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89章 入宫

东宫引 第89章 入宫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坤宁宫晨省的光景,向来是后宫最无声的硝烟场。

各色宫装的妃嫔按着品阶高低,早已列坐两侧,低眉垂首,鸦雀无声。

李允贤身边最得脸的大太监王丕斌,微躬着腰,步履无声地引着一位新面孔走了进来。

他脸上挂着宫里太监惯有的、无可挑剔的恭谨笑意,那笑意却只浮在皮肉上,眼底深处是千年古井般的平静无波。

他身后跟着的女子,身量高挑,肌肤是不同于中原女子的蜜色,五官深邃如同刀刻,尤其一双眼睛,颜色浅淡,像笼着塞外风沙的琥珀。

她穿着新赐的宫装,料子是上好的云锦,颜色却有些过于浓艳,赤金镶红玛瑙的步摇簪在梳得过分光滑、紧贴头皮的发髻上,随着她的步伐,那冰凉的玛瑙坠子一下下轻叩着她的额角。

正是昨夜被天子临幸、今晨仓促册封的嘉美人,来自遥远北方的鞑靼公主。

王丕斌在殿中站定,对着凤座之上端坐的皇后深深一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殿内的寂静:“启禀皇后娘娘,奴才奉圣上口谕,引新封的嘉美人前来拜见中宫。”

他侧身一步,让出身后的嘉美人,脸上那层笑意纹丝未动,接着道,“嘉美人乃鞑靼王所献公主,昨夜初次侍奉圣驾,圣心甚悦,特赐封号‘嘉’。”

“鞑靼公主”四个字,如同投入滚油的一滴水。

殿内原本就紧绷的寂静,瞬间被一种无形的、尖锐的哗然撕裂了。

骤然响起的、压抑不住的抽气声、极轻的倒吸冷气声、珠钗步摇因主人身体猛然绷直而发出的细微碰撞脆响,以及无数道目光,骤然从低垂变为抬起,如芒在背,齐刷刷地钉在了嘉美人身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檀香变得滞重刺鼻。

嘉美人显然也感受到了这陡然升腾的敌意。

她挺直着背脊,目光直视前方,但那双琥珀色的瞳孔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和紧绷。

她听不懂这些复杂的汉话,却能清晰感知到那扑面而来的、无声的排挤浪潮。

“呵,”

一声清晰的嗤笑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来自左侧一位身着玫红宫装的年轻丽人,正是近来颇得圣眷的宁昭仪。

她用团扇半掩着唇,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殿内所有人听清,“我道是什么天仙人物,原来是关外来的野丫头。也难怪,一身腥膻气,倒是合了某些人的野路子。”

她眼神轻飘飘地扫过嘉美人,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这话如同引线,立刻引来几声压抑的附和低笑,以及更多不加掩饰的审视目光。

嘉美人的下颌线条绷得更紧了,手指在宽大的袖中微微蜷起。

就在这鄙夷的低语和目光几乎要将那异族女子淹没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这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温润平和,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声音来自皇后下首最尊贵的位置——沈贵妃,沈清漪。

她并未看宁昭仪,也未看那些交头接耳的妃嫔,只是微微侧首,目光似乎落在殿中某处虚空,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极淡的笑意。

她开口,声音如珠玉落盘,清越动听:

“昭仪妹妹此言差矣。”

她语调舒缓,听不出半分火气,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圣上纳妃,自有圣上的深意。四海归心,万邦来朝,本就是彰显我朝威德。嘉美人既已入宫,受封美人,便是圣上认可的姐妹,亦是这宫中的一份子。”

她顿了顿,目光终于缓缓转向殿中孤立的身影,那眼神平静无波,既无刻意亲近,也无半分轻视,如同看待一件合乎规矩的陈设。

“远道而来,礼俗不同,言语不通,更需我们多加体恤照拂才是。苛责异域姐妹,岂非失了天朝上国的气度?”

她最后一句,声音略略提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目光扫过宁昭仪和刚才发出嗤笑的方向。

整个坤宁宫,霎时静得落针可闻。

方才还气焰嚣张的宁昭仪,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在沈清漪那平静无波的目光注视下,竟不由自主地避开了视线,握着团扇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其他妃嫔更是噤若寒蝉,无人敢再出声。

更关键的是,她是沈清漪——当今圣上心尖上的人,位同副后的贵妃。

她的话,分量太重。

王丕斌依旧垂首侍立,眼观鼻,鼻观心,只是嘴角那抹职业性的笑意,似乎更深了一分,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漠然。

嘉美人依旧直挺挺地站着,她听不懂沈清漪那一长串优雅的汉话,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殿内气氛的骤变。

沈清漪并未看她,她已重新端坐,眼帘微垂,仿佛刚才只是拂去了一片无关紧要的尘埃。

阳光透过高窗的琉璃,在她周身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既清晰又遥远。

叶妙音端坐凤座之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保养得宜的脸上,神情端凝,看不出喜怒。

只在沈清漪话音落下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久居上位的沉稳:“贵妃所言甚是。嘉美人初来乍到,尔等身为姐妹,理当多加照应,和睦相处,方不负圣心。”

