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奉天1931:兵王逆旅 > 第95章 寒夜星火

奉天1931:兵王逆旅 第95章 寒夜星火

作者:栖霞关下残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3:34:16

民国二十年,冬月十二,沈阳城郊,棋盘山北麓的隐蔽据点。

天还没亮透,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寒风卷着雪沫子往地窖的缝隙里钻,落在陈峰裸露的手腕上,像细针扎着疼。他正蹲在土炕边,手里攥着一块磨得发亮的铁皮,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给汉阳造步枪的木质枪托缠布条——这是昨晚琢磨出来的法子,布条浸过桐油,既能防滑,又能在雪地里减少反光。

“队长,老烟枪叔回来了!”地窖口传来小李的声音,带着喘,棉帽上积的雪一进门就化了,在额角凝出细水珠。

陈峰抬头,把缠好的枪递给身边的赵山河,起身时膝盖“咔嗒”响了一声——这几天在雪地里潜伏,关节早冻得发僵。刚走到地窖口,就见老烟枪裹着件打满补丁的老羊皮袄,佝偻着背往里钻,棉鞋上沾的雪泥在地上拖出两道黑印,怀里还揣着个冒热气的粗瓷碗。

“可算赶上了,”老烟枪把碗往陈峰手里塞,哈着白气搓手,“王寡妇家刚熬的玉米糊糊,就剩这一碗,你赶紧喝了暖暖身子。”

陈峰接过碗,指尖触到瓷壁的温度,心里一热。这据点是半个月前找到的废弃煤窑,往里掏了个地窖,能容下二十来号人。队员们大多是赵山河带出来的东北军残兵,还有几个是老烟枪从城里拉来的矿工,每天就靠掺着野菜的窝头充饥,玉米糊糊已是难得的好东西。

“粮队的情况摸得怎么样?”陈峰没喝,把碗递给旁边脸色发白的小战士——那是三天前从日军“顺民区”逃出来的,家里人都被日军抓了,一直没怎么吃东西。

老烟枪往炕沿上一坐,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草纸,上面用炭笔画着歪歪扭扭的路线:“摸清了!后天拂晓,日军有支粮队从皇姑屯仓库往北大营运粮,一共三辆卡车,每辆车上俩卫兵,还有一辆摩托车在前面探路。押送的是伪军,领头的是个叫刘三的,以前是城里的地痞,跟我打过交道,贪财得很。”

“伪军?”赵山河凑过来,手指点在草纸上的“岔路口”标记,“那倒省点事,这帮孙子没什么战斗力。就是这摩托车探路麻烦,得先把它敲掉。”

陈峰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个用硬纸板做的简易地图——这是他根据老烟枪的情报,结合这几天观察的地形画的。粮道要经过一段狭长的山沟,两侧是松树林,刚好适合伏击。他指尖在“山沟中段”的位置画了个圈:“这里树密,雪深,摩托车开不快。小李,你们三个神射手埋伏在这儿,等摩托车过去,先打掉司机,别让他通风报信。”

小李立刻站直身子,他手里的汉阳造是陈峰亲手改的——枪身上绑着个用老花镜镜片磨的简易瞄准镜,虽然只能看清五十米内的目标,但比原装的强多了。“放心吧队长!上次练靶,五十米外的罐头我都能打穿!”

“别大意。”陈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队员们,“日军的粮车里装的是从百姓家里抢的粮食,咱们这次不光要把粮抢回来,还要让附近的村子能过冬。但记住,见好就收,不能恋战——佐藤英机最近在查咱们的据点,不能暴露位置。”

正说着,地窖口的布帘又被掀开,冷风裹着个人影进来,是苏明月。她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棉旗袍,外面套着件黑色大衣,头发挽成髻,看着像城里的女学生,只有藏在袖口的手枪能看出不对劲。

“出什么事了?”陈峰一眼就看出她脸色不对——苏明月向来冷静,很少这样慌慌张张的。

苏明月从包里掏出张纸条,递过来:“刚从地下党同志那儿拿到的情报,日军临时加了派,粮队后面会跟一辆巡逻车,载着五个日军士兵,还有一条军犬。”

“军犬?”赵山河皱起眉,“那玩意儿鼻子灵得很,咱们在雪地里走,脚印肯定会被盯上。”

老烟枪也急了:“这刘三怎么没说?早知道我再去跟他的手下套套话!”

