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192章 理解尊重

东宫引 第192章 理解尊重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承恩殿内,窗牖半开,微风送入些许凉意,姜保宁与谢祈年相对坐在两张四出头官帽椅上,中间隔着一张黄花梨木棋枰,其上黑白子错落,战况正酣。

手边的海棠式高足几上,放着两盏清茶,香气袅袅。

谢祈年正捏着一枚黑子,愁眉苦脸地琢磨着往哪儿落才能挽回颓势,姜保宁则气定神闲地端茶轻啜,眼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方才那个挨打的小宫女宝珠,此刻脸上敷着冰,红肿消褪了不少,虽然嘴角还有些青紫,但精神看着好了许多。

她怯生生却又坚定地走到殿内,在离棋枰不远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奴婢宝珠,叩谢太子妃娘娘救命之恩!娘娘仁德,奴婢没齿难忘!”

姜保宁执棋的手未停,目光依旧落在棋盘上,只淡淡“嗯”了一声,随口问道:“脸上的伤可好些了?”

宝珠立刻回道:“回娘娘的话,敷了冰,好多了!娘娘赏的冰镇着脸上,奴婢心里更是比喝了蜜还甜!

一旁的谢祈年闻言,从棋局中抬起眼,打量了一下这小宫女,觉得有趣,插话道:“哟,小嘴还挺甜。看来那几板子没打傻。

宝珠飞快地瞥了谢祈年一眼,见他虽身着戎装却坐没坐相,与姜保宁对弈也毫无拘束,心知身份定然不一般,便大着胆子回道:“这位将军说笑了。奴婢皮糙肉厚,几板子不妨事。倒是沾了娘娘的福泽恩典,脑子更清醒了些,往后定当时刻谨记娘娘的恩情和教诲,更加尽心当差。”

姜保宁终于落下一子,这才抬眼看向跪在地上的宝珠。

见她虽然年纪小,身量未足,脸上还带着伤,但一双眼睛却亮晶晶的,透着股机灵劲儿,说话也颇有章法,不像寻常小宫女那般唯唯诺诺或蠢笨木讷。

姜保宁心中微微一动,忽然生出些兴趣来。

她执掌东宫时日尚短,且李承鄞在时,诸多事务皆有旧例和内监掌管,她并未过多插手细务。

如今李承鄞远征,她独自主理东宫,确实需要更多了解这里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这些底下的人事和各方势力安插的眼线。

她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沫,状似无意地道:“说起来,本宫入主东宫这些时日,忙于琐事,对这宫里的许多事,还不甚了解呢。你既在茶房当差,时常走动,想必也知道些这宫里的细微琐事?不妨说来听听,也当给本宫和谢将军解解闷。

宝珠一听,心头猛地一跳,她立刻磕了个头,声音愈发清脆利落:“娘娘垂询,奴婢定当知无不言!只是奴婢人微言轻,见识浅薄,说得不好或是有错漏之处,还望娘娘和将军恕罪。

姜保宁唇角微勾:“无妨,你只管说便是,说得好,本宫有赏。”

“回娘娘,奴婢在茶房当差。东宫的茶房分内外两处。内茶房专司殿下、娘娘以及各位主子们的饮食茶水,用度都是极好的,像娘娘平日喝的顾渚紫笋、蒙顶石花,都是顶尖的贡品,由皇后娘娘早年赏下来的孙姑姑掌管着,规矩大得很,等闲人连片茶叶子都碰不得呢。孙姑姑最重规矩,每日用了多少茶叶,都要记档,说是……怕底下人手脚不干净。

“外茶房则负责伺候各位女官、有头脸的内监以及来往宾客的茶水。方才责打奴婢的那位刘公公,便是外茶房的管事。”

“刘公公是户部卢夫人荐进来的人,平日里……对下颇为严格,尤其对卢家那边吩咐的事,格外上心

谢祈年闻言,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与姜保宁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宝珠仿佛没看见,继续用她那活泼又带着点狡黠的语气说道:“不过呀,咱们东宫能人多着呢!就比如管着小厨房的张嬷嬷,手艺那是一绝,殿下都夸过她做的金乳酥!可就是眼皮子浅,最爱贪些小便宜,克扣下来的糖霜油脂,都偷偷送给她那在仆寺赵驭风赵大人手下当差的干儿子了。赵大人管着车马仪仗,可是个肥差呢!

