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112章 祖孙温情

东宫引 第112章 祖孙温情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姜晏珩走出紫宸殿的威严肃穆,踏着宫墙下长长的阴影,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行去。

慈宁宫位于后宫深处,环境清幽,花木扶疏。

殿宇不如紫宸殿那般恢弘,却处处透着雍容与安宁。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药草混合的气息,那是崔韫笙常年礼佛调养的味道。

刚踏入宫门,便听见里面传来太后带着笑意的声音:“可是珩儿来了?快进来!让哀家瞧瞧!”

姜晏珩加快步伐,绕过绘着松鹤延年的紫檀木屏风,只见太后正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暖榻上。

她身着深紫色绣金凤的常服,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只簪着几支素雅的玉簪,虽已年过花甲,眉宇间依旧可见年轻时的风华,只是眼神里沉淀了太多岁月的智慧与慈祥。

“孙儿姜晏珩,叩见皇祖母!皇祖母万福金安!”

姜晏珩撩起袍角,端端正正地行了大礼。

“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

崔韫笙连忙抬手虚扶,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欢喜,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归来的孙儿,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和心疼,“过来,坐到哀家身边来!让哀家好好看看……哎哟,瘦了,也黑了!北境那苦寒之地,风沙跟刀子似的,可把我珩儿磋磨坏了!”

她伸手拉过姜晏珩的手,那手上布满握刀拉弓留下的厚茧和细小的伤痕,触感粗糙。

她摩挲着那些茧痕,眼圈微微泛红:“瞧瞧这手……珩儿啊,你受苦了。”

姜晏珩心头一暖,在太后榻前的绣墩上坐下,任由老人握着他的手。

在外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将军,是手握重权的兵部尚书,但在这位老人面前,他仿佛依旧是那个承欢膝下的少年。“皇祖母言重了,孙儿身为武将,保家卫国是本分。些许风霜,算不得苦。”

“傻孩子,在哀家面前还逞强?”

崔韫笙嗔怪地拍了下他的手背,随即又心疼地抚摸着,“哀家记得啊,你刚出生没多久,你母亲……我那苦命的荣恩,就把你抱进宫来了。那么小的一团,粉粉嫩嫩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葡萄似的,见人就笑,一点都不怕生,哀家抱着你,心都要化了……”

崔韫笙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带着浓浓的追忆和伤感,“荣恩那会儿啊,抱着你,脸上那笑容……是哀家见过她最幸福的样子了……她总说‘母后您看,珩儿多像他爹,将来定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提及早逝的母亲荣恩长公主,姜晏珩喉头微哽,垂下眼帘。

母亲的容颜在他记忆中早已模糊,但那份血脉相连的温情,却因太后的讲述而变得清晰可感。

崔韫笙的声音更咽了一下,带着无限怜惜地看向姜晏珩:“可惜啊……宁丫头就没这个福分。她出生的时候,荣恩已经不在了……”

老人家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她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哀家记得清楚,府里乱糟糟的。宁丫头生下来,瘦瘦小小的,连哭都没力气。哀家放心不下,亲自去镇国公府,把她抱了回来……”

崔韫笙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哀家就把她养在这慈宁宫的暖阁里,亲自喂米汤,看着她一点点长大,从那么小一点,长成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会爬了,会走了,会奶声奶气地叫‘皇祖母’了……哀家抱着她,就像当年抱着你一样,心里头啊,才觉得有那么点慰藉,觉得荣恩……好像还留下了一点念想在这世上。”

她紧紧握着姜晏珩的手,仿佛想通过他,触摸到另一个早逝的女儿,“珩儿,你和宁儿在哀家心里,跟你是一样的!都是哀家的心头肉!哀家就盼着你们兄妹俩,都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

“皇祖母……”

姜晏珩心中酸涩又温暖,反手握住了崔韫笙布满皱纹却温暖的手,声音低沉而郑重,“孙儿明白。孙儿和宁宁都明白您的苦心。没有您,就没有今日的宁宁。孙儿……代母亲,也代宁宁,谢皇祖母养育深恩!”

他作势又要起身行礼。

“快坐着!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崔韫笙连忙按住他,眼中泪光未消,却已带上了笑意,“你母亲从小是被哀家养的如花似玉,那个娇纵的性子要是能看到你们兄妹如今都出息了,哀家这心里头,比什么都高兴!晏珩你是兵部尚书了,顶天立地的大将军!宁丫头……更是要成为太子妃了!哀家就是现在闭眼,也有脸去见荣恩,去见列祖列宗了!”

然而,这份喜悦很快被一丝阴霾取代。太后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也冷了下来,带着毫不掩饰的嫌恶:“只是……哀家听说,你父亲身边那个姓云的狐媚子,还在府里?”

