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68章 新年新政 年号鼎甲(上)

上回说到,蒙恬统领三路大军,收东胡族众,败冒顿单于,灭左贤王,破头曼城,俘虏众多。秦皇扶苏有以新增郡制,奖赏有功,移民屯边,戍守边疆,等待将来。

秦贰世(扶苏)肆年冬十月,岁首,咸阳,秦庭,众臣云集,朝议正当时。

秦皇扶苏,继位已满三年,国内叛乱平定,北方匈奴受挫,乘此良机,欲起改革。依据前岁诏令,各级纷纷有献,经群臣商议,三公汇编,商于朝堂。有以重视,韩子“孟辙”亦受邀出列,秦皇扶苏,封以“太傅”虚职,有以俸禄,并不日常朝会,唯参政要是。

首议之事,关乎黔首,当属徭役赋税。徭役之事,首赖编户齐民。即得安定,各郡县所属,复须清查人口,修订“傅籍”,报送朝廷,以为徭役依凭。

之于徭事,所谓“更卒”订以整月,不得更增。如有差异,报朝廷审复,拨予费用,不再无偿。

之于役事,复分五事,亦即“戍律”。全国分以四区:北地、关中、山东及于南地。北地管辖北边沿线,自辽西乌桓而至朔方。关中管辖北地上郡至于巴蜀汉中;山东管辖河东至于琅琊;至于南地,江淮之始,至于南海。各郡县据此而行。

“戍律”其一,名曰“兵训”。每得秋日,无有战事,各郡县自集民丁,以为训练,为期一月,当地自有兵种。无有重大之事,不得缺席。

“戍律”其二,名曰“戍卒”,应岁男丁,每岁依四区所令,有以戍守,或以城池,或以关隘,其时三天。一应费用,官府受理。无有重大之事,不得缺席。

“戍律”其三,名曰“正卒”,应岁男丁,于咸阳屯卫一年,一应费用,官府受理。无有战时,不再征召。

“戍律”其四,名曰“延岁”,更傅籍起岁,自十七岁延至二十三岁。另男丁自十七岁起,女子自十五岁起,允其登记结婚,成家立业。(口赋起岁不变)

“戍律”其五,名曰“军户”,四区以正戍卒之表现,择其优异者,荐以朝廷,充作军户。所谓军户,家享田伍佰亩,登记入册,备份朝廷。不经朝堂允许,不得买卖。其家无有徭役赋税。家中从军者,兵器铠甲自卑,名列朝廷兵册,归属朝堂,听令驻守,有以轮调。军户之数,计约伍万,不属郡县,不入上计。有以伤亡战死者,待遇十年不变,择后续亲属继之,无得有继则罢其资格。在职军户不足伍万者,即有补充,如需盈于五万,经九卿公议,计量必须,方得增之,计量之隔,拾载之期。

除以徭役,尚有赋税。赋税之事,赋者,人口赋也,一体平等,均得交付。傅籍所载,十七岁起,即需征收,至五十六岁止,人年一百二十文。未得成壮者,不予征收。然男女至婚龄而未婚者,五倍征之。有以奴隶,主家一并缴纳。

税者,主以田租,次及山林池泽之税。田租者,十五税一,恢复孟子仁政。山林池泽之税,不及于盐铁者,百税一,亦为儒家常言。至于盐铁,收为国有,以为官卖,不得私营,以为富国强兵。

次以黔首,则为郡县,德刑教师,是为规章,亦为上计。

德者有二,其一、察举贤良,为国举材;其二、设立郡学,有以教授。朝廷得其推荐,有以后续。

刑者有二,其一、通传朝廷布令,有以施行;其二、有以掾(yuàn)史,专以司法,审狱断事,巡查治安。

教者有三,其一,牧民以守,计之人口增减,衡以赋税涨跌;其二、为民以本,谋划郡县公事,征调更卒,兴修水利,垦荒备灾。

师者有三,其一、分以乡里,三老宣导,德刑并重。其二、有以小吏,出于公门,游走郡县,晓谕法度,宣以教化。其三,主以农工等技艺,仿司法事,习于朝廷,布告郡县,学于官吏,宣贯城乡。

再次郡县,自为官府。统筹规划,富国强兵,自当首要。

官府革新者有七。其一、治粟内史,增设户、兵曹掾。

其二、军户兵卒,自成一军,辖于卫尉,直属君王。

其三、军户之事,治粟内史主其责,户、兵曹掾值其事;御史廷尉,兼以监察,有以侵犯祸害者,内外无别,一体同等,重罪论处。

其四、增设太学,郡学。以纳各郡贤良,专以学业,学成反充各处,任职行事,考量升迁。学业之事,归于太学,以韩子、“孟辙”为首,任职之事,另予郎中令。

其五、典客扩及诸侯及外夷。

其六、着太仆扩以全国马政,治粟内史助之,入部分郡县上计;

其七、盐铁之事,收归少府管辖,专责专人,往来治粟内史,及于太仆,有以划拨,优以强兵。

以上革新,待得议定,明制天下,着左右丞相,分以职责,统筹执行。

计议已定,秦皇扶苏,有以考量,乃问询于韩子“孟辙”贰太傅。贰人对视,“孟辙”乃先言道:“所谓仁政,起于不忍。有以不忍,自有四端。其中是非者,智也。今日所议,于智者有阙也。”

“三代及前,言曰三皇五帝,及于尧舜禹汤,所为称道者,教民以火,以居,以食,以农,以畜,以丝,以为存生;导众以器具,以时历,以地利,以技艺,意在利生;育民以礼,救民以医,教民以乐,是为长生。如此而言,智者,存民、利众、养生者。今之君王,自谓“功高三皇,德比五帝”,不知今日众人所言,之于官府,得有智乎?何以起于不忍之仁,而不得终于智乎?”

众臣愕然,无得有应,秦皇扶苏,略有赧颜,亦不恼怒,乃敬问策。

“孟辙”乃接道:“吾皇愿行仁政,自为善心,事之始也;然今之朝堂之令,无有时历革新,无有地利治理,无有器具研发,无有农技新出,无有畜牧心得,无有丝绸增产,无有五谷培育,无有医术精研,无有礼乐教化,此皆是非所阙也,亦为黔首之盼而仁政之需也,昔日吾皇有诏,求天下遗贤中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不知今已叁载,所获几何?望吾皇有思,以为补充。”

思及“孟辙”所言,秦皇思及公乘阳庆之神技,及昔日言于太仆之畜牧困惑,更及北地用兵之病患,乃有所悟,遂更察举制,并及太学之教。

至于察举,除以贤良,更增茂材异等。不论其他,有得一技之长者,皆可荐于朝堂,以为重用,或得教授太学,或得行于地方敌国。

至于太学,除以昔日教授,增以杂科,以各郡举荐,有以甄别,以为博士,教授所学,新进从事。有学于太学者,待其任职升迁,必擅杂科之一二,以为地方政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