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57章 法家论战 秦皇罪己

上回说到,秦皇扶苏以陈平韩信事,请教昔日众臣,各有封赏。陈平封侯,然职仅六百石,韩信以护军都尉职,北上参战,抵抗匈奴。

陈平韩信皆已完毕,秦皇扶苏未有散议,召左丞李斯前来,公论陈平谏言分封之事。见秦皇肃然,众臣正襟危坐,不复方才随意。

待得李斯前来,秦皇扶苏,转述众人\"罪己而彰匈奴之恶”及“以诸侯王之封邀刘季吴芮北上详谈,并击匈奴”俩事,然并未透露谏言之人姓名身份。

闻得此言,众臣色变。在座诸位,大多服侍始皇,分封郡县之争,自不陌生,尤以李斯,更为当事人。见秦皇扶苏,言辞凝重,语调迟滞,凝神细听,不敢大意。待得听闻分封之利,及华夷之变,众臣更为深重。

虽未知谏言者何人,然以众臣手段,近日何人得以觐见,自然明了。司徒博彦及陈平之嫌疑,自为最大。更比司徒博彦年幼,陈平之性情手段,始重于众卿。

思及至此,李斯乃先言道:“昔日臣等分封郡县之辩,事涉政体,影响甚大。且周室八百年风雨,更为分封祸害实证。今日所言分封,不惟非秦室子弟功臣,更为反贼逆臣,如此分封,恐天下哗然,群起仿效。待得其时,无信上下,失言内外,恐朝廷不安,黎庶动荡。至于内外之患,臣谏言李良出关,三将合围,一战功成,得除后患。王吾皇三思。”

秦皇扶苏并无立答,反视众卿。

右丞冯去疾见状乃开口道:“吾皇神圣,自然无错,何来罪己之说?北夷之患,自昔日七雄即存,更早五霸当时,已有侵犯。何独以今日祸患而为罪?此言大逆不道,请吾皇治罪。”

见秦皇扶苏未有开口,右丞冯去疾不敢停歇,乃续言道:\"华夷之论,倒为良策,以华夏夷狄之论,招抚刘季吴芮,许以爵位,自然可行。至于封王,干系重大,不能擅启。吾皇明察。\"

廷尉蒙毅及御史大夫冯劫,朝会时无有良策,此次罪己华夷又为他人所言,遂不再言语。

韩子昔日朝会本欲谏言,为李斯所阻,今次听闻秦皇转述,于陈平此人,更为关注,不言“法”,单以“术“、”势”而论,亦为可造之材。见秦皇以御史中丞身份,禁锢陈平于宫内行事,隐约明了秦皇用意,遂为安心。

见众人无有在言,韩子遂开口言道:“招抚一事,虽有华夷大义相召,然刘季已有气候,谋臣良将,汇聚麾下,仅以单人封侯而论,恐不能上下相宜。刘季吴芮,有此顾虑,自会推诿诬陷,恐招抚有难,事不顺遂。若上下皆得封赏,靡费之大,恐不下一郡诸侯。吾皇即有此顾虑,不若直接以诸侯相邀,集众逆于一二郡,待得有暇,雷霆一击,自除其患。”

闻得韩子意见相异,其他众臣皆有错愕,不敢辩驳,静待秦皇扶苏定夺。

听闻众人言语,秦皇扶苏亦有思量,遂言语道:“即如此,发诏。”

待众臣拜退,秦皇扶苏,有以落寞,良久乃喃喃自语:“有耻当奋起,雪耻不为迟。”

秦二世(扶苏)九月中,秦皇扶苏,明诏颁发天下。“诏曰:三代以降,秦承其嗣,固邦爱民,本为职守,家国永宁,原是尽责;率土之臣,热望休戈,普天之下,翘首盼安,此诚休养生息,奉行王化之机也。不意北狄暴虐,烽火数传,民不得寝,境不得宁,忝为皇帝,罪在朕躬。\"

