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123章 介绍

东宫引 第123章 介绍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马车驶过重重宫门,朱墙金瓦在秋日晴空下折射着庄严肃穆的光芒。

姜少卿透过车帘缝隙看着外面巍峨的宫殿和肃立的侍卫,心跳如擂鼓,手心早已汗湿。

前面嫡姐的马车始终平稳前行,仿佛这深宫是她家的后花园。

终于,马车在慈宁宫门前停下。早有内侍恭候。姜保宁由情客和夏荷搀扶着下车,姿态娴雅端庄,方才在定远堂那点不耐早已消失无踪,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温婉笑意。

姜少卿深吸一口气,努力模仿着姐姐的姿态,小心翼翼地下了车,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慈宁宫内,暖意融融,熏香是比侯府更加名贵的龙涎香,气息沉静悠远。

殿宇开阔,陈设却透着历经岁月的古朴与厚重,,姜保宁甫一踏入殿门,脸上那端庄温婉的面具瞬间裂开一道缝隙,如同冰雪消融,绽开明媚如春花般的笑容。

她甚至不顾规矩地加快了脚步,裙裾轻扬,头上的珍珠金饰发出细碎悦耳的轻响,几乎是“蹦蹦跳跳”地朝着主位上那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跑去,声音清脆娇憨,带着毫不掩饰的亲昵:

“皇祖母!保宁来给您请安啦!”

这一瞬间的姜保宁,与在侯府时那个沉静练达、敲着椅子把手的嫡长女判若两人,更像一个承欢膝下、被无限宠爱的娇憨少女。

主位上,太后崔韫笙身着深紫色绣金凤祥云纹常服,满头银丝梳理得一丝不苟,只簪着几支简洁却价值连城的翡翠簪子。

她面容保养得宜,眼角虽有细纹,却难掩年轻时的风华,此刻,她看着扑到自己跟前的姜保宁,威严的凤目里瞬间盈满了毫不掩饰的宠溺,嘴角扬起慈爱的弧度,伸出手指虚点了点她的额头,语气是嗔怪,却满满都是疼爱:

“你这丫头!成了婚约就是不一样了?多少天没来哀家这里了?哀家这慈宁宫的门槛,都要被你忘了吧?”

她故意板起脸,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姜保宁顺势半跪在崔韫笙脚边的锦垫上,“哎呀皇祖母!您冤枉保宁了!保宁心里天天都惦记着您呢!这不,今儿一大早就来了,还给您带了个‘新孙女’来瞧瞧!”

她说着,回头朝殿门口望去,脸上的笑容依旧明媚,眼神却示意姜少卿上前。

姜少卿一直垂首屏息立在殿门内侧,被这祖孙俩其乐融融的氛围衬得如同一个局外人,手脚都僵硬了。

接收到嫡姐的信号,她心头一紧,连忙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狂跳的心脏,按照云姨娘昨夜反复教导的规矩,一步步走上前,在距离姜保宁几步远的地方,对着主位上的太后,深深跪拜下去,额头触地,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大礼:

“臣女姜少卿,叩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声音带着努力控制的平稳,却依旧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在她低垂的视线里,只能看到太后深紫色绣着金凤的华美裙裾和一双精致的宫鞋鞋尖。那份扑面而来的、沉淀了数十年权势的雍容与威仪,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殿内温馨的气氛似乎随着姜少卿的跪拜而凝滞了一瞬。

崔韫笙脸上的慈爱笑容淡去了几分,她并未立刻叫起,目光落在跪伏在地的少女身上,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

她微微侧头看向还抱着自己手臂的姜保宁,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明显的疏离:“保宁,你带她来干什么?”

姜保宁脸上的娇憨笑容也收敛了些,她松开抱着崔韫笙的手,端正了跪姿,微微仰起脸,眼神清澈而认真地看着太后:“皇祖母,”

她声音清亮,带着为妹妹辩驳的恳切,“少卿是父亲的女儿,也是您的孙辈啊。您带着成见去看云姨娘就罢了,但少卿是极好的姑娘。她性子安稳,在府里一直用心读书,知书达理。上次舅舅设宴,少卿在一旁,舅舅随口问了她几句《女诫》和《论语》里的句子,她都对答如流,条理清晰,连舅舅都微微点头了呢。”

崔韫笙闻言,凤目微抬,目光重新落回跪着的姜少卿身上,多了几分审视的意味。

沉默了几息,殿内落针可闻。姜少卿只觉得那道目光像是有实质的重量,压得她后背几乎渗出冷汗。

“是吗?”

