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85章 五月来到 各方风云(下)

不说韩信朝鲜之行,以为扩土,并利水师。且说匈奴右贤王败亡之讯,自四月初始,陆续南传。待得五月初,终传至沛公刘季及衡山王吴芮耳中。

去岁四月,有以咸阳和谈,二人得封诸侯,得以就国。虽各遣军北上匈奴,以为应付,然以二人预料,匈奴之事,终非一日之功。以昔日战国之势来言,恐边境永无宁日矣。若得如此,万里边境有警,军士不得闲,战备不得停,秦廷自无余力顾及南方,自可安枕无忧。待得数载十年,于其封地,有以发展生聚,集训成兵,秦庭复加顾忌,更无出手之机,自此永安。另华夷之辩,有以尽责,更为美谈,护益其身。

不期仅以年余,消息纷至沓来。匈奴左贤王覆灭,东胡归附;中庭匈奴,龙庭被毁,单于北逃;右贤王部,更为不堪,仅以步卒,少有骑军,更能败而逐之,实属唬人。

有以思索,复忆陆贾先前所言,沛公刘季乃有所决,召郦食其前来,秘密商议,有以委托。

时年六月,陆贾至南海郡。自今岁十一月算起,已有半年矣。

得见南越武王赵佗,陆贾言以秦皇扶苏拨乱反正事,言明今日尚为大秦天下。凡忠勇之辈,勿因谣传而冲动,些许错行,不知不怪,及时回转,为时未晚。秦皇大度,定既往不咎。

陆贾此来,并未直接见于赵佗,反先行经历桂林、象郡,后才及于南海。沿途凡有秦人据守处,多有言说秦庭之事,多有言说秦皇仁爱,诸侯封国事。其众下秦人将卒,已有纷纷,多有思乡者。赵佗虽有所恨,然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恶事。

故今日其所欲言于南越武王赵佗时,赵佗无有他法,乃勉强允之。先坦诚因得战起,封闭关隘,以为护国,并为忠义。亦终因此而消息断绝,不知近况而有错行。称必上奏秦皇,以为请罪,并乞骸骨,欲以归乡。

陆贾亦不为己甚,乃取出秦皇旨意,称秦皇扶苏,封赏赵佗为南越王,代秦驻守南疆。赵佗假意辞让,终于谦纳。陆贾得以功成。

宾主各得所需,氛围更为不同,假借酒意,陆贾有以胡话,赵佗听而愕然,复以醉态,二人尽兴。陆贾以南海难至,游玩月余,方北反复命。

时年七月,郦食其奉沛公刘季命,前来恭贺南越王。衡山王吴芮遣使有厚礼奉上。

时年七月,沛公刘季,衡山王吴芮,以闻得匈奴右贤王兵败北匿,奉上贺表,称道秦皇扶苏不世之功,请以告庙。另委婉言明今北境已平,烦遣各自部众归。

时年七月,见漠北匈奴无有南下,秦庭重臣及北边军将,都自筹谋其后事宜。同沛公刘季及衡山王吴芮之意,朝廷有以众臣,以为匈奴势弱,终不敢至,秦庭已胜,足以驻军监守,其余尽数撤除。以为国内民生,休养生息。秦皇扶苏亦为犹疑。毕竟一战而漠南无匈奴,确为古之未有之大胜,诸侯所言告庙之事,亦为合理。

时年八月,蒙恬将军,联名李信将军,自北地有以奏报,呈于秦皇扶苏。其曰:

“臣蒙恬有言:承始皇余萌,赖陛下鸿福,将士效力,匈奴之事,有以告歇。臣以此而奏于吾皇。”

“自吾皇嗣业,委臣以北边之事,至今四年矣。四年之间,不言昔日困迥,匈奴千里犯边,数传烽燧,无得安宁,徒以固守,陷黔首于胡虏蹄,失故土于蛮夷手。不言昔日捉襟,无兵北上,无兵南下,至反贼叛臣,凶焰盛于南地,骄不可遏,始皇法度,破坏殆尽。至今思来,尚愧于吾皇所托,有以扼腕长叹,扪心自责。”

“幸得吾皇,高瞻远瞩,平定中原纷争,有以并力,共击匈奴。至此年余,尽驱匈奴于漠北荒芜地,斩灭俘虏其兵卒逾十五万,部落民众、牛羊马匹,不可胜数。年余之间,天翻地覆,属实为臣等所不能预。继而东胡内附,西羌月氏联盟,北地祥和,已可得见。”

“当得其时,河西之地,有以武威修筑,有步卒伍万及俘虏叁万;临于陇西,有以金城在建,有骑军万余及陇西北地二郡调拨民众;再于河南地,朔方定襄二郡,有以步卒三万及移民屯边民众,亦为郡邑修筑;再及乌桓郡邑,尚有四万骑军及移民屯边民众。除以以上,至于高阙,云中,九原诸郡,尚有北地李信将军五万部众及臣麾下十四万兵卒及十余万民众。以此合计,北地诸边,不计诸侯军,屯有吾秦大军三十余万,民众俘虏逾六十万,合有百万之众。”

“言及于此,臣亦有以惶恐。北线战事,绵延逾万里,比于昔日始皇之万里长城,用兵用民,亦不遑多让。如此盛事,臣得二逢,何其有幸。然扪心而问,以吾秦之粮辎,千里输运,用于北境,其民尚安否?其农得食否?其女得织否?家有余粮否?衣可蔽体否?众吏无苛于下乎?郡官无有虚言蔽上乎?九卿朝臣,无得有怨乎?”

“料想至此,臣更不能寐,有以辗转,几欲奏请吾皇,罢兵归乡,以释民怨,而结朝臣欢心。然古语有曰‘食君俸禄,忠君之事’,千钧重担于肩,臣自当竭功尽力,以图一劳永逸,永靖边疆。如此方不负黔首所苦。”

“今时北境,匈奴未得来犯,然以俘虏所言,漠北方为匈奴始兴地,部众实力不弱昔日漠南。以此而言,不过数载,有以回复,复兴兵南下,以为劫掠报复矣。到得其时,吾秦军散于各郡,边境复害于匈奴马蹄矣。”

“另臣亦闻于俘虏,漠北之所,除以匈奴,尚有数个部落,譬如丁零、坚昆、呼揭。虽弱于匈奴,然亦不容小觑。若漠北匈奴,有以兼并胁迫,并力南下,恐北境更不得安也。”

“古语有言,‘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今诸郡邑,尚在修缮,移民屯边,亦为初创,皆有其阙,不能自立。故臣有言,请于吾皇,持之以恒,待二三年。待得诸郡完善,以为边塞,屯边有成,得以自给。”

“待二三年,防守有成,粮辎得足,臣得脱身,即刻挥军北进,横渡大漠,斩击敌酋,永固边疆。如此,平复安宁,上下无忧,黔首甘来。”

“臣蒙恬叩首。臣李信附。”

时年八月,秦皇扶苏,接蒙恬李信奏报,乃有所定,力排众议,并不撤军。至于沛公刘季及衡山王吴芮所属军队,允其所请,尽数归乡。另诏令梁地彭越,尽起俩万郡兵,北上河南地,居定襄郡,并以驻守建设。其时,梁地彭越,已为砀郡郡尉,然俩万郡兵,皆为昔日精简后私属,并未裁撤。砀郡虽未诸侯待遇,然军事终归于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