。

皇上略问了几句家世学问,便挥挥手让她退下。

接连十余人,有的因容貌出众被多问两句,有的因才艺特殊被要求展示,但皇上大多只是淡淡一瞥,并不多言。

沈贵妃坐在一旁,面色平静如水,偶尔与身旁的张贵妃妃低语一句。

“这一批秀女看来不得皇上欢心啊,底下的臣子又要费功夫了。

“宿州姜玉薇上前觐见。”

姜玉薇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行礼如仪:“民女姜玉薇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似乎来了兴致,微微前倾身体:“抬起头来。”

姜玉薇仰起脸,目光低垂,姿态端庄而不失妩媚。

“姜玉薇...可是镇国公姜烨族人?”

“回陛下,镇国公是民女堂伯父。”姜玉薇声音清亮,不卑不亢。

皇上颔首,对身旁的沈贵妃道:“倒是与太子妃有几分相像。”

沈贵妃微笑回应:“陛下好眼力,姜秀女确与太子妃娘娘眉目相似。”她转向姜玉薇,语气温和:“太子妃近日因太子出征,难免寂寞。你若得空,可去东宫相伴。”

这话看似关怀,实则暗藏机锋——未入选的秀女岂能随意出入东宫?姜玉薇却未察觉,欣喜谢恩:“民女遵命。”

皇上闻言挑眉,似笑非笑地看了沈贵妃一眼,却未多言,只道:“退下吧。”

姜玉薇自觉应对得体,退下时步履轻快。程疏桐却暗暗蹙眉,觉得贵妃此言似乎别有深意。

接下来几个秀女都平平无奇,直到——

“海州程疏桐上前觐见。”

程疏桐稳了稳心神,上前行礼:“民女程疏桐叩见陛下。”

“抬起头来。”

程疏桐抬头,目光依然恭敬低垂。皇上端详片刻,问道:“海州县丞程文远之女?”

“是。”

“贤妃是你堂姐?”

“贤妃娘娘确是民女堂姐。”程疏桐心跳加速,担心皇上疑心程家有意再送一女入宫。

谁知皇上却笑了:“程家倒是出美人。贤妃温婉贤淑,你看起来也是个沉稳的。”

程疏桐不敢接话,只深深一礼:“陛下过誉。”

皇上似乎还想问什么,沈贵妃却适时开口:“陛下,程秀女看起来知书达理,想必家风严谨。”这话表面是夸赞,实则暗示程家已有女为妃,不宜再纳新人。

皇上瞥了沈贵妃一眼,不语片刻,终挥挥手让程疏桐退下。

程疏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庆幸还是失落。退回队列时,她感觉一道目光落在身上,抬眼正对上贤妃欣慰的眼神。

遴选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皇上亲自圈定了二十八人留宫。姜玉薇果然在列,程疏桐也意外入选,虽位份不高,只是个正八品采女,但已是天恩浩荡。

选定后,皇上似乎有些疲惫,揉着额角对沈贵妃道:“余下的事,贵妃看着办吧。”

沈贵妃起身恭送圣驾,待皇上离去后,她转身面对新晋宫嫔,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今日起,尔等便是天子嫔御,当恪守宫规,谨言慎行。”沈贵妃声音清冷,目光扫过众人,“宫中非比寻常,一言一行皆关荣辱。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要辜负天恩。”

众女忙跪地听训:“谨遵贵妃教诲。”

沈贵妃特别多看姜玉薇一眼,淡淡道:“姜采女。”

“妾在。”

“方才陛下面前,本宫许你探望太子妃,但需知东宫重地,非召不得入。待本宫请示太子妃后,再行安排。”

姜玉薇这才明白自己先前的理解有误,顿时面红耳赤:“妾...妾明白。”

沈贵妃不再多言,吩咐掌事女官安排新人入住各自宫室,便起身离去。

新人中位份最高的是正七品宝林,来自世家大族的卢氏女;姜玉薇被封为从七品才人,已是不错的起点;程疏桐则是最低的采女,与她一同入选的还有二十五人,各自得了不同位份。

分配宫室时,程疏桐被安排到了偏僻的凝香阁,与另一位采女同住。而姜玉薇则幸运得多,分到了离皇上常居的紫宸殿较近的怡春轩。

晚间,程疏桐独自对灯而坐,回想今日种种。忽闻门外有动静,开门见是贤妃宫中的小太监悄悄送来一封信。

展开只有八字:“位低勿忧,安分守己。”

程疏桐将信在灯上点燃,看它化为灰烬。她知道,从今天起,真正的深宫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在怡春轩内,姜玉薇正欢喜地查看赏赐,对贴身宫女道:“快去打听一下,太子妃娘娘品阶如何,我该何时去拜见?”

