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0章 问君归期 巴山夜雨(下)

邯郸朝廷,祭祀封赏完毕,转视南地战况。自去岁七月,至于今八月,上党鏖战,双方攻伐,空仓岭壹线已失。燕军退守长平关,魏军半数协防故关,赵魏联军守于丹河东岸,韩王山及大粮山之间。双方对峙经年,联军初期失城损将,兵卒有亡,待得后期,隔河对峙,双方困守。

上党诸地,不比成皋,尽皆山路,粮草辎重,皆需人力,运输之间,颇为靡费。因去岁末匈奴青壮安置及今年初李牧北攻,粮草供应,竟有断续。所幸齐国近岁丰年,出产甚高,转运之间,不至断绝;燕国自北伐东胡毕,亦未启战,仅叁万燕军,诸多供应,一时尚不至有难。赵韩成皋联军,就食大梁荥阳一线,不与上党争。故虽有难,有廉颇居中,倒也不至哗变生事,使敌有乘。待得李牧南归,匈奴诸族,肆万骑兵,三分归于战场。骑兵之用,贵于步卒,故粮草之需,骤然紧绷。成皋之战,自武安君白起隐退,应侯范雎领军东征,至于今日,亦已贰载。煎熬之下,携李牧大捷之风,上下皆有战心。

武襄君魏冉自晋阳反邯郸,太尉赵奢不得脱,平原君赵胜随行,商议南地战事。待众人齐聚,李牧亦在列。

望诸君乐毅和马服君赵奢不得脱,都平君田单远在陶邑轮值,在坐肆人,仅武襄君魏冉及武安君李牧有以军事,荀太师及平原君赵胜,未曾掌军,辅以政治外交。故魏冉先问于李牧。

李牧出自代郡边军,上次圜阳之战亦未反晋阳,多次合纵亦未列会,故首次得见武襄君魏冉。见其问询,遂曰:“今上党焦灼,然壹不利骑兵,贰不利辎重,纵有兵可加,不得其入。不若加兵成皋,成皋秦军仅拾万,赵韩联军贰拾,若能加之,以克其军,则太行贰陉可封堵其关,不至秦军东征,加害韩魏。若此则独壹上党,专心以对,自有胜机。”

魏冉闻询荀太师及平原君赵胜。荀太师问曰:“轵邑至于野王,地近而狭,秦军拾万,军防甚固,纵加诸骑兵,恐无攻坚之能,何以败之?”

李牧回曰:“秦军拾万,驻守贰城,并固贰地通途,若以骑兵,追击于野,断其互援,截杀粮道,贰城孤立,当可下之。”

平原君赵胜问曰:“今已至匈奴骑军万三,可当此任乎?邯郸守军,是否当出?”

李牧复曰:“匈奴骑军,性甚野蛮,无有接洽,直接攻伐,恐有误事,吾愿前往,以协其事。”

见其余贰人无有异议,魏冉遂定:“即若此,不如雷霆一击。李牧上将携叁万骑军南下,统筹成皋骑兵,以成其事。”

待李牧应诺,魏冉复言:“成皋之地,地近韩魏,望诸君乐毅,久处其地,德高望重,君此次南下,当以其为尊。”

斯年九月,李牧至成皋地,拜望诸君乐毅。有军相助,原之所思,遂得以成,乐毅要李牧见其特训壹载,仿魏武卒而成精兵,言以南下袭殽山之意,求教于李牧。李牧亦为愕然,殽山古道,虽可通行,然车马极为困难,援军纵至,并无裨益。

乐毅见其懵懂,遂明言道:“昔日殽山,秦晋交战,晋胜秦败,遂得有名;然自秦东出,殽山之险,已辟道贰,分以南北。南道通宜阳,险阻难行。北道过蔷渑池,略为平缓。贰道西合陕县,东并洛邑。因利通行,秦多用北道,今欲攻之,我计击南。今吾精兵伍仟,山行越岭,攀爬过险,袭关陷寨,当得便利,然兵贵神速,潜行勿泄,遮蔽沿途,不使通传,有赖骑兵。”

武安君李牧有思,遂问曰:“轵邑野王一线,秦军拾万,若能克之,可绝秦军东来,解上党之危,不若先行之?”

望诸君乐毅复曰:“此事吾亦思索年载,纵得克之,拾万秦军,自白陉反击上党,吾欲不失其地,必亦增兵,以赵之补给,恐有难矣;且合纵军聚上党,超乎肆拾万,是遗肉于虎矣。君侯当知,武安君白起,最擅其事,若秦王起用,毕其功于一役,则吾合纵诸国,恐无有翻身之地也。故猎虎者,纵放之间,最费思量。成皋之战,非不能也,止不愿尔。”

武安君李牧倒也年轻,遂起好胜之心,扬声而曰:“吾尚未得遇,不知白起之威,惜其隐退,终未得见,果有彼日,愿得一战。”

望诸君乐毅笑曰:“昭襄老儿,吾深知之,君且拭目,定有其日。”

武安君李牧思其言,亦为壮怀。尚未有言,乐毅忽笑曰:\"吾有一意,愿请于君,不知君有意乎?\"

武安君李牧待其言。

望诸君乐毅乃曰:“彼有武安,吾亦有武安,不若致函昭襄,要以一战?白起隐退,以昭襄之意,定不到复出之期。吾贸然宣战,必乱其局,若无动作,则可扬威,振吾士气,挫敌锋锐。”

武安君李牧愕然,良久乃曰:“果有助于国,吾何惜此身。”

望诸君乐毅遂传信邯郸及晋阳,请以致函要战之事。邯郸及晋阳商,终以合纵长魏冉名而致函。

不说望诸君乐毅及武安君李牧筹备袭殽事,且说秦都咸阳,秦昭襄王忽得赵国书,启封视之。书乃出自武襄君魏冉。其书曰:“臣魏冉敬陈昭襄王:昔日遽离,久未问安,特请宥罪。忆昔日居朝,逢伊阙战起,臣荐白起,终成大将。惜晋阳一别,未得其信,距今久矣。今臣驻地,得闻才俊,颇似白起,锋芒虎锐,北逐匈奴,威震千里,赵王嘉奖,赐封武安。今世虎将,东西并列,诚意想要,见于阵前,亦为盛事,留名史册。愚臣再拜,孟冬。”

待合其信,复有丝帛壹方,无具姓名,近而读之,其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待视其信,秦昭襄王亦为光火,示之应侯范雎。范雎览而思,自前岁东征无果,王乾得替,自反朝堂,遂为晦暗。

此次秦战,起自晋阳,无获顿兵,已为靡费,竟至圜阳失策,白起囹圄。至于东征韩境,亦陈成皋,无有寸进;遣使各国,以散其纵,亦未有果,反助赵得上党地;待楚王新立,原以连横,复遭赵平原引诱,止得中立,视陶邑陷覆不救。桩桩件件,多有挫折,秦王不满,溢于言表。所赖东征其军,进据上党,已有半地,危压联军,壹日得成,虎踞上党,叁国都城,皆在秦口。得以此事,且以安宁。

览信而思,应侯范雎应曰:“王上圣明,今即上党得破,臣请白起出山,辖叁拾万众,破上党而震诸国,合纵自散,秦威自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