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2章 白起出招 乐毅显威(下)

太傅魏冉闻言而笑:“尔何以定?”

\"赵牧\"亦笑曰:“白起隐退,闲置咸阳,至于今日,已近叁载,秦王未闻,定有图谋。今赵先启衅,武安并列,秦王遂有藉口,复出白起,以振山东战事。”

太傅魏冉笑曰:“以尔之意,白起当何处之?”

“赵牧”摇首,答曰:“小子不敢妄加猜测,然以小子之意,不来为佳。”

太傅魏冉肃然:“何解?”

“赵牧”对曰:“其壹、白起已为宿将,威震山东,李牧止为新秀,方兴未艾。贸然击之,不能必中,其威必减,于秦无益。其贰、敢以启衅者,必有所恃,不明其局,贸然而来,恐有大患,智者不为。行先必有以探之,方有后手。”

太傅魏冉复笑,颔首以应:“然则尔诗何解?”

“赵牧”终不能躲,遂言曰:“小子此诗,亦通其理,明言妻问夫归,夫寄信答。实以归期及巴山远地,提及白起隐退,远离朝堂,未及山东战事之憾,以增其苦闷,愤而来战之心。又以巴山夜雨,共剪窗烛,来言其晚年落寞,闲居乡村,回首今日之憾,惟有老妻能言。以激其志,复出东来。故言此诗,乃太傅国书所附,亦为不可。”

太傅魏冉愕然,继而气笑,朗声曰:“小子奸猾,以此唬吾?吾不当信。”复又言曰:“以尔之格,前所未见,甚怪异之,以白起之能,得明其理?”

“赵牧”笑曰:“秦虽不‘仁’,然亦知书,当有明理之人。”

魏冉亦笑,继而复暗,取邯郸贰信而交于马服君赵奢及“赵牧”贰人。待观其信,贰人对视,皆无言语。

良久,“赵牧”方言:“白起所言匈奴之事,自不精准,暂且由之。然其‘以父教子,以夫说妻’之语,确实歹毒。恐此番挑衅,无有成事,反殃及李牧,但有差池,悔则晚矣。”

太傅魏冉即明其中来去,遂不再责“赵牧”,思回函之事,闻“赵牧”所言,摇首而曰:“如此则不然,以白起为人,纵有凌虐之语,必后有追责之战,恐如国书所言,不日可待。我等尚需谨慎,以防其乘。另李牧此人,吾前虽不认,然则待观其权变匈奴事,不为朝廷定策所锢,亦知其智高举正,不至歧途。吾等且拭目以待,贰武安之战,当成矣。”

见太傅魏冉转意,父子贰人对视而笑,续谈不久即告辞而出。

待贰人离,太傅魏冉忽醒,大呼:“尚未治其擅忽,复以何词回于邯郸?”

不说太傅魏冉何以回信邯郸及成皋。且说成皋地,武安君李牧依望诸君乐毅所遣,留驻成皋,并不易旗,以敌当面秦军;调拨壹万匈奴所属马匹,配望诸君乐毅所训伍仟精兵,另以俩万边骑相随,南下行袭殽山陕州之事。

斯年十月初,乐毅领军,潜行南下,过洛邑,逆宜阳,直袭殽塞。时夜,伍仟精兵翻山越岭,穿林过涧,直扑崤陵关,方待拂晓,乘秦不备,骤然攻入,及至朝食,已陷其关;继而骑军缓行而过,并至陕县。翌日,乘秦辎重往来出入,骑军袭而破门,精卒跟进,遂陷其城。然秦辎重队,有退反并告函谷守军者,遂不能再夺。乐毅遂不多想,清点辎重,安排驻军,以为长久。陕县所在,本为古道中转,故辎重囤积,并不匮乏。及城克,遣使告于武安君李牧,请以援军。另遣骑军,反出崤陵关,游弋宜阳,以震秦军。

十月十日,接望诸君乐毅信,武安君李牧遣步卒壹万,往援陕县及崤陵关贰地,以固南殽道。其时,宜阳以铁矿闻名,原为韩国冶铁制兵之所,待战败而归秦,秦亦驻军以护。待此战,赵边骑军游弋周边,以护步卒通行,秦军不敢远离,遂不能止。赵遂得南殽道。

待接李牧通传,韩冯亭尽出成皋驻军拾万,西来以复旧地。李牧领赵军驻守成皋,以防王乾。

十月十五日,韩军克宜阳,十七日,复伊阙,贰拾日,涧水以南,韩地竟复,贰拾五日,蔷、渑池贰地复。至此,大河以南,韩地尽复。成皋,陕县贰地皆复,惟轵邑壹途,握于秦手,亦为李牧军阻,秦遂不得至韩矣。

闻得河南地复,都城得安,韩桓惠王大悦,大宴群臣以贺,另遣使张平,见望诸君乐毅,宣以嘉奖,赏以重金,请韩军以替。望诸君乐毅答谢,然以黄河未固,反请韩军驻大河沿线蔷及渑池诸邑,既固北殽道,亦防武遂秦军渡河来攻,复失其地。张平不得强,乃反告其君,谏言驻军宜阳,以扼南道万一,其余如乐毅所言而置。韩王遂允。

至此,秦据函谷,赵固陕州及南殽道,韩守北殽道,各有所依,各有所制。月余之间,韩境大变,得信诸侯哗然,望诸君乐毅再得扬名。

却说秦都咸阳,十月初,收国书,回赵函,又遣使调王龁军大部南上,加攻上党,以诱赵韩联军北上。不想月余时间,得闻陕州失陷,殽道不保,宜阳复丢,韩南境竟至全易。一时之间,朝堂哗然,秦王震怒,勃然于色,斥应侯范雎于朝堂。

朝毕,秦昭襄王复见武安君白起于私府。武安君白起先拜曰:“臣失察,至有此坏,请大王责罚。”

秦昭襄王虽有不悦,乃近前而扶,回曰:“此匪尔之罪,请以起身。应侯范雎居堂而应,自以其为责。”

待闻韩境详情,武安君白起亦为愕然,略有警觉曰:“陕县有失,幸存函谷,太行贰陉,亦在吾手,关隘无恙,秦自无患。去者不可追,今日所可虑者,待上党之果也。今上党之地,秦已贰拾柒万,折损之数,应低于敌,锋线之间,亦应占优。合纵之军,止有拾玖,且分属各国,统令不便,各有所筹,及于今日,损伤应甚于吾。惟今之计,合纵已不可散,远交亦不可得,惟有破上党方为上策。待其破,其他迎刃而解。”

秦昭襄王问曰:“君应行于前乎?”

武安君白起长思:“今已十一月,臣请先调离石驻军伍万南下,并攻上党,臣计今岁四月,其机将至,或可壹锤而定。”

秦昭襄王颔首以应,愠色而出。咸阳复有言:“王上贰请白起攻赵,白起贰拒之。”

待反王宫,应侯范雎复请。已言于武安君白起,秦王自然平心静气,遂召进。

应侯范雎拜曰:“微臣请罪,今有壹事,禀于吾上。”

见秦王允,应侯范雎续曰:“臣闻去岁,赵因北上击匈奴,粮草不继,苛求于商贾;另上党地,亦因粮不济,险有哗变,廉颇以主帅而弹压之,魏燕之军亦遭波及。虽终掩饰,然其痕已现,臣请用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