“奴婢前几日去给书房伺候的侍读裴琰裴大人送解暑汤,裴大人正和太子少师燕勉之燕大人说话呢,燕大人真是风度翩翩,学问又好,就是看着有点愁,好像是为了什么古籍版本的事和崇文馆的谢临砚谢大人意见相左,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把司经局的吴宣曾吴大人也扯进来……

“还有啊,”

宝珠眼睛滴溜溜一转,压低了点声音,像是分享什么小秘密,“左庶子温知言温大人似乎和右庶子景融景大人不太对付,两边的舍人碰上了都互相不怎么说话呢。倒是司直魏承弼魏大人,看着严肃,却会偷偷喂廊下的野猫,被奴婢撞见过好几回!

“……家令寺的周潭周大人看着和气,但典仓的秦守囤秦大人好像私下抱怨过他批条子太慢……左右卫率的裴赫卿裴将军麾下儿郎最是威风,就是饭量也大,每次去食官署取餐,苏明厨苏大人都要肉疼好久……

谢祈年听得啧啧称奇,忍不住笑道:“好家伙!宁宁,你这东宫简直是个小朝廷,盘根错节,这丫头看得比某些当官的还明白!这口齿,这记性,留在茶房挨打真是屈才了!

宝珠立刻低下头,做出惶恐状:“将军谬赞了,折煞奴婢了!奴婢就是眼睛瞎看,耳朵瞎听,肚子里存不住二两油,胡乱说的,当不得真。娘娘和将军就当听个乐子,万万别往心里去。

姜保宁看着眼前这个低眉顺目、却句句都在展现自己价值和自己对东宫了解程度的小宫女,心中已然明了。

姜保宁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她看着宝珠,目光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宝珠,”

她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你,很好。眼睛亮,耳朵灵,心思也巧。只是……这东宫深深,有些话,出了这个门,便只能是乐子,明白吗?

宝珠何等机灵,立刻重重磕头,表忠心表得无比顺溜:“奴婢明白!奴婢今日只是来叩谢娘娘恩典,说了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话,娘娘和将军宽容,不跟奴婢计较,奴婢已是感激不尽!出了这个门,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尽心当差,报答娘娘!奴婢的嘴巴以后只用来喝茶吃饭,再不敢胡乱说话了!”

“嗯,明白就好。”

姜保宁微微一笑,对情客道:“情客,看赏。宝珠,这个名字不好,以后你就叫书昀可好?以后若再听到什么有趣的乐子,可以悄悄来回本宫。

“谢娘娘恩典!奴婢遵命!”

宝珠强压着心中的狂喜,接过情客递过来的一个装着银锞子的荷包,再次磕头,这才小心翼翼地、倒退着出了殿门。

殿内恢复了安静。

谢祈年落下一子,摇头晃脑地感叹:“啧啧,宁宁,你这可是收了个小密探啊!还是自己送上门来的!这丫头,胆子大,心眼活,嘴皮子利索,是块材料,但也得防着点,别哪天把你也卖了。

姜保宁目光重新落回棋盘,指尖拈起一枚白玉棋子,唇角噙着一丝深意的笑容:“水至清则无鱼。这东宫的水,看来比我想象的还要深。有能搅动水、看清鱼的人,未必是坏事。至于能不能用好她,让她为我所用而非反噬,那就要看我的本事了。”

棋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落定的不止是棋局,还有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新的开始。

