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83章 韩信谋朝 兴盛水师

上回说到,有以筹备,司徒博彦及陈平,合盟西羌及月氏,借以精兵,尽灭河西匈奴河西右贤王及白羊王残部。有以惊喜,得宝马俩种,贡于秦庭,以为后续。有以大胜,秦皇扶苏建“武威”郡邑,纪念河西之胜。

且说韩信自十二月至乌桓,有以安排,自二月开始统筹建郡邑。其时,客居河南地之四万骑军启程回反,韩信有以谋划。

原来自年初,秦皇扶苏允东胡乌桓部众南下辽西辽东二郡,寻觅牧场之时起,数月之间,乌桓族众,有以回报。因前时战争,齐燕之民,多有流亡迁移者,陆续东来,或有停居辽东者,或经二郡而继续往东,出境而去。

韩信得以信息,有以访查,乃明此地情形。辽东郡内,有以秦民,有以貊族,至于貊族,更有细分。辽东往东往北,尚有另地存在:其北有以肃慎,其东有以秽貊,其南有以‘箕子朝鲜’。其余三向皆不足虑,唯南方‘箕子朝鲜’为重。

箕子朝鲜,依据辽东郡传说,乃商朝箕子,携商朝余民,迁移其地,得以建立,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始为兴盛。待得武王伐纣功成,以箕子为材,有以召回,不愿,遂封以‘箕子朝鲜’,以为属国,有以朝贡。至于今日,有以八百多年,传承约四十代,今在位之君,名为箕准。

得此信息,韩信有以思索,乃奏报于秦皇扶苏,请以经略其地。其谏曰:

“臣韩信有言:臣闻齐相管仲有言,齐为‘海王之国’;又闻齐景公,曾言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再闻《左传》有言‘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齐人弑悼公,赴于师。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以此而观,齐之水海战舟,自古有之,称雄东方。”

“臣得闻昔日之吴,‘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板船。令船军之教,比陵(陆)军之法,乃可用之。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动车。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桥船者,当陵军之轻足骠骑也。’。以此而言,吾越之地,水海战舟,自古有之,称雄南方。”

“臣得闻,吾秦攻楚,‘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谋,勇士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欲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以此可信,吾秦之水战,自古有之,征战利器。”

“臣得闻,始皇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以此可明,水舟之盛,国之大事也。”

“臣得闻于乌桓部众,得见齐地流民,迁徙而出,至于‘箕子朝鲜’。听闻其言,始皇巡游,多有大船相乘,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更及渤海之湾,沿途多有立碑铭文,以彰其事。以此而论,水舟之兴,文治武功之用也。”

“臣居乌桓,闻得周边有言,‘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臣据此而思《列子》之言,‘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臣得闻,曾有勃海渔民,顺风出海,而至三神仙山也。臣非贪心不老不死,然昔日徐福东逃,不知所踪,负始皇甚矣。若果有此信,当然出海一巡,以探究竟,以正视听而报于始皇。”

“至于‘箕子朝鲜’,以臣所闻,陆通于辽东,而隔海相望于齐地。自周至燕,有以往来,有以属吏。及始皇一统,未及行皇权于其地。”

“故臣有以一请,以乌桓郡守所属军兵,至箕子朝鲜,有以访谈,重申属国朝贡之事。另即得相望于齐地,自然亦可出海寻访三神仙山,或可择地兴得水师,双管齐下,或更优于齐地独行。”

“另有一言,冒死以上,尽于吾皇。南越之地,瘴疠横行,不良行军,耗费弥天而有危,山高隘多,不良争夺,死伤恐众。若得一水师,通畅海路,南北通行,或为裨益。今日沿海,中控于沛公衡山王,南或制于南越王之手,唯有齐地及朝鲜之滨,尚可施为。臣韩信昧死上。”

秦皇扶苏,居咸阳而得乌桓奏报,通览其信,有以感慨。领军之人,多以简约为主,亦为秦人平素作风。今日见得韩信奏章,洋洋洒洒,概有千言,读之颇为费力,亦为不适,更有神仙妄语,猜测遐想,夹杂其间,属实荒谬,亦非郡守水准。然观其所说,尽得其意,止经略箕子朝鲜及兴练水师贰事也。

秦朝水师,初时集齐楚,用于南越,亦为雄壮兴盛。待得南越折戟,更以屯卒,水师遂无大用。再及胡亥乱政,关外烽烟复起,秦军战于平原山川,水师之事,更无人记得。到得后来,用兵匈奴,瞩目河西,大漠高原,更无水师用武之地。

此时方春三月,朝廷上下,并力匈奴之事。司徒博彦及陈平,亦以出使河西,缔结盟约,根除河西余部为首要,无暇顾及其他。蒙恬李信,更是屯驻关隘,驻兵长城,枕戈待旦,防备漠北匈奴卷土重来。

不期待得此时,匈奴战事未毕,乌桓郡守韩信,已筹谋南越之事,直言南越预备。南越之事,亦为秦皇扶苏夜深人静,辗转不能寐之疾患,平素有以隐忍,并未言于他人。

今日竟有北地边将,直言其事。昔日奏对时,韩信所言“某非佐国之材,亦不明家国大事,然以军战,臣尚可一谈”之语,轰然而袭秦皇扶苏脑海,久久未能消散。其时之傲气,其时之矜持,所有神情,浮现眼前。至于司徒博彦,引荐陈平韩信,奏对皇前之时,猖狂嚣张,行似逼宫,实为炫耀之事,亦复现心间。

有以感慨,秦皇扶苏,诏令齐地胶东、临淄、济北三郡郡守,暗自访察民间善于制舟行船者,有以集束,报送咸阳。至于琅琊之地,近于东海,邻于泗水,并无动作。至于辽东辽西贰郡,依秦使律令,非战郡尉,统兵仅有二千上下。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亦未调动,以免搅乱匈奴战事。至于乌桓兵力,除以李超司徒博彦有以谋划,朝堂上下,未计入匈奴作战之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