陈峰捏着纸条,指节泛白。他走到地窖口,撩开布帘往外看——外面雪又下大了,漫天的雪片把天地都染成白色,远处的松树像一个个黑影子,静得吓人。他想起昨天去附近村子侦察时,看到的场景:一间破屋里,三个孩子冻得缩在炕上,怀里抱着个空粮袋,孩子娘坐在门口哭,说家里的粮食全被日军抢了,再没吃的就要饿死了。

“计划不变。”陈峰转过身,语气坚定,“军犬的事,我有办法。”

他从背包里翻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辣椒面——这是上次林晚秋从家里带来的,本来是做菜用的。“把辣椒面撒在咱们的必经之路上,军犬闻到会打喷嚏,暂时失去嗅觉。赵山河,你带两个人,提前去山沟入口撒,注意别留下脚印。”

赵山河立刻应下,抓起枪就往外走,棉鞋踩在雪地里发出“咯吱”的声响。苏明月走到陈峰身边,压低声音:“我刚听说,日军最近在清查城里的粮栈,林世昌先生那边可能有点麻烦。”

陈峰心里一沉。林世昌这两个月一直在暗中给他们送物资,上次送来的药品和布料,解了燃眉之急。“晚秋知道吗?”

“还没说,”苏明月摇摇头,“林先生特意交代,不让告诉晚秋,怕她担心。但我觉得,你应该知道——如果林先生那边断了,咱们的物资会更紧张。”

陈峰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第一次见林世昌时,那个穿着绸缎马褂、说话滴水不漏的商人,眼里满是“明哲保身”的谨慎;可现在,他却冒着被日军发现的风险,偷偷给义勇军送东西。这乱世里,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我知道了,”陈峰说,“等这次行动结束,我让老烟枪去城里看看情况。”

这时,林晚秋从里间走出来,手里端着个木盆,里面是刚煮好的热水。她穿着件浅灰色的棉袄,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点疲惫——昨晚她一直在给队员们缝补破了的棉鞋,忙到后半夜。

“水烧好了,大家先泡泡脚吧,免得冻伤。”林晚秋把木盆放在炕边,看到苏明月,笑着点了点头,“苏姐姐来了?”

苏明月走过去,帮她把木盆往炕边挪了挪:“辛苦你了,晚秋。”

林晚秋摇摇头,目光落在陈峰身上:“刚才听你们说粮队的事,需要我做什么吗?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万一有人受伤,我能及时救治。”

陈峰看着她,心里有点犹豫。上次袭扰日军巡逻队时,林晚秋就跟着去了,还帮着包扎了受伤的队员,但这次有军犬和日军巡逻车,比上次危险多了。可据点里除了林晚秋,再没有懂医术的人,万一有人受伤,后果不堪设想。

“好,你跟我们一起去,”陈峰最终还是点了头,“但你得答应我,待在后面,不许往前冲。”

林晚秋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我知道!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当天下午,队员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小李和另外两个神射手在调试改装的汉阳造,把辣椒面装进小布袋;赵山河带着两个人去撒辣椒面,回来时棉鞋都湿透了,冻得直跺脚;老烟枪则去附近的村子联络,告诉村民们明天早上在村头的破庙等着,会有粮食送过去;林晚秋把药品装进背包,里面有纱布、碘酒,还有几支从家里带来的吗啡——那是她偷偷从父亲的药箱里拿的,用来给重伤员止痛。

天黑后,据点里静了下来,只有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陈峰坐在炕边,擦着自己的手枪——这是他穿越时带过来的,子弹已经不多了,只剩下五发,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用。

“在想什么?”林晚秋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水。

陈峰接过杯子,看着她:“在想明天的行动,怕出意外。”

“不会的,”林晚秋坐在他身边,声音很轻,“你每次都能想到办法,上次那么危险,咱们不也成功了吗?”

陈峰笑了笑,没说话。他想起现代的日子,每次执行任务前,都会有详细的计划和充足的装备,从来不用担心子弹不够,也不用担心没有药品。可现在,他们只能用土办法,靠勇气和运气去拼。

“晚秋,”陈峰忽然开口,“你父亲那边,最近还好吗?”

林晚秋愣了一下,眼神暗了暗:“挺好的,上次回家,他还问我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对了,他让我给你带句话,说如果需要粮食,他还能想办法。”

陈峰知道她在撒谎——苏明月刚说过林世昌有麻烦,她肯定知道,但不想让自己担心。他没戳破,只是点了点头:“等这次行动结束,我跟你一起回城里看看他。”

林晚秋眼睛红了,用力点头:“好。”

第二天凌晨三点,队员们准时出发。雪已经停了,天上挂着一轮残月,把雪地照得泛白。大家踩着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沟走,棉鞋里灌满了雪,冻得脚指头发麻,但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在寂静的山林里回响。

走到山沟入口时,赵山河指着地上的痕迹:“队长,辣椒面撒好了,从这儿一直撒到山沟中段。”

陈峰蹲下来,用手摸了摸雪地里的辣椒面,点了点头:“好,小李,你们三个先去埋伏点,注意隐蔽。其他人跟我到山沟里侧的树林,等摩托车过去再行动。”

小李带着两个神射手钻进树林,很快就没了踪影。陈峰带着剩下的人,在树林里找了个隐蔽的位置蹲下来,等待粮队到来。

天快亮时,远处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突突突”的,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陈峰握紧枪,示意大家做好准备。

很快,摩托车出现在山沟口,车上坐着两个伪军,穿着灰色的军装,缩着脖子,看起来很不耐烦。摩托车开得不快,车轮在雪地上留下两道深印。

“砰!”

