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宫引 > 第15章 悸动

东宫引 第15章 悸动

作者:凤翎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46:37

李承稷把瓷勺猛地一摔,醒酒汤溅得满身。

“她是个有主见的女子,孤最不喜此等异类,偏偏那老婆子还塞给孤。

林海峰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殿下,儿女情长可有可无,背后之利可不易得。

“孤有何惧,要不是齐丞那个废物办事不力,孤亦不至如此。

李承稷抬手,先褪去身上的朝服,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一介女子罢了。

待换上那轻柔丝质的寝衣,李承稷轻轻坐到床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林海峰端着一盏热茶,问道:“殿下,时候不早了,可通传嫔妃侍寝?

“把谢侧妃给孤叫来。

半晌过后,谢安棠穿着浅薄的纱衣,走到锦元殿,身姿婀娜,玉手微微颤抖着行礼。

李承稷抬眸一扫,握住她的手腕:“怎么就穿这些?

这纱衣轻柔似烟,触感冰凉,覆在她如雪的肌肤上,轻轻一挽,纱衣便顺着她曼妙的曲线滑落。

“为了…取悦殿下。

李承稷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她走近,他抬起手,轻轻抚上她的脸颊,她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却又很快稳住。

“你无需取悦孤。

李承稷抚摸着她的脸,谢安棠有一些颤抖:“是,棠儿生是殿下的人,死是殿下的鬼。

“这还差不多。

李承稷捏了捏眉头:“罢了罢了,你回去吧,孤乏了。

谢安棠艰难地起身,华丽宫装之下是跪酸痛的腿。

在一片浓稠的夜色之中,唯有那几盏烛火亮着,跳跃的烛火为他的轮廓勾勒出暖黄的光晕。

那跃动的火苗将他剑眉星目的轮廓清晰映照,双眸深邃如渊,宛如深潭之水。

李承稷穿着寝衣,眺望着远方的月亮。

夜幕如墨,唯有一轮圆月,高悬于天际,洒下皎洁的光辉。

时间已经步入亥时,澧朝皇宫早已静谧无比,唯一还有余晖的地方是勤政殿。

勤勉的帝王在勤政殿批阅奏章,他右手执着朱笔,目光紧锁纸面,时而微微颔首,时而眉心紧蹙。

如今的澧朝,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源于先帝父子二人的贡献,李允贤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他承载着天下苍生的福祉与江山社稷的兴衰 。

所以不允许有半分懈怠,全国各地的奏折数不胜数,烛光摇曳,昏黄的光影在他脸上跳跃,映出他眼底的倦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身为统治者,他有此等觉悟,若他日史书工笔,定是抹不去的一笔。

李承稷眺望着远方的勤政殿,身为太子,他深知,他的父皇能坐在勤政殿里批阅全国各地的奏折,也是经过了前三十年帝王的考验。

没有谁的帝王之路是一帆风顺的。

包括他,如今李承鄞是他最大的困难。

如果此时行差踏错,后果就是大位无缘。

可是,如果不拼一把,可否对得起太子身份。

“承鄞,你与孤之间是君臣还是兄弟呢?

“日后这漫漫长路,你我走着瞧。

【翊王府】

小厮脚步匆匆,端着个描金漆盒,一路小跑至李承鄞跟前,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

李承鄞疑惑道:“时恩,笑什么?

“王爷,您可算回来了,这是姜大小姐特地吩咐送来的”

李承鄞打开盒子,里头是一本书。

“您说,大小姐多贴心呐,就知道公子爱读书。”

是《楚辞》。

李承鄞不羁一笑:“小丫头,这等词藻可不适宜现在看。

李承鄞吩咐道:“去,告诉她,本王很喜欢。

李承鄞攥着书的内页,脸上挂上了笑容。

“小丫头,学会送礼了。

夜半时分,李承鄞换上淡绿色寝衣,躺在榻上愉悦地说:“今日可真好啊。

翌日,被张贴在京城各处通衢要道,瞬间引得百姓们纷纷围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众人翘首瞻望,只见其上写着太子李承稷即将与姜氏之女姜保宁缔结良缘,婚期已定在万贞五年十二月十六。

一时间人群暗流涌动。

“听说太子妃是姜氏的千金,那可是名门望族,才貌双全,和太子殿下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是啊,我听闻这姜氏是宣仁朝的荣恩长公主之后,嫁给太子也丝毫不逊色。

一位鬓角斑白的老者开口,声音中满是感慨:“皇家有后,这可是社稷之福,老夫还记得太子小时候随宣仁皇帝出游,那模样真是聪慧过人,将来和太子妃必定琴瑟和鸣。”