宫女小声回道:“才人,太子妃是储君正妃,内命妇中除皇后外最尊贵者,品同亲王...”

姜玉薇手中的玉梳啪嗒落地,她这才明白日间在殿上自己是何等无知大胆,顿时冷汗涔涔。

深宫夜色中,新一轮的明争暗斗已然悄悄拉开序幕。

而这二十八位新晋宫嫔,不过是这盘大棋中的几枚棋子而已。

夜色渐深,凝香阁内烛火摇曳。程疏桐正对镜卸妆,忽闻外间一阵细微骚动,接着是管事太监尖细的传报声:

“陛下口谕,宣才人姜玉薇即刻前往紫宸殿侍寝——”

声音穿透寂静的宫苑,惊起数只宿鸟。程疏桐手中玉梳一顿,复又缓缓梳开发丝。同屋的刘采女艳羡地低语:“姜才人真是好福气,首日便得召幸...”

“听说是太子妃同宗族的姐妹,说不准是给太子妃脸面呢!

而此时怡春轩内,姜玉薇正慌得手足无措。

侍寝嬷嬷们鱼贯而入,为她沐浴更衣,熏香敷粉,裹上一袭海棠红轻纱宫装。

铜镜中的女子云鬓花颜,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娇媚。

她与姜保宁的相貌大不相同,姜保宁是清冷俏皮中带着一丝美艳,而姜玉薇是明眸皓齿中夹杂中妩媚,让人闻之欲醉。

“才人切记,少言慎行,顺从圣意。”老嬷嬷低声叮嘱,将她送上来接的软轿。

轿子悄无声息地行过重重宫阙,最终停在紫宸殿侧殿门前。

王丕斌已在等候,微微躬身:“才人请,陛下正在等候。”

姜玉薇深吸一口气,迈入殿中。勤政殿侧殿是皇上日常休憩之处,不如正殿威严,却更显奢华。

殿内烛光暖昧,沉香袅袅,皇上只着一件明黄寝衣,正倚在榻上看书。

“妾姜玉薇叩见陛下。”她盈盈下拜,声音微微发颤。

皇上放下书卷,目光在她身上流转片刻,方才轻笑:“平身。过来让朕瞧瞧。”

姜玉薇起身,小心翼翼地走近。刚到榻前,忽被皇上伸手一拉,轻呼一声跌入他怀中。

龙涎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淡淡的墨香。

“怕朕?”皇上低笑,手指轻抚过她的面颊。

姜玉薇脸颊绯红,声如蚊蚋:“陛下天威,妾...妾敬畏...”

皇上似乎很满意她的反应,把玩着她的发丝,状似随意地问:“今日说起你是镇国公族人,与姜烨一家关系如何?”

姜玉薇不疑有他,老实回答:“回陛下,大伯一家家风严谨,玉薇自幼仰慕,只是血缘已远,不敢高攀。”

“哦?”皇上眼神微深,“姜晏珩又出征了,倒是勇武。”

“堂兄确是少年英雄。”姜玉薇语气中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骄傲,“父亲常说,姜家世代忠良,当以大伯一家为榜样。”

皇上若有所思地颔首,忽然转了话题:“日间说你想见太子妃?”

姜玉薇眼前一亮:“是!堂姐在宫中...想必很是辛苦,臣妾想...”

“肯定会辛苦。”皇上打断她,手指漫不经心地卷着她的衣带,“太子妃是未来国母,储君正妃,统领东宫,焉能不累?”

姜玉薇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冒出一句:“那陛下也会很累吗?”

皇上闻言一愣,随即失笑:“朕自然更累。”他捏捏她的鼻尖,“所以需要如你这般的解语花来分忧解劳。”

姜玉薇被这亲昵举动弄得面红耳赤,心跳如鼓。

皇上凝视着她娇羞的模样,忽然问:“姜氏一族,可忠君否?”

这话问得突然,姜玉薇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姜氏世代忠良,天地可鉴!玉薇虽愚钝,也知忠君爱国是为人根本。”

皇上目光深邃地看了她片刻,忽然笑道:“好个忠君爱国。”

他手指轻轻划过她的锁骨,“那...可会服侍人?”

姜玉薇顿时耳根通红,声若蚊吟:“妾...妾学过规矩...”

皇上低笑,将她揽入怀中:“那让朕看看,你学得如何...”

帐幔悄然垂下,遮住一室春色。烛火摇曳中,只闻细微喘息与衣物摩挲之声。

姜玉薇生涩而顺从,如初绽海棠承恩露,娇怯中带着几分动人的纯真。

夜深时分,**初歇。姜玉薇伏在皇上怀中,青丝散乱,面染霞色。

皇上把玩着她的发丝,忽然道:“明日准你去东宫见太子妃。”

姜玉薇惊喜抬头:“真的?”