\"所谓北狄,本为夏氏苗裔,原是中原别出,本期同行并进,相邻而生,以为佳话。不意殊途,橘枳俩分,不通中原,无有礼仪,不习教化,不事稼樯,不仁相邻,不睦亲朋,专以劫掠,遂为贼盗。”

“遥想齐桓之时,山戎赤狄,各以猖狂,破都灭国,罄竹难书。幸霸伯出,以为表率,集军奋战,尊王攘夷,庇护中原。复思武安李君,娄烦林胡,燕代不安,赵秦有事,恶贯满盈。邀名将生,以为英雄,奋力而战,驱逐鼠遁,安民保境。”

“先始皇帝,车马劳劳,以平天下,复安黔首,力有不逮,不及匈奴。不期豺狼复至,侵吾河套,黔首哀嚎,隔塞得闻。终得有暇,复起大军,将之蒙恬,以为北伐,遂得复土,头曼遁匿。”

“及至始皇先行,伪皇窃位,失德天下,招怨万民,乃有愤懑发于蕲县,怨怼宣于山东。幸赖群卿信赖,先祖护佑,朕乃得复。然自继位起,夙兴夜寐,不敢忘者,安天下而养黔首也。幸赖百工善事,得见曙光。”

“不期匈奴狼子野心,趁以不暇,复而南来。九原云中,雁代渔阳,尽皆烽警,一日三传,城池有失,其民难安,南望王师,以解倒悬。匈奴此来,为首者,冒顿也。冒顿者,弑父窃位,凶顽残暴,尽诛母弟,全灭忠良,献妻奉宝,谄事东胡,实为不仁不孝,不忠不信之禽兽也。”

“有邻如此,何人得安,故朕有言,必诛此僚。今晓谕天下,接诏之日,望万民谅朕之责,有以奉行,并力杀贼,以安中华。”

“另书刘季吴芮二卿,《诗经》有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以今日之局,不合兄弟之称,然因伪皇失德至斯,朕实悯之,遂有破例。今有北患,害于礼仪承嗣,危以中华存亡,故以‘尊王攘夷’之例,邀二卿北上咸阳,以为会商。以期竭尽物力,戮力北伐,即惩凶顽,护佑华夏。如诏。”

秦皇扶苏诏令之时,韩信即将启程北上,司徒博彦及陈平乃予送行。三人相聚李府,得闻陈平封侯,韩信亦有所羡艳,再闻以御史中丞而近秦皇,复有所狐疑。见贰人神态无有异样,遂不再言,思及此次仅为护军都尉,不得领军,复有落寞。

陈平见其神情,亦明其理,乃言道:“韩兄初来,暂且等待,匈奴之战,并非一日之功,终有报国之时。此次前行雁代,且以熟悉三军,了解敌手为要。待得二王北来,和谈得成,自有功绩待人。至得其时,有以奉策,自有逞志之时。”

司徒博彦隐约明了韩信性情志向,亦劝慰道:“今日匈奴,东有东胡,西有月氏,南有楼烦,更北尚有其余族种,以今日吾秦将领之阅历见识,不认人文,不得地理,能有献策者,唯北攻死战一途,然欲以此而永除北患,力不能逮也。韩兄此行,近东胡楼烦,亦为先前李超将军着力吸纳二族部众之地,且以为着手,尽力探究,若有所得,助益战局,自为众人先。”

“李超将军,亦为先前熟识,眼下所居,即其府第。韩兄今日成行,某且书信一封,烦请代为转交,或能助力。另巨鹿所遗楚军,尽聚于彼,何能俘获将心,以为己用,合力秦军,亦为重中之重,盼韩兄得解之。”

二人言语殷殷,其情拳拳,韩信亦为受用,乃所有定,颔首以应。

待得韩信起行,咸阳城外,二人并反,陈平忽言道:“御史中丞,常居皇宫,恐不能与公子常相见。”

司徒博彦明其所忧,笑曰:“御史中丞,秩六百石,中丞之上,则为御史大夫,位居副相,乃丞相必须之途。以此起步,倒也不差,暂时蛰伏,亦为佳事。至于吾等,无碍于事,且以宽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