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子夜时分。天目山望天台高地,寒风凛冽,残月如钩,将清冷的光辉洒在连绵的山脊线上。山下深邃的**沟,依旧被一层若有若无的诡异薄雾笼罩,那是白日毒气攻击残留的死亡气息。然而,在这片被毒瘴侵蚀的沟谷中,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行动,正悄然展开。
由侦察突击连连长高天亮和天目山游击支队队长沈青山共同指挥的混合突击队,共两百名精锐士兵,如同融入夜色的猎豹,正分三路向**沟深处渗透。所有人都佩戴着缴获(系统合理化)的防毒面具,目光透过镜片,锐利地扫视着黑暗中的一切。装备了五具微光夜视仪(系统抽奖获得)的尖兵小组,如同拥有了夜眼,在前方引导,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和哨位。
突击队临时指挥所设在一个可以俯瞰部分沟谷的岩石后面。高天亮、沈青山,以及三十六师一营营长王铁柱(张云鹤团主力营长,以勇猛着称)、游击队二分队长杨树根围在一起,进行最后的确认。摊开的手绘地图上,标注着日军可能的搜索路线和预设伏击点。
高天亮指着地图上一个三岔路口,低声道:“根据白天的观察和杨兄弟的情报,鬼子中队部分散搜索,其指挥部和毒气弹小队应该在这个叫‘老鸦嘴’的巨石后面。那里地势稍高,背风,适合设立指挥所和弹药堆放点。”
沈青山补充道:“没错。鬼子白天占了便宜,晚上肯定松懈。他们以为我们中了毒气,不死也残,绝想不到我们敢杀个回马枪。我建议,王营长带一队人,从左侧山腰摸过去,负责切断鬼子退路并阻击可能的增援;杨树根带游击队熟悉地形的弟兄,从右侧悬崖利用绳索下去,直插老鸦嘴侧后,打掉他的指挥部和毒气小队;我和高连长带主力,从正面沟底悄悄接近,等你们到位后,三面同时发动强攻!”
王铁柱摩拳擦掌,声音透过面具显得有些沉闷:“没问题!老子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定叫这些小鬼子有来无回!”
杨树根检查着手中的大刀和驳壳枪,眼神凶狠:“沈队,高连长放心,悬崖小路我熟得很,保证悄无声息摸到鬼子眼皮底下!”
高天亮最后叮嘱:“记住,行动要快、要狠!优先消灭鬼子军官和操作毒气弹的士兵,摧毁他们的毒气装备!得手后不恋战,立即按预定路线向西北方向的‘野狼峪’撤退!信号:红色信号弹升起,代表侧翼已到位;绿色信号弹升起,总攻开始!”
“明白!”几人低声应道,分头融入黑暗中。
凌晨三时,正是一天中最困倦的时刻。**沟深处,日军搜索中队果然如预料般松懈。大部分士兵在背风处围着篝火打盹,哨兵也无精打采。中队指挥部设在老鸦嘴巨石下的一个天然石洞里,电台天线隐约可见。几具毒气投射器和成箱的特种弹堆放在洞口附近,由少数士兵看守。
杨树根带领的游击队尖刀组,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从近乎垂直的悬崖上缒下,落地后迅速散开,摸掉了外围的两个暗哨。王铁柱率领的阻击分队也已到达指定位置,架起了机枪和掷弹筒。
高天亮和沈青山的主力,则已潜行至距离日军营地不足百米的一片乱石滩后。透过夜视仪,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军哨兵晃动的身影和篝火旁熟睡的士兵。
“咻——!”一声轻微的破空声,一枚红色信号弹升上夜空,在月光下并不显眼,但突击队员们都看到了。杨树根组已就位!
高天亮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信号兵点了点头。
“咻——!”绿色信号弹紧接着升起!
“打!”高天亮和沈青山几乎同时低吼!
刹那间,死寂的山谷被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撕裂!
“哒哒哒哒——!”正面主力部队的机枪、冲锋枪喷出火舌,子弹如同泼水般扫向篝火旁的日军!睡梦中的鬼子成片倒下,瞬间乱作一团!
“轰!轰!”王铁柱分队在侧翼用掷弹筒和机枪猛烈开火,封锁了日军向沟口撤退的道路!
几乎同时,老鸦嘴方向传来更密集的爆炸声和短促的枪声!杨树根带领的游击队如同神兵天降,冲入日军指挥部所在石洞!手榴弹的爆炸火光中,可以看到日军军官和通讯兵惊惶的身影被炸翻!几名试图操作毒气投射器的日军士兵,也被精准的射击打倒!
战斗爆发得极其突然和猛烈。日军完全被打懵,指挥系统瞬间瘫痪,士兵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戴上防毒面具(他们自己也有简易面具),就被密集的火力吞噬。突击队凭借防毒面具的优势,在残留的毒雾中行动自如,而日军则受到双重打击。
“八嘎!是支那军主力!他们没中毒!”一名日军曹长绝望地嚎叫着,被沈青山一枪击毙。
战斗持续了约二十分钟,日军这个加强中队大部被歼,少数残兵试图突围,被王铁柱分队死死挡住。那几具宝贵的毒气投射器和成箱的特种弹,被杨树根组用炸药彻底摧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