“君无戏言。”皇上挑眉,手指轻点她的唇,“不过要懂规矩,莫要失了体统。”

“妾明白!谢陛下恩典!”姜玉薇欣喜之下,竟大胆地在他颊边轻吻一记,随即意识到逾矩,慌忙低头,“妾失仪...”

皇上却朗声大笑,似乎很是受用:“无妨,朕准了。”说罢将她揽入怀中,沉沉睡去。

姜玉薇却久久难眠,借着微弱烛光偷觑身旁的天子。

睡着的皇上敛去了日间的威严,眉宇间竟有几分倦色。她悄悄伸手,极轻地抚平他微蹙的眉头。

四更时分,外间传来细微响动。姜玉薇惊醒,见皇上已然起身,忙跟着下床,按照嬷嬷教导的规矩,上前伺候更衣。

她动作生疏却认真,为皇上穿上朝服,系好玉带,戴上冠冕。

皇上垂眸看她忙碌,忽然问:“可会梳头?”

姜玉薇老实摇头:“妾愚钝,还未学好...”

皇上却不恼,反而笑道:“无妨,日后慢慢学。”他抬手轻抚她的面颊,“回去好生歇着,晚些时候朕再来看你。”

姜玉薇盈盈一拜:“恭送陛下。”

皇上离去后,她才长舒一口气,腿脚发软地坐在榻边。榻上犹存余温与龙涎香气,提醒着昨夜并非梦境。

天大亮时,王丕斌带着赏赐而来:一对翡翠镯子,几匹苏绣,还有各色首饰。宣完赏,他又低声道:“陛下特意吩咐,才人今日可往东宫拜见太子妃娘娘。”

姜玉薇喜不自禁,忙令宫女厚赏来使。她挑了一支玲珑玉簪准备送给太子妃,又恐礼薄,添了一对珍珠耳珰。

用过早膳,她乘软轿往东宫去。一路上心思浮动,既期待见到那位尊贵的堂姐,又担心自己礼仪不周。

东宫守门太监见是新晋才人,不敢怠慢,忙进去通传。不多时,一个女官模样的人出来相迎:“才人请,太子妃娘娘正在花厅等候。”

姜玉薇整理衣饰,深吸一口气,迈入东宫。她不知,这场看似寻常的姐妹相见,实则是深宫中又一轮暗流的开始。

而紫宸殿内,早朝间歇的皇上正听着王丕斌的回禀。

“姜才人已往东宫去了?” “是,陛下。” 皇上唇角微扬,眼中却无笑意:“很好。且看看,朕这朵解语花,能引出多少趣事。”

晨光熹微中,软轿缓缓停在了东宫门前。姜玉薇扶着宫女的手下轿,抬头望去,不禁屏住了呼吸。

东宫朱门高耸,金钉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门前两尊白玉石狮威严肃穆,比她在宿州见过的任何府邸都要气派。

踏入宫门,迎面是九曲回廊,廊下悬着金丝鸟笼,里面养着稀有的五彩鹦鹉。

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金砖,倒映着雕梁画栋。

引路女官见她看得出神,微笑道:“才人请随我来,太子妃娘娘在承恩殿等候。”

穿过重重殿宇,沿途所见无不极尽奢华。琉璃瓦在阳光下流光溢彩,汉白玉栏杆雕刻着精细的龙凤纹样。

殿前庭院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更有假山流水,小桥亭台,宛如仙境。

“这才是真正的天家气派!比起这里,她住的怡春轩简直如同柴房”

她不禁想象着若是能得宠晋升,将来或许也能住进这般华丽的宫苑

承恩殿内,太子妃姜保宁早已得到消息,正斜倚在软榻上等候。见姜玉薇进来,她唇角扬起真切的笑意。

“臣妾拜见太子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姜玉薇依礼下拜,动作标准得像是刚从教习嬷嬷那里学来的。

姜保宁噗嗤一笑,对身旁的心腹宫女情客示意:“快扶起来。一家人行这般大礼做什么?”她随意地翘着二郎腿,拍了拍身旁的座位,“来,坐这儿。叫我堂姐就好,不必太子妃长太子妃短的。”

姜玉薇受宠若惊,小心地在榻边坐下。她偷偷打量这位尊贵的堂姐:姜保宁今日只着一件淡黄色常服,发间随意簪着几支玉簪,却自有一番慵懒风华。与昨日在选秀大典上见到的端庄模样判若两人。

“堂姐这里真漂亮。”姜玉薇由衷赞叹,“比画里的仙境还美。”

姜保宁轻笑:“呆久了也就那样。倒是你,在宫里可还习惯?掖庭的嬷嬷们没为难你吧?”