崔韫笙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抬起头来。”

姜少卿依言,缓缓抬起头,但目光依旧谦卑地垂视着太后裙裾的下方,不敢直视凤颜。她努力控制着表情,让自己看起来温顺、恭敬、不卑不亢。

崔韫笙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少女的容貌继承了其母云落雪的几分秀丽,但眉眼间尚未脱去稚气,也没有云落雪那种刻意流露的媚态。

今日的打扮也确实如保宁所说,得体素净,符合规矩。

那身水碧色的衣裙衬得她肤白,虽无夺目光彩,倒也清秀可人。

“嗯,”

崔韫笙淡淡地应了一声,听不出喜怒,“既然保宁都这么说了,哀家就信你几分。” 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陡然转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警告,“姜少卿,你听着。以后好好做人,规行矩步,安守本分!把你那点聪明劲儿都用在正道上!不要学你娘那副狐媚轻浮、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只要你安分守己,懂规矩,识大体,哀家……”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姜少卿瞬间变得苍白的脸,“自然不会亏待你。”

她死死咬着下唇内侧,才控制住身体的颤抖和即将涌出的泪水,深深叩首下去,声音带着竭力维持的平稳:“臣女谨遵太后娘娘教诲!定当克己守礼,安分守己,绝不敢有半分逾越!”

“起来吧。”

崔韫笙挥了挥手,仿佛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目光立刻又柔和地转向姜保宁,脸上重新挂起慈爱的笑容,仿佛刚才那冷厉的警告从未发生过。“好了,保宁快起来,地上凉。

她亲自伸手去拉姜保宁。姜保宁顺势起身,重新挨着崔韫笙坐下,脸上也恢复了笑容,她自然地转换了话题,带着一丝娇嗔:“皇祖母,您刚才说保宁好久不来,保宁可要喊冤了!不过这两天确实听说宗正寺、太常寺还有礼部的大人们都忙得脚不沾地,想必是在上疏商议保宁的婚礼流程吧?”

提到这个,崔韫笙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带着感慨和浓浓的不舍:“可不是嘛!哎呦,皇帝昨儿把那些奏疏拿给哀家看的时候,哀家这心里啊……真是百感交集。”

她拉着姜保宁的手,轻轻拍着,眼神里充满了回忆,“哀家还记得,哀家刚把你从公主府抱来哀家这里的时候,才那么小小一团儿,软乎乎的,哭声倒是响亮得很。哀家抱着你,心都化了。这一转眼……”

她抬手比划了一下姜保宁如今的身量,语气满是唏嘘,“都要嫁人了,要成太子妃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姜保宁将头轻轻靠在崔韫笙肩头,声音软糯,带着依恋:“皇祖母,您别难过。保宁就算嫁了人,也还是您的保宁啊!再说了,东宫离您的慈宁宫多近啊!几步路就到了。保宁以后啊,天天都来烦您,陪您说话,给您解闷儿,到时候您可别嫌我聒噪,把我撵出去才好!”

“你这泼猴儿!”

崔韫笙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尖,“哀家巴不得你天天来!就怕太子嫌哀家霸着他的太子妃不放呢!”

姜少卿垂手恭立在几步之外,像个无声的影子。

她听着那充满天伦之乐的欢声笑语,她只能更低地垂下头,掩饰自己无法平静的面容。

“少卿,起来吧。

她点点头示意情客给她拿凳子,姜少卿坐上去之后,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神不自在地乱瞟着,看这皇宫的富丽堂皇,眼神却是藏不住的窘迫。

不知不觉,殿内的自鸣钟轻轻敲响。崔韫笙看了看时辰,脸上的慈爱笑容依旧,眼神却似乎飘向了远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轻轻拍了拍姜保宁的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郑重:

“好了,保宁,哀家知道你孝顺,陪哀家说了这许久的话。不过,现下倒有件事,需得你去一趟。”

姜保宁微微直起身,眼中带着询问:“皇祖母有事吩咐我?”