夕阳西下,宫灯初上,因战事当前,宫中一切从简,李念毓的十六岁生辰与十皇子的满月礼并在一起,还是在御花园的澄瑞亭附近设了一场小而温馨的家宴。

亭子四周悬挂着精巧的宫灯,鲜花点缀其间,既不失皇家气度,又透着几分难得的家常气息。

受邀的皆是近支宗室、部分重臣及家眷,以及后宫位份较高的妃嫔。因皇后叶妙音凤体违和,病重难起,并未列席。

姜保宁作为太子妃,身份尊贵,坐在了右下首的第一位,头一次没有李承鄞的陪伴,显得她有点紧张。

她身下是一张铺着锦垫的矮靠背椅,与她相对而坐的是几位高位妃嫔和皇室宗亲。

其他公主、命妇及近臣家眷则按品级依次而坐。

李念毓率先起身:“父皇,儿臣今日诞辰,儿臣心中满是感激,谢父皇十六载悉心养育,护儿臣长大成人。儿臣别无他求,只愿父皇身体康健,岁岁无忧,福寿绵长。

李允贤看着眼前娇俏可人的女儿,难得露出一丝温和笑意:“念毓,一转眼都这么大了!快免礼吧,日后待人接物要恭谨柔顺,不可时时小性子了”

沈贵妃也笑着送上早已备好的贵重贺礼是一套赤金镶红宝的头面。贤妃则因位份稍低,只是微笑着颔首回礼。

接着是十皇子的满月礼。乳母抱着裹在明黄色襁褓中的婴儿上前。

李允贤看着幼子,神色柔和了些许,随口问了些“吃奶可好?夜里可闹?”

“陛下,这刚出生的孩子哪有不哭闹的?左右不过是多劳烦些乳母和嬷嬷罢了。臣妾想着她们辛苦,已给她们添了些月俸,也好让她们更尽心地照看着孩子。

李允贤点点头,稍事休息,宫人奉上茶点。他饮了口茶,目光扫过殿内,似是随意地开口道:“说起来,十郎也满月了,还未正式取名。今日双喜临门,正好一并定了。”

贤妃闻言,连忙起身,柔声道:“陛下,今日毕竟是昭仪公主的好日子,臣妾怕……此时为十郎取名,会不会冲撞了?不如改日……

皇帝却摆了摆手,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无妨。念毓是姐姐,岂会与幼弟计较?何况如今西境战事正紧,钱粮耗费巨大,宫中理当节俭。并在一处办了,省却许多繁琐开支,正是两全其美。”

坐在下面的李念毓,小嘴几不可查地微微撅了一下,虽然知道父皇说得有道理,但自己的及笄生辰与弟弟的满月并办,总感觉属于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的关注被分走了些许,心里不免有一丝小小的委屈。

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坐在下首的姜保宁,眼神里带着点求助和撒娇的意味。

姜保宁接收到她的目光,迎着她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柔而包容,带着理解和安抚的意味。

李念毓接收到姜保宁的信号,深吸一口气,重新端起了端庄的笑容。

李允贤沉吟片刻,道:“十郎便叫承煊吧。煊,有光明炽盛之意,望他将来能光耀门楣,亦能为我大澧带来祥瑞。”

“李承煊……好名字!陛下圣明!” 沈贵妃率先笑着附和,众人也纷纷称赞。

“对了,前些日子的国宴令仪身子不爽前行离开,外孙女可赐名了没有?

沈贵妃柔声回道:“还没呢陛下。

“既然如此,就叫顾黎书吧,黎取自有黎明、光明之意,是个好字。

是。

取名之事既定,气氛又松弛下来。几位宗室大臣便开始闲聊。

不知怎的,话题就引到了适婚年龄的皇子公主们身上。

“听说了吗?三公主要嫁给工部尚书了!

“当真?那可真是福气了,温尚书年轻有为,又是高相国的门生,前途无量啊。

李允贤听着,点了点头,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今日的小寿星李念毓身上,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道:“是啊,清婉的婚事定了,念毓也十六了,转眼也到了该相看人家的年纪了。”

他似乎只是随口一提,并未深究,反而将话题转向了姜保宁,语气听起来颇为随意:“太子妃,念毓近来常去东宫与你作伴,听闻也在跟你学习打理事务?她学业如何?可还上进?”