姜晏珩没想到崔韫笙会突然提起云落雪,微微一怔,随即点头:“是,姨娘她……一直在府中伺候父亲。”

“哼!伺候?”崔韫笙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保养得宜的脸上布满了鄙夷,“一个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本就是奴婢,也配在堂堂镇国公府里充主子?这么个不知根底的东西进门!仗着有几分姿色,哄得你父亲晕头转向!哀家看着就膈应!”

太后的语气越发严厉,带着积压多年的不满:“珩儿,你给哀家记住了!你是芷宁的儿子,是哀家的亲外孙,是这大澧朝堂堂的兵部尚书、镇国公世子!你的身份,尊贵无比!那姓云的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在你面前摆姨娘的款?也配让你和宁丫头叫她一声‘姨娘’?她也配?!”

太后的声音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皇家威严,“哀家听说,她还想扶正?真是痴心妄想!不知天高地厚的下作东西!她应该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宁丫头是哀家一手带大的金枝玉叶,岂是她那种人能沾染的?你回去告诉你父亲,让他把那狐媚子给哀家看紧了!若敢对宁丫头有半分不敬,或是在府里兴风作浪,哀家绝不轻饶!直接打发到最偏远的庄子上,让她自生自灭去!”

姜晏珩心中了然。崔韫笙对云落雪的厌恶,根源在于对早逝女儿荣恩长公主的护犊之情。

“皇祖母息怒。”姜晏珩温声安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姨娘她……行事还算本分,对父亲也尽心。至于宁宁,她性子强,自有主张,姨娘也管不到她头上。孙儿会看顾好宁宁,也会提醒父亲,定不让皇祖母忧心。”

崔韫笙听他这么说,怒气稍平,但依旧余怒未消:“哼!本分?哀家看她是没那个胆子!珩儿,你是个好孩子,重情义,哀家知道。但有些人,骨子里就带着不安分!你和你父亲都是男人,心粗!宁丫头虽然厉害,到底是个姑娘家,脸皮薄。你给哀家盯紧了!别让那起子小人钻了空子,委屈了我的宁丫头!她可是未来的太子妃,国母之尊!容不得半点闪失!”

“是,孙儿谨记皇祖母教诲。”姜晏珩郑重应下。

见姜晏珩应承,太后的脸色终于彻底缓和下来。她重新拉着姜晏珩的手,上上下下地仔细端详,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好了好了,不说那些腌臜事了,没得污了耳朵。珩儿啊,你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官居一品,功成名就。这终身大事……可有着落了?有没有相中的姑娘?告诉皇祖母,哀家给你做主!”

姜晏珩被问得猝不及防,刚毅的脸上难得地浮现一丝窘迫:“皇祖母……孙儿……孙儿一心军务,尚无暇顾及儿女私情……”

“胡闹!”

崔韫笙嗔道,“成家立业,成家在前!你看太子与你一般大这都要娶宁丫头了!你当兄长的,岂能落后?哀家还等着抱重外孙呢!这事哀家记下了,回头定要替你好好物色!定要找个才貌双全、家世清白、配得上我们珩儿的好姑娘!”

姜晏珩哭笑不得,只能含糊应着:“一切但凭皇祖母做主。

祖孙俩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体己话。太后问他在北境的生活细节,吃得可好,睡得可安稳,有没有受伤;姜晏珩则挑些有趣的、报喜不报忧的见闻讲给太后听,逗得老人家开怀大笑。

太后又细细叮嘱他如今身居高位,更要谨言慎行,爱惜身体。殿内一时充满了温情脉脉的天伦之乐,方才的雷霆之怒仿佛从未发生过。

直到日头偏西,宫人提醒太后该进汤药了,姜晏珩才起身告退。

崔韫笙依依不舍,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咛:“珩儿,有空多来看看皇祖母!宁丫头也是!让她没事就进宫来陪哀家说说话!你们兄妹俩,都要好好的!记住了吗?”

“孙儿记住了。皇祖母保重凤体,孙儿改日再带宁宁来看您。”姜晏珩再次深深一揖。

“去吧去吧。”崔韫笙挥挥手,眼中满是慈爱和不舍,又补充道,“对了,哀家库里有支上好的羊脂白玉簪,温润剔透,最配宁丫头。一会儿让嬷嬷找出来,你带回去给她,就说……是哀家贺她大喜的。让她进了东宫,也别忘了时常回来看看哀家。

“是,孙儿代宁宁谢皇祖母厚赐!”姜晏珩心头温暖,郑重应下。

走出慈宁宫温暖的大殿,傍晚微凉的风拂面而来。

姜晏珩回头望去,夕阳的金辉洒在慈宁宫朱红的宫墙上,也仿佛为殿内那位慈祥而威严的老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握紧了拳头,大步朝着宫外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挺拔而坚定。

紫宸殿的军务,慈宁宫的温情,还有镇国公府那个等着他回去的、即将成为太子妃的妹妹,都如同无形的丝线,交织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他知道,自己并非独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