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56章 有贤人矣 商祖后裔(下)

得闻邯郸密议,吕不韦心甚喜,乃言曰:“白圭之事,不韦亦有关联,愿言于君上,以供定夺。”

平原君赵胜闻言而喜:“果若如此,今日实乃双喜临门。尔且稍等,‘赵牧’今日亦在晋阳,吾遣人请,共贺之。”

另说“赵牧”,八月初,邯郸安排妥当,惦记灵沁古道事,复急反晋阳。贰月之间,多有往返。闲暇之余,见之家翁,或以亲随,行于军中,有所研学。当日,忽闻平原君赵胜遣人来请,遂辞家翁,随行而来。待至府第,复见吕不韦,叁人见礼。

待平原君赵胜复言,“赵牧”方知今日之宴,从何而来。举爵共祝,复问白圭事。

吕不韦共祝,方才开言:“白圭者,不韦先师祖也。”

贰人闻言而愕然,挺身而待其详言。

吕不韦续曰:“昔日先师祖,弃政从商,得有所成。除子弟外,尚有开派收徒,至今已有肆代矣。然师令森严,且弟子稀薄,故未得显于众。”

缓而续曰:“吾初入派,首记先师祖之训:‘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至今复之,感悟愈深,每默诵之,屡有所得。”

“先师祖所训者,止为四字,其曰‘智、勇、仁、强’;先师祖所教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薄利多销’,‘择人而任时’;先师祖所授者,岁星丰歉,五行生克。”

闻得其语,平原君赵胜及“赵牧”相视,未得有言。待其稍歇,“赵牧”先言曰:“先生大幸,得入白圭师门,不知其情如何?”

吕不韦闻言而黯然,答曰:“不韦何幸之有,未及吾生,先师祖已仙逝,未能亲听临训。所得拜者,先师祖亲传也。先师祖平生,除自家后人,另得授徒者叁。待学有所成,分居各地,各自营生,互为援引,共助主家。不韦其祖,得幸而为其壹。”

平原君赵胜问曰:“不知主家今何在?另余贰家,处于何处?”

吕不韦摇首,答曰:“自家祖入门,已有戒律。不得外言主家及门内事。”

平原君赵胜疑曰:“何以至此?”

吕不韦答曰:“不便详说。吾斗胆说一事。师门原有一家,居于楚都,以为得安。孰料拾数年前,秦武安君白起破郢,措不及防,人财俩失,最终破落迁移,吾亦不知其踪。”

平原君赵胜颔首,已明其理,自不在言。

“赵牧”见而问曰:“今赵计以重商,农商并举,以为强国,可偿白圭夙愿,烦劳先生,代为通传。若有所成,岂非皆大欢喜?”

吕不韦沉吟良久,方否曰:“自得君上及公子书信,吾自思量。踌躇至今,未得其果。白家百年经营,富可盈国。壹日得显,恐如稚子怀金,行于闹市,旦夕祸至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也。”

见贰人疑,接言道:“不韦今日坦言,皆因君上及公子情谊。然冒失而招主家危害,恐万死不赎其罪,万望体谅。”

宴会即默,见贰人皆有落寞,吕不韦复言:“白家之术,其实源远流长,不知贰位可有兴,听吾壹叙?”

闻言而醒,贰人颔首。

吕不韦举爵共祝,复缓言曰:“传闻有晋亡公子,迁居宋国,其后有子,名曰文子,师从老子,与孔子同代,披道家真传,秉入世之心,策经世济民。其中经济之学,乃为商家之源。其时,文子游历楚越,以为范蠡师,共七策而助勾践,终得复国灭吴。待得大事乃成,文子隐退,范蠡冒名,至于陶邑,以陶朱公名,行商致富,叁散叁聚,传为佳话。先师祖以为模范,知行合一,推陈出新,方有白家之兴。及余今日,其弟子门人,潜行民间,各为援引,共谋发展。”

平原君赵胜闻言而思,良久乃曰:“提及陶朱公,吾方思公孙龙之语,昔日稷下学宫,有学者集贤智而成学,以飨齐王。其中则有黄老之学与管子之术,与尔方才所言,皆有类同,或有可信之语。然则,即若此,今赵何处?荀太师虽为硕儒,兼通诸家,然尤擅者,儒法俩道焉,强以为之,恐有差池。”

“赵牧”亦为犹疑,反思今赵之局,集诸国之重将良相,以应赵政,竟至于此,其因何在?其症何处?真人力有竭乎?真天命不可违乎?乱世数百载,竟不得终安乎?浮想联翩之际,“赵牧“亦未再言。

见贰人沉默,吕不韦乃暗自盘算,缓言今日来意:“君上,公子,主家之事,实爱莫能助,其余贰家,吾亦不敢擅专,揭发其踪。然则今日,不韦无忌,言及自身,泄其机密,已无幸免。故愿为己荐,以求仕赵,亦尝先师祖夙愿。不知君上及公子,其意如何?”

闻得其言,贰人相视,均未有言。平原君赵胜更蹙眉连连,然并无他话。

“赵牧”思而言曰:“昔日见先生,亲于秦质子,多为谋划,以策万全,岂非进身梯?何以南辕北辙,复以仕赵?”

闻其言,平原君赵胜隐笑,举爵掩之,目不斜视,静待其言。

吕不韦亦愕然,然色未有变,举爵共祝,待饮毕而开言:“不韦出于卫国,濮阳人士,然行商之地,则韩阳翟,世皆称阳翟商贾,未见言濮阳商贾者。不韦自幼,贱于同济,不爱父母,人情冷暖,备常感之,独得乃祖垂怜,方得成年,教以商术,方有所成。前岁至赵,本为商事,途及异人,得识其身,感同身受,止为年幼而怜爱,并无其他之意。至于些许浮财,微薄资助,于吾而言,沧海一粟,以为便利,并无他意。”

“赵牧”闻其言,回思武襄君魏冉之评,愈觉精绝,不绝暗笑。

环视贰人,吕不韦续言:“公子方才来前,吾常言于君上。得见君上,自荐为客,多为君上谋。不言平素些许微劳,单止今岁,首倡其策,捐粮纳爵,次至韩魏,珠宝易粮,再次河东,更以私贩,谋以粮盐。其情其行,君上当之。”

闻及其言,平原君亦不为己甚,乃接言道:“即有仕赵意,其情必知于秦,不韦无惧?壹日河东事发,举家皆危矣。”

吕不韦于此早有打算,状若难色,言曰:“君上勿忧,河东之事,虽有遗漏,然其河东太守王稽,乃应侯范雎之人,特允三岁无上计,其郡尉、监御史,未及此事,并无大碍。纵有遗漏,商人之术,可解太守。至于仕赵,昔日范雎曾为张禄,今朝不韦又有何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