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30章 招认和军情

东宫引 第30章 招认和军情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烛光摇曳的县衙刑房内,青石板地面渗着水渍。常顺双臂被铁链吊在横梁上,血顺着粗布衣襟滴在青砖缝隙里。

“说!翊王一案可否与你有关?

衙役猛地将烧红的烙铁按在他后背,焦糊味混着血腥气弥漫开来。

常顺闷哼一声,头重重垂下,额前碎发黏着冷汗与血污。

“你也是知道翊王的?当今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嫡出的二殿下,你胆子也是大得很,这等贵胄身份也敢陷害?也是真不怕脑袋搬家。

常顺缓缓抬头,眼白布满血丝:“大人明察...奴才不敢…

话音未落,一桶冷水兜头浇下。他剧烈咳嗽着,湿透的衣裳紧贴伤痕累累的脊背。

“嘴硬!翊王的近身内侍除了时恩就是你!时恩太子殿下亲自审讯,平时在翊王府做了什么活,写的一清二楚,而你却支支吾吾…

衙役揪住他头发,将竹签狠狠刺入指甲缝。

“干这些腌臢事之前,也想想你的老母,在泸州被人诟病,家中失了营生。

常顺浑身剧烈颤抖,喉间溢出压抑的嘶吼。

“你们这群狗杂种,为难一介妇人!

指缝间渗出的血珠啪嗒落在青砖上,晕开暗红色的花。

“如果还想让你母亲活命,就尽早吐出实情,我们好为翊王昭雪,说不定呢,翊王还将功抵过,饶你一命!

刑房内腐臭气息愈发浓重,常顺已奄奄一息地瘫在铁链上。

“畜生!

常顺嘶吼着扯动锁链。

“你最好想清楚。

常顺瞳孔骤然收缩,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不瞒你说,令堂高烧三日,总念叨着顺儿最爱吃榛子酥。

\"他从袖中掏出油纸包,甜腻香气混着血腥钻入鼻腔,\"你说,本官是该喂她吃药,还是喂她吃这个?\"

记忆如潮水漫来。十二岁冬夜,母亲跪在当铺前磕头,额头结冰的血把青石板染成褐色。

他蜷在巷口啃着硬如石块的炊饼,看母亲用最后一件夹袄换来半袋陈年榛子。

油灯下那双生满冻疮的手,将发霉的果仁细细挑拣,煨在灶灰里焐得喷香。

\"我说!\"

常顺突然癫狂大笑,血泪在脏污的脸上冲出沟壑。

“是太子!是周侍郎,以我母亲要挟我,潜入翊王府,为他们传递情报,不然就断了我母亲的药…

那书吏身着青布长衫,头戴皂色方巾,正襟危坐在案牍之后。

手中握着狼毫笔,蘸了蘸朱砂红墨,笔尖悬在泛黄的宣纸之上,如临大敌。

遇到关键之处,书吏眉头紧皱,重复确认:“你且再说一遍,是太子、周侍郎指使,可莫要含糊!

常顺咬破嘴唇,嘴角渗出血来:“是…

狱卒拿着他的手,郑重地在末尾按上手印,交给宋执宪。

宋执宪捏着泛黄供词的指尖微微发白,玄色官袍下摆被穿堂风掀起半角,烛火在他紧绷的下颌投下晃动的阴影。

案头摆放的青铜獬豸镇纸映着冷光,仿佛也在凝视这份足以撼动朝局的供状。

他喉结滚动两下,将供词反复看了三遍,忽的将茶盏重重掼在青砖上,瓷片迸裂的脆响惊得廊外衙役齐齐屏息。

“盯紧太子行踪,必有蹊跷,暂且不放人,翊王疑罪未定,禁用刑,查明后,明日上书陛下。

说着,他望着供词末尾狰狞的朱砂手印,终于踉跄着跌坐在太师椅里,喟叹声混着烛泪滴在“大理寺卿印”的朱红封泥上。

京城的腥风血雨,又要来临了。

【勤政殿】

宫灯摇曳的暖光里,王丕斌垂着眼帘,瓷碗托在鎏金漆盘上,拿着拂尘,静静地站在一旁。

“陛下,御膳房新炖的银耳羹,您尝尝罢。

铜鹤香炉飘起袅袅白烟,李允贤搁下奏折的声音惊得他后颈沁出冷汗。

李允贤瞥了一眼,鎏金九龙纹托盘上,羊脂玉碗盛着一碗恍若凝脂的银耳汤,碗心卧着三颗西域进贡的夜光枣,边缘还点缀着长白山千年野参切片,与南疆进贡的玫瑰露交融,

“朕知道了,下次告诉御膳房不要搞那么些花样儿,太师到了吗?

王丕斌垂着头应声:“谢太师在门外候着了。

“传。

李崇矩执象牙笏板的指节泛白,蟒纹朝服拖过汉白玉阶。

“臣谢崇钧请皇上圣安。

李允贤顿了顿:“免礼,赐座。

宫人端上紫檀杌凳,谢崇钧撩起衣袍就坐。

他斜倚在雕琢着九爪金龙的椅背凹陷处,玉带扣松垮地垂在腰间,露出半幅月白中衣。

左手随意搭在扶手上,指节间转着枚羊脂玉扳指。

“西北战事又起,你可知道了?