“没有没有,嬷嬷们都很尽心教导。”姜玉薇忙道,眼睛亮晶晶的,“就是规矩多了些,我老是记不住。”

“无妨,慢慢来便是。”姜保宁示意情客上茶点,“我记得你小时候就毛毛躁躁的,有次还掉进我家荷花池里,可把大家吓坏了。”

姜玉薇脸一红:“堂姐还记得啊!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两人喝着今年新贡的雨前龙井,吃着精致的点心,渐渐聊开了家常。姜玉薇说起宿州老家的趣事,说起父亲姜世平最近升了半品,说起弟弟读书不用功被先生责罚...姜保宁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轻笑。

“对了,”姜玉薇忽然想起什么,“云落雪嫂嫂快要生产了,家里人都盼着是个男孩呢。”

姜保宁的笑容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复杂情绪:“落雪要生了?真好...希望她平安顺产。”她轻轻抚摸着茶杯边缘,声音低了几分,“女人生产如同过鬼门关,我娘就是...”

她没说完,但姜玉薇知道那个故事——姜保宁的母亲在生她弟弟时难产去世。殿内一时静默,只闻窗外鸟鸣声声。

“一定会平安的!”姜玉薇急忙道,“到时候堂姐一定要来看看小侄子呀!”

姜保宁展颜一笑:“自然要去。若是得个侄儿,我还要备份大礼呢。”她顿了顿,语气温柔,“说起来,你如今也入宫了,咱们姐妹也好互相照应。”

姜玉薇开心地点头,忽然想起什么,脸上泛起红晕:“堂姐,昨天...昨天陛下召我侍寝了。”

姜保宁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哦?陛下待你可好?”

“陛下很温柔...”姜玉薇声音渐低,脸颊绯红,“还准我今天来见堂姐。堂姐你说,陛下是不是...有点喜欢我?”

她抬起眼,目光纯真而期待,像个讨要夸奖的孩子。

姜保宁凝视着她天真烂漫的模样,宠溺的笑容慢慢凝固在唇角。

她放下茶盏,沉吟片刻,方缓缓道:“玉薇这般可爱,谁不喜欢呢?”

姜玉薇闻言欣喜,正要说话,却听姜保宁继续道:“只是...在这深宫里,对帝王之心,最好不要付出全部真心。”

“为什么?”

姜玉薇不解地睁大眼睛,“陛下待我很好,还答应让我来看堂姐...”

姜保宁轻轻叹息,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无奈:“父皇是天子,心中有江山社稷,有前朝后宫。今日宠你,明日也可能宠他人。若倾尽所有,将来难免伤心。”

“可我觉得陛下不一样!”

姜玉薇不服气地反驳,“陛下问我家里的事,还关心堂兄出征...很是亲切呢。”

姜保宁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也不点破,只道:“父皇自然是仁君,待谁都是温和的。我只是希望你保护好自己,莫要将来受伤。”

见姜玉薇仍是一脸不以为然,姜保宁知道多说无益,便转了话题:“说起来,今日本该是新晋宫嫔拜见中宫的日子。虽然母后凤体欠安,但礼不可废。我带你去吧。

姜玉薇顿时紧张起来:“拜见皇后娘娘?我...我还没准备好...”

“无妨,母后只会为难我。”

姜保宁起身,示意情客为她更衣,“你只需依礼行事便可。况且母后病中,不会多见人,咱们请个安就出来。”

更衣毕,姜保宁又是一派端庄雍容的太子妃模样。

她亲自为姜玉薇整理了下鬓发,温声道:“走吧,莫要紧张。有我在呢。”

姜玉薇感激地点头,随着姜保宁走出长春殿。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一个是已然在深宫中立足的太子妃,一个是刚刚承恩的新晋才人,同样的姜家血脉,却注定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穿过御花园时,姜保宁忽然轻声说:“玉薇,你要记住,无论将来得宠与否,姜家女儿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

姜玉薇似懂非懂地点头,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即将见到的皇后宫中。

她好奇那位母仪天下的女子,究竟是何等模样;更好奇皇上昨日温柔的背后,是否真如堂姐所说,藏着不能言说的深意。

而走在前方的姜保宁,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眼底却藏着一丝忧虑。

她看着身旁天真烂漫的堂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深宫似海,但愿这片纯真,不会太快被残酷的现实所磨灭。

至皇后寝宫门前,姜保宁整了整衣冠,对姜玉薇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而后朗声道:“儿臣携新晋才人姜氏,前来向母后请安。”

宫门缓缓开启,一股药香扑面而来。深宫的另一重帷幕,正在徐徐拉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