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6章 张苍太学 陈平思动

上回说到,司徒博彦自请出使月氏,以为联盟。韩信接令,回返乌桓,以为屯边事。公乘阳庆接受司徒博彦意见,允诺北上探查,寻其他东胡部众及北上之途。

斯年十二月。张苍接召反咸阳,主以计相工作。年末年初,各郡上计簿籍方至咸阳,待以考核升迁。恰逢其时,左右丞相有以征选,以充各曹,不及他顾。张苍亦无有人手,以充自任属官,徒呼奈何。有以思索,乃投拜帖于左丞李斯,期以空闲拜谒,复自寻韩子去也。

秦朝得立,行三公九卿,丞相御史至于九卿各有分工。高卿郡县,有以升迁,需报皇帝审核。然至于各卿属官,诸如掾、属、令史等职,并无规章,多由诸卿郡县主管自选以任。

韩子李斯及张苍均为荀卿门下,虽非同时在侧,倒有有以香火之情。昔日触罪,得以亡归故里,亦有李斯私下相助之意,方有后来告发李由,以擒司徒博彦之事。此次回京,委以九卿相当,自需寻人帮衬,以为基础。

待得问询而至李府,得知已至太学。以其居咸阳多时,并未闻得太学之名,自不知其所在,亦为愕然。

历代官学,多为王公贵族子弟,譬如商周之“辟雍”及“泮宫”,皆是如此;待至春秋之时,多有废黜,私学反兴;及待“稷下学宫”得立,方为战国诸侯官学,纳各国英才,参谋国策。

及待秦皇扶苏得立,有以征召茂才特异,以及察举贤良,方欲仿“稷下学宫”,立以太学(后因众臣相荐,继以郡学)。太学之所,不及新建,且择胡亥屠戮将闾所遗宫室以为临所,待另行有建,再言搬迁。故不涉此事者,多不知今时太学之所。

不得其所,问以阍人,以为引导,方得见韩子,“孟辙”亦在侧。太学之事,秦皇扶苏主以贰人。故贰人亦颇为上心,多至以为设计。

得遇张苍,老友相见,贰人亦甚喜悦,有以吩咐,转出其室,欲以详谈。

自张苍废丘东反,去往赵地,三人多年未见。然贰人居咸阳,倒也得闻其事。前有张苍单身入燕,言说燕王,迟滞燕军,助力邯郸之胜。后有张苍劝说栾布,伍仟燕军,平服燕地。再有忝为郡守,牧民一方,供给北军。故乃有三年上计而反京之荣。

有以坐定,奉以醇酒,三人有谈,张苍先言其难,请以人手,以为属官,充以上计之事。韩子“孟辙”有以思索,以解其惑。

韩子问曰:“上计之事,秦之官吏,皆为必课,暗熟其事。以李斯之责,调拨数人,即可有成。苍公未见其人乎?”

张苍对以分曹之事,韩子闻而明,另以思索。

“孟辙”复问:“昔日苍公居于柱下方书,无有往来御史博士等人?”

张苍对曰:“上计之事,分以政,田,军,刑,盗,户,赋,灾诸多种种,不唯法令谙熟,尚需精通实事操办。”

“孟辙”明其顾虑,有以思索。

见贰人处不得其策,张苍有以默然,见贰人思索,不为己甚,乃复言道:“贰位同为太学,不知可否言于吾闻?”

韩子闻其言,或而有思,言于“孟辙”道:“秦皇有旨,扩察举及太学之教授。今日吾等初创,苍公不得之材,不如一并请教授之。如此则太学毕而可立用,何如?”

“孟辙”尚在思量何以助张苍,闻韩子所言,初为愕然,后而惊喜,转视张苍:“苍公自郡县反,当有庶政实操之能,恰好助太学一臂之力,尚请万勿推辞。”

张苍闻言愕然,茫然道:“某今日所来,止为于兄长处,得循吏数人,以充班底,何至**于此。勿为也,勿为也。”

韩子郎笑,乃定张苍援助太学事。张苍不得托,乃有所思,允诺有以整理,以用于太学教授。话虽如此,韩子亦允诺,联络御史冯劫及右丞冯去疾,调拨干员数人,以助张苍。此事遂定。

得有此诺,张苍得以成事,集属官而应上计事。其时各郡上计,报送丞相,冗杂繁复,于决策而言,裨益不大,升迁之事,亦未全权于此,全国决策,得赖于此者,亦为寥寥。张苍受教荀卿,又掌柱下方书,有以博览,自有己身治国之道。今日得居中枢,首皆上计,自需精研此事,以为执政开篇。

张苍回得咸阳,司徒博彦已然外出,唯幸昔日旧友,尚有同乡陈平在京,虽常居宫内,不得随意外出,总有休沐之日,故约以见面。

待得一日,陈平得空,出宫休沐,乃来见于张苍。昔日贰人俩分,各反山东,并未再见,待得巨鹿之时,陈平有见而张苍未至战场,终擦肩而过。及待今日相见,一为御史中丞,一为计相。以计相之职,自高于御史中丞,然陈平之阳武(伦)侯之爵反高于张苍。贰人相见,并不计较,反以家乡之言,有以热聊,以为暖场。酣饮之间,复忆昔日,互相调笑荥阳之事,倍感世道变化不定。

谈笑之间,言及秦皇此次革新,以陈平居中之优,自明其间道理,虽不能详言,然有以点要,以足张苍所需。待闻得原先并无计相之事,秦皇允司徒博彦之请,乃为临设,实为“以人设岗”,张苍大为震动,口颂“公子”不已。至于郡县之事,张苍亦有言说,陈平居中只知结果,并未尽略详情,于其交谈之间,倒也少知其趣。双方终得乘兴而归。

且说陈平,自司徒博彦逼宫秦皇扶苏,要以侯爵事。已知己身,于咸阳内,罪人较多,后以侯爵而贬任御史中丞,亦明其中故事。故居于咸阳期间,收敛躬行,无有棱角,每日见于秦皇扶苏,恭慎尽责,无有他为。年余时间,倒也泯灭秦皇怒火,无有针对。

及待此次革新,得知计相详情,更为震撼。虽言九卿郡守,皆为中二千石,并肩一等,然居外郡守,比于中枢九卿,天子近臣,终有差别。秦皇竟以司徒博彦之情而因人设岗,比及九卿,实为惊天骇事,亦可见公子于秦皇心中分量。

返家途中,有以思索,今虽得以封侯,然昔日“宰天下”之言,自方才饮酒得醉,复响于脑海,轰鸣不绝,震耳欲聋,掩耳盗铃而不得。复思年余时光,每每午夜梦回,辗转难寐。禁锢宫殿,重臣凝视,纵无危险加身,然碌碌无为,蹉跎岁月,何得有功,以晋执宰?今时京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泼天富贵,即而临门,固于宫殿,何来唾手可得之理?

《庄子?人间世》有言: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是矣,吾陈平当受朝命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