姜保宁立刻起身,微微躬身,声音清越柔婉,回答得滴水不漏:“回父皇,四妹妹天资聪颖,冰雪聪明,一点就通。无论是诗书礼仪还是宫中庶务,都学得极快,且颇有自己的见解。儿臣常觉,与其说是教导,不如说是姐妹间一同进益。

皇帝闻言,似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呷了口茶,缓缓道:“嗯,如此甚好。念毓是嫡出的公主,身份尊贵,一言一行皆关乎天家体面,更需谨言慎行,精进自身,将来方可堪配……嗯,”

他顿了顿,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殿内,语气依旧平淡,却骤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和敲打,“尤其要懂得分寸,知道哪些人该亲近,哪些人该远着些。莫要学些小家子气,整日与些不相干的人厮混,平白失了身份,惹人笑话。”

李念毓的脸唰地一下白了,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皇帝仿佛没看到女儿骤变的脸色,继续慢条斯理地说道,语气甚至带上了一点似是而非的“感慨”:“这女儿家的教养,最是紧要。若是自家管教不严,行为失了体统,旁人不会说女孩儿自己不好,只会说是其父母族人未曾尽心,家风如此啊……到时候,丢的可不只是自己的脸面。”

不容置疑的皇权与父权,如同无形的巨石,重重压在李念毓稚嫩的心上。

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委屈和恐惧,眼圈瞬间就红了,却死死咬着嘴唇,不敢让眼泪掉下来,更不敢出言辩驳。

姜保宁坐在下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看到李念毓的颤抖,听到皇帝那番冰冷刻薄的“教导”,心中亦是泛起寒意。

也许皇帝根本不在乎女儿是否开心,是否有了心仪之人,他在乎的只有皇家的脸面、公主的价值以及不容挑战的权威。

她必须说点什么,既不能公然反驳皇帝,又要稍稍缓解这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姜保宁再次起身,姿态恭顺,声音依旧平稳柔和,仿佛完全没听出皇帝的敲打之意:“父皇教诲的是。四妹妹金枝玉叶,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平日里言行举止极是端庄得体,从未有过丝毫逾越之处。儿臣在东宫所见,四妹妹对待宫人尚且宽和有礼,对待师长更是敬重有加,心中自有沟壑分寸。父皇与母后教导出的公主,自是天下女子的典范。”

皇帝眯着眼看了看姜保宁,似乎看穿了她的意图,但姜保宁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全是褒奖,他也不好再发作,只得淡淡“嗯”了一声,算是揭过了此事。

然而,经此一番,殿内的气氛已彻底冷了下来。

宴会就在那略显凝滞和冰冷的气氛中结束了。

丝竹声歇,宾客们依序告退,说着言不由衷的恭维话,眼神交换间却难免带着几分对四公主的同情与对天家无情的唏嘘。

姜保宁一直留意着李念毓,见她强撑着笑容应付完最后的礼节,待到人群稍散,便立刻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眼圈红得厉害,几乎是踉跄着快步走出了殿门,连背影都透着浓浓的委屈和仓皇。

姜保宁心中担忧,正欲跟上去,却被几位宗室夫人拉住寒暄了几句。

待她脱开身,已不见李念毓踪影。她略一思索,便猜到她去了何处。

坤宁宫。

浓重得几乎化不开的药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即便是夏日,殿内也透着一股沉闷的阴凉。

皇后叶妙音半倚在凤榻上,脸色苍白憔悴,听到宫人低声禀报四公主来了,她微微蹙了蹙眉。

李念毓几乎是跑进来的,带着一身夜间的凉气和尚未平复的急促呼吸。

她甚至忘了行礼,直冲到皇后榻前,看到母亲病弱的模样,满腹的委屈和眼泪再也忍不住,决堤而下。

“母后……母后……”

皇后被她的样子惊了一下,勉强撑起些身子,容霜连忙在她身后垫了个软枕。

皇后看着女儿泪流满面、妆都花了的狼狈模样,叹了口气,声音虚弱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厉:“念毓?这般时辰了,不成体统!发生何事了?

