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日。黎明前的黑暗依旧浓重,三十六师残部连同收容的溃兵、百姓,如同一条沉默而疲惫的长龙,在昆山以南的乡间小路上艰难跋涉。昨日的昆山迷雾与险中求存,让每个人都心有余悸,但队伍中却隐隐多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于“正仪”这个临时目的地的微弱期盼。
天色微明,队伍的前锋终于抵达了正仪镇外。这是一座位于水网地带的小镇,几条河流在此交汇,几座石桥连接着镇内镇外。镇子比预想的要安静,甚至可说是死寂。没有鸡鸣犬吠,也没有炊烟升起,只有晨风吹过枯枝的呜咽声。
侦察连长赵虎带着尖兵组率先抵近侦察,很快回报:“师座,镇内空无一人,百姓似乎已逃散。房屋大多完好,但镇公所、粮仓等地有被翻捡的痕迹。未发现日军活动迹象,但镇西方向有零星枪声传来,距离较远。”
宋希濂在镇外一处较高的河堤上勒住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镇子及其周边地形。水网纵横,桥梁是关键。“命令部队,暂不入镇!”他沉声道,“一零六旅派出两个营,立即占领镇子四周的制高点和桥梁,构筑环形防御阵地!工兵营检查所有桥梁结构,重点控制镇东和镇南的两座主桥,并准备爆破装置!侦察连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放出警戒哨,延伸至五里外!”
“师座,部队急需休整,伤员也需要安置……”参谋长周明远看着身后东倒西歪的官兵,有些不忍。
“越是疲惫,越不能松懈!”宋希濂语气严厉,“昆山的教训就在眼前!鬼子追兵随时可能循迹而来,或者从侧翼水道渗透!必须先立稳脚跟!告诉弟兄们,忍住这一时之苦,布好防线,才能睡个安稳觉!伤员和非战斗人员,可先进入镇内边缘坚固房屋安置,医护队立即展开救治!”
“是!明白了!”周明远凛然,立刻转身传达命令。
部队迅速行动起来。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强打精神,在军官的带领下,跑步进入指定阵地,挥动工兵铲挖掘散兵坑,设置机枪火力点。工兵们则忙碌地检查桥梁,埋设炸药。一种临战的紧张气氛,瞬间取代了刚刚抵达时的松懈。
【叮!宿主选择有利地形并迅速建立防御,“绝地求生”任务执行度提升至55%。触发临时任务:“稳固据点”。】
【任务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正仪镇基本防御工事构筑,成功击退或预警日军连级以上规模的侦察/试探性进攻,并完成部队初步休整补给。】
【任务奖励:积分250,000点,“区域水文地形详图”(正仪周边)x1。特殊奖励:若防御完备且无重大伤亡,获得“士气恢复光环”(小范围,持续48小时,小幅提升部队疲劳恢复速度)。】
系统的任务及时指明了方向。
随着防御阵地初步建立,部分部队开始轮流进入镇内休整。空无一人的民房成了临时的营房,士兵们终于可以卸下背包,找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啃两口干粮,喝点热水。医护队在镇中心一处相对完好的祠堂设立了野战医院,林晓梅和医疗队员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药品的短缺让她们眉头紧锁。
宋希濂将师部设在了镇公所的二层小楼里。他第一时间沟通了系统。连日激战和撤退,部队的弹药、药品、给养都濒临枯竭,必须立刻补充。
“系统,进行三次中级抽奖,目标:弹药、医疗物资、食品。”
【叮!消耗300,000积分,抽奖完成!获得:7.92mm重机枪弹链x1000条,82mm迫击炮弹x500发,医用磺胺粉x5000克,高效止血绷带x3000卷,大米x斤,罐头食品x2000罐。】
“立刻兑换:柴油x5000升(供车辆及发电机),汽油x2000升(供小型发动机),军用电台备用电池x20组。” (消耗积分150,000点)
【兑换成功!】
看着系统中依然庞大的积分余额,宋希濂略松一口气。他召来后勤部长,低声吩咐:“我们在昆山‘友人士绅’的帮助下,联系上了一支隐蔽的运输队,他们冒险送来了一批补给。你带可靠的人,到镇南三里的河汊边去接收,注意隐蔽和警戒。” 这自然是系统物资的“合理化”说辞。
后勤部长将信将疑,但见宋希濂语气肯定,便领命而去。几小时后,当满载物资的船只(系统生成,伪装成民船)被悄悄运回镇内时,整个部队都沸腾了!弹药、药品、粮食!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师座神通广大!”士兵们低声传颂着,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和希望。系统的这次及时“输血”,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恢复了部队的战斗力。
午后,师部电台终于与第三战区长官部取得了断续的联系。电文内容却让宋希濂的心情更加沉重。
战区长官部电令:各部务必坚守现有阵地,节节抵抗,迟滞日军向南京推进的速度,为首都布防争取时间。同时,严令追究昆山等地失守责任,语气严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