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110章 暗度陈仓 兵败汉中(下)

追逐之间,涉间已入城门,转视其后梅鋗,无有防备,径直前来,有以吁叹,自行复命去也。

恰恰赶至城门,未及布阵,鼓声响起,旌旗招展,数十息之间,城墙密布守卒,城外四周,喊杀声响起,秦军蜂拥而至。

梅鋗有以愕然,周遭秦军,至少数万,城墙守卒,能见数千。时至今日,如何不知坠入彀中,有以懊恼,不及细想,乃喝令全军远退,前后队变换,紧急布阵,以为固守。慌乱之间,尚不及成阵,秦军已至,四面包围,占定阵脚,待以军令。

阵势有定,蒙恬掠众而出,面视梅鋗,周遭盾兵,层层叠叠,施以防护,以为万一。

太尉蒙恬开声言道:“梅鋗将军,别来无恙乎?”

梅鋗见得蒙恬当面,有以愕然,继而释然,行军礼而言道:“不知将军当面,将军安好。昔日一别,今日复见,将军精神矍铄,为将军贺。”

太尉蒙恬朗声而笑,继而开口道:“事已至此,吾亦惜才,可愿降?”

梅鋗有以愕然,复言道:“早知将军当面,小子自不敢来。然吾兄番君在前,小子不敢降秦。”

太尉蒙恬有以暗叹,复言道:“听闻尔乃越王后裔,当知为国为君之理。衡山王吴芮是小,百越所属乃为大事。以小人之事而误大国之政,遗祸其族,恐非智者所为,当慎思之。”

梅鋗方欲回答,听得山呼海啸而来,转头复视,有以仪仗,秦皇扶苏,现身城墙。秦皇扶苏见得事至最后,本欲和合蒙恬计划,有以下令,尽诛来敌。闻得蒙恬所言越族之事,有以惊愕,复而冷汗,乃变更其策,提前登上城墙。

仪式完毕,秦皇扶苏乃开言道:“梅鋗将军,吴芮先为秦臣,其后反叛,乃为大恶之人;百越之地,即为秦土,自为秦民,朕自当爱护有加,有以扶持,今日从贼,实属不该。太尉方才大小之言,望尔三思。”

秦皇出面,梅鋗亦为俩难,见得周遭秦军,反视所领越兵,虽言语不通,不知秦人所言,然惊恐震慑之情,溢于言表,无得遮掩。有以思索,梅鋗乃高声言道:“吾皇仁爱,微臣早知,吾兄昔日起事,亦为伪帝胡亥所迫;及待其后有以针对,亦为沛公刘季所蛊惑蒙蔽,属实无有反心。若吾皇仁爱,有以宽恕,臣愿有以谏言,以期拨乱反正,回归正途。”

虽有此计划,然讨价还价,自非秦皇亲自操持之事。秦皇扶苏未能立允,只淡淡言道:“衡山王之事,且待以后。将军先言眼下之事。”

太尉蒙恬遂接话道:“昔日将军北上抗击匈奴,有功大秦,本太尉允将军投诚,至于衡山王之事,不必混为一谈,请将军三思。”

无有他策,梅鋗并未多思,召集部将,低声商谈,而后言道:“太尉当面,小子愿降。”

有以收降,太尉蒙恬见梅鋗,问及关中剩余兵力。梅鋗亦未藏私,言及西南诸族事,及衡山王吴芮坐镇汉中事。

西南诸族行于山间,秦人自非其敌,今现身城池,自非秦人对手。太尉蒙恬有以思索,着斥候加急通报李良,加兵汉中,驱逐衡山王。另召涉间前来,统领京师屯兵,进击武功陈仓,既解决西南诸族,亦寻访营救苏角部。

粗略准备,涉间领军西出,分兵万余,抢占陈仓故道,其余直扑武功。西南诸族,本就兵杂,各出数千,拼凑而成,亦未有以集训,复驻守城池,自非秦军敌手,一鼓而下。然各族一哄而散,亦非秦军可得歼灭,待有以稳定,追至陈仓,三万西南族兵,已然聚集完毕,严阵以待。诸族之中,虽非皆善骑,然射术俱佳。

为免无畏伤亡,涉间并不强攻,仅以围城,待以良机。遣斥候寻苏角踪迹,复以接济辎重,并告知友军进击汉中事。苏角部得以安稳,持守通道,并遣斥候打探,以为配合。

安排妥当,涉间遣故道秦军,有以等待,以为汉中之战。

另说李良,待得里外相合,溃梅鋗残部而通武关,有以值守,并未南下。今日忽闻太尉蒙恬号令,乃留兵万余守武关,自率俩万复伍郡兵转汉中郡。

时年七月初,有以围困,涉间以西南部族事,请于秦皇扶苏,以为其后应对西南诸族纲要。

时年七月,李良部进入汉中,苏角有以配合,亦率军出山。

时年七月,有以月余,未见关中讯至,且故道亦为秦军堵住,不能通信,有感不祥,有以失落,有以沮丧,衡山王吴芮,见秦军复至,率剩余万余将士,南反巴郡,以图后路。

时年七月,李良苏角及涉间分军,合兵四万,收复汉中郡,意图巴蜀。

时间七月,章邯王离光复南郡,把守巴郡南下水道及关隘,包围即成,衡山王吴芮失陷巴蜀地。

时间七月末,汉中郡南郑,李良苏角等至秦皇上使至,计相张苍前来宣谕,并出使西南诸族,以为言说。

缘何张苍来此?却原来收得涉间问策,秦皇扶苏有以犹疑。西南诸族,有以关联,有以牵扯,并非一言两语可解。

昭襄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之余,以积薪烧岩之法,筑有由蜀入滇之道,名为僰道。始皇时期,为攻击南越,曾从巴蜀南下,经西南而绕行。为利其事,着将军常頞,由僰道而复修至建宁(因道宽五尺,故称 “五尺道”)。

沿途诸族,或附属,或羁绊,或立郡县置官吏,并非全依中原管辖。而其境内部族,纷繁复杂,风俗迥异。一旦为衡山王鼓动,而秦庭处理不利,恐诸族复乱,有以不宁,中原战事,雪上加霜矣。

有此顾虑,秦皇扶苏乃着涉间缓以强攻,以待秦庭决议,另欲寻觅使者,前往西南一行,有以言说,以阻隔衡山王鼓动,平和其事。

如此教化之事,自为儒家仁政美谈,秦皇扶苏对症下药,直接召“孟辙”及张苍前来相商。闻得事关战事大局及其后安宁教化,贰人并未推脱。有以比较,秦皇扶苏,以张苍庶政谙熟而委之,至于“孟辙”,复以修纂大事。

张苍此来,并未领军,至于新郑,见得李良,亦为老友相见,昔日赵地共事,交情不浅,及至反京,亦有往来。闻得张苍皇命,贰人亦有愕然。如此行事,张苍性命何以得保?张苍倒不以为意,先前已有了解此次北上诸族情况,请张良调拨数十人为随从,并挑拣随身礼品,径直前往白马部族去也。贰人不便阻拦,顾不得南下巴郡之事,领军坐镇,以为示威,亦或接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