李念毓用力摇头,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不是的……母后……三姐姐她要成婚了……嫁给她根本不熟悉、也不喜欢的人……父皇还说……还说我也到了年纪……”

“母后……三姐姐不能嫁给她心爱的人,我也不行吗?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呢?”

皇后静静地听着,昏暗的烛光下,她的面容显得愈发瘦削和淡漠。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地伸出手,指尖冰凉,轻轻抚上李念毓满是泪痕的脸颊。

“念毓,”

皇后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个字都像是浸透了药汁,苦涩而沉重,“你是公主。是天家的金枝玉叶,是嫡出的公主。”

“你生来便享天下万民供奉,锦衣玉食,尊荣无限。万民供养你,不是让你来享尽世间所有如意的。”

皇后的手指微微用力,抬起女儿的下巴,迫使她看着自己那双深不见底、早已被病痛和宫斗争磨得失去了大部分温度的眼睛,“这世间的好处,你不能都占了。享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尊荣,便要承担常人无需承担的责任,舍弃常人无需舍弃的东西。”

“心想事成、得偿所愿,那是戏文里骗小孩子的痴话。平常人家也要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你皇祖母是如此,母后是如此,你,亦不能例外。”

李念毓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她绝望地摇头:“可是……可是太子哥哥呢?他不是就娶到了他想要的人吗?太子妃嫂嫂……”

然而,提到太子,皇后的眼神骤然冷了下去,甚至带上了一丝讥诮,那点微弱的温情瞬间消失殆尽:“鄞儿?”

她几乎是冷笑了一下,但因为气力不济,那笑声更像是喘息:“他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他的婚事,关乎国本,岂能儿戏?姜氏女是他心悦的人,但你以为陛下和本宫当年同意这门婚事,仅仅是因为太子想要吗?

“那是因为她是镇国公姜烨的嫡女,她的身后是军中势力,是因为她本身足够聪慧、稳重,堪当国母之任,能对鄞儿的江山有所助益。

皇后的语气尖锐起来,“帝王之家,夫妻之间,情爱是最微不足道、也最不可靠的东西!相互扶持、利益共生、平衡前朝后宫,才是根本!母后与你皇祖母,哪一个不是如此过来的?!

这一番冰冷彻骨的话,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水,将李念毓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她怔怔地看着母亲,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也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原来,不是父皇一人如此。母后,她心中最后的温暖港湾,她的想法和父皇竟是一模一样的!利益,权衡,价值……

巨大的失望和冰冷的现实感攫住了她。她看着母后病容憔悴却依旧执着于权术算计的模样,忽然觉得无比疲惫和悲哀。

她猛地后退一步,避开了皇后的手,眼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只剩下满心的荒凉。

她低下头,声音变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儿臣……明白了。打扰母后静养,是儿臣的不是。母后好生休息,儿臣告退。”

说完,她不再看皇后一眼,转身快步走了出去,几乎是逃离了那座被药味和冰冷算计充斥的宫殿。

夜风一吹,方才强压下去的委屈和绝望再次翻涌上来,比之前更加凶猛。

她无处可去,偌大的皇宫,竟没有一个可以容纳她小小伤心的地方。脚步自有主张般地,她跑向了东宫。

承恩殿内,姜保宁正卸去钗环,准备就寝,心中仍惦记着李念毓。

忽听得外面一阵慌乱脚步声,紧接着,殿门被推开,李念毓去而复返,如同一个受惊的小兽,直接扑进她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宁宁…为什么……为什么都要这样……母后……母后她也和父皇一样。

姜保宁被她撞得踉跄了一下,随即心中了然,必定是在皇后那里又受了打击。

她心中叹息,挥手让惊愕的宫人们都退下,只留下情客夏荷在一旁伺候。

她轻轻拍着李念毓剧烈颤抖的背,引导她到榻边坐下:“好了好了,不哭了,念毓不哭了……慢慢说,嫂嫂在这儿呢……”

李念毓哭了许久,才渐渐变成抽噎,最后仰着哭花的小脸,绝望地问:“嫂嫂……是不是生在皇家,就注定不能有自己的心意?就活该成为棋子?