她目光落在嘉美人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嘉美人,上前来,让本宫好好看看。”

嘉美人依言,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向前走了几步,再次深深地、一丝不苟地拜伏下去。

凤座上的身影,在殿宇深处几盏落地宫灯的光晕里,显得格外高远。

叶妙音保养得宜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唯有那双凤目,沉静如古潭,此刻正落在下方匍匐着的、异族女子的身上,带着一种审视的、穿透一切的力量。

良久,皇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是温和的,甚至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慈和的意味:

“抬起头来。”

嘉美人依言,微微抬起了上身,下颌却依旧保持着恭谨的垂落角度,目光只敢落在皇后凤袍下摆那片金线密织的、威严的百鸟朝凤纹路上。

叶妙音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嘉美人的脸上。

那是一张迥异于中原佳丽的脸庞。蜜色的肌肤带着草原阳光的印记,鼻梁高挺,下颌线条清晰有力,尤其那双眼睛,颜色浅淡,如同被塞外风沙磨砺过的琥珀,此刻在殿内幽光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茫然。

这五官组合在一起,有一种原始而极具冲击力的、近乎野性的美。

叶妙音的唇边,慢慢漾开一个极淡、极深的笑容。那笑容像是刻在玉雕上的纹路,精致,却毫无暖意。

“果然是鞑靼可汗的嫡公主……”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宇中,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重量,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她微微停顿,目光如同无形的刻刀,在嘉美人深邃的五官上细细描摹,那审视的意味毫不掩饰。

“……真是长了一张祸国殃民的脸蛋。”

宁昭仪用团扇掩着半张脸,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勾起一个讥诮的弧度。

其他妃嫔也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皇后娘娘这话,听着是夸赞,可那语调,那用词……分明是在这张异域风情的脸上,刻下了最危险、最引人嫉恨的烙印。

叶妙音脸上的笑容却更深了些,那慈和之意仿佛也更真切了。她微微前倾了身体,语气放得更加柔和,如同在安抚一个懵懂的孩子:

“日后同在深宫,不必拘束。”

她目光扫过殿内两侧低眉顺眼的妃嫔们,声音温煦如春风拂面,“我们都是姐妹。”令人窒息的亲昵和理所当然。仿佛刚才那句“祸国殃民”的判词从未存在

妃嫔们立刻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动,纷纷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婉和善的笑容,附和着,声音轻柔而整齐:“皇后娘娘说的是。”

“嘉妹妹不必拘礼。”

“都是一家人……”

嘉美人恭顺地点点头,眼角落下一行泪“谢…皇后娘娘。

叶妙音抚摸着她的右脸,指尖触碰到她的泪珠“进了宫,就开心些,以后就笑不出来了。

她话锋一转“会说中原话了吗?

“会一点。

“那就慢慢说,好了时候也不早了,都退下吧。

妃嫔躬身行礼“臣妾告退。

坤宁宫那场裹着蜜糖的冰刃朝会终于散了。

嘉美人跟在引路小太监身后,踏着宫道冰冷坚硬的金砖,一步步挪回那个名为“恩赐”的陌生牢笼——玉芙轩。

玉芙轩,名字雅致,坐落在一片清幽却也微妙的宫苑角落。

它紧紧挨着一座更为巍峨的宫殿,那宫殿规制远超寻常嫔妃居所。

朱红宫墙高耸,阳光洒落,整座宫殿笼罩在一层庄严的、近乎凝滞的翠色光晕之中。

飞檐斗拱间,“昭鸾宫”三个鎏金大字气势磅礴,昭鸾宫的另一侧,隔着宽阔得足以行马的御道和森严的带刀侍卫,便是太后颐养天年的慈宁宫。

更远处,圣宸宫那象征九五至尊的明黄琉璃顶在宫墙夹峙的天空下沉默矗立,俯瞰众生。

玉芙轩离慈宁宫咫尺之遥,离圣宸宫也不过一箭之地。

这本该是泼天的荣宠与地位的象征,是无数妃嫔梦寐以求的“福地”。

可落在初入樊笼、如同惊弓之鸟的嘉美人眼中,这位置却让她感到一种被置于烈火上炙烤的恐惧。

紫檀木的桌椅镶嵌着螺钿与象牙,博古架上陈设着玉器古玩,锦帐华美,绣着繁复的缠枝牡丹,色彩浓烈得刺目。

阳光透过高窗的雕花格栅,在地面投下整齐却毫无温度的光斑。

嘉美人站在殿中央,环顾四周,只觉得一阵眩晕。

故乡草原辽阔的天际线,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风,温暖喧闹的毡房……那些支撑她的根,被彻底斩断在重重宫墙之外。

“美人。” 一个温和沉静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如同投入死水的一颗石子。

嘉美人猛地转身。是那位名唤云舒的掌事宫女。

她穿着合体的青色宫装,发髻一丝不苟,只簪一枚素银簪,面容端正,她对着嘉美人深深一福,姿态恭谨却不卑微。

“奴婢云舒。”