崔韫笙点点头,声音压低了些,带着长辈的关切:“你去东宫瞧瞧承鄞那孩子。哀家看他这两日来请安,眉宇间总锁着些愁绪,问他也只说无事。还有皇帝那边……”

她顿了顿,似乎斟酌着词句,“昨日来哀家这儿,看着也有些心不在焉,父子俩一个模样。哀家想着,许是前朝又有什么棘手的事,让他们父子忧心。哀家是后宫之主,有些事不便多问。但你不同。”

她看着姜保宁,眼神充满了信任和期许:“你是他未来的太子妃,是自家人。你去瞧瞧他,陪他说说话,开解开解他。看看他是不是身子不适,还是真遇到了什么难处。若有什么需要,你回来悄悄告诉哀家,哀家也好心里有个数。”

姜保宁不以为然“李承鄞?!他能有什么烦心事?

崔韫笙拍拍她的手“去吧,看看他好歹是未婚夫妻。

姜保宁心领神会,立刻正色道:“那好吧,皇祖母我去去就好,那少卿…

崔韫笙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这才落到旁边的姜少卿身上。

她略一沉吟,用一种既像是恩典又带着明确隔离意味的语气说道:“少卿丫头就留在哀家这儿,陪哀家说说话吧。你姐姐去办正事,你跟着也不便。”

她连忙屈膝行礼,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一丝惶恐:“臣女谢太后娘娘恩典!定当尽心侍奉!”

姜保宁也看了一眼姜少卿,眼神平静无波,只微微颔首:“那就有劳妹妹在此陪伴皇祖母了。”

她转向崔韫笙,脸上重新带上温婉的笑容:“皇祖母,那保宁先告退了。”

“去吧,”崔韫笙慈爱地挥挥手,“见了承鄞,替哀家问个好,让他别太劳神了。你也快去快回。”

“是。”

姜保宁恭敬行礼,转身带着情客和夏荷,步履从容地离开了慈宁宫正殿。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方才那祖孙俩的温情脉脉仿佛随着姜保宁的离开而消散了大半,只剩下沉静的龙涎香气和一种无形的威压。

崔韫笙脸上的慈爱笑容淡去了一些,恢复了她惯常的雍容与深沉。

她端起手边的珐琅彩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目光落在了局促不安地站在原地的姜少卿身上。

“坐吧。”崔韫笙的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姜少卿如蒙大赦,又紧张万分,小心翼翼地挪到宫女搬来的绣墩上,只敢挨着边沿坐了半个身子,腰背挺得笔直。

“哀家听保宁说,你书读得不错?”崔韫笙呷了口茶,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姜少卿。

姜少卿心头一紧,连忙垂首回答:“回太后娘娘,臣女愚钝,只是略识得几个字,不敢当大小姐夸赞。”

“嗯,”崔韫笙放下茶盏,发出轻微的磕碰声,“读的什么书?”

“回娘娘,读过《女诫》、《女论语》,还有《论语》、《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姜少卿小心翼翼地回答,声音尽量平稳。

“《论语》?”崔韫笙似乎来了点兴趣,“‘君子不器’,何解?”

姜少卿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努力回忆着书本“回娘娘,此句意为……君子不应像器皿一般,只有固定的用途。当博学多才,通晓事理,方能……应对万变。”

崔韫笙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那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看透人心。

良久,崔韫笙才缓缓开口:“回答得尚可。看来保宁倒也没虚言。”

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是褒是贬。她指了指宫女刚奉上的几碟精致的点心,“尝尝吧,慈宁宫小厨房的手艺。”

“谢太后娘娘!”

姜少卿连忙谢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小块点心,小口地吃着,味同嚼蜡。

她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太后的目光虽然并未一直停留在她身上,但那无形的压力让她如坐针毡。

而此刻,姜保宁正乘着步辇,穿行在宫墙夹道之中,朝着东宫的方向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