一声枪响,摩托车的司机应声倒下,车身失去控制,撞在旁边的树上,熄火了。另一个伪军吓得跳下车,刚想跑,又一声枪响,他捂着腿倒在雪地里,惨叫起来。

“成了!”赵山河低声喊了一句,眼里闪着光。

陈峰没动,盯着山沟口的方向。很快,三辆卡车开了过来,每辆车上都站着两个伪军,手里端着枪,警惕地看着四周。

“等卡车开到中段再动手。”陈峰低声说。

卡车慢慢开进山沟,车轮压过雪地里的辣椒面,留下一道道印子。当第一辆卡车开到中段时,陈峰大喊一声:“冲!”

队员们从树林里冲出来,手里的枪对着卡车开枪。伪军们慌了神,有的跳下车就跑,有的躲在卡车后面还击,但他们的枪法太差,子弹都打在树上,没伤到一个队员。

“快,把粮袋卸下来!”赵山河带着几个人爬上第一辆卡车,开始往下卸粮袋。粮袋很重,里面装的是小米和玉米面,都是日军从百姓家里抢来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军犬的叫声,还有卡车的声音——日军的巡逻车来了!

“不好,日军来了!”老烟枪大喊一声,指着山沟口的方向。

陈峰回头,看到一辆卡车开了过来,车头上站着五个日军士兵,手里端着三八式步枪,车旁边跟着一条军犬,正对着他们的方向狂叫。

“赵山河,你带两个人继续卸粮,我带其他人断后!”陈峰喊道,举枪对着日军士兵开枪。

日军士兵立刻还击,子弹“嗖嗖”地飞来,打在雪地里,溅起一片片雪沫。陈峰躲在一棵树后面,观察着日军的位置——他们的枪法很准,比伪军厉害多了。

“小李,打军犬!”陈峰喊道。

小李立刻瞄准军犬,开枪。军犬惨叫一声,倒在雪地里,不动了。日军士兵见状,更加疯狂地开枪,其中一个士兵拿出手榴弹,拉开引线,扔了过来。

“小心!”陈峰大喊,扑过去把身边的小战士推开。手榴弹在雪地里爆炸,气浪把他掀倒在地,脸上被弹片划伤,流出血来。

“队长!”林晚秋跑过来,蹲在他身边,拿出纱布给他包扎,“你没事吧?”

“我没事,”陈峰推开她,“快,让大家赶紧撤,粮食卸得差不多了!”

赵山河已经卸了二十多袋粮食,听到陈峰的话,立刻喊道:“撤!快撤!”

队员们扛起粮袋,往树林里跑。日军士兵在后面追,开枪射击。赵山河跑在最后,突然“啊”了一声,倒在雪地里——他的腿部中了一枪,血流了出来,染红了雪地。

“老赵!”陈峰回头,看到赵山河倒在地上,立刻跑过去,想把他扶起来。

“别管我,你带着粮食和队员们走!”赵山河推开他,“我能顶住!”

“不行,我不能丢下你!”陈峰说着,背起赵山河,往树林里跑。

日军士兵越来越近,子弹在他们身边飞过。林晚秋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枪,时不时回头开枪,虽然没伤到日军士兵,但也延缓了他们的追击速度。

跑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甩掉了日军士兵。队员们停下来,靠在树上喘气,每个人都满头大汗,棉鞋里灌满了雪和血。

林晚秋立刻给赵山河处理伤口,她剪开赵山河的裤腿,看到一个子弹孔,血流得很凶。她拿出碘酒,倒在伤口上,赵山河疼得咬紧牙关,没喊一声。

“子弹打穿了小腿,没伤到骨头,但需要尽快缝合。”林晚秋说,拿出针线,开始给赵山河缝合伤口。

陈峰看着赵山河苍白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走到一边,看着堆在地上的粮袋,心里又松了口气——这些粮食,够附近两个村子的百姓过冬了。

“队长,咱们现在去哪儿?”老烟枪走过来,问道。

“去王寡妇家的村子,”陈峰说,“老烟枪,你先去联络村民,让他们到村头的破庙等着,我们把粮食送过去。”