她抬起头,目光平和地迎上嘉美人那双盛满警惕与茫然的浅琥珀色眸子,声音清晰而稳定,“玉芙轩新置,难免冷清生疏些。美人若有任何不惯,或需用之物,只管吩咐奴婢。”

云舒没有多言,转身走到殿角的紫铜炭盆边,利落地拨弄暗红的银霜炭,几点火星噼啪跃起。

她又取过铜箸,从一个白瓷香盒里挑出一小块浅色香料,置于炭火之上。

很快,一缕极淡雅、带着微甜暖意的青烟袅袅升起,无声地驱散着殿内那股生冷的漆木味。

做完这一切,云舒退回原位,保持一步的距离,微微颔首:“美人劳顿,请稍歇。晚膳时分,奴婢再来请示。

掌事宫女云舒悄然走近,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杏仁茶,轻轻置于她手边的矮几上。白瓷盏底触碰紫檀桌面,发出极轻微的一声脆响。

“美人初来,想必对这宫城布局尚不熟悉。”

“咱们这宫城,坐北朝南,层层递进,自有规制。”

她抬起手,指向遥远的南方天际,那里隐约可见巍峨宫墙的轮廓,“最南端,是那三重汉白玉须弥座托起的太和门。穿过太和门,便是皇上每日临朝听政、召见万邦使节的太和殿,金砖墁地,蟠龙金柱,琉璃瓦顶映着日头,光芒万丈,凡人不可直视。”

她的手指微微向北移动:“太和殿之后,是勤政殿。那是皇上日常批阅奏章、召见重臣之处,虽不似太和殿那般煊赫,却更是天下机枢运转的心脏所在,殿宇深沉,气象肃穆。”

云舒的目光投向更北处,越过重重叠叠的宫墙殿宇,仿佛能穿透那无形的屏障:“宣政殿再往后,便是整个宫城的中心——圣宸宫。”

“那是皇上的寝宫,亦是龙潜之所,真正的九五至尊居停之地。宫墙高耸,守卫森严。

她顿了顿,目光收回些许,落在距离圣宸宫并不算太远、同样气势恢宏的另一片殿宇群落上:“距离圣宸宫最近的,便是太后她老人家颐养天年的慈宁宫了。那是宫里的老祖宗,真正的定海神针。

“而圣宸宫的后面,”云舒的声音带着一种清晰的指向性,目光也投向坤宁宫的方向,“便是美人今日晨省所至的坤宁宫了。那是皇后娘娘的中宫正殿,母仪天下的所在。”

云舒语气依旧平和:“慈宁宫左右两侧,亦非寻常宫室。”

她指向左侧那片覆盖着深沉庄重翠色琉璃瓦的巍峨宫殿,“紧挨着慈宁宫左侧的,便是昭鸾宫。那是准太子妃姜小姐的居所。

“而慈宁宫的右侧,”云舒的目光转向另一边,那里同样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宫苑,殿宇虽不及昭鸾宫那般簇新耀眼,却自有一股沉淀的华贵,“便是先前荣恩长公主殿下居住的凤仪宫了。长公主殿下虽已仙逝,这凤仪宫依旧空悬,规制犹存。”

“东西两侧,便是六宫妃嫔的居所了。”她目光扫过东边连绵的宫苑,“东六宫,离圣宸宫和慈宁宫都稍近些。其中,最为华美煊赫的,当属关雎宫。”

提到这个名字,云舒的声音里似乎带上了一丝极细微的、难以察觉的停顿,“那是宠冠六宫的沈贵妃娘娘的寝宫。沈贵妃娘娘深得圣心,位同副后,关雎宫之盛,非他宫可比。”

嘉美人一直低垂的眼睫倏地抬起,那双浅琥珀色的眸子里,瞬间迸发出一种强烈的光芒。

她猛地看向云舒,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因语言不通而哽在喉间,只能用那双骤然亮起的眼睛,急切地、充满感激地注视着云舒,仿佛在无声地呐喊:是她!就是早上在坤宁宫为我说话的那个人!

云舒迎上她骤然亮起的、充满感激与认同的目光,瞬间便明白了。

她脸上那职业性的平静神情并未改变,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了然,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她语气似乎更温和了一分,继续道:“此外,东六宫还有明瑟殿的良妃娘娘,毓秀宫的张贵妃娘娘,承乾宫的贤妃娘娘……皆是宫里有头有脸的主位娘娘。”

她的目光又转向西边:“西六宫,离中轴线稍远些,也清静些。许多宫室目前还空着。”

她点到即止,并未细说那些空着的宫殿里曾住过谁,又为何空置,这深宫里的起落沉浮,尽在不言中。

“至于咱们这玉芙轩,”云舒最后收回目光,落在嘉美人身上,声音放得更加柔和,“位置虽非最中心,却也清幽,离慈宁宫和昭鸾宫都不算太远,景致也是好的。美人安心住下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