“回陛下,鞑靼居心叵测,我军将士骁勇善战,大破敌军,攻下一座城池。

李允贤的那双丹凤眼半阖着,眸光似浸在温水里的碎冰,漫不经心地扫过阶下的朝臣。

“朕今独召你来,自是不欲闻此,先帝在时,你是权倾朝野之正一品太师,又兼司马都尉之职,怎么改朝换代了,倒是消沉了。

谢崇钧跪下作揖:“陛下恕罪,臣久病未愈,让陛下忧心,乃臣之大罪。

“她死了十六年了,你亦已然悔悟。无论为国为家,汝皆不应如此。

“臣明白。

李允贤拿起一封奏疏扔到他腿边:“你侄儿上的奏疏,看看。

【臣谢安叩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臣以庸才,荷蒙天恩,总戎北疆。今有鞑虏狡逞,乘雪夜突袭大营,其势如狼奔豕突,箭镞破空之声彻于穹庐,昨夜丑时三刻,鞑靼五千精骑犯我受降城。彼乘朔风卷地之际,衔枚暗度阴山隘口,狼头纛所指之处,胡笳声裂金石。臣急令左厢兵马使王忠嗣引陌刀队据瓮城,右厢虞候李授率跳荡营伏于羊马墙侧。虏以铁鹞子为锋,连破三重鹿角,臣亲挽伏远弩射落其赤鹰旗。

寅初风雪转骤,鞑靼首领亲驱金帐卫队突门。臣乃发三百张弩机齐射,复以石炮车投猛火油罐。当是时,中郎将贾敬义率百骑自地道突出,横断虏阵,副都尉郭善玮趁势以连枷骑反冲其肋。血战及辰,斩首千余级,获铁甲三百领、战马六百匹,残寇北遁瀚海,我军将士伤亡过半,约近五成,此役能胜,皆赖陛下洪福齐天,战前训示犹在耳畔,臣日夜操练士卒、整饬军备,方有此捷!今西北边陲稍定,然臣不敢懈怠,已命各部严守关隘,随时恭候圣谕!】

谢崇钧阅览完猛得一折奏疏,不禁叹道:“如此都能伤亡过半,鞑靼虽是北国,实力也不容小觑。

对李允贤作揖说:“安儿年轻气盛,若有不妥,臣代他向陛下请罪。

“鞑靼分明是有备而来,首领都能亲自上阵,他能以半数之力打退敌军,不必过谦。

“陛下恕罪,依臣看如今形势,鞑靼与我们相比损失惨重,我们边关的十万精兵可以先按兵不动,臣麾下有五千精兵,可全部调去西域,以备后患,兵部可以调兵部署。

李允贤按着佛珠:“所以,你主战?

谢崇钧闻言顿了顿,点点头说:“是,我澧朝建国以来,除肃宗朝有过退却之仗,其余绝无仅有,如今上京城百姓人人安定,生活安乐富足,如若这个时候,通过和谈以保安定,天下人不知要如何评说。

李允贤问道:“朕亦深知,若执意再战,澧朝虽能扬威立名、挺直腰杆,可每念及万千儿郎将血染黄沙、埋骨荒野,朕便心如刀绞, 兵戈一起,生灵涂炭,纵使山河重整,这累累白骨、失怙之家,朕又如何向天下交代?罢了,和谈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再让将士白白送死!

“臣斗胆直言!此战若避而不接,鞑靼必当我朝怯懦可欺,他日必倾举国之兵卷土重来!届时百姓恐陷水火,陛下英名亦将蒙尘,反倒把自己推入两难绝境! 我朝儿郎本就以保家卫国为天职,纵马革裹尸亦在所不惜!至于国库空虚之困,老臣愿首倡节俭,自今日起,朝中上下当严束用度——宫廷饮宴可减三分,百官俸禄暂降两成,王公贵胄亦不得奢靡!如此积少成多,何愁无银甲之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莫因一时之困,误了千秋大计啊!

李允贤倚着龙椅,眼底的忧愁又加了三分:“此事从长计议,让西北军好好休整一番,按兵不动,观察鞑靼去向,若有异动,速速报给朕,勤政殿你可畅通无阻。

谢崇钧作揖:“是。

李允贤走下高台,龙纹暗绣的袖口扫过冰凉的紫檀木框,皇帝枯瘦的手指轻轻贴上嵌玉屏风。

“翊王一事,你怎么看?

谢崇钧望着他高大的背影,转念一想:“陛下如此英明才智,难道不知是怎么回事吗?

“朕倒是想看看,太子究竟想干什么,翊王怎么样了?

“伤得很重,都是太子的人。

李允贤掏出一块金牌,上面写着“如朕亲临”

“拿着令牌,去大理狱瞧瞧他,他是朕的儿子,道理他自懂得,不必再说。

谢崇钧叩拜:“谨遵皇上吩咐。

“去吧。

他转身离开勤政殿内,玄色蟒袍掠过门槛时带起一阵穿堂风,将案头奏折掀得簌簌作响。

铜漏滴答声里,王丕斌带着拂尘走进来。

“皇上,沈贵妃派人来传话,说备了一壶好酒,请您赏脸去小酌一番,车马已然备下了,您可要去?

李允贤闭目,点点头说:“去吧。

“摆驾关雎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