姜保宁拿出自己的丝帕,细细地为她擦去眼泪,动作温柔至极。

她的心情复杂无比,既心疼李念毓的天真被迫碎,又对皇帝皇后的现实与冷酷感到寒意,同时,还有一种深切的同病相怜。

她沉默了片刻,组织着语言,既不能违心地完全赞同皇帝皇后,也不能一味煽动李念毓的逆反心理。

“念毓,”

她的声音温柔得像夜风,“首先,你要知道,父皇和母后……他们首先是皇帝和皇后,然后才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他们肩上有整个天下的重量,有江山社稷的责任。他们的每一个决定,确实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喜怒哀乐,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太复杂……有时,甚至会不得已做出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决定。

“你说得对,清婉的婚事,或许并非她心中最期盼的。你的未来,也可能无法完全如你所愿。”

姜保宁坦诚地看着她,“但是,念毓,事情并非只有黑白两面。”

“父皇母后为你择婿,首要考虑的必然是门第、人品、才干,是否足以与你相配,是否于国于家有益。他们绝不会将你推入火坑,他们所选的,必然是在他们看来能给你安稳尊荣未来的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另一种形式的爱护,只是方式不同。

“至于你说太子殿下……”

姜保宁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混合着温情与无奈的笑容,“我与他……或许比许多人幸运一些。但这份幸运的背后,又何尝没有父皇母后对你哥哥未来江山稳固的考量?我享受了这份幸运,也意味着要承担起与之相应的、辅佐储君、母仪天下的责任。这并非易事。”

“皇室儿女,注定无法像寻常百姓那般自在。我们享受了天下的供养,便注定要失去一部分寻常人的自由和任性的权利。”

她重复了皇后的话,但语气不再是冰冷的教训,而是带着一种无奈的共情,“这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命运使然。任何是都不是理所应当…

她握住李念毓冰凉的手,目光恳切而温柔:“但是,念毓,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注定悲惨。就像清婉,她或许无法嫁给最初心动之人,但若能以智慧和豁达去经营婚姻,未必不能获得尊重与安宁。你将来也是如此。”

“而且,”

姜保宁语气一转,带上了一丝鼓励,“事情并非毫无转圜余地。你现在年纪还小,父皇只是提及,并未真正定下人选。裴赫卿此番去西域,若立下战功,那你就要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无可挑剔?让你的分量重到……或许将来在父皇母后考量时,也能稍稍顾及一点你的心意?”

“在这之前,你要做的,不是哭泣和抱怨,而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那份心意。更要相信父皇母后,他们纵有千般不是,爱子女之心,总是不假的。只是他们的爱,裹挟了太多的东西,显得沉重甚至……冷酷了些。”

李念毓怔怔地听着,泪水渐渐止住,她虽然依旧难过,依旧对前途感到迷茫,但那股绝望的窒息感却减轻了不少。

她扑进姜保宁怀里,再次抽泣起来,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委屈,更像是一种宣泄后的依赖和寻求安慰。

“嫂嫂……我明白了……我会努力的……我会帮你,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姜保宁轻轻抱着她,拍着她的背,像长姐,更像母亲。

“好孩子,不哭了。今晚就在东宫歇下吧,陪嫂嫂说说话。”

他们二人一个在学着接受命运的残酷与复杂,另一个则在用自己并不强大的肩膀,努力为他人撑起一小片温暖的、充满理解的天空。

皇权的冰冷与人情的温暖,在这小小的殿宇内,交织成一曲复杂而深沉的宫廷夜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