老烟枪点点头,转身往村子的方向走。陈峰看着队员们,他们虽然都很累,有的还受了伤,但眼里都闪着光——他们抢到了粮食,能帮到百姓,这就够了。

一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村头的破庙。村民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到他们扛着粮袋过来,都围了上来,眼里满是期待。

“是义勇军的同志吗?”一个老人走过来,颤巍巍地问,他是村里的老支书,上次陈峰来侦察时见过他。

“是我们,”陈峰笑着说,“这是给大家的粮食,每家一袋,够过冬了。”

村民们欢呼起来,纷纷过来领粮袋。有的老人给队员们塞鸡蛋,有的给他们递热水,还有的孩子围着他们,眼里满是崇拜。

陈峰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现代的日子,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那种被人需要、被人信任的感觉,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林晚秋正在给村里的一个受伤的孩子包扎伤口,那孩子的手被冻裂了,流着血。她温柔地给孩子涂药,孩子的母亲在一旁不停地道谢。

就在这时,陈峰看到一个粮袋的角落里,有个白色的标记——那是一个小小的圆圈,里面画着一条横线,很隐蔽,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心里一沉,赶紧拿起那个粮袋,仔细看了看——这个标记,他在日军的地图上见过,是日军用来追踪的标记!

“不好!”陈峰大喊一声,“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里!这粮袋上有日军的追踪标记!”

队员们和村民们都愣住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陈峰指着粮袋上的标记,解释道:“这是日军的追踪标记,他们会跟着这个标记找到这里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军犬的叫声,还有卡车的声音——日军追来了!

“快,大家往山里跑!”陈峰喊道,背起赵山河,往山里跑。队员们扛起剩下的粮袋,带着村民们往山里跑。

日军的声音越来越近,车灯的光已经照到了破庙的门口。陈峰回头,看到日军的卡车停在破庙门口,士兵们从车上跳下来,手里端着枪,正往他们的方向追来。

“怎么办,队长?日军追上来了!”小李喊道,声音里带着慌。

陈峰看着前面的山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大家安全地带出去。他回头,看到林晚秋正扶着一个老人往山里跑,脚步有些踉跄。

“晚秋,小心!”陈峰大喊一声。

林晚秋回头,对他笑了笑:“我没事,你放心!”

就在这时,日军士兵开枪了,子弹“嗖嗖”地飞来,打在他们身边的树上。陈峰知道,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日军很快就会追上他们。

他深吸一口气,停下脚步,转过身,举枪对着日军士兵的方向。

“你们先走,我来断后!”陈峰喊道。

“队长,不行!”赵山河挣扎着从他背上下来,“我跟你一起断后!”

“不用,”陈峰摇摇头,“你们带着村民们往山里跑,找到苏明月说的地下党联络点。我随后就来。”

队员们还想说什么,陈峰已经开枪了,子弹打在日军士兵的身边,逼得他们不敢往前冲。

“快走!”陈峰大喊一声。

赵山河咬了咬牙,带着队员们和村民们往山里跑。林晚秋回头,看着陈峰的背影,眼里满是泪水,但她知道,她不能留下来,她要带着村民们安全地离开。

日军士兵越来越近,陈峰的子弹已经不多了,只剩下两发。他躲在一棵树后面,看着日军士兵的位置,心里在想——该怎么才能拖住他们,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逃跑。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声音——是摩托车的声音,而且不止一辆。他回头,看到远处来了几辆摩托车,车头上挂着国民党的旗帜。

“是国民党的人?”陈峰愣住了,不知道他们是来帮自己的,还是来抓自己的。

日军士兵也看到了摩托车,停下了脚步,警惕地看着他们。陈峰趁机往后退,想趁机逃跑,但就在这时,一个国民党士兵从摩托车上下来,手里拿着喇叭,对着他喊道:“前面的义勇军听着,我们是国民党东北军驻锦州部队,奉命前来接应你们!”

陈峰愣住了,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们。就在这时,日军士兵突然开枪,对着国民党士兵射击。国民党士兵立刻还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陈峰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犹豫起来——他不知道这些国民党士兵是真心来接应他们,还是另有所图。但现在,他没有时间犹豫了,日军的注意力已经被国民党士兵吸引,这是他逃跑的最好机会。

他转身,往山里跑。跑了没几步,他回头看了一眼——国民党士兵和日军士兵还在交火,枪声和爆炸声在山林里回荡。

他不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接应,到底是福还是祸。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顺利找到赵山河和村民们,能不能安全地到达地下党联络点。

雪又开始下了,把他的脚印覆盖住。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里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带着大家,继续跟日军战斗下去。

而在他身后,日军的枪声还在继续,国民党士兵的喊叫声也越来越近。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