在人群藏匿了许久,身着素衣的燕勉之,舌尖抵住上颚,此刻正咬着太子妃三个朱砂小楷。

碎金般的秋阳突然变得刺目。

替东宫拟大婚贺表时,狼毫笔尖悬在这三个字上足足半刻,墨汁滴透两层宣纸。

此刻那团墨渍仿佛在诏书上洇开,晕染了御笔金钩,把满纸端丽字迹都泡成那年琼林宴沾了酒渍的杏花笺。

这封诏书,是他亲自拟的。

时光荏苒,初见是未出阁的少女,再见就是太子妃了。

诏书右下角的玉玺印鉴正渗出诡艳的猩红,像极了中书省值房里那株西府海棠。

拇指扣进掌心,他抬手去拂鬓角的冷汗,透过琉璃影壁,却看见自己扭曲的倒影。

他一直记得她的恩情,但阶级的不对等,他只是她的过客。

一次在宴会偶然的赞赏,却成为了他心底的柔软处。

他是名动京城的翰林学士,她是名门贵族培养的世家之女。

原来这人间情爱,早被铸成九鼎八簋的形制,容不得半点逾越礼法的稗子生长。

燕勉之数着漏窗筛下的第七十九片杏花瓣,看它们落在石阶上未寄的信笺边——那纸被雨水泡软的诗稿,墨迹早已洇成宫墙外模糊的远山,却还固执地保持着「夜雨寄北」的抬头。

“燕学士,陛下有请。

燕勉之皱了皱眉说:“可说是何事?

“西北战事。

说罢,燕勉之回屋内换上了朱砂色的官袍,沿着皇宫大道,进宫议政去了。

“臣参见陛下,臣等来迟,望皇上恕罪。

李允贤并未抬眼,沉默着不说话。

燕勉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象牙笏板正压着西北舆图的褶皱。

王丕斌小跑着禀报:“陛下,定国公求见。

“他来干什么!嫌给朕添的麻烦不够吗!滚。

李允贤把茶碗摔了个稀碎。

“臣启陛下。

“西北环境恶劣,黄沙漫天,中原将士或许会水土不服,此战该速战速决。

李允贤语气缓和了些:“朕何尝不知?说些有用的

“陛下可是忧心粮草?

李允贤怒目圆睁地说:“战事起焉,需赖将士,将士于前线御敌守邦,安能令其食不果腹?且如若此时运往西北,只怕会被鞑靼所截。

“依臣之见…

“粮道当借伊吾古道。

笏板尖在沙盘划出沟壑的刹那,窗外忽卷进九月第一缕裹着沙砾的秋风。

\"九月霜降前,驼队可抵高昌,但每队头驼系冷铁令牌,暗纹与玉门关戍卒的错金带钩相扣,边防官兵便于相认。

燕勉之认真起来:“但是陛下,在此之前需有十匹汗血宝马,快马运送粮草至边防,以供将士生计。

“朕明白,可亦不是长久之计。

“粮车须用胡杨木辐条,这是烽燧残碑上拓下的古法,能令车辙印混入雅丹地貌的风蚀纹。

“押运士卒的皮甲内衬要缝入葡萄干,戈壁夜寒时嚼碎三粒,齿间溢出的糖分足够让北斗第七星多亮半刻。

水囊需裹两层柘浆纸,浸透后剥开可得鞑靼王庭的密道图,此计源于上月截获的鞑靼商队账本,

“九月廿三霜降夜,所有驼队须在亥时三刻同时摇铃。是我与安西都护府约定的总攻信号。

“陛下,此局便可解。

“传兵部尚书陆毓。

燕勉之作揖道:“此乃臣之薄见,还望皇上恕罪。

“臣陆毓参见陛下。

“免礼。

“陛下可是有了绝佳之策?

“那是自然,燕学士。

燕勉之指着西北与图把刚刚的对策复述了一遍。

“爱卿以为如何?

陆毓摸了摸他的小胡子说:“燕学士果然是少年英才,老夫自愧不如。

李允贤打趣地说:“陆毓你也是该服老了,朕的澧朝有如此人才,朕放心。

“那便按着燕学士的方案来,昭告三省六部,不得有差。

“得圣恩眷顾是臣的福气。

夜半时分,御书房漏进的秋风掀动他朱红官袍下摆,露出昨夜压进靴筒的半片海棠干花。

勤政殿方向传来三更梆子时,燕勉之正将改良驼铃的图纸递与工部侍郎。

五更时分,燕勉之在翰林院值房展开未寄的诗笺。

晨光刺破\"夜雨寄北\"的墨痕,将纸上的杏花影拓在西北捷报边缘。

天不遂人愿,这世间想要平等,自由,太过艰难。

困住少年英才燕勉之的不是皇帝,孝道,而是她自己,没勇气去走出那一步罢了。

当第一缕朝阳刺破沙盘上的赭石卦象,燕勉之官袍的孔雀补子正簌簌掉落金线。

碎金坠地成北斗之形,最末一颗星的位置,静静躺着褪色的海棠干花——那是从诏书朱砂印鉴旁拾得的残瓣,此刻在硝烟散尽的戈壁朔风里,终于碎